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现代家庭教育的10个理念 |
范文 | 现代家庭教育的10个理念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现代家庭教育的10个理念,希望有所帮助! 现代家庭教育的10个理念 1.学会向孩子学习。 两代人共同成长。父母有父母的长项,孩子有孩子的优势。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行动力,新的思维方式及一些人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 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他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世。他的个体成长、发展具有独立性。他是他本身,以自已的方式在体验中成长,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父母不能包办代替,也代替不了。 3.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伴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成年及以后,是孩子学做人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堂,家长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是教不出合格的孩子的。某种程度上讲,家庭教育成功意味着孩子成功,家庭教育失败意味着孩子失败。 4.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作为人有自己的感受性。有被尊重、重视、表达、渴望倾听等需求。而这些需求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没有平等,一切无从谈起。 5.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家庭教育重在塑人,教会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如若不科学,不能够把握目标,有的放矢,必然培养不出拥有健康身心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不合格、不完整的。 6.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可塑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都是作为现代父母必须研究的课题。仅靠本能的爱,朴素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不对的,不够的。必须重视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并不断付诸实践。 7.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 只有家长素质提高了,才谈得上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和影响。家长自身不转变,一味要求孩子提高,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 8.关注家长的生命成长。 家长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有自身的各种需求,在家庭教育中除了要培养孩子之外,还要承担很多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教育中,一方面是要求家长本身提高,二是要重视他们的其它生命需求,父母教育孩子,孩子也应尊重、理解父母,家庭教育指导不只教给父母新的理念和方法,还应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9.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 孩子的许多问题来源于家长,家长必须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反思做法,不给孩子负面的影响。 10.亲子教育要向亲职教育转变。 亲子教育是朴素的,表现为人类天性中就有的爱和责任,是无意识的,自发的。亲职,却是有目的、有计划,讲究方式方法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主动的。家长要认识到自身对孩子所承担的教育责任,而不仅仅是抚养。 拓展阅读: 家庭教育经验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教育子女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天职,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进入初一后,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越来越觉得她与我们家长有抵触情绪,也不愿意多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学习情况从不愿讲。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我以家长的身份与她说话使她反感? 于是,我放下家长的架子经常有意无意地讲一些自己单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难。渐渐地,孩子也对我讲一些学校里和学习上的事。对于她学习上的失误我从不直接批评,而是以鼓励和提出希望为主。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到家看着我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告诉我时,我会很平静地跟她交流一下为什么没考好,是因为不会做呢还是其它原因?因为我像朋友似的与她交流,所以她也会告诉我说:“这道题是不会做,那道题是粗心,如果不是自己太粗心,成绩一定会达到多少分。”这时我就会顺势地鼓励她:“不要紧,知道自己的缺点,以后自己上课听仔细,不懂及时问老师, 计算时细心点,下次一定会考出好成绩。”顺便再给她讲一个粗心造成不良后果的.小故事。 之后有时从学校回来她有时会很主动的把在校内的事情、学习情况和想法告诉我,我也会很认真地听,帮她分析原因、提点想法、供她提供。虽然有时还是免不了不认真、粗心,这时我就会和她开玩笑的说:“什么时候你可以不说如果……”这时她会微笑着说:“老爸别说了,我知道了,要淡定。” 二、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发展。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都是万般的宠爱,也造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也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家长,我也是处处尽量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尽量不把自已一些情绪、工作压力带给她,以自已较好行为来影响她,凡事都从正面去教育孩子,遇到周遭有一些负面的不良的影响,也会从成人的角度指出和她一起来讨论,让她懂得判断是非的能力。 只要有时间都会抽空和她沟通,让她说说学校的事情和同学相处等等,有的时候遇到问题,还会帮她分析一下,所以女儿也很乐意与我交流。