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教师作文
范文

【热门】教师作文汇总9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作文 篇1

老师的手虽不及雕塑家那么灵巧,也没有钢琴家那么柔美,但是,老师的手对学生来说却是最美好的。

在课上,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行行漂亮的粉笔字,让学生们进入了美妙的文字世界、奥秘无穷的数学世界、新奇无比的英语世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经意间提高着,老师的这双手在课上成为了学生攀登高峰的阶梯。

在办公室里,老师的手也不会休息。翻开学生的作业,用漂亮的红笔在作业上画出一个接一个的红勾勾,满脸皆是欣慰的表情。不过,有时候也有红叉叉,这是,老师的眉头就会皱紧,在作业后面写上批语,虽然含着批评,但更多的是鼓励。这时,老师的手就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

在黑暗的夜晚,老师仍然在夜灯下紧张的工作。打开明天的备课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时的改改、写写,因为这可关系着明天上课的质量啊!也许只有还挂在天上不肯睡觉的那轮明月才知道老师仍在默默的工作,为了它全心投入的工作,它努力的工作着,忘我的奉献着······

这就是老师的手,一双平凡而伟大的手!

教师作文 篇2

最近,我的脑海里总是印着这么一个熟悉的身影:高大挺拔的身材,短短的头发,饱满的脸蛋和一双无时无刻不在发光的圆圆的眼。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他是我们新学科——物理的任教老师,巫老师。我以前也曾和他接触过。,并且看到他在篮球场上英姿飒爽的身影。我原本一直认为他是一位严肃的“钢铁汉”。可是自从上过他的第一堂课后,我就怔住了——原本那副让人感到尊严十足的面孔下竟藏着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哪!

从此,我越来越喜欢我们的巫老师了。可能是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男子汉”,可能是对新“朋友”的好奇心,可能……总之,我已往彻底地被他给“征服”了。

从学习课本书上的引言部分时,我就好似发现了“新大陆”的兴奋与激动——啊?普天之下还有如此神奇、有趣的事情,我怎么一直没发觉呢?巫老师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现象蕴藏着物理知识,生活是离不开物理的吗!物理实验几乎都可以从生活里取材。此时此刻的我心底里有,如火山欲爆发般的激动,我有多么渴望成为一位精通物理的能手呀!

我对物理的一切认识与态度全部都离不开巫老师和他惟妙惟肖的上课。一件又一件神奇的物理仪器让本来就已目不暇接的同学们眼花缭乱。讲解时,巫老师他时而舒缓轻柔地有如在你身边细语,时而急促,慷慨激昂犹如瀑布落入河水般的振奋,使你惊叹不已,那双手早已完全融入了他的全部的讲解中去了,它们总是在恰到好处时闪现在你的眼中,点亮你的目光,叩击你的心灵。是同学们常常发出声声“哦——”,“原来如此——”。将满意的心花儿般纷纷绽放出来。最令人难忘的是他炯炯有神的眼睛与无时无刻不绽开的自然亲切的笑脸,一双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亮极了!当它们望着同学们时,同学们个个顿生无限的精神,使课堂充满一股浓郁的活力感。再加上那美丽的微笑,又有谁不会爱上他呢?

巫老师就像他的姓一样,让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好奇。不过,在大家的心中,唯一没有悬念的就是:他是我们身边一位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爱戴的好老师。

教师作文 篇3

本学期,学校照例为老师配发了书籍,以供大家 “充充电”。我分到的是《过去的教师》。

当我捧起这本书,对着书名“过去的教师”这几个字在口中念叨过的时候,有一些古旧感,有种安贫乐道、明志修身、诲人不倦的意味。封面上微微泛黄的色调,好像在以此叙述着古代教师的种种过往,眼角触碰到那盏旧式煤油灯,整个人不由安静下来,身为一个曾经的学子对老师们的感思文字里,我的思绪悠悠回到过去。

这本书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我们老师的老师(叫“太老师”)或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教书的,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

这本书收录了大量近现代名人大家回忆自己求学时代老师的文章。半个多世纪过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此书,重温前辈如何求学、敬业、处事时,不禁感慨万千 ……

