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学美术教案
范文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

(2)(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1、导入。

(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2、欣赏评析。

(1)想一想。

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

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

(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

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

3、活动表现。

(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

(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4、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像、红绸带。

教学过程

1、内容回顾。

(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

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

(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

(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

(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

(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

(5)小组讨论。

(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

(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

(8) 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

(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

3、课后评价。

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课题:精美的邮票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它当差使。

2、揭示主题(精美的邮票)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师: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精美的邮票”。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

师: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

2、作业:

(1)提出设计要求,小组讨论。

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你们想不想设计一张邮票?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想设计什么主题的?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体?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2)提出作业要求: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文字要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五、: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今天设计的是长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

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美术课《简笔画》

总课时:1课时 授课年级:一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画一些日常能见到的人和物的简笔画,有助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形状的认知

2.加深学生对颜色的掌控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画得最大限度地相似

教学难点:1.学生的握笔

2.对形状的认知

3.对颜色的辨别

教学准备:1. 铅笔

2.有颜色的画笔(每人一筒)

3.画画簿(每人一本)

4.打印一些示例图片(自行解决)

教学过程:1、跟学生互动认识

2、教学生画画的时候,如何握笔和动笔?

3、提问学生画笔的颜色,让学生举手回答

4、开始教学生画简笔画

1)给学生展示图片

2)在黑板上示范,并让学生一步步

地跟着画

3)最后让学生自行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写上今天的日期

5、最后总结陈词:

—你们都画了些什么?

~喜羊羊、Hello kitty、哆啦a梦

—大家都画得很好, 很漂亮。这么漂亮的画,你们可以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叫爸爸妈妈把你们的画贴在墙上。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教学活动:

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小组探究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

2、能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3、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通过描绘未来的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1、认识人物脸型、发式、一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自己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尝试运用其他媒介和材料来表现未来的我。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镜子比较现在的我与以前有哪些变化。

1、脸型、发式、五官的变化;

2、身体上的变化;

3、服饰方面的变化。

二、欣赏与发现

引导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1、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特征;

2、运用夸张、拉长变形的手法能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探讨与尝试

1、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画出自己现在或未来的形象;

2、能否学学大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呢?

3、小组探讨用其他绘画工具、材料来表现的可能性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学生情况发析:

1、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2、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流动人口,所以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差异较大。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注意渗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课 题 :神州风采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授 课 人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 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 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 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 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 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 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 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六、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研究教材 看书第30页。

上一课研究了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分布在我国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研究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 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或亲自去过的地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相关的研究。

四、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结合自选的景点进行汇报。

敦煌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自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后,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掠走了大量的宝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许多国家。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们的毕生事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泰山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来被誉为“五岳独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议同学们把图片和资料、文字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景观和历史文化。 分组汇报。

一组:敦煌石窟。

二组:泰山。

三组:乐山大佛。

……

五、课后延伸

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 不破坏地形植被、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

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勾勒填色激发方面的有关知识,学生并能够运用这一技法表现物象,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水仙花的结构、颜色和婀娜多姿的形态,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运用勾勒填色法进行表现水仙花。

2、过程与方法:运用ipad来表现水仙花的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ipad表现水仙花。

教学难点:叶子的前后穿插,花的不同形态。

(四)媒体使用

电脑(ipadkeynote、drawingbox、黑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导入新课

对水仙花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介绍水仙花的基本知识

了解水仙花的叶子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了解写意画所表现的意境美。

了解如何使用ipad表现水仙花

古诗导入新课,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花?展示图片——水仙花。

水仙花挺拔、清新、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是画家们喜欢表现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仙花一课。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仙花:

水仙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属于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几十种,花色很多种,有单瓣和复瓣两大品系,可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盆景。水仙花是吉祥纯洁和高尚的象征。

我们 一起来近距离领略这吉祥之花的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仙花的花和叶。说一说水仙花的花和叶的外形及颜色有什么特点?

叶子是带状,每朵水仙花上有六片白色的花瓣,中心还托出一个金黄色的杯子状的副冠,里面还隐约可见的花蕊,这样美的水仙花在画家的笔下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石狮文化和立体造型、装饰花纹的特点;学习用手绘线条的形式临摹或创意表现石狮作品。2、了解我国石狮文化背景;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造型;比较感受不同石狮的不同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立体的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石狮的形态威武,如何画出石狮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课件、画纸,铅笔黑色油性笔等

【作业要求】① 基本要求:选择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运用手绘线条进行临摹作业。

② 较高要求: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谜语引入,来创设情景。(2分钟)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在森林中被称为百兽之王的动物是什么吗?那你们又知道在森林中被称为草原霸主的动物是什么吗?

学生踊跃发言。第一个谜语的谜底是“老虎”。 第二个谜语的谜底是“狮子”。

2、师: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草原霸主的另一面。

揭示课题:石狮(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形式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点。很自然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二、传授新知(12分钟)

1、欣赏、讲述

①看一看:课件展示,

师:在我们面前有两张图片,可是老师却不知道哪只是雄狮,哪只是雌狮?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他们的答案。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认识石狮的旅程,你们想不想参加啊?

学生齐声回答,急切要参加认识石狮的旅程!

