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范文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苍白、煞白、惨白”等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揣摩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听[课件:炮声]这是什么声音?这声音让你们联想到什么?是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就让这炮声,带着我们来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战场,认识一位无名的英雄吧。--炮手。[板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01,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从课文中找到了一些难读的词语,你们能认清吗? 3、大家预习的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 1、理解要点:出色完成任务 这是一场保卫国家的自卫战,本文的主人公炮手也参加了这场战争,他的任务是什么?他到底完成的怎样呢?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1)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2)指导朗读。谁来当这位将军,现场夸夸炮手? 2、理解难点:怎样的情况下出色完成任务 (1)学2—10段,心情极端痛苦的情况下。 ①请同学们默读2—10段,画出最能说明炮手完成任务时神态变化的词语。 ②在什么情况下炮手的脸色苍白? ③在什么情况下炮手的脸色由苍白变成煞白了?读一读这段对话,从中体会体会。 ④在什么情况下炮手的脸色变成惨白? ⑤这道命令“这”指什么?房子里住着谁?此刻,炮手的心里会想什么? ⑥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特别能说明他此刻的心情?你发现什么? ⑦顶着巨大的压力,炮手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 ⑧第十自然段这么精彩的段落,想读吗?齐读。 (2)非炸不可的情况下讨论。 师:现在说说炮手明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呢? 3、深化中心 (1)所有的将士们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这时炮手怎样? (2)将军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称赞,现在会称赞什么呢? (3)我们分角色读读最后一部分吧? (4)【课件:插图】炮手这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心感动着我们,感动着将军。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炮手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榜样,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学习他勇于奉献。【板画】 板书设计:(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继续复习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 4. 懂得一个孩子纯真的童心。初步了解泰戈尔其人。 教学重点难点: 1. 继续复习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懂得一个孩子纯真的童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泰戈尔。指名读,齐读。 2. 介绍: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意境优美,趣味盎然。 3. 示题,指导学生朗读注释1。 二、 整体了解 1. 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 出示填空: “我”希望变成___________,悄悄的看着妈妈_____、______、_______地情景。 三、 学习课文: 1. 你喜欢这个孩子吗?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3. 交流: 4. 指导各种形式地朗读有关小节。 5.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四、 指导写话 1. 你有没有过什么奇思妙想呢?你想过变成其他什么人什么东西吗?你想要干些什么呢? 2. 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3. 评议。修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重点)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词语的用法,并选择其中一个写句子。(难点)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词典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默读) 同学们,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学习中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你们学会默读了吗?默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样做的?小组交流交流。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边读边思考。 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的不懂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3.同学们,你们做得都很对。我们再来看看小军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 小军: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小丽: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小妍: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同学们,一起读懂这三句话。 同学们,默读时一定要记得这样做哦!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现在老师带你们认识几个和“目”有关的字。你们看: (课件出示)眼睛图,“目”字演变:“目”字外面的方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两只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许多汉字都与眼睛有关。你们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课件出示生字:睁 眨 瞪 瞅 瞧 2.同学们,这些字你会读吗?自己试试。 同学们,你能读准哪个带“目”字的字,就站起来领读哪个。正音:“睁、瞪”是后鼻音。 3.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①眨:形声字。表示眼睛很快地一闭一开。(动作演示)时间久了,眼睛会不会累呀?因此,右边是个“乏”。 ②瞪:左右结构,形声字。“登”的意思是上,升。加上“目”表示睁大眼睛。(动作演示) ③眶:与“框”区别识记。 ④睹:加一加的方法记:目+者=睹。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几个和“目”有关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眨眼 眼眶 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同学们,你会读这些带“目”字的词语吗?同桌互读。 同学们,都会读了吗?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比赛,比比这些词语哪组读得更出彩。 同学们,这些字词有什么特点?(都和眼睛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和“目”有关的词语?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和眼睛有关的词语还真不少!无论看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用到眼睛。你们可要好好保护眼睛啊! 1.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借助词典了解每个词语的准确含义,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 ①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②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③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三个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三个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为什么?小组交流交流。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陆续:前后相继,时断时续。例如: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 连续:一个接一个。例如:在大学我连续两年英语考了第一名。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例如: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小结:同学们,这就是用词的准确性。 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 你们理解了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也知道了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用法。