全书分为八个部分,“从私塾到学堂”“小学之道”“名校名师”“西南联大群师谱”“名人忆师”“语文老师的影响”“夫子自道”“一代宗师”中分别囊括了几篇或追忆、或自述的有关“太老师”们的文章。从这一篇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得很充实,很自得。为什么充实?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识,是真理,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应该传承给下一代的。

这些“过去的教师”是有志,也有识。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之先进令人惊叹,本书中相当多的文章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爱的教育”——夏丐尊:

“……和衣而眠的,他促起脱衣盖被。有学生在点名、熄灯后溜出校门玩耍,他知道后也不加责罚,只是恳切地劝导。如果一次两次不见效,他就会呆在宿舍守候这个学生,无论多晚都守候着,等见到学生,他仍不加以任何责罚,致使更加苦口婆心地劝导,直到这个学生心悦诚服,真心悔过。”

“美的教育”——丰子恺:

“他教导学生,艺术能够陶冶性情,使生活富有意义,能够使人超脱卑微、痛苦、迷茫的生活。”

“有信仰的教育”——朱自清:

“……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该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

其实,纵观这些泰斗级人物,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共同特点:爱读书。这些名家大师,无一不是饱览诗书、满腹经纶之士,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们一代宗师的地位。

过去的教师们能够受到这么多学生的敬重和爱戴,他们的课之所以如此受学生喜欢,读书而博学,无疑是其中一重要因素。这就好比是一尊受人顶礼膜拜的佛像,背后有金光,才能令人敬仰。

合上扉页,凝望着书本封面上那盏发黄的油灯,我仿佛看到他们在弹拨生命的琴弦。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为现在的教师,我们该以怎样姿态立于三尺讲台?我们将给学生留下怎样的人生回忆?我想,现在的我们,若想得到学生之敬重,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书呢!我想,如果我能这样去思考,去工作,心存向往,至少,我将站得比现在高。

读书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一起来读书吧!从今天开始,从这一刻开始。什么时候都不算迟!

教师作文 篇4

人是一种常常产生失落意识的生物。又是一年开学时,当看到一个个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欢欢喜喜走进校园时,我又有意无意有情无情地回忆起我做教师的时光。

在我的生命中,在学校的时光可谓多矣!先是读书,后是教书。师专毕业后,我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加之又孩子气,当别人喊我“老师”时,我会很别扭,羞得慌。上课时,我不敢仔细凝视下面学生的面孔,因为年纪相仿、年轻的女生自然不能多看,以避嫌疑;气盛的男生也不敢多看,以免敌视。一次,我上课批评了一名大个男生,他竟气呼呼地站起来无端质疑我为什么批评他,幸亏被邻班一位年长的老师及时制止我才免了尴尬。后来,因为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和学生也慢慢相处熟了起来。

初为人师,凭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干劲,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工作中。我当时既教学校十多个班的体育课,还兼两个班的数学课,又是班主任,还协助领导负责全校学生的晚寝和早操,不可谓不辛苦,真真实实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备课、上课、批发作业、辅导学生。体育课上,我既教学生军体,又习武术,更注重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大众体育的教学,乡镇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体育老师,以前大多是“放羊式”教学,现在学生既新奇又好玩,很是喜欢。课后,我又和学生们一起打球、训练,玩的也是不亦乐乎。数学课上,我更是举一反三、旁征博引,把看起来深奥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而且我又喜欢东拉西扯,给学生讲些他们喜欢的小说、热播的电视剧等,所以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自我感觉良好。由于我是个多面手,学生非常佩服我,因此很受学生崇拜。由于教学工作努力,成绩突出,我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师德标兵,并巡回全县作报告。所以提起做教师的时光,我倍感自豪和骄傲。

由于工作调动,我离开了心爱的教学岗位,但在我心中,那挥之不去的教师情结时时刻刻填满着我的心间。在那单纯、远离世俗的环境和空间里,我生活的很轻松、很充实,也收获了很多,它教会了我处事为人,教会了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心、什么是责任。它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更懂得奉献和付出,以年之后,教师生涯给予我的一切已溶入我的骨髓和血液,我感谢教师生涯给我的一切。

