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花木兰》教学设计
范文

《花木兰》教学设计

《花木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画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识记。

2、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图片、邮票。

3、读文体会花木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了解故事背景。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那就是《花木兰》。板书课题。

三、展示汇报:

1、读生字、词语卡片。

2、你知道有关花木兰的哪些信息?

补充时代背景: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3、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快乐王子》都是剧本)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什么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1)故事内容

(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

五、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理解词语

逊色、巾帼、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须眉

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是一个剧本,讲的是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女孩花木兰在外敌大举进犯边关,国家正紧急征兵的时候,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边关冲锋陷阵,立下了战功,并升为将军的故事,赞美了花木兰忠孝两全的崇高精神。)

六、自由读,评价人物

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爽朗、善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

2.交流

(1)全文有几个人物?

(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小组表演,突出人物特点

八.课外拓展,读木兰诗

课件出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板书设计:

15、花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花木兰 巾帼英雄

英勇善战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资料补充进来,有的同学介绍了花木兰的故事,有的出示了花木兰的剧照、邮票,还有的介绍了剧本的特点,不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花木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

1.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 B 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2)乐曲第三部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热烈欢迎壮士凯旋的场景。)

6.完整欣赏乐曲《花木兰》,随音乐进行展开想象。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