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设计方案 |
范文 | 【实用】设计方案模板集合4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方案 篇1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动物手偶 活动目标 通过看和听,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乐于和家长一起参与游戏,萌发数数的兴趣。 活动流程 一、引入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学小司机开一开好吗?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开开小汽车。 二、看一看 师:马路上的车子好多哦,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车呀?数一数有几辆? 如:出示图片小猫。"有几辆警车?"(3辆)"那三辆警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小结:数数的时候要从左到右数,有几辆车就用数字几表示。 三、听一听 师:小动物要坐车,你们听这是什么小动物呀?我们一起来听听它叫了几声?它叫了几下就表示它要坐几号车? 如:教师出示小狗图片同时播放小狗的叫声,"小朋友谁注意听了,刚才小狗叫了几声?"(3声)。"那我们再一起仔细听听刚才小狗到底叫几声?" (播放小狗的叫声),(4)"我们可以用数字及表示呢?"(4)(同时屏幕上出现数字4)。(依次出现小动物图片听声音说出数量,让幼儿感知6以内的数量)。 小结:除了眼睛看能数数,用耳朵听也可以数数。 四、游戏 师:小汽车开了那么就要停到停车场去休息一下了,但是请小司机请注意,可不能随便停车哦,请你仔细听。 (小汽车滴滴滴,开到东,开到西。快点开进停车场,3辆小车在一起。) 师: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游戏吧。 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谁能按顺序说一说,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可能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谁能再倒着数一数? 师:谁能数一数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有多少人?(两组人数不超过10) 如果让你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会数吗?(男生人数超过10) 谁来试着数一数? 请一位同学数. 师:男生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演示课件“数11~20各数”】 师:这是几根铅笔?(1根) 现在呢?(2根)……(一直数到10根) 10根铅笔要怎么样?(捆成一捆) 1捆是几根?(10根) 1捆就是1个什么?(1个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数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现在又够10个单根的了,怎么办?(捆成一捆) 原来的1捆再加上这1捆是几捆?(两捆) 两捆就是两个什么?(两个十) 两个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几个十?(两个十) 你能边摆小棒边数数吗?请你拿出小棒从1开始一直数到20. 学生边摆小棒边数数,教师巡视. 师:不摆小棒,你能从1数到20吗? 学生试着从1数到20. 2.教学例2. (1)数的组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你能用小棒摆出这些数吗? 教师说数,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13、15、20) (2)数的读法. 出示例2的11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因为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读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读作什么? 分别出示例2的15图和20图 师:这个数呢?(学生先说数的组成,再读数.) 出示:12、14、16、17、18、19 师:你能按顺序读出直尺上的数吗?(出示直尺图) 学生齐读:从0到20 从20到0 指名读:只读单数. 只读双数. 5个5个地读. 师: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间的数是谁? 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个格在哪儿? (3)比较大小. 师:比11大1的数是多少? 比18小1的数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 比14小的数有哪些?比17大的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 先数出10块圈起来,再看还剩几块,就是十几块.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4.用小棒摆出下列各数.学生摆完后,指名说每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点评: 11到20各数的认识是为学习20以内加减法做准备.在设计教案时重点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二、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组成的掌握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四、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也是采取数一数、摆一摆、举卡片、连线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设计方案 篇3地点:筹建处篮球场 时间:20xx年1月1日(元旦节) 15:00~17:30 活动内容具体如下: 以集体游戏为主,现场报名,自由组队,游戏强调团队协作,各项游戏中获得第一名的将获得礼品。 本着“娱乐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重在参与!