我爱教师这个职业,而今,我走了,再回首那曾经的岁月,似乎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我会永远珍藏教师生涯让我拥有的良知和真诚,以及一切一切。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教师作文 篇5

拜读《致青年教师》之后,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陷入沉思:我是一个有胸襟的教师吗?我对学生着急了吗?我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吗?我尊重常识了吗?我放弃理想了吗?我在学生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了吗?直面这些问号,深感汗颜,同时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因材施教、理性教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对《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一文感触很深。觉得语文作业的答案有时可以是不唯一的,而数学作业更多时候是唯一答案。就算是学生作业中出现了错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我们数学老师也应该尽可能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可能学生的.想法非常好,只是在哪一步出现了一点小错误,这时的问,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帮助他在结点处打开关键的点,这样比单纯的打个错点让学生订正效果好的多,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不要仅仅关注思考的结果。文中的最后一小段说:“有位理科教师对我说,他上小学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可是每次作业做错,老师批改时用红比打叉,那个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点儿还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对了,老师笔下的那钩钩可就是大大的了。那位小学老师是个有心人,他是在用心批改学生的作业啊!”想想自己平时的工作,我没有关注这一点,相反,如果学生的作业有错题,我会把错点打得大大的,主要是怕他们粗心看不到,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打叉也会和学生的感受有关,更没有想到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注意重视学生的感受,给他们足够的鼓励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做到不要伤害他们。

二、为人师表、师德为先

在《珍视我们的专业》里讲到: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于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可以想象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怎么能教好学?怎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通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是这个道理,“学高”,就是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拓宽知识,丰富知识内涵,加深对自身专业和相关学科的钻研并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于实践。“身正”,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端正的师风,严明的师纪,高尚的师范。教师人格魅力、渊博学识、处世哲学、都将是迈向“素质教育”的钥匙和通行证。因此,吴老师主张教师要有美好的心灵,较高的人文素养,必须为人师表。

三、活到老、学到老

就如书中说到:“优秀的教师不只是蜡烛更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中。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得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而知识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

一遍遍品读《致青年教师》,深感吴非老师是富有智慧的老师,深感在“想到”与“得到”这间必须加上两个字“做到”。因而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创新。要有信心、恒心,要能吃苦、能吃亏书中有很多话语使我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定努力充实自我,做一名有主见的教师。

在朋友的推荐下,研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获益良多。

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致青年教师》一书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所关注的都是教育教学一线的事,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的: “教师要关注教育中的点滴小事”,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真谛——教本领、育人才。

书中的事例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既可以从一件小事中发现孩子的性格、本性,也告诉我们不放弃点滴机会,与学生平等会对话。《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真的很适合小学,以前也有试过听学生说话,前一句气得要命,后一句又感动得不行,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那一次,几个男生跑到楼下打逗,我看到了,就打他们叫了上来。其中有一个很老实的孩子,我很生气:“我不敢相信你也会和别人追跑打逗,而且你为什么不想别人一样认错!孩子沉默很久,说:“我一年级的时候也这样。”我一下子气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是要告诉我她原本就是喜欢追跑打逗学生?我用不敢相信的眼光看着他。没想到他后一句说:“后来老师说我,我就改了。”我忽然很愧疚,竟然把孩子想象成顽固的样子。那时候我真想跟他说一声“对不起”,并暗自庆幸,幸好没有立即批评他,幸好他低着头没有看我的眼睛。孩子们小,还不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可能,我真的希望能给他们每个人足够的时间,听他们说他们想说的所有事情。可是时间很得很少,事情又很多。吴非老师执教高中,事情肯定更多,他是怎样平衡工作、和学生交流之间的时间呢?而与他不同的是,小学生更喜欢跟老师说话,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他们偶尔快乐的感受。有时候常常想,如果我有时间,我一定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说个够,听他们说话,然后夸奖他们。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习惯的培养应是每天每日从不间断的,这就要考验老师敏锐的观察能力了,不放过每一个教育契机。看了《的确有难教的学生》这篇文章,有些难过。确实,教师的力量很有限,它远不如家庭对孩子还得更有影响。可是,当看到吴非老师书中的那个反面例子后,我感到很可怕。如果说,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老师,能不断地在他心中种下善的种子,至少他不会变得太可怕。恶作剧、践踏他人的好意、嘲笑他人的善举,当这个孩子悔悟的时候,他会多么痛苦。教育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育不是学校的事情,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如果我们能在这六年中,一直告诉他什么是好的,一直做给他看什么是善的,就算他学不会,他也会记得,就不会走得太远。因为在他小时候,也只有是在他的思想、心灵还没有完全定型的小时候,我们对他的教育才能有点用,便更不能放弃。

