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文《灰雀》教案 |
范文 | 课文《灰雀》教案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灰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灰雀》教案1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课文《灰雀》教案2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 散步 昂望 胸脯 一定 肯定 惹人喜爱 或者 坚定 面包渣 白桦树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课文《灰雀》教案3知识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第3-10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 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1)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师板书(旁书):读、画、体会 (师巡视,辅导)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 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 (学生自读后抽查) (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惋惜的心情。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 (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 4.比较体会。 (多媒体:课后第二题(2)的句子。) 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非常惋惜的心情。(师读) (抽生读) 5.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 (师板书:爱 灰 雀 爱 列宁 男孩 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 (学生七嘴八舌答) 师: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巡视,并加入讨论,然后检查讨论情况。)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师板书 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生接读)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师教读,生读。)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 “会飞回来” (如果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 :“一定会飞回来!” (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重语气,再读再体会。) 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放鸟归园) 板书: 7.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2)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去掉叙述语言。) 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三、学习第11一13自然段 (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师叙述12自然段。) 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 2.师: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师: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师: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师: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激励学生美滋滋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师: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认真书写,师巡视辅导。表扬学生卓有见地的话语。 (师插话: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是已经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爱吗) 师: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 二、阅读评价。 三、领悟表达特点。 四、生字识记与书写。 五、布置作业。 1、写本课的生字与词语。 2、搜集有关列宁的资料。 教后小结: 情融于课文,却溢于言表,如何让学说真切地感受作者蕴涵于文中的这种情感。必须让学生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去走一遭。学习这一课,运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列宁和孩子,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悟、分角色品读,让情感激发情感,让心灵滋养心灵,学生读得投入,感情读效果非常好。教师语言的渲染,多媒体的吸引,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课文《灰雀》教案4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养病、跳动、欢快、谷粒、男孩、或者、严寒、本来、可惜、肯定、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名人,导入新课 1、了解“名人”。 师:在世界这个大家庭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大人物。我们把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称为“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名人呢? 2、回顾列宁。 师:在《蜜蜂引路》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名人,看看这是谁?(出示列宁头像,学生交流列宁资料。) 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4、教师板书课文题目,一边板书一边介绍“雀”字。 (引导学生观察“雀”的写法: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5、认识灰雀。 (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跟它们亲切地打个招呼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学。 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正音识字。 1、重点指第1自然段,相机学习生字新词。 (1)指四名学生按句子合作朗读第1自然段。 (2)小老师领读重点词语,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2、指名读其他几个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课文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找一找,圈一圈(比比谁画得最准确。)。 这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课文中提示时间的词语有:“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2、分一分,想一想(比比谁说得最简练。)。 (1)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想一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2)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 (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概括每一层意思(生每读完一个部分,概括一层意思。)。 ①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天,一只__________的灰雀________,列宁遇见了________,并与他交流。 ③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一连,说一说(比比谁连得最通顺。)。 尝试把三个时间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互说,指名说。 4、教师方法: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读懂了每部分的意思,再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词句,聚焦喜爱 1、观察图画,引导说话。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三只灰雀呢?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惹人喜爱) 2、默读第一段,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画下来。 3、结合相关语句汇报、交流,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 (1)出示重点语句:“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创设情境想象“来回跳动”。 师:想象一下,这三只灰雀,(手势)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那边的树枝跳回这边的树枝,这边——(那边),那边——(这边)。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这真是——(惹人喜爱)。 (3)入情入境感受“婉转地歌唱”。 师: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你听,(播放婉转的鸟鸣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这就叫——(婉转)。 (4)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把“来回跳动”读得轻快些,突出灰雀的动态美。