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寓言小故事:积善梳
范文

寓言小故事:积善梳

积善梳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和丙。

负责人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10日到。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

怎么卖的?”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

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怪人之怪言的深刻启示

多少名人的名言都忘记了,可一个古怪老者的话——“怪言”,我却几十年铭记在心,难以忘记。

七十年代初,我上小学,我们的大杂院里住着一个很古怪的老者,私下别人都叫他“怪人”。他的古怪有很多方面,但使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个,就是谈话时爱和人抬杠。所以对他的爱抬杠印象深刻,是因为他的一句抬杠之言,对我的人生态度及事业影响很大。

那时,一个院子里的人吃饭,都要到大门口的过道下“聚餐”,好像在那里粗茶淡饭就变成了山珍海味。或坐着、或蹲着,边吃边聊,海阔天空。有一次,聊的话题是什么馍最好吃。大家都说:“油膜最好吃。。”而这老者却说:“玉米面煎饼最好吃。”大家都说油膜最好吃是有道理的:那个年代,玉米面能天天吃上就很不错了,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能吃上一次油膜就是很享受的了。有人就问老者:“为什么说玉米面煎饼最好吃?”老者抬杠道:“油馍好吃你们为什么不天天吃,玉米面煎饼天天吃就是最好吃。”

老者有许多怪言,我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可这句“玉米面煎饼天天吃就是最好吃”我却记忆犹新。因为,尽管那是抬杠之言,但我却受到了启示,从中发现了可以借鉴的深邃之意——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珍惜拥有,欣赏拥有。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一定环境等具体情况下所遇到的、所拥有的,有许多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难以改变的。这时若用“既遇之则受之,既有之则爱之”的态度去对待,往往是最佳的选择。几十年来,我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的。

上小学时,我就对物质的化学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初中时就立志要当一个化学家。77年参加高考时,报的自愿全是化学专业,化学还得了满分。可由于报的自愿太高,所报院校未能录取,而被调剂到了医学院校的西医临床专业。上了医学院校,要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当然不高兴。但此时想起了老者之言给我的启示,就劝说自己:接受学医现实,欣赏医学专业。这时我就积极地去想医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治病救人,维护人之健康。于是就“既学之,则爱之”,把它看成最好的专业。思想与情绪问题解决了,自然就很努力,从而使自己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81年毕业,我被分配到了新乡医学院中药研究室。尽管没有从医而要从事中药研究,但我积极去想它的重要性: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非常重大的贡献,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有很多工作要做。于是就“既干之,则爱之”,把它看成“最好的”而努力工作。由于工作认真细致及刻苦专研,在新乡医学院的几年里,与人合作完成了许多研究课题,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成药研究》、《药学通报》等国家级杂志上。

因两地分居,85年调回到了本县防疫站。由于没有从事人们仰慕的临床医疗专业,心里不满意。但此时我就按老者怪言的启示去做: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珍惜和欣赏回到家乡,回到妻子身边所拥有的工作。于是就努力地去想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预防为主,能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比给人治病更重要。有了思想上的重视与情感上的欣赏,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地工作。除了很好地完成工作,我还积极搞技术创新和理论研究,时至今日,共在《中华预防医学》、《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卫生检验》、《健康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实际上,古今中外许多有很有成就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学了原先并不喜欢的专业,干了原先并不乐意的工作。但他们却都能面对难以改变的的现实,既学之则喜之,既干之则爱之。例如,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河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教授,原先感兴趣的是理科,可学校调剂成了文学专业。于是,他“既学之则爱之则专之”,在文史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国内知名学者。

老者之怪言,不仅使我受到了很大启示,还使我产生了很多联想:假如每个领导干部都能珍惜人民给他的权利,大公无私;假如每个公民都能珍惜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假如每个国民都能珍爱国家,为国分忧,精忠报国;假如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珍惜亲情,体谅对方,亲亲热热;假如每对夫妇都能珍惜爱情,欣赏对方,恩恩爱爱;假如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珍惜他人人格,互尊互敬,和和气气;假如……假如……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多么和谐;我们的国家将会是多么强大,我们的人民将会是多么幸福!(作者:张人)