接下来,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吗?自己试试。 把你写的句子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谁来把你们小组写得最好的一个句子与大家分享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品读本文优美词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槐乡“花美、人更美”,从而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槐乡。 2、指名读。读得很正确,真了不起。“槐”可是一个生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槐(左边木,右边鬼)。描红“槐”。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为槐乡呢?见过槐树吗?(出示投影)师介绍。 3、五月,洋槐开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槐乡五月——补充课题,齐读,一起认识槐花,感受槐乡的魅力好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号。 三、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都读好了?你标出了几个自然段。(4个)你想读哪个小节? (一)预设第一自然段(这小节可长了,建议和同学合作读,怎么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学问) 1、第一块:指名读第一块。(你有什么要表扬或提醒他的吗?) 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辫儿儿化音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词语不太明白吗?(生说)预设:(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有谁懂?指名说。画图(点图哪里山洼、坡岗)。让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吗? 出示“玉雕” 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简介齐读词语) 指导书写“肩” 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不管是山头还是洼地,山坡还是山岗,到处都盛开着雪白的槐花,想看吗? 2、第二块:盛开的槐花引来了谁呢?朗读,正音。 (1)点击出示“挎”:懂吗?除了挎篮儿,还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师生表演:咱们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脚动作跨组词。 (2)文中带“挎”的这句话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这部分写的什么? 3、第三块:指名读,正音。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 (1)你闻到香味了吗?哪些词带着香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最喜欢那个词,说说你的感觉? (2)有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时走在槐乡,不管在哪儿都能闻到阵阵香味。如果一个地方有数不清的花呢,我们就可以说——花海,图书馆的书很多——书海,有很多树——不是树海,是林海。还有什么海?(竹海、人海) 4、现在让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谁有信心来挑战?指名读 5、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一小节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你觉得有哪些词可以送给槐花?(指名说)板书:槐花美香 (二)预设第二自然段 1、过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样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你走进槐乡,一定会被香气熏醉而不想回家。不过,别担心,你一定不会饿肚子没饭吃的,因为槐乡的孩子特别好客,不信,读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读第二小节。你有什么要对他说。正音。 3、槐乡的特产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还有槐花饭! 你最喜欢吃什么?(槐花饭)出示句子。 4、几种吃法?两名学生分读。 5、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们呢? (1)咸:还有什么味儿?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带着一顶小草帽呢。字谜记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指导书写蒜) (3)炒、拌:都是烹调方式,“拌”是常用的,因为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见过谁拌过什么?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还有想吃槐花饭的吗?指名读。 (5)香吗?当然啦,用香喷喷的槐花来做饭,怎么会不香呢?槐乡的孩子这么热情,怎么会不香呢? (6)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引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槐童好客 (三)预设第三自然段 1、槐乡的花美、饭香,看连孩子们也吸引来了。(看图)他们都跑到我们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吗? 2、指名读。正音。 3、我们也来做一次槐乡娃,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好不好?女同学加入姑娘们的队伍;小小子们,你们想有这口福吗?那就挺起腰板别掉队!老师读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丝丝、香喷喷这样的词课文里还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吗?(你还能再说几个吗) 5、在这小节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说。)板书:快乐 (四)再读课文 1、通过读课文,(看板书)我们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赏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乡孩子的快乐。 2、槐乡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课文里的许多语句让我们读了还想读,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读得一个字也不错,你就给他画上一颗五角星好吗? (五)第四自然段 1、课文读到这儿(出示)五月的槐乡,( ),你最想说—— 2、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再读。 四、指导其他生字书写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美香 槐童好客快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教学设想】 紧扣前文续写故事,中心明确,体裁一致;有新奇的故事情节;故事中蕴含一定的道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看说写讲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出示文中三幅图画图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描述画面。 2、听相关故事,设置疑问:“同学们是怎样为李晓明过生日的?”激发学生想象。 3、按要求独立完成续写,开展续写比赛。 续写要求(幻灯片出示): (1)紧扣前文续写故事,中心明确,体裁一致。 (2)有新奇的故事情节。 (3)故事中蕴含一定的道理。 比赛规则: (1)每位同学独立完成续写,然后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篇佳作参赛。 (2)各组组长当评委,结合教师给出的比赛项目认真听其他选手的故事内容, 做好笔记。 (3)位选手讲完故事后,组长将上台给每一项目选出前三名的(出本组外) 贴上红星。 (4)结合老师评价,选出获胜者,取一、二、三名。 4、学生完成未写完的故事。 5、展示交流,评价提高。 指名读写作,老师、学生评议(这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3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理解生词。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板书,既……又……] (4)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出示投影片: (1)赵州桥在________省________县。赵州桥也叫________桥,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龙的几种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它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图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板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 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 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 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 (1)朗读全文。 (2)背诵2、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4课《帐篷》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生活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探索。 2.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发愤学习、不断探索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师生收集各种船的图片。 2.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或走亲戚时,都坐过什么样的船呢?介绍一下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图片,体会船的多样与作用。 4.: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防、经济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样?它又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简单概括课文内容或说己的感受。) 3.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在字词句和课文内容方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交流朗读收获,互相质疑解疑。 读准字音:树干(ɡàn) 扁(biǎn)平 潜(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应的教学投影片) 蒸汽机: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军舰:列入海军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还载有作战飞机和直升机。 油轮:专门用来运送石油的轮船。 潜水艇:利用水容器装水排水,随着水的装和排,潜水艇也随之沉和浮。 庞大:巨大。 豪华:特别华丽堂皇。 同桌互读课文,说说船的发展演变过程: 树干——筏子——独木舟——帆船——汽船——军舰、油轮、潜水艇…… 三、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写的字:稳、歪、扁、棍、喷、舰。 2.读一读,给生字组词或说话。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稳: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急”字。 歪:会意字,“不正”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儿。 棍:形声字,形旁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声旁为“昆”,与“棍”韵母相同。 舰:形声字,形旁为“舟”,指船;声旁为“见”,与“舰”同音。 喷:与“愤”比较,“有心真气愤,有口能喷水”。 4.试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指名板写、、再写。 5.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庞大。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用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把船的演变过程表现出来。 2.读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随文识字的情况。 2.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大面积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生字:稳、歪、扁、棍、喷、舰。 词语: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 3.对照自己设计的表格或图画说说船的演变过程。 二、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思考:船在各个不同阶段,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们为什么要改进它? 2.交流讨论: 树干:简便易行,但不平稳。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独木舟:快、安全、还可以放东西。 装上船桨: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划,比较费力。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 轮船:把桨装在船上的大轮子上,不需要风也能走。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现代的轮船: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军舰、油轮、潜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别请几个学生演不同阶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华客轮,见到最初作为船的那段树干,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船?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船?根据你的需要想一想,动手设计并画下来,再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和作用。 2.从船的发展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船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四、巩固练习。 1.你注意过身边的事物吗,它们也像船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请你举例说明一下。如:书包、文具盒、自来水、电铃等等。 2.选择你喜欢并且熟悉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然后写下来。 五、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为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积累语言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进作者 1、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科学家,他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法布尔。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法布尔的资料。 2、简单介绍《昆虫记》。 二、自学课文 1、我们以前学过一篇有关蜜蜂的课文是《蜜蜂引路》,课文告诉我们蜜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会认路) 2、今天法布尔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完后举手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法布尔为了验证密封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3、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三、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生字词。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4、上节课我们也知道了,课文写试验的过程是第二自然段?试验的结果是在3、4、5自然段?作者的结论在最后一自然段?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过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加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齐读后,回答。)(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严谨) 2、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几步。 3、学生画,回答,教师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4、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5、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二)试验结果 1、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继续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 ,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出示句子)那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 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 (“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么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2、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但蜜蜂的这种本能是否无法解释呢?请看老师带来的资料。