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讨心理韧性与职业心理素质的关系论文 |
范文 | 探讨心理韧性与职业心理素质的关系论文 摘要:心理韧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个体在面对逆境时所产生的积极应对和有效适应。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具有的和这种职业相匹配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等心理素质。在工作中个体也会遇到挫折、困境等问题,良好的心理韧性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度过困难,职业心理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制约着职业活动的发展,两者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韧性;职业心理素质;影响 1问题的提出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能通过个人的职业来实现。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也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于个体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困境和挫折,如何解决好这些难题,对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帮助个体平稳的度过困难时期。在职业活动中,心理韧性和职业心理素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共同对个体的职业活动和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2心理韧性的相关概念 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一般认为心理韧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盒挫折的‘反弹能力’”。[1]所谓“韧性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的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2]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对于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韧性也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得到发展,从而在未来更好的应对困境。目前的.研究都大量证明了心理韧性的发生机制是个体所具有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因素共同制衡而产生作用的。Richardson(2002)“所提出的过程模型是从瓦解与重新整合以及意识与无意识选择的角度来看待韧性的”。[3]这个模型指出,个体生活出现变化时,个体的“身心精神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继续维持平衡的状态,会调动自身多个保护性因素与这些变化相抗衡,但是当压力过大,个体自身本能地抵抗失效时,这种平衡状态就被打破,而个体必须对现有的认知模式进行改变和调整(比如世界观、价值观、信念体系等),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可能比原有的水平更高也可能更低。实际上人在一生甚至是同一时期会遇到多个应激源,不同的应激源会对心理韧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实就是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相互抗衡的过程,只有在保护性因素处于优势时,个体才会良好适应,利用心理韧性度过困境并使心理韧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模型的价值在于强调心理韧性是人们有意识进行选择的一种结果,与普通意义上的“复原”是存在区别的。 3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概念 学界一般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在职业行为上的表现和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其职业生活的适应性程度”。实际上职业心理素质是完成职业相关要求的基础和必要保证。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则是更新的一个概念,未有明确的定论,但是根据职业心理素质的定义和其研究的内容来看,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主要是指个体为适应特定的职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职业意识,及职业活动的调节成分;二是职业技能,即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张大均(2003)的研究中“指出职业心理素质作为个体从事特定职业所需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是评判其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成效和相应进行职业教育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对职业心理素质培训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培训范围已经延伸到个体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之中,主要包括职业定向时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和生涯教育中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全面多方面提高个体的职业心理素质,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满足个人职业价值的实现。 4心理韧性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面对困难、挫折、逆境时所产生的内在反应,同时也包括个体所拥有的保护性因素的力量(社会支持系统等),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顺利度过困难的重要保障,而通过一次次面对逆境,个体的心理韧性也会得到成长和发展,整合为一个新的动力系统,为个体提供更好的支持;个人的职业发展在一生当中是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生命构成中很大一部分,如何实现职业的顺利发展对于个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心理素质就是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个人获得成功,它是个人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生活、家庭、感情中所遇到的困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职业的顺利进行。如果具备了良好的心理韧性和职业心理素质,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困难对职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帮助职业的顺利发展。心理韧性与职业心理素质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更好的应用在心理韧性提高和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去,保证我们职业生涯的顺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4). [2]李海萍,陈喜.论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5):22-24.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