“婉转地歌唱”要读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读出灰雀“歌声”的动听。) ②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出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 ③引导学生齐读。 师:如果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树下,聆听着灰雀美妙的歌声,欣赏着它们那欢快的跳跃,我们怎能不爱上这三只灰雀呢?一起来读一读。 4、关注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师:活泼可爱的灰雀也同样吸引了一位名人——列宁。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呢? (1)出示重点语句,指名读:“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仰望”“经常”这些词,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3)仰望着灰雀的列宁,会在心里对灰雀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 (4)指导朗读。 ①引导学生在重点词语下面标好重读记号,着重突出喜爱之情。 ②教师引读。 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秃秃的,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机。——(生读) 养病的日子,孤独又无聊时,三只灰雀给列宁带来了快乐。——(生再读)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把课后要求会写的生字按间架结构重新排排队。 左右结构:郊、粉、粒、冻、惜、诚。 上下结构:雀、养、男、肯。 半包围结构:或、者。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教师按学生要求相机范写,并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练习写一个,把自己写的和书上对照后,再写一个。 3、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教师相机范写,学生观察后再写。 4、指导书写“或”,强调笔顺,注意“或”的斜钩和点。 五、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灰雀》”,一起来闯关吧! 六、全文,布置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写字写得漂亮。课后请同学们把记不牢的生字多练几遍,并且熟读课文,下节课咱们比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第二课时 一、分类读词,巩固旧知 1、分行分色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第一行与灰雀有关,第二行与列宁有关。) 3、:分类记,我们才能记得牢,用得准。 4、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发生在列宁、小男孩和灰雀之间的故事。 二、研读对话,揣摩心情 (一)创设情境,抓关键段,引导质疑。 1、(出示课件)听,灰雀的叫声多么动听!列宁每天到这里都和它们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当列宁拿着准备的谷粒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女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那只灰雀回来了)男生齐读第11自然段。 2、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灰雀哪去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 3、过渡: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让我们跟随列宁和男孩,走进公园,来到白桦树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二)再读对话,启发思考。 1、默读课文的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用波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横线画出男孩说的话。 2、交流解决的问题。(灰雀被小男孩捉走了,后来小男孩又把灰雀放回来了。) (三)补白提示语深入品读,走进心境。 1、品读之一:列宁失之痛。 我们仔细地读一读列宁的话,想一想,每句话中包含着列宁怎样的心情?你能填上合适的提示语,并且通过朗读读出这种心情吗?(学生补充提示语,读句子)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预设:可补充“焦急”,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找不到小灰雀时焦急、难过的心情。 ②指导朗读。指名用焦急的语气读一读。 (2)列宁()地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①预设:可补充“担心”“担忧”“难过”等词语,在补充提示语时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对小灰雀的关心。 ②指导朗读,读出担心、焦虑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多好”“可惜”来体会列宁对小灰雀的喜爱和惋惜之情。 ②角色体验朗读。现在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怎样读才能打动我?(指名读) ③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④小组讨论交流:列宁真的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吗?你能读懂列宁的心思吗?(引导学生懂得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对小男孩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只有感染,只有启发。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 (4)列宁()地问:“会飞回来?” ①预设:可补充“高兴”“喜出望外”,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喜出望外的心情。 ②指导朗读。 2、品读之二:男孩得之悔。 过渡:列宁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这一过程中,男孩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也来给男孩的话加上提示语,读懂男孩的心思吧!(学生补充提示语,读句子。)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句子。 (1)男孩()地说:“没……我没看见。” ①预设:引导学生填入“吞吞吐吐”“脸红”“惭愧”“小声”等词语,从而体会男孩的矛盾心理。 ②体会男孩的心理活动:这时男孩为什么想讲又不敢讲?他会想些什么? (2)男孩看看列宁,()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①预设:可补充“坚定”“鼓起勇气”,引导学生体会男孩下定决心、鼓起勇气的心理变化过程。 ②指导朗读。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①想象: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了解引用对话的两种形式。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读一读。 (A.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B.“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练习整体朗读对话。 同桌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 (四)质疑内容,完成课堂小练笔。 过渡: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1、读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2、小组讨论交流: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3、引导学生体会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和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4、指导朗读。 5、出示课堂小练笔:如果灰雀会回答,它会怎么说呢?选择一种句式,写下来。 出示:(1)灰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灰雀说。 6、学生交流,师生点评。 三、谈话,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列宁和男孩一起观赏喂养三只灰雀的画面。 师: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巧妙地引导孩子改正了错误,呵护了童心,才有了这幅和谐的画面。此时此刻,如果你也走到了树下,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2、教师:因为有爱,小鸟是幸福的;因为有爱,男孩是幸福的;因为有爱,我们大家都是幸福的。只要我们都能学会去爱,那么我们都是幸福的。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灰雀》”,一起来闯关吧!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补充阅读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斗鹅》。 2、引导学生收集、阅读列宁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课文《灰雀》教案5【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自然段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⑴ 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⑵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⑴ 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⑵ 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⑶ 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