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案 |
范文 | 小学数学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 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 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 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它俩谁分得对>>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2.教师指导学生按一种标准分和按不同标准分并组织练习。3.拓展延伸,课堂总结。1.观看录像,感受分类的价值。2.自主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3.自由发言,交流体验。4.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约4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多媒体画面,画面中大头儿子,到超市想买一盒水彩笔,摸头自问:超市这么大,我该到哪儿去找呢?2.提问: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3.揭示课题。1.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回答大头儿子提出的问题。2.学生说出超市里的商品是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的。 二、自主活动,体验分类 (约30分钟)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 1.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教科书上文具和学具的主题图。提问:有个做事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学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来帮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学具盒里?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用电脑配合显示收文具和学具的过程。 2.分一分,理一理。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一袋物品拿出来,(袋内装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说一说袋中有哪些物品?学生交流时老师巡视。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 1.学生观察后回答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应放到学具盒里。 2.(1)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谈话: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品分别装到两个篮子里,怎样放合适呢?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对又快! (3)提问:大家评一评,分得对不对? 3.分一分,做一做。 (1)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起来。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谁认识这些小动物? 谈话:小朋友,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你能把它们圈出来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点击画面上的动物,画上圈,并发出该动物的鸣叫声。 除了图上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 小结:刚才我们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一类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多媒体显示两个集合圈,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 (2)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三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提问:小朋友们,这些都认识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呢?各小组先讨论,互相说一说。 指导学生根据行驶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做记号。如在天上飞行可以画个 来表示,在地面上行驶可以画个 来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画个 来表示。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各小组分别操作。学生把本小组分的两个篮子拿到讲台上,一个篮子里装的是食品,另一个篮子里装的是日用品。 (3)学生检查各小组分情况。 3. (1)学生首先认识题中的小动物。并回答出是什么动物。学生在跳跃轻快的音乐声中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并回答。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讨论,学生纷纷互相说出各在哪里行驶。学生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点击画面上的交通工具,同时发出各自的声音,画上符号。 提问:我们把这些交通工具按什么要求,分成了三类?小结:把一组物体按一种标准分,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二)按不同标准分。 1.多媒体显示小故事<<它俩谁分得对>>提问:小白兔、小灰兔把采集来的花分成3堆,都说自己的方法对。你说谁分得对呀? 小结: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分得有道理,都对。一组物体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 2.选一选,分一分。 多媒体显示:观察下面八顶帽子,请你分一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出色的回答给予表扬:小朋友们真聪明!只要他细观察,肯动脑筋,会学到很多知识。3.听口令游戏。 现在我们来做个听口令的游戏。看哪些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男生起立!女生起立!女生坐下!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现在我们把全班的小朋友按什么来分的? 谈话:现在戴帽子的小朋友起立!这时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是按什么来分的? 谈话:我们全班的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分,小朋友们课后再去想一想。 4.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四题。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然后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分法?在书上做上不同的记号。 教师对于学生说出的分的结果只要有道理都给予肯定。小结:一组物体有时可以按多种标准分,分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完成后,分别说一说,再把自己画的和符号和屏幕上一一核对。学生分别回答出: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上航行的标准分的。 (三)按不同标准分 1.学生思考回答分得都对,分别是按颜色和形状来分的。 2.仔细观察,有的回答可以根据颜色分分成三类,有的说可以根据帽子的款式分分成两类。 3.玩听口令游戏。 学生根据口令做一做。 学生回答是按男生女生来分的。 学生听口令做一做。回答是按有没有戴帽子来分的。 4.上“想想做做”第四题。 学生观察后讨论,然后各小组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各小组展示分类结果,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小组是按蔬菜和水果分的,我们把它们分成两类;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小组是按照颜色来分的,有红的、有绿的、有紫的,我们把它们分成三类。等等。 三、自由发言,交流体验 (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吗? 学生追忆后,回答在生活中做过的、见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显示一组房间衣屋散放的画面。 提问:看了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谈话:我们小朋友回家后运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一下,好吗?学生观看后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说这个房间太乱了,需要整理一下,准备回去怎样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五、本课小结 本课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类的方法。学会分类可以根据同一标准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分类。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分一分 按同一标准分 按不同的标准分 (注:由于学生刚入学,这里的板书教师要加上拼音。)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探究问题:关于垃圾的分类 小朋友们,你们别嫌垃圾脏糊糊、臭烘烘的,里面可大有文章呢!让我们一起翻一翻,看看垃圾袋里究竟有什么?我们也可以将垃圾分一分。我们可以将垃圾分成三成以下三类。 不可再生垃圾: ☆ 主要是指果皮、菜叶、需要扔掉的变质食物和脏土等。 ☆ 大多携带细菌,或是非常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和繁衍。 ☆ 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危害我们的健康。 ☆ 应当及时清除,封闭回收,严格销毁。 可再生垃圾: ☆ 主要是指废纸(像旧书报)、废金属(像易拉罐)和废玻璃(像酒瓶)等。 ☆ 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好像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 应当科学地分类回收,实现再生利用,使废物不废,再立新功! 有毒垃圾: ☆ 主要是指电池、废灯管等。 ☆ 这些东西含有毒物质,非常容易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 ☆ 应当投入指定的回收桶,由国家统一回收处理。 