把学生的心灵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呵护不需要很多语言,需要的是用行动去证明,用微笑去感化,用爱去浇灌。

教师作文 篇6

晚上和孩子一起出去玩,见到几位朋友,说起孩子的假期生活。

“假期让孩子干点啥?你们想了没有?有什么好的主意?”,朋友张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我也不知道该让孩子干点啥。你说,我们都去上班,把孩子自己扔家也不行,干脆找个辅导班去上算了”,朋友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也是这样想。我家孩子特喜欢画画,孩子想假期参加绘画班,学习国画”,我说出了我们家的打算。

“是,我觉得假期让孩子参加一个兴趣班不错,第一孩子学了东西,第二不用我们天天操心了,要不上班总是不安心,总想着孩子在家会不会出什么事”,小王的妈妈也颇有同感。

“你们好啊,孩子听话,又喜欢什么画画呀、弹琴呀、写作呀,我们家孩子就不行了,什么都不喜欢,又不听话,我都为他白花了多少钱,真是气死人”,朋友张气呼呼的说。

“也是,我劝你还是别生气了,也别再给孩子报什么补习班、兴趣班了,孩子不喜欢,他不干,你不是白花钱吗?再说了,孩子也烦,你也生气,划不来”,我们都劝她。

“那怎么行?你们想,现在谁家的孩子不学很多东西呀。我们邻居家的孩子,哪个不上课外兴趣班啊,有的孩子上奥赛班,有的孩子上作文班,还有书法、电子琴、跆拳道、象棋、围棋、国画油画……,哎呀,你说人家孩子有的都上三四个班,我们在一起说话的时候,人家都骄傲地说孩子电子琴考几级了,画的画得什么奖了,跆拳道是几段了……,我都脸红,你说我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呀,就我们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说说吧,和别的人我都不敢说……”,说到伤心处,朋友张眼圈都红了。

我们急忙劝她:“别总看别人家的孩子好。你觉得他们家孩子上那么多班都不累呀?都是自己想上的呀?跟你们家孩子一样,都是被逼的,都是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让孩子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幸好我们几个还是比较开明的家长,还征求孩子的意见,没有逼着孩子去上那么多的兴趣班,要不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会怎么恨我们呢?你说是不是?”,我们有点自卖自夸,还有点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的味儿。

“说是这样说,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脸上贴金呀?”,朋友张还是唉声叹气。

我想:现在的很多家长也确实如此,把孩子当成了“贴金”纸,见别的孩子学什么,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什么,完全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有能力,孩子不学家长就感觉很没有面子,就感觉孩子很不争气,殊不知沉重的压力之下孩子的兴趣在一点点的消失,学习、兴趣成了家长安排的任务,成了家长骄傲的资本,既然不是自己的,孩子当然就没有要学的动力了。看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看法,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发展家长的兴趣。

别把孩子当成“贴金”纸,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特长,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作文 篇7

老师,是大家羡慕而又尊敬的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崇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有了这个梦想。

我想当一个既温柔又有用的老师。有些老师在同学们没有完成功课时,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打骂学生,甚至“出口成脏”呢!假如我是一名老师,学生如果不写功课,我会先问清楚原因,绝不乱发脾气。同学们又不会做的题目,或是有疑难的题,我会耐心的给同学们一一解答。

在学校里肯定会有一些比赛,我作为老师,不会每次比赛都要求同学们拿第一名我只要求他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的完成比赛。赢了肯定固然可喜,输了也没关系,只要他们尽力地、投入地去完成比赛就好了。