作为家长,我也一直要求自已尽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的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我想这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吧。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良好性格的形成,我相信对孩子一生有益。 有时遇到烦心事,控制不住难免生气发火,这时她就会说:“老爸,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样有意思吗?!”她居然还学会了用我的话来告诫我了,或者她会说:“老爸,要淡定!淡定!”总能把我逗气得也消了,这孩子还有点幽默感。 三、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增长见识。 孩子假期一到来,我们全家都会抽空带她出去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她和妈妈去了杭州、上海,五一去了泰山、曲阜,3岁那年去了青岛、5岁去了济南,8岁去了北京……那段时间,她忙得不亦乐乎,显然像个大人,出去玩的时候有的特别印象深刻,有时自已查到的那些个景点,点自已知道的特产吃,她玩得特别的开心,我们全家也是其乐融融。我们的理念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所谓见多才能识广吗。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说不完的,家庭教育是个长期的任务,作为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家长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让我们为做一名尽责的、孩子喜欢的家长朋友,努力吧! 家庭教育秘诀 关于家庭中的民主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霸父经常这样训斥孩子,最终,这位家长就成了学霸之父。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中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庭中,孩子成才率是极高的。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怕。 关于学习兴趣和快乐 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关于教育中的鼓励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俗称“戴高帽子”,更有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认为,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关于言传身教 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最大的挖掘出来。 我真感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 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考试分数 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它比前五点说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家庭教育心得 有一位8岁的小男孩,4岁时母亲车祸去世,父亲一个人当爹又当娘,一天打3份工作才能维持生计,每天的睡眠时间非常少。儿子很乖,每天下午放学后第一时间给自己和爸爸做饭,然后就会在家里写作业。 但这天,爸爸下午下班后只见到了饭桌上的饭菜和一张写着“有事外出”的纸条,没见到儿子的身影。匆忙吃过了晚饭,父亲睡了,睡醒后还未见儿子身影,忐忑地去上班了,到第二份工作结束回到家已经10点多,仍旧未见到儿子身影,由于太疲劳,他又昏昏沉沉睡去了。睡醒后,已经差不多凌晨,还未见孩子身影,他匆匆忙忙出门要去上第三份工作,一眼看见了站在门外被冻得打寒战的儿子。父亲本来想发火,因为孩子这么晚才回家,他有理由发火,但是他忍住了,只是轻轻地抱了抱孩子,叮嘱孩子赶紧回家睡觉。 这时孩子从身后拿出了一个蛋糕,说了声:“爸爸,生日快乐!”爸爸流下了泪水。原来孩子整晚都在跟邻居姐姐学做蛋糕,本来晚上11点时已经做好了蛋糕,但是拿着蛋糕走到家门外时,才记起自己忘记带钥匙,担心吵醒爸爸而不敢敲门,就这样一直从11点站到了凌晨1点。父亲紧紧地抱着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时常见到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乖、不听话、不孝顺、不懂感恩、脾气坏,其实,不得不说,孩子从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导致孩子有这样的一些性格,终究是大人造成的。所以,无论是多大的孩子,你若这样对待孩子,你不仅将收获一个好性格的孩子,孩子也将感谢你一辈子。 1、永远不要打骂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记住,年幼的孩子是小蜗牛,他们走得很慢很慢,他们的认知和生活经历不足,他们常常会犯错,当他们不小心将牛奶洒在沙发上、不小心将颜料涂在墙上,不小心打坏了一个小花瓶……他们有很多很多的“不小心”,请爸妈们不要发火,而是给惊慌失措的孩子来一个轻轻的拥抱,“哦,妈妈理解,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你可以这样做……”毫无疑问,孩子将懂得如果做得更好,而不是充满恐惧。 2、耐心聆听每一句话 一个从没被父母粗鲁打断过的孩子,他们总有说不停的话题。爸妈要做的,就是蹲在地上,直视孩子,静静地听孩子说话,不着急、不打断。无论是泥土里的小蚯蚓,还是饭桌下的小蚂蚁,抑或是地上的一根发丝,当孩子滔滔不绝地跟你分享他的小故事时,不要阻止也不要不耐烦,而是微笑着静静地听,并要表达出赞叹和惊奇,孩子会把你当成好朋友。 3、陪伴是最幸福的享受 每天,至少挤出半小时,比如牵着孩子的小手聆听着树丛中的蝉鸣和蟋蟀声,或者跟孩子对坐着玩一场搭积木的小游戏,又或者是轻轻地翻着绘本,给孩子讲着有趣的故事,再或者是把孩子轻拥入怀,一摇一摆地哼唱着动人的歌曲……这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最幸福的享受。 4、尊重孩子的每一个言行 不要强迫孩子们做任何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可是大人们总有各种强迫孩子的理由。大人讨厌被别人强迫,但是他们往往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总会不知不觉地强加自己的各种意愿给孩子。他们忘记了,孩子也是不喜欢被强迫的。知道吗?那些故意跟你作对的熊孩子,就是你经常强迫的后果。何不尊重孩子的每一个言行,不强迫不强求,试着以建议的口吻跟孩子说话,在未来的某天,孩子也一样尊重并吸纳你的意见。 5、外出归来,不要忘记说两句话 除了全职爸妈,父母不能时刻陪伴孩子,每天外出归来,不要忘记跟孩子说的两句话:“孩子,我爱你!”,“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在这两句温馨的话语中,知道爸妈爱着自己,并且关注着自己。孩子会感到温暖,并且会毫不犹豫地将白天发生的事情都告诉爸妈,孩子在分享着喜悦和忧伤,亲子关系也每天在一点一点地积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