小和尚

小和尚从小在寺庙里长大,对庙外面的事非常好奇。他看见俗人可以吃肉,他便也想吃肉,他见俗人娶媳妇他也想娶媳妇。他忍不住把他的想法告诉了老和尚。

老和尚听了他的话变得心事重重,考虑了一夜之后对他说:“你走吧!你已经动了世俗的念头,再留在寺里无益。”

小和尚高兴的还了俗,以为出寺后就可以学着俗人一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可是他没想到酒肉都是要花钱才能买到的,可他一分钱都没有,唯一的本事就会念经。

这一天,他走的又渴又饿,来到了一家酒店里,对酒店老板说:“施主!求求你给我一碗肉吧!我会为你念经祈福的。”

酒店老板听完气得火冒三丈,大吼道:“那里来个假和尚?快打出去。”

小和尚吓得撒腿就跑,不久他就饿的两眼发昏,只好走回了庙里。

老和尚见小和尚跌跌撞撞地回来,奇怪地问:“你怎么回来了?”

小和尚叹了口气说道:“我出去这几天仿佛经历了一世,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任何食物都要靠自己的本领得到,而我就会诵经,所以我只能当和尚吃素食了。”

又是三个和尚

临睡前,孩子又拉着我给她讲故事。她现在已经长大了许多,念了不少书,对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之类的童话,早已经不感兴趣,因此,我只能给她换换口味。我决定给她讲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从前啊,一个寺庙里住着一个和尚,他每天挑水,打水,维持日常生活。后来,来了另外一个和尚,就变成了两个和尚,他们一起挑水打水,很是快乐……”快说到三个和尚的时候,我顿了顿,决定吊一下她的胃口。

“三个和尚怎么了?”女儿惊奇地看着我。

“三个和尚坐在地上,谁也不去打水了。因为扁担只能用来一个人挑水或者两个人抬水,不可能同时让三个人工作。于是,他们开始推来推去……”

“爸爸,你说的是三个和尚,对吗?”女儿问我。

“是的。”我点了点头。

“他们的时间跟我们的一样吧?一年365天,并且是一周7天?”女儿接着问。

“正确!”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把作息时间排好呢?例如,每两天换一个和尚挑水。这样,每周还有一天时间休息,劳逸结合,多好!”女儿用诚恳的眼神打量着我。

“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反正就是推三阻四的……”我想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于是只好为故事中的几个和尚找尽借口。

“爸爸,这三个和尚应该比我大啊?要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挑得动一大桶水?既然他们比我大,按理来说,应该比我有见识。再者,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可比臭皮匠有文化多了,还会念经,他们怎么可能没想到类似于这样的方法呢?”

我无语。

“爸爸,你不觉得这个故事很奇怪吗?人都是怕渴的。他们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去想办法找水喝,还怎么可能继续呆在寺庙里干等着呢?”

我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爸爸,你怎么不说话呢?接着讲故事啊。”

——《太原晚报》

给别人让路也是给自己让路

有一绅士在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他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要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于是,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呢?”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到我推车要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

这时河面飘来一只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请和尚给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他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要到桥头了吗?”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经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道,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最起码保持了你绅士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听了后涨的满脸通红。

好好活着

大热天,太阳很毒,寺院里的花 儿在烈日下渐渐没了精神。等傍晚小和尚来给花儿浇水的时候,发现那些花已经被晒得不成样了。小和尚心疼地说:“看来这花是救不活了。”

老和尚见状不言语,只是给花浇水。没多久,那些耷拉着脑袋的花朵,居然全抬起头来,而且生意盎然。

“天哪,”小和尚喊,“它们可真厉害,被晒了一天还能撑着不死。”

老和尚笑了:“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这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歪着脑袋问。

“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那些因为怕死而拜佛烧香的,死后未必能成佛。你想他今生也能好好地活着,他却偏不好好过,老天何必给他死后更好的日子?”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