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香港印象散文 |
范文 | 香港印象散文 四月初,到港澳去游玩了一趟。印象最深的不是美丽繁忙的维多利亚港,不是中环和铜锣湾的商铺,也不是浅水湾的富人明星豪宅。倒是有几件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让我一直不能忘怀。 第一件事是出关的感受。我们是从深圳湾出关的。从这里出关前,我一直认为出了关口不是桥就是海,要坐船才能到香港,这可能是偶然看港片里面偷渡都是坐船得到的印象,或者是我对这些方面从没留意过的缘故。总之,一关两查之后,面对联壤的街道、车站我一下呆住了,大陆和香港竟是这么近?仅仅隔着一道不足一百米宽的通道!这大出我的意外,心里突然想起当年列强瓜分中国常用的“割让”两字,真是生生从身上割去一块啊,土地相连,分属两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重新收回了这里。不过手续还是有些繁琐。 第二件事就是交通和配套设施了。也许因为自己是在交通系统工作的缘故,我对这些方面比较注意。深圳的亲戚在我们去之前,就给我们办了“八达通”卡。这卡,大巴、地铁通用,还可以用来到便利店买东西,非常方便。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香港大巴的车门构造和咱们内地很不同。一个巴士只有车头处一个门,但这个门的上下阶梯中间用一个铁栏杆将阶梯一分为二,左边供乘客上车,右边供乘客下车,互不相扰,同时上下非常便利省时。我觉得这很能体现香港人快节奏的生活,尤其是街道上各种车辆包括公共大巴的车速无一不是风驰电掣的。说实话走在街上或坐在大巴上我心里老是莫名其妙的紧张,不管是九龙半岛还是香港岛,街道都不宽,我看着并排走两辆车都显得很紧,可不管在环道上会车,还是路过街口人行道口,司机们基本上都不见减速,呼地一下就过去了。我当时就想这里的'司机驾驶技术一定要好,行人一定会严格遵守交规,若像内地人一样随便横穿马路可太危险了。一日观察下来,发现香港人果真很守纪律,没见一个车辆行驶时横穿马路的行人,都是安静地等着行人过马路的提示声响了才快速过去。 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马路两边设有行人有急事需要先行让车辆避让的设施,只需轻轻一摁,就会有指示灯提醒来往车辆暂停,让人先过去。我在香港只见了一次行人去按。那是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太太。我觉得这个设施非常人性化,谁事急谁先行,不是只有人让车,车也是可以让一让行人的。这个在咱们大陆好像还没听说过哪个城市有这个设施。现在不是倡导以人为本吗?我觉得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再有就是外国人特别多。不知是不是正赶上清明祭祖,华人都去扫墓去了。满大街四处望望,到处都是高鼻子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人,当然中间也夹杂着一两个黑黑的印度人。走在街上让人有到了某个欧洲国家的错觉。街上的外国快餐店也挺多,店员多是华人,只是全部说英语,连粤语都不给我们这些大陆来的客人说,若不是同行的年轻人中有英语说得好的,我们怕是想品尝一下比较正宗的热狗、火腿面包的机会都没有。华人开的小吃店里,服务员倒是都说粤语,甚至还有说得不错的粤语普通话,我们都能听懂,这让大家觉得很亲切。虽然不饿,为了品尝香港小吃,大家都点了自己在港片中闻名已久的干炒牛河、云吞面、牛腩面等等,我点了一碗鱼蛋粉,味道很是鲜美。 香港不论是街市还是地铁站来来往往的人都是步履匆匆,很少有驻足停歇的闲人,就是周末也如此,倒是逢节假日,会有许多成群结队的菲佣聚在一起,铺个塑料布之类的席地而坐,围在一起吃东西,兴高采烈的说着话,很快活的样子,仿佛比本地人活得还逍遥,这也许是理念不同吧,不过我觉得这样挺好,有些人追求了一辈子高端生活,整日辛苦忙碌,却忘了停下脚步歇歇,享受一下生活,活得其实很累。想到此,觉得自己还算懂得生活,千里迢迢到香港游玩儿,给自己开了个洋荤,也算享受了一把生活。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