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怎样应对4岁多的孩子
范文

怎样应对4岁多的孩子

幼儿处在不同年龄段所对应的心理状况差异明显,通常喜欢学习的父母能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消除摩擦,而大多数父母是在经历一番摸爬滚打才总结出经验,后知后觉地向课本寻助,过程中走了弯路,费时费力还难免伤及孩子。

4岁,孩子已经进入到发展主观意识和自我意识阶段,能很清晰地分辨哪些人和物是属于自己的,能有自己对待事物的偏好。

经历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从零感知长到如今的样子,小家伙其实付出了不少努力。

在继续前行的路上,家长们期望的理想状况是孩子健康成长,此时心理与身体的照料同等重要。

此时对于父母而言,关注孩子的心理比照顾身体似乎更伤神。

对于身体,家庭的饮食营养是孩子获取全部能量的来源,最终表现出高矮胖瘦。如今的社会水平下,孩子们大都能达到身体发育的中位水平。

对于心理,掩藏在小小体魄以内,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定量诊断发育状况,这才是难点,也是牵动亿万父母怒火界点的关键所在。

在孩子4岁时,新手父母们发怒的频率不知不觉中猛地增高,因为父母的眼中看到了叛逆、多动、拖沓的小家伙。

孩子身上的这些特征,父母们应当不会赞同是好教育该有的结果。

不难看到,无数个父母与孩子对峙的画面,高大的父母盛气临人、口弱悬河也苦口婆心,犹如刀剑相逼。幼小的孩子收紧着身体,像被霜打的小菜苗,耷拉着脑袋。

最终总会和平收场,是父母的严相逼招数管用了吗?非也,是动怒时父母的样子吓坏了孩子,孩子妥协了,服从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

现在的父母都认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这,但大多数父母无法辨认出镜子里的自己。

每一个当下,孩子体内的'细胞都数以万计地分裂,它们在现实环境的反射下,不断地塑造着瞬时的自我,一旦形成将难以逆向重塑改变。

父母眼中的小家伙和小家伙本身,两个主体认知上存在偏差,也是沟通出现障碍、信号传输不畅的原因所在。父母有教育引导的责任,父母的观点和行为具有准则规范的意义,是孩子应当效仿且遵循的教条。

孩子站在了下风口,他似乎也没有做什么坏事,然而脚步受阻于父母的好言相劝,让步于潜在的风险,被父母圈定在安全地带。

孩子以为所有白色的东西,都是等待他来涂成彩色。

孩子以为那些像士兵一样紧张有序地摆放在家里的各项物品,正等着他来带它们跳跃舞蹈。

孩子满眼是新鲜与趣味,经常忍不住左看看右看看,这里摸摸那里摸摸,从而忘了妈妈刚刚喊自己吃饭喝水。

亲爱的父母,你的脚步那么大,能否放慢速度等等后面的小脚丫。

你身材魁梧能看站得高看得远,但请你不要总是透露答案,总提前透露哪里有险滩、哪里有荆棘,让孩子慢慢地自己走自己看,默默守护可好?

信任对于4岁的孩子同样重要,父母的耐心与宽心是信任的主要体现。

也许孩子吃饭没有那么快,知识没有别人多,但孩子的笑容与快乐让他精神饱满,或许也算父母的一种成就吧。

成人的规则与视角不全是对,也无法带领自己进入乌托邦。

4岁,还那么小,让他开心快乐吧。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