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沆瀣一气是贬义词么
范文

沆瀣一气是贬义词么

沆瀣一气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语出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那么沆瀣一气是贬义词么?欢迎阅读。

词性:

贬义词

解释

沆瀣:夜间的水气。讽刺那些气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结。

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示例

褒义

◎清·王韬《淞隐漫录》:“惟以杜子美、李义山两集相随,故发为歌噙,抑塞磊落,感慨苍凉,与草堂翁~。”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贬义

◎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镇压抗日英雄。

◎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

◎公元1139年,宋高宗和秦桧沆瀣一气,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朝称臣纳贡。

◎他们这些游手好闲的人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应用

近义词

狼狈为奸、一丘之貉、蛇鼠一窝、串通一气

反义词

志同道合、肝胆相照、同仇敌忾

典故

唐代盛行科举制度,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能做官。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 在京城长安举行一次规模很大的考试, 许多读书人纷纷来到长安应考。考生中有个人名叫崔瀣,颇有才学。 主考官崔沆连日批阅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为赞赏,连声叫好。发榜那天,许多人围榜观看,有的还高声地念著名单。突然,有个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连声道喜,原来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当时规矩,科举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

崔瀣不免要以门生的身份,郑重其事地前去拜谒“恩师”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门生叫崔瀣,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气、雾露, 如今刚好在两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块,实在难得。一时,许多人聚在崔府门前,看个热闹。人们指指点点,津津乐道,于是,爱凑趣的人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本来这是一句玩笑话,并不含贬义,崔沆、崔瀣也不存在营私舞弊的情况,不过后来有人听说崔瀣中举后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职,遭到他人质疑,于是便把“沆瀣一气”的说法暗指他们俩后私人关系。渐渐地,"沆瀣一气“从一句玩笑话变成了一个含贬义词的成语。

沆瀣一气造句

(1)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正是一丘之貉。

(2)他俩在一起,可谓是沆瀣一气。

(3)他们两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镇上的人总是避而远之。

(4)这些官员和警察沆瀣一气,勾结起来坑害国家。

(5)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

(6)鸟尽弓藏后,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