探究问题:关于垃圾的处理。 ☆ 认真做好分类工作,三类垃圾最好装入不同的垃圾袋。 ☆ 对不可再生垃圾必须做到:坚持每天清除一次;扔之前必须系紧袋口;必须扔进指定的回收箱,严禁乱丢乱扔。 ☆ 对可再生垃圾必须做到:最好分类放置;定期进行处理,卖给由国家经营的废品回收站。 ☆ 废电池等有毒垃圾,一定要投到学校、商场特设的回收桶里。 ☆ 在公共场所,食品垃圾(像瓜子皮、果核、香蕉皮、冰棍纸、喝空的饮料瓶等)严禁随手乱扔,必须投进垃圾箱里。 ☆ 口香糖好吃却不好清除,所以绝对禁止乱吐乱扔,必须用糖纸或废纸包好后,再投进垃圾箱里。 ☆ 从楼上向下投掷垃圾的做法万万要不得! 探究活动: 看着眼前的这些垃圾,小婷一时不知该怎样分类才好。请你帮她分一分,然后装进不同的垃圾袋。可口可乐易拉罐、梨核、鸡骨头、啤酒瓶、粘有酱油污渍的废报纸、用过的卫生棉签、脏塑料袋、西瓜皮、用完的作业本、漏底的开水壶 拓展活动: 活动一 :分铅笔 小朋友通过按不同的标准分,可以按颜色分;按有没有橡皮头分;按笔杆的形状分;按铅笔的型号分;按有没有削过分;按笔杆的材质分。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每次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活动二:将大街上的人分一分 如按性别分;按年龄分等。 活动三:整理书包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 评价设计 一、“看谁分得好”,请小朋友们从每一行中选出一个与其它不同类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二、“看谁想得好”请小朋友们看下面的四个图形,你可以怎样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类的方法多。 三、“比一比谁最棒!”下面四组图形小朋友们会分吗?可以怎样分?你有几种分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 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 练习二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运算 教学用具:幻灯 教学过程: 一、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16-50÷25+8×2 116-(50÷25+8)×2 [116-950÷25+80]×2 (116-50)÷[(25+8)×2] 要求: 1、让学生划出运算顺序,同桌批改。 2、选择其中的两题进行计算。 3、反馈讲评 小结: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二、根据要求添括号 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 30+120÷15-5×2 说出题目的运算顺序。 要求改变运算顺序: 1、-——÷——×——+ 2、-——×——÷——+ 3、÷——+——×——- 4、-——÷——+——× 5、+——÷——-——× 在反馈讲评时,着让学生说说添括号时的思考过程。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 27+12 40×6 ÷13 282- 50- 168÷ +26 讲评:你在列综合算式时有什么好方法? 四、应用题 1、文具三生产一种彩笔,60盒可以装720支,照这样计算,500盒可以装多少支? 60盒——720支 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500盒——? 支 讲评时 着重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 改问题:3000支彩笔要装多少盒? 五、提高性练习 计算24点 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4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1.○□○〓△□〓□〓□△○□△○△□△〓〓△ 2.画一个统计图 3.○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4.( )最多,( )最少,( )与( )同样多。□比△多( )个,□比○多( )个,○比□少( )个,○比△少( )个。 活动二: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调查全班同学喜欢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各有多少名同学? 2.学习小组四个同学比较一下,哪个同学的记录方法你最喜欢? 3.在数学书P86上的表格涂一涂。 4.说一说,你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 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喜欢( )色的人数最少。 活动三: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A.喜洋洋灰太狼 B.家有儿女 C.猫和老鼠 D.天线宝宝 2.调查你们大组成员,喜欢这四种节目的同学有哪些? 3.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方法。 4.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数最多,哪种最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及过程,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能力目标: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行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预习、质疑,看书买气球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三,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三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3. 4. 完善导学案2分钟。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5教学案例: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 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6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2x=20×2 3x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X÷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x=7.2方程两边应同时 x÷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X÷850+X-40 X÷9×9X-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X+0.7=14★0.9x=2.45★76+x=91 x÷9=90★x-54=18★2.1x=0.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X=202x=20×240X=960 3x3x÷3=60÷3解:40X÷40=960÷40 X=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教案 篇7科目:数学 教师:钟芳远 班级:二(2)班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出示几张动物的部分照片,学生猜测。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动物正面照片。 从部分图片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同学们看到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小驴。小朋友们,喜欢这只玩具小驴吗?它可爱吗? 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小驴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小驴,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小熊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玩具小驴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小驴,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 现在你又看到玩具小驴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通过我们前面两次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吗?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学生闭眼想:在正面、侧面、背面能分别看到玩具小熊的什么?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老师出示一张照片,学生想一想:这张照片具体的观察位置在哪儿?是在玩具小熊的什么面拍摄的?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站到玩具小驴的那个面吧! 活动二:跑动找位置 老师拿出很多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驴照片,任选其中的一张,请学生根据照片想想拍摄的位置在哪儿,并快速的站过去。 刚才咱们不管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还是换了位置以后,都只能看到了玩具小驴的一个面。如果能让每个小朋友全面地看到小驴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好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看到玩具小驴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吗?请大家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想吧! 四人换座位。 也可以把小驴转一转。 大家发现了:要全面的观察物体可以围着它转,从四处看;也可以让它给我们转一圈来进行观察。 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同学们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三、拓展运用激励创新 小亮他们也有一个玩具——恐龙,让我们看看他们看到的是恐龙的那一面吧。 课件出示摞书的图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吗?请小朋友拿出课本,自己动笔来连连线吧! 课件同步出示图片,展示连线的正确答案,集体反馈。三位小朋友正在观察一辆小卡车,他们所站的位置都不相同,在他们的位置上分别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个面呢? 四、学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小学数学教案 篇8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第8页的题。