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乡的花生香又醇散文 |
范文 | 家乡的花生香又醇散文 江南秋月,百花渐尽,金黄果熟。秋天来了。我走进金色的泥土,走进家乡那一望无际的花生地。 抬眼远眺,家乡的花生地被一床巨大的浅黑色被子覆盖着。这时节,花生禾子渐渐枯萎,卸下了曾经绿油油的叶子,花生成熟了;弯下腰来,拔起一颗花生,根系上缀满的花生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像一个小球,颗颗满角,粒粒健壮;拎几颗花生到旁边的水沟里洗一洗,只要那么轻轻的在水里一摆,花生便清净至极。这是我家乡的花生,生长在一片白沙质土地上。这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剥开几粒生的花生,把花生米放进嘴里,一股生花生的清香和淡淡花生奶油味爽嘴润心,再掬一捧清水洗一把脸,一股清凉从我的面颊一直钻进我的心里。小麻雀跟着我跳来跳去,“花大姐”(村里人把五颜六色的蝴蝶叫“花大姐”),一会儿叮在这颗花生叶上,一会儿又翩翩起舞在另一颗花生禾上;头顶上的小鸟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的把我叫唤,和我交谈。 此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和母亲一起摘花生的情形。母亲一边双手不停地摘着花生,一边让我猜花生的谜语:“麻婆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一个白胖子”。等花生摘到四五斤的时候,母亲就会叫我去“烧花生”:抱来一小堆枯萎的花生禾子,把生花生包起来,点燃。等花生禾子燃烧尽了,花生也就烧熟了。我们一群孩子便用草帽装上烧熟的花生,分发给摘花生的每一个人吃。顿时馨香和快乐在花生地里沸腾起来。母亲说,烧花生只有用花生禾子烧,才味道纯正,清香可口,别的柴禾都不行。 家乡的花生,在早春播下了种子,从发芽、长叶、落花到成熟,虽然要经历春的孕育和夏的雷雨,只要风调雨顺,除几次草就可以等着收获了。可我家乡的花生有着心酸的往事:老人们讲,1949年和1954年乌沙大圩两次破圩,把村边的圩堤撕开了七八里长的大口子,汹涌的江水淹没了整个村庄。洪水退后,给村里留下了上万亩的白沙地;这沙质地种种棉花油菜几乎没什么收成,但种的花生饱满味香,特别好吃,也产生了独特的花生经济。乡亲们因地制宜,变害为利,引进和培育了优良的花生品种,风味醇香“乌沙小花生”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万不幸中的一大幸事。 家乡的花生香又醇,一如家乡的父老乡亲,勤劳朴实善良。 深秋,走进我的家乡,满野满村的都是花生,以及那摘花生的勤劳善良的人们。 母亲去世五年了。母亲去世前,我一小家每年吃的花生都是母亲承包的。仲秋时节,母亲都会送来煮花生、炒花生、生花生。母亲收获花生后,都会经过细心的筛选,把个大粒满的花生挑出来。母亲把刚刚摘回来的花生洗净,和冷水一起放进一口大锅里,水要放到恰到好处,多了或者少了,都不能煮出十足的“味”。这样煮出来的花生,吃起来粉噜噜的。炒花生时,母亲先把白沙烧烫,再放进花生,不停的翻炒。母亲说,炒花生的关键在这沙和火:沙是我家乡独有的白沙,火也是家乡独有的花生禾子。这白沙细腻,传热均匀,这花生禾子烧起来不剧烈也不弱火,炒出来的花生不变色,吃起来特别香醇,我一家人特别爱吃。每年母亲都要种一亩花生,把它分给孩子们和亲戚。我参加工作后几乎没帮助母亲做过体力活,特别是摘花生。这成了我的一大憾事。 母亲去世后,弟妹开始供应我家的花生。花生,成了我和家人情感联系的纽带。每次回家,亲戚和要好的乡亲,都会送给我几斤花生,总是不要钱。乡亲们说,要钱就是见外了。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家人一样,我也把他们当成了亲人。 前不久回家乡,上车准备回城时,隔壁的李奶奶拎着一小袋花生急匆匆赶来:“带回家吃吧,新炒的。”“孩子,你妈不在了,这是大娘的一点心意,快拿着……”。 我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多想叫李奶奶一声妈妈呀!我给钱,李奶奶真的生气了,不要;我只得去小店买点营养品给老人家,她还是不要,我也真的生气了,老人才接。 回家的路上,我深情的望着车窗外的家乡,深情的望着我的村庄和这淳朴善良的泥土。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呀,那里有我最亲最爱的人!当我得知,村里新的两委一班人到任刚半年,就抓住东莞安徽商会成立契机,对接了广东商会,把昔日“藏在闺中人不识”的花生摆上了嘉宾的餐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名声鹊起;还申请注册了“乌沙小花生”商标,准备成立专业农业合作社,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我的心中顿时升起一个美好的希望和祝福! 我家乡的花生,是那么的朴实坚韧、那么的温馨真情,她无时无刻不滋润着我的血液和生命!这馨香缭绕的村庄,就是我的家乡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新庄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