(幻灯出示) 3、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认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的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气球的图片,提问:你最喜欢哪个气球? 2、有这样一个小男孩,面对五颜六色的气球,他却选择了一个黑色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小男孩,走进小故事——《自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本课生词:基恩博士、一件事、肤色、货车、惊讶、能否、自信 随机读生词,开火车、小老师带读。 4、“自信”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吗?不自信也就是——自卑。 三、精读课文,感受男孩的自卑 1、默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自卑?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想一想: 从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用——画出来。 2、交流: A、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小男孩嬉戏,但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儿,显得十分自卑。 B、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C、小男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 结合汇报进行朗读,读出男孩的自卑。 3、再读课文,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自卑? 交流:肤色很黑的、拖着残疾的腿, 4、补充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感悟自卑的缘由。 5、师:怪不得男孩会如此自卑,——生读“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 师: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却——生读:“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四、感悟老人的话 1、黑色的气球升空了,这时候老人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读读剩下的段落,老人说了些什么?自由读5、6段。 2、交流 出示老人的话。你读懂了些什么? (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本质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质的,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3、你觉得老人说的对吗? 五、拓展 1、你知道因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吗?交流。教师出示:(小泽征儿、尼克松的例子) 2、读了课文你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15、自信 气球--人 升起--成功 氢气--自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1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7个,读准平翘舌音。 2.了解故事内容,背诵文中的诗词。 3.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知道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 4. 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民族的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发奋图强。 重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质疑 板课题,齐读 质疑: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1.交流 音:轼 辙 形:州 义:皓月、婵娟 2.分组读课文 3.再读课文,解疑 师:读了课文,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事? 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采用各种形式背这首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听配音全班读 4.各组比赛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了苏轼思念亲人的故事,真是人间亲情浓于血。 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但是需要你们帮我填完整,填好了就送给大家,好吗?出示:秋天的颜色。谷子说:“秋天是()的。”高粱说:“秋天是()的。”棉花说:“秋天是()的。”松树说:“秋天是()的。”土地说:“秋天是()的。”小朋友说:“秋天是()的。”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师:秋天的色彩真多呀!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吗?(学生用所学习的词语来表达,教师肯定他们的回答。)有位朋友告诉我:“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在填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秋天的景物,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也为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指导识记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配乐朗诵)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小朋友们也想读读吗?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课后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集体反馈。 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菠萝甜甜的、衔来树枝、油亮亮的衣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指导两个轻声(钥匙、衣裳)、区分“衔”和“街”、学生齐读。 ②出示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是两个什么句子?(比喻)谁会读?(指导扇的读音)指名读、齐读。指导“枚、爽”的笔画,学生书空。 ③出示句子:“橘子、柿子倾斜角挤我碰。”“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两句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拟人)谁来读读、齐读。指导“柿”字的笔画,区分“喇”和“刺”。 ④再读②③中的句子,像这样的好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你快去找找看,读一读。 ⑤学生展示读,教师适时鼓励。 3、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和伙伴们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能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教师适时板书:是钥匙、是颜料、藏气味、吹喇叭。 4、再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要求:老师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学生读后面的内容,最后一自然段齐读。(配乐)从教师的示范读,学生自读,读词语,读句子,再到读课文,不仅读的形式多样,而且读有层次。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本,体会感悟文本。 三、课后练习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学们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个别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1)喜爱秋雨颜色的同学们,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给大家讲讲。 (2)课件展示(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的果树()的菊花......你知道秋雨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一说。 (3)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秋雨“五彩缤纷”了吗? (4)你喜欢哪种颜色?把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 (5)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我们班哪位小朋友们被那诱人的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说中扩展) (6)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陶醉!(引导朗读) (7)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学们听到了什么?谁也听到了?(喜鹊、松鼠、青蛙......)引读课文。 (8)小结: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你看──(媒体展示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图)同学们快快选择一种可爱的动物或植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9)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说说喜欢的原因) (10)激朗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1)媒体播放“秋天美景”,感受秋天的美。 (12)配乐朗读全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 三、小结 师:小朋友,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选择,感情朗读,积累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赛读,评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配乐) 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让我们一起再回到“秋天的颜色”这首小诗,现在你能按这个格式自己写一首吗? 2、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最想做的又是会么? 3、自选作业: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2)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钢笔与毛笔的执笔与写字姿势。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 二、观察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 指导观察第2、3页上的钢笔字作品 1、抄写课文或作文时,应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3、小结 三、组织练习,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1、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2、教师辅导,纠正执笔方法,写字姿势。 3、说说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四、总结,提出希望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3、提出希望 五、作业 练习如何正确使用钢笔和毛笔。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阅》主要讲的是哪一个国家欢庆什么节日?究竟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交代了什么? (二)学习三──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3.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你发现这段中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吗?(2个感叹号)感情非常强烈。 3.自由读一读,读出感情。 4.齐读。 (四)学习十一──十六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指导朗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4.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 (五)明白道理,升华感情。 1.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2.博莱克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文中感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5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 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 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 背诵古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6明确目标: 1、认读2个生字。能够借助注释、字典理解古文重点字词的意思,能说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学习应该诚实、有兴趣、善质疑。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解析思路预设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精读内容 三、回归整体体会道理配乐朗读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学读。 3、师生同读。 4、展示朗读。 二、精读内容体会道理 (一)感受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板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质疑,依疑导学。 2、理解意思,体会道理。 3、角色朗读,积累知识。 (二)感受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运用学法自学 2、汇报、质疑。 3、讨论: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整合前两句,体会联系。 5、角色朗读。 (三)感受唐彪的论学习之教诲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依法自主学习。 2、互相说说意思。 3、小结内容。 4、指导朗读。 三、回归整体配乐朗读 1、师: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你知道该如何学习吗? 2、配乐朗读。 指名诵读。(古筝曲) 全体诵读。(配乐) 3、师小结 半部《论语》平天下,读《论语》不同之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善思,勤学,把我国古典文学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27、古人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应诚实 (知道) (聪明) 知好乐有兴趣 疑悟善提问 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摘录在积累本上。 选做: 写一写学习的收获或体会。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7教学目标: 1.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小孩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灯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高老师用和“我”约定的秘密,让“我”找到自信,并“照亮我快乐的童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板书课题:自信。 2.齐读课题。 二、指导初读,感知课文。 1.读好一文章有什么要求?(正确、流利。)怎样才能读得正确、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复读?(难读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 3.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出词卡投影,指定三个学生读,准备后齐读。特别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读音。 A组: 肤色关键货车是否基础惊讶 B组: 著名一窝蜂一件事兴高采烈 色彩艳丽肤色拖惊讶 4.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观察B组中带点的生字,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与熟字比较,记字形:蜂——峰:“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肤色的“肤”。 5.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8个会写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适当展示习字作业,点评进步学生。 三、检查朗读。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节轮读(快的两遍交换)。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读,随机正音,面向慢生(朗读稍吃力的学生)。 3.师点评。 4.解词体会。 (1)联系上下文多想想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不信试试。 (2)不理解的词画下来,默读,用上法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采蜜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之间比赛,认读生字(要求:读准音、声音亮)。 2.上一课大家学了《自信》(板书课题),读得非常认真,做到了“正确、流利”,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得有感情,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课文,把课文都读得有感情。 二、读文感悟。 1.默读课文2、3段。(提出默读的要领:心读,既不能读出声,也不能动嘴唇。) (1)思考: a.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为什么偏要买黑色气球?(自卑) b.你从哪里看出他内心的自卑?(相机指导朗读“公园的角落里……羡慕……不敢……”。) c.