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 (3)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 (4)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即150÷5=30;也可以这样想,因为5×30=150,所以150÷5=30。 (5)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 (6)师生先讨论:150÷6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 四、练一练: 第1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 第3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知识目标: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为用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做准备。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力目标:注重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 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2)当a=5时,2a=(x),a的平方=(x)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30x(2)30x+a(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1、讨论p52第13题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方法、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以解分米与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的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组的来测量课桌的长。 2、说一说你们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他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老师根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10厘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单。 3、10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 二、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通过我们刚才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观察尺子,1分米中有10个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还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生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在数学书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准确。 2、举出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3、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填写上适当的单位 1把米尺长1() 1把米尺长10() 1把米尺长100() 2、书本第4、5题填写在练习本上,老师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3、练习6,7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完成。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11教学目标:使学生重视估算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加法估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教学用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说说下面的各数各接近几百。 896401609593689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家电图,商店里有这么几样商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价格。 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指名口答说说自已的想法。 500元是一个准确的价格吗?(不是,它是一个大约的价格,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号“≈” 读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约等于五百元。 指导学生写约等号,再齐读。 2、教学试一试。 完成第(1)问题。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决,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应的算式。 完成第(2)、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不同的方法。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12一、教学内容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三、知识目标 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四、技能目标 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情感目标 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六、重点难点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七、教具准备 直尺、米尺若干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3、巩固米的认识。 4、米和厘米的关系。 5、课间休息。(小故事) 6、巩固新知 7、课后实践活动 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八、全课总结 九、课后反思 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我的时间把握还不够准确,导致一些环节处理上还很不到位。 小学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 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 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讲述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 高兴吗? 2、 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 自己探索 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 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 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 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 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 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教后记:1 学生对看图数数很有兴趣,并能根据图说话,掌握了数数的技能。 2 对于事物与图的对应(点的对应)不太清楚。 3 学生还不太能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14观察物体 郑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2个简单物体组成的复合物体的形状。 3、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所有的面。教具:大药箱、圆柱体、球体、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幻灯) 2、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 3、这幅呢?这幅呢? 4、肯定认识它吧,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这幅呢?这幅呢? 5、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6、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二、例1教学 1、出示大药箱。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可以同时看到箱子的哪几个面? 2、总结: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如果我从药箱的正上方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4、如果我从药箱的左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5、如果我从药箱的正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6、总结: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长方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与图案。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把4本数学课本叠起来,也可以当作长方体,四人小组合作,分别说一说从上面、左面、正面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和什么图案?并画出简单示意图? 2、交流汇报。 四、巩固拓展 1、出示圆柱体,想一想,从圆柱体的正上方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动画演示。 2、左面和正面呢?动画演示。 3、再出示球体,想一想,从上面、左面、前面看到的样子,画出示意图。 4、交流汇报。 5、动画演示。 6、从三个方向去观察物体可以正确的认识该物体,如果只是从1个方向观察物体就可能发生偏差。 7、动画演示“从正面看到是正方形”,它可能是怎样的物体?(正方体、长方体、方锥) 五、总结 1、这样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应用。你看到过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