希望大家可以在欢乐与笑声中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活动项目: 1、齐心协力 游戏方法:现场报名,自由组队,3位员工一组,3名队员站成一排,将中间相邻的脚绑在一起,做3人4足,然后用筷子夹着乒乓球运到5米外的另一边(可左右手同时进行),两分钟内看哪组运得最多的胜出,(乒乓球掉地上的做废,不能再夹起来)。 2、当仁不让 游戏方法:(经典老游戏“抢板凳”)游戏开始先把凳子成圆形(按参加人数减一计算,即8人摆7张),然后,参加人员在凳子外面围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乐时参加人员就沿着圆形顺时针或逆时针跑动(注意不能插队),当鼓声或音乐停下时参加人员要讯速找到一张凳子座下,因为凳子少一张,所以会有一人没凳子座,这个人就算是被淘汰了,这时要把凳子减少一张,其余的人继续玩,直到剩下最 后一人为止,这人就算赢了。赢的人给予奖励。 3、马兰花 游戏方法:多人游戏,大家在顺时针跑动时随主持共同大声朗诵童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要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几朵?”“开*朵”(主持人),大家根据主持人说指令,就近迅速抱拢,人数为主持人宣布的数量,多了少了都为失败,失败者即遭淘汰。剩下的人继续游戏,最后,主持人根据情况宣布胜利者(原则上3人以内) 4、“水!水!水!” 游戏规则:每个组出5个人站成一列,每人嘴上叼一只纸杯,然后从前往后传水,不能用手,全凭嘴和头的动作,在规定时间内按传到最后的水的多少算胜负。 5、混合接力 篮球、排球、乒乓球(严肃规则,篮球弹两次为违例,排球、乒乓球落地为违例,违例者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6、飘来飘去 参加人员:两组对抗(每组一般为3人到7人)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先把绳子沿场地的正中间拉开(像网球网一样),然后双方排开用头顶球,哪方先落地为输,双方轮流发球。体现配合能力和竞争能力。(注意只能用头,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位) 7、投圈套物 游戏规则:每队5人,每人有5次投圈的机会,套一瓶啤酒,累 计套中最多的队有奖品,而最少的队,需在众人监督下,喝完一瓶啤酒。(单组进行,计数) 8、背部运球 游戏方法:现场报名,三人一组;一人将气球吹大,二人背对背,将气球放于两人背部之间,从起点开始,两人用背部夹住气球共同行进20米往返 (于10米处设置折返点),同时携带一个未充气的气球,如气球中途落地,则需返回起点重新再运,到终点后由两人用背部将气球挤爆,另一人将未充气的气球吹爆,游戏动作完成。用时最短者获胜。(单组进行,计时) 9、吸星大法 游戏规则: 人数:分2~4队 器材:吸管、一次性纸杯、椅子、黄豆 方法:在距离起点约十公尺放置椅子、一次性纸杯及黄豆,然后让队员拿吸管从起点出发至椅子处,用吸管将杯中黄豆吸起跑回起点,将黄豆放到免洗杯中,黄豆多者胜。 10、“滚来滚去” 游戏规则:持棒赶球,20米往返 (于10米处设置折返点),每个队3名队员同时站在起点处排成一路纵队,第一名队员手持木棒,当听到裁判发令后,利用木棒将球赶至并绕过障碍物,然后再赶球返回起点交与下一名队员,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如美水电工程筹建处 二〇xx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设计方案 篇4一、教学要求: 1、读背《清平乐》,知道这首词描绘了农村的风光和人们的劳动生活。 2、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并按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树叶书签。 3、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将制作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乐趣或收获。 4、和同学一起参加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开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形式,集阅读、制作、展示、交流为一体,在活动中拓展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并按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树叶书签。 2、和同学一起参加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开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形式,集阅读、制作、展示、交流为一体,在活动中拓展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 三、教学时数:5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检查预习,自学这首词。 (1)学生找资料,交流对词牌及作者生平的了解,教师作适当补充。 (2)自学字词,注意读准以下字音: 清平乐(yuè)、媚(mèi)、媪(ǎo)、亡(wú)、赖(lài)、剥(bāo)、蓬(péng)。 (3)指名读这首词。 (4)分别找出词的上阕和下阕。 2、学习词的上半阕。 (1)学生自读词的上阕。 (2)如果请你根据上阕的内容画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出示:“茅檐”、“小溪”、“青草”、“正在喝酒聊天的老夫妇”。) (3)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阕的内容。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上半阕。 3、学习词的下半阕。 (1)先默读,再讨论下半阕分别写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汇报讨论情况。 (3)教师出示图,请学生对照课文认真观察,找出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在哪里,从而理解方位词:溪东、溪头。 (4)在老农的三个儿子中作者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小儿子的天真、可爱。)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 4、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词。 5、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词。 〈二〉、完成“阅读”。 