作为老师,肯定要大公无私。有些男同学老爱说老师偏心女同学,女同学功课没完成,老师就让她们补交上来;而男同学没完成功课就得遭受体罚,对此他们觉得很不满。现在我就要改变同学们对老师的看法,即使班长犯了错,也更普通同学的处罚毫无两样。即使是男同学功课没完成,也不会遭受体罚了,如果男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交作业的话,我肯定会生气了,严重的话就打电话告诉他们的家长,让家长来解决。

老师就好比农夫,学生就好比幼苗,只有老师辛苦的栽培,再小的幼苗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教师作文 篇8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1的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利用业余时间补,校内跌了,碰了,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我想,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

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一语道出我们班主任比别人更要用心,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要用心关注“优秀生”、“xx少年”、“灰色儿童”、“潜能生”,慧眼识金,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助其自主成长。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教师作文 篇9

你不得不承认,言语是有智慧的。

言语的智慧不在于你要说什么,而在于你针对具体的对象在具体的情境中针对谁要说些什么,和怎么来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注的重点是说话者。既然有说话者,就必然会有听话者。在说话者和听话者这一对关系中,和你有话说,就多说一点,没有话说,就少说一点。道不同,不相与谋也。在这一对关系中,偏重的是说话者这个主体。而“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偏重的是听话者这个对象,“有话则短”,短在清楚明白,言简意赅,对方领会;“无话则长”,长在没话找话,消磨时间,拉话家常。

你想要对方听清楚,前提是要自己说清楚;你想要自己说清楚,前提是自己要想清楚。言语的智慧根本上看在于自己的思维度向。想要说清楚,终极价值在于是要对方听清楚。听不清楚,原因有很多,但根本上来看,是自己没有说清楚,或在说的过程中,无视听者的反应,自说自话,而全然不顾及听者已经无法忍受、躁动不听。

要使听者听清楚,为什么要“短”,为什么要言简意赅?对方已经知道的,你还喋喋不休,势必会引起厌恶感,这种厌恶感即使再忍受,也终有罅隙泄露出的机会;别人已知的我不必再说,说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不必要的,而要说必要的就是自己区别于听者的和他人的。如果一味强调重要性,那只需一两句而已;此时需要说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话,这个“不一样”,也许会醍醐灌顶,点醒听者;也许会扰乱思维,迷糊听者。为了不至于对听者造成太大的负影响,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如是而已。

说,是一种隐喻;那么说的话,更是一种隐喻。我们的言说,不只是自说自话。我一直把“人云不云,老生不谈”视作自己写作的箴言,也以此来引导我的学生们。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我们的言说,总是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寻找我们终极价值之所在。人云亦云,无非是“乡愿”心态,唯唯诺诺,无主见,跟风走;老生常谈,也许是老调重弹,固然有“重”( zhòng)谈的必要,但“重”( zhòng)谈不在多,不在长,而在精,而在明。

言说智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你首先要表达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想法,不是人云亦云的,更不是老生常谈的,其次要有智慧地表达,寻找让听话者挺明白的方式来表达。你在想说话之前,要厘清:不管你认为“说”比“写”重要,还是“写”比“说”重要,重要的是两者背后的思维表达——“想”,因为你“想”什么,决定了你“写”什么,“说”什么,你怎么“想”,决定了你怎么“写”,怎么“说”;你要能针对一个命题、一个现象,能清晰、流畅、有层次、有自己想法地表达3分钟,也要能表达30分钟,比这更重要的是,你要能把3分钟扩展成30分钟,这是想象能力,更要能把30分钟的话压缩成3分钟,这是概括能力,要让自己的言语表达在“长”与“短”之间游刃有余,自由行走;不管你表达什么和怎么表达,最重要的是,要你的读者(听众)愿意听(看),乐意听(看),听了还想听,看了还想看。

唯有如此,才有智慧地表达,也才能表达自己的智慧。不重复别人,更不能重复自己。人总是要有一点想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仅只是自己秉性,也是一种对“新”的追求。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新”想法,在众语喧哗中,沉默不失为一种被吸引的方式,而在大多数的沉默之中,“我想说点”什么,无疑会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照亮那些因沉默而失语的人们。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