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数学教案 |
范文 |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2. 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评析: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 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按照个子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page_break]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评析: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测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长短,设置了悬念,让幼儿猜测兔子会提出什么要求。可以说,不同的提问角度,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F.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L. 师: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有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先数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换,检查一下,数得对吗?记得对吗?好,开始。 大班数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的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3.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拼出新图形,并体验操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图形小卡片、三角形若干、几何图形底板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小筐若干(内装有两个、四个相同的图形卡若干),图形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图形(目的: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 指认图形并正确命名提问:转动图形,结果会怎样? 归纳:卡片转动后,图形的方向改变,形状不变。 二、拼搭图形(目的: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三角形碰碰乐玩法:根据儿歌指令,用相应数量的三角形拼搭组合出新图形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规则: --听清楚"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三角形的边和边必须全部"碰"(重合)在一起--三角形"碰"在一起后,马上回到座位上 2.第一次游戏:2个三角形碰碰乐,老师将幼儿碰好的图形记录下来。 3.第二次游戏:4个三角形碰碰乐,同上 三、画虚线分割图形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梯形,让幼儿说出名称,画 一个线,分成了什么图形? (1个正方形、2个三角形) 2.幼儿做练习,说出原图形分割成了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 四、看图 ,下面图形各由几个三角形组成?把三角形个数写在图形边。 1.请幼儿先观察图片,在让幼儿回答小鸭子的图形是有哪些图形构成的并记录。 五、幼儿活动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桌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会儿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将这些图形拼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动手拼拆图形)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 六、活动结束: 这里还有半圆形、梯形,下次我们再一起来拼拼半圆形、梯形,把他们变成更多美丽的图片,好吗? 活动反思: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东西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玩具到食品,从服装到建筑,等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1、本次活动以数学教育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作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2、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有意识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到第二环节尝试着做做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样子,到第三环节尝试送图形回家,进一步感知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多媒体的运用声形并茂,更易唤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幼儿理解、掌握。 大班数学教案 篇3活动目的: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四、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活动结束: 刚才,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是6,那么要他们合起来是7,该怎么摆棋子呢?我们到教室里去摆摆看好不好啊? 大班数学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图片--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苹果7个、梨子3个。 2.小动物卡片(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看图列6的算式 1.出示图片:4个大皮球,2个小皮球 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 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 3.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 如 4+2=6 2+4=6 6-4=2 6-2=4 二、看图列10的算式 1.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 “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 3.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 (1) 7 + 3 = 10 苹果是7个(部分数),梨了是3个(部分数),总体是10个(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2)10 -?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10是总数,3部分数,7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 - 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 1.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 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2.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 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 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 书面练习;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5设计思路: 此次的教学活动是来源于前段时间我园开展的一次家园共同进行的"装扮活动",他是由幼儿、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扮表现的活动。活动之后,我班的孩子意由未尽,在教室的小舞台中一直乐于表现,并发现了装扮材料中的数字,例如兔子的2只耳朵,蝴蝶的1对翅膀等,这些都被孩子称之为数字朋友,我想,是否可将这些元素进行整合,于是《斑斑的生日》这堂教学活动就产生了,在活动中幼儿将会发现4只蝴蝶、4个斑点、4条腿的小狗,这些都可以称为4,然后幼儿在众多材料中选择进行装扮,找到各种含有4的物品,与斑斑共同庆贺生日,从而积极的参与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理解4的含义,尝试手口一致的点数。 2、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斑斑的舞会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一起来看看是谁呢? 这只小老虎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斑斑",我们一起和斑斑打个招呼。 2、你们感觉斑斑的心情怎么样?斑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呢? 3、(呈现蛋糕)原来是斑斑的生日。斑斑几岁了呢?你怎么知道的?(4岁)(手口一致点数蜡烛),蛋糕上有4根蜡烛,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斑斑:今天是我4岁的`生日,我要请和数字4有关系的朋友,来参加舞会!你们听清楚了吗?请谁来参加舞会呢? 4、小鸟飞来了问:"斑斑、斑斑,我可以参加舞会吗?"小朋友你们说,小鸟能参加舞会吗?(幼儿想办法)原来,4只小鸟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4只小鸟可以参加舞会(小鸟高高兴兴参加舞会了)5、又有谁来了呢?(一条小蛇)那么小蛇能参加舞会吗? 原来小蛇身上有四个斑点,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小蛇能参加舞会。 6、你们看,谁来了呢?(小狗)小狗可以参加舞会吗?为什么? 启发提问:斑斑不知道小狗有4岁,你有什么办法让斑斑知道呢? 你们见过小狗吗?小狗身上也藏着4、有4的朋友,你来找一找。 原来小狗有四条腿,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小狗能参加舞会7、又有谁来了?1只小鸡来参加舞会,它问小朋友:"你们说,斑斑会同意我参加舞会吗?"为什么不可以呢?那怎么办?(幼儿一起想办法后,逐一添上1只小鸡,一直到4只小鸡)原来,4只小鸡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4只小鸡可以参加舞会(小鸡高高兴兴参加舞会了)8、小结:原来,小狗有4条腿、小蛇有4个斑点、4只小鸟、4只小鸡、都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它们都可以参加舞会。你看它们多开开心啊! 二、斑斑的礼物1、小动物都去参加舞会了,你们想不想参加呢?刚才斑斑告诉我,你们可以装扮一下,只要和数字4有关系就可以了! 2、幼儿自由选择装扮,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情况。 3、幼儿介绍自己的装扮。 启发提问:你装扮的是什么?有什么是和4有关系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4有关系? 4、小朋友们都装扮了和4有关,斑斑真高兴,我们一起来参加斑斑的舞会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