②说一说:课件展示

1 欣赏庸代顺陵石狮,请学生说说石狮的艺术特点,谈谈它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观看七七事变的视频资料,向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造型,领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艺术美。

4 欣赏天安门前的雄狮,体会威严、正气、不可侵犯的气势

5看一看:本课展示的石狮中 ,哪些雄健威武?哪些活泼司爱?为什么?

6欣赏各种石狮简笔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石狮的动态、神态、面部表情、五官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对比,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生动的石狮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学生齐声回答。

2、绘画技能

学一学:欣赏教材后,看老师出示绘画步骤:

【板书设计】

示范讲述过程提出要强调,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绘画。

【设计意图】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在整个过程中,着重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

三、学生作业(2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讲清楚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业要求:

① 基本要求:选择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运用手绘线条进行临摹作业。

② 较高要求: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学生在纸上绘画,教师在黑板上也按步骤进行绘画,边画边讲解作画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创作前的注意事项的再次强调突出了难点,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作画,更能一步步引导学生正确作画。更有利于去自主探索和发现。

四、展示评价 (4分钟)

把学生作品粘贴到展版上,由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这件作品的理由。表扬选出的作品的同学,对画得好或者不好的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自评、互相评价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也同时有助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回味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

五、总结 (2分钟)

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石狮的画法,也了解了顺陵石狮,卢沟桥石狮,天安门前的石狮,希望同学们回家之后能把你们的作品带给家长欣赏,告诉他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画了什么,也可以向他们讲述那段卢沟桥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要学有所用。培养发现美,创作美的能力。最后强调卢沟桥事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摘要:小学课外美术教育是学校美术教学的一个环节,同样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提升智力发展以及进行发散式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进行党的教育体系的核心。一些小学生对相关的美术活动有很大的兴趣爱好,所以,就怎样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下如何有规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美术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外活动;全面开展

课外美术教育的一些内容,并不是延伸与重复学校美术课堂相关的学习内容。它是依照学生的兴趣特点、年龄段以及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将培养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当做核心内容,合理的安排每一项美术活动。要经过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力以及艺术赏析能力,用以发展与培养学生的艺术造诣。

一、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作用

1、小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及创新意识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构建有利于开拓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经过讨论、思考、研究等过程,推动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富有创造性地掌握并使用美术语言。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发表自己独有的

见解。因为美术课外活动不仅有相关的理论学习且还融入实践内容,为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构思及创新创造了条件,让学生知道,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让学生意识到进行美术学习对未来的作用及影响。

2、小学生的文化生活得到充实

从最基本的知识、技巧的基础阶段,提升到美术文化底蕴及创新意识培养的阶段。目前的美术教学里融合学校的一些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构建相应的文化情境,提升文化内容,让学生经过学习美术,深入地对文化以及历史底蕴有所认知,深化艺术对社会影响的概念,构建明确的文化价值理念,全面渗透人文精神。这样的美术活动从素质教育的层面上说,充实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再局限于课堂,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二、小学美术课外教学开展的相关内容

1.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目前,美术课外教育的中小学学生因为年龄有所差异,所以,各方面的能力层次相差很大。有的学生之前就有一些美术基础,而有的学生是第一次执笔,针对这种水平线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模式不会像进行课堂教学一样,进行统一的授课,这就要注意全面发挥任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亮点。要按照学生的全面素质,去进行教学目标。因此,从教学的内容到教学模式,都要尽可能顺应不同学生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让美术课外教育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挥到极致。

2.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在美术课外教学环节里,当学生的绘画知识、造型意识到达一定高度时,绘画水平就会有很大地提升。依照这一特性,在美术课外教学过程中,要推动各个能力层次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可以举行绘画技巧交流会,让那些绘画能力稍弱的学生聆听画得好一些的学生的绘画经验,且让画得好一些的学生进行示范或帮助那些能力稍差的学生改画,完善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教学气氛。我们还能够进行同一教学内容,例如:写生练习,在画室里布置几组层次难度不同的静物,让学生们同时进行写生,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交流实践,促使其相互学习。让美术课外教育活动完成全方位的互动,尤其要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对学习美术达到自愿、喜欢、且感兴趣的境界。

3.进行全面评价,从而提升学习热情

在美术课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美术老师要持续的进行赏识教育,要发现学生的特性特质,找到学生与众不同的方面以及亮点,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让学生得到相应的认可及肯定,因此让学生拥有愉悦、快乐的心态,在全面学习和实践的进行中让学生可以具体、直观地感觉得到存在的意义及价值,经过美术课外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他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 实现全面评价,提升老师对学生学习经过及学习结果的赏识, 提升学生的信心,增加学生全面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4.进行相应的活动,提升学生对美术的造诣

依照学生显示情况合理地安排一些作品赏析以及临摹,提升学生对画解读的能力,指引学生怎样读画,告诉学生怎么去解读优秀作品在构图、造型、体积感、意境等全方位的阐述,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让学生走进一些美术展;邀请名家来校进行面对面讲座,提高学生的眼界。

小学课外美术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全面人才,提升全国民科学文化底蕴。课外美术教育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望在宏观的教育层面上可以全面发挥中小学课外美术教育的光和热。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