1、激趣: 展示几枚精美的树叶书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看到这么美的书签,你们一定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也一定想动手做一做吧。我们一起来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 2、自读课文。 (1)思考:说说制作树叶书签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在关键词句下面画上横线。 (2)讨论:制作树叶书签有几个步骤?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制作树叶书签的步骤。 4、请做过树叶书签的同学谈谈自己制作的经验。 5、布置课外动手实践。 根据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个树叶书签。几天后在班上展示,评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展示小制作。 1、同学们心灵手巧,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许多有趣的小制作。谁愿意展示自己的小制作,说一说小制作的.名称?(学生上台展示)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不少作品与大家分享。(展示:蛋壳制作的小鸡、笔管制作的三个和尚、废羽毛开屏、易拉罐制作的京剧脸谱等。) 〈二〉、学生看着小制作,回忆制作过程。 〈三〉、明确习作顺序。 要写好这篇说明文,请看写作“锦囊”课件(或投影)。 1、写明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 2、分几步写清楚制作的过程。 3、写写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 〈四〉、积极参与,动手制作。 1、这节课,我们一起用蛋壳制作小鸡。先瞧瞧,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教师边出示洗净晾干待用的蛋壳、橡皮泥、热熔胶、清油、剪刀、毛笔、颜料,边请学生说出名称,相继板书。) 2、请一位学生上台制作,其他学生观看。 3、多么可爱的小鸡。谁来说说制作过程,注意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 4、先取一个鸡蛋壳横放在橡皮泥上做小鸡的身体,再小心地剪半个鸡蛋壳作小鸡头,在边上涂热溶胶与身体粘接,接着用红色橡皮泥捏出鸡冠和尖嘴巴,分别粘在小鸡的头部,然后用颜料画上眼睛、翅膀,最后等晾干后涂上清油,这样就做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鸡。 〈五〉、展开想像,抒之以情。 你们喜欢这只小鸡吗?看到这只小鸡,你们都想到些什么? 〈六〉、整理思路,先说后写。 1、你制作了什么小制作,先准备了哪些材料?(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2、你是怎样制作的?请分步说。(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3、制作小制作后,你有什么收获?(同桌互相说。) 〈七〉、简要小结,指导习作。 1、这次作文要求有三点: (1)写明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分几步写出制作过程; (3)写出制作的结果及完成制作时的心情。 2.学生动手写,教师巡视指导。 3、心情 第三课时:学生习作(略)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略) 第五课时: (实践活动)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主动与少先队大队部、自然课老师、科技馆、少年宫或图书馆联系,为这次实践活动做好准备。同时,要布置学生参与制作、阅读科普读物、了解科技新成果等活动,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制作组、采访组、读书组。总之,要做好此次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并给予具体指导。 〈二〉、激趣导入。 中队长:“各显神通”科技知识介绍会现在开始。欢迎同学们上台介绍最新的科技知识,展示最美的科技小制作。 〈三〉、分小组展示活动成果。 实践活动内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个汇报小组,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成果。 1、小能人展示台。 (1)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小制作,一边解说,一边制作。 (2)小发明、小制作大比拼。小发明、小制作的作者,手持小制作上台介绍。 2、最新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 收集最新科技成果的同学,在组内交流。 如: (1)防开小差的手表 带上防开小并的手表,当学生开小差时,手表会发出微型电波,让大脑的注意力集中。 (2)智能眼镜 智能眼镜的镜片摔不破。当眼镜掉在地上时,还会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告诉主人它的位置。 3、最新科技书籍推荐会。 (1)学生甲:不久前,《中国儿童报》开设了《小小幻想家》专栏,深受全国少年儿童的喜欢。《小小幻想家》这本科技书,就是从《中国儿童报》与中国三峡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征文赛中精选出的300篇优秀科技小幻想。幻想是发明创造的萌芽。愿同学们的天真幻想,迸发出许许多多智慧的火花。 (2)学生乙:《儿童科技制作大全》这本书富有启发性。瞧,没有灰尘的粉笔擦、晴雨表……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这是一本启迪我们打开科学之门的书。 〈四〉、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一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五〉、评选“今日科技小明星”。 〈六〉、活动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愉快地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丰富了课余生活,扩展了科学知识。这次活动过后,同学们可以精选内容,再配上喜欢的图画,出一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板报或手抄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