他为什么会自卑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肤色很黑”“拖着残疾的腿”) (2)相机介绍:在当时的美国,存在肤色歧视即种族歧视。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时候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设想你就是这个黑人小朋友,你会怎么想?指导朗读。 2.朗读感悟,重点突破,学习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a.指名朗读。这话是谁的话?(卖气球的老人说的。) b.你知道卖气球的老人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吗?(他看出了这个小男孩的自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到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老人惊讶地看了看小孩”;联系到前文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追逐着这些色彩艳丽的气球”。) (2)分角色朗读老人的话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读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带恳求”的语气、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温和”“惊讶”的语气。在朗读中再次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a.指名读,并点评:谁能胜过他? b.个读,自由读,体会小孩自卑胆怯的心理。 c.分组朗读4、5自然段。 (3)再读老人的话。 a.找出老人说这段话的态度。(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小孩的头。) b.老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励小男孩。) c.边读边悟:读老人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人是气球的话,那么升起来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氢气一样,是成功的关键。) 板书:气球——人升起——成功氢气——自信 d.指名读,齐读。 3.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对比体会。 讨论:作者对老人的话为什么会“至今难忘”?(不仅因为老人的比喻生动、准确、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经历证实了老人的话是正确的——从一个有残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长为著名的心理学博士。) 4.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三、实践拓展。 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出。 在编演时,教师提示:剧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还有一群活泼的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玩色彩艳丽的气球。他们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还有对小男孩的轻视。在表演中,再次体会感悟理解课文。 四、作业设计。 1.采访你的家人、老师或有成就的人,请他们谈谈自信在人生经历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主题编出一份手抄报。 2.将你自己学习经历中印证自信与成功关系的事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3.阅读《尼克松败于不自信的故事》《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8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9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二、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三、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四、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二、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0教材分析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目标 积累格言警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阅读短文《给,永远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教学重点难点 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那愉快》插图、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导入。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谁愿意说一说?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牢?2 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 读准字音。 2 注意不读破句。 3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 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逐个自然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 (3)反复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思考:“给”字后面为什么加上逗号?“永远”强调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八 读读背背——格言警句 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联系课文内容,分销足坛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插图,大家还记得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分别在三幅图上写上“诚信”“诚实”“善良”“奉献”。清同学们根据“积累运用八”中“口语交际”的要求,就这一话题,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交流内容。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联系《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等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培养美德,可以列举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求: (1)讲的同学先想好内容和顺序,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2)听的同学要抓住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小组可展开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情况。 三、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在小组的基础上,师生评议:哪个小组说的内容最感人,哪个小组表达的最清楚。 四、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写一个有美德的人。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从小培养美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1教学目标: 1.练习一字组多词和造词填空,学会运用字词。 2.学会积累关于友情的名言,警句和谚语。 3.阅读《李杜之交》,扩展知识面。 4.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闻,关注国家大事,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语文。 教学重难点: 1.学词积累与运用。 2.名言、警句和谚语的积累。 3.新闻收集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名言,谚语以及关于国家大事的新闻。 2.准备好几篇唐、宋代诗人友情方面的知识短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学生尝试。 2.发现规律 3.适当扩展 二、日积月累 1.让血色怀念感读熟这些句子 2.小组内讲讲这些句子的意思。 3.拓展 4.鼓励背记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三、知识窗 1、《李杜之交》一文介绍了两位伟大诗人之间的友谊。 2、读字生读,然后交流。 四、窗外事 1、让学生课前看电视。 2、收集资料。 3、办手抄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2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重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及手段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四、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五、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六、作业设计 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