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
范文 |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图象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接受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这一事实,在实践中体会“两点法”的简便,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生动形象的变化来发现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为探索一次函数性质作准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理解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一次函数的特征,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去经历、体会规律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点。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关键是通过学生的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其规律。 二、学情分析 1、由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认识,学生能接受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生能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2、根据学生抽象归纳能力较差,学习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有难度。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突出图象变化特征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出其规律。 3、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 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而互动式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四、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函数是一次函数吗? 生1:函数的解析式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整式表示的,我们称这样的函数为一次函数。 生2: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y=kx+b的形式,其中k、b为常数,k≠0。 生3:正比例函数也是一次函数。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一次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一次函数的图象”。(板书)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归纳——问题升华: 1、师:问(1)你们知道一次函数是什么形状吗?(4分钟) 生:不知道。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出示幻灯片) 用描点法作出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 (1) y= 0.5x (2)y= 0.5x+2 (3) y= 3x (4)y= 3x + 2 师:(为了节约时间)要求:用描点法时,最少5个点;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分配,每人画一个图象。画完后,小组订正,看是否画的正确? 然后讨论解决问题(1):观察你和你的同伴画出的图象,你认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 小组汇报: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 师:所有的一次函数图象都是直线吗? 生:是。 师:那么一次函数y=kx+b(其中k、b为常数,k≠0),也可以称为直线y=kx+b(其中k、b为常数,k≠0)。(板书) 师:(出示幻灯片)问(2):观察你和你的同伴所画的图象在位置上有没有不同之处?(2分钟) 讨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般的一次函数图象在位置上有没有不同之处。 小组1: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小组2: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原点,一般的一次函数不经过原点。 师出示幻灯片3(使学生再一次加深印象) 师:问(3):对于画一次函数y=kx+b(其中k)b为常数,k≠0)的图象——直线,你认为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 (一边思考,可以和同桌交流)(2分钟) 生1:用3个点。 生2:老师我这个更简单,用两个点。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嘛! 生3:如画y=0.5x的图象,经过(0,0)点和(2,1)点这两个点做直线就行。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