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语文观课报告
范文

语文观课报告1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观课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观课报告1

第四次参加省里组织的高中教师远程研修了。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与全省的教师们一块交流,一起成长。看到一篇篇那引人深思、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相信,那字字珠玑凝聚的是老师们的努力与坚持。我看的越多,就越发自惭形秽起来。是啊,教师的水平与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太重要了。要想不误人子弟,就要不断学习。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懒”,培训督促我,让我不断进行反思与思考,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先进而可行的教学方法。远程研修让我烦躁的心沉静下来。我体会到,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开展,对我们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须博学多才。以前语文老师教过一轮教材之后,就可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现在选修教材很多,内容丰富,尤其是实行新课改之后,仅熟悉教材对语文老师来说远远不够应对目前教学的需要,老师应博览群书,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更好的`把握语文教材。

二、须独立思考。选修课要求老师与时俱进,不能一味依赖教学参考书,而应不断更新观念,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善于思考的老师,才会培养出更多善于思考的学生。

三、须拓展补充。我们语文老师应勤于动手,围绕所开选修课程搜集资料,及时补充各种信息,通过扩展老师的视野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让我们成长,反思让我们进步。在远程研修学习的过程中,每天按时观摩学习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老师们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认真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尽可能多的阅读老师们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班级简报和课程简报,对每一点感悟都作了认真的记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力争做到:

1、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认真研究现代学生的特点,在思想上真正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我们要让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学生的独特性和教育的统一性应该是相互协调,不可偏废的,使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独立个性的新人。

2、建立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所学的一种反馈,也可以对学生起到一种激励导向的作用,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找到原因,调动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因此,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学生。不能片面的强调成功和不足,也不能所有学生用同一个尺子衡量,要合理界定。

总之,远程研修虽已结束,但我获得理论后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虽然培训并没有为我扫清新课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但却为我点亮了路灯。老师们深邃的智慧,坦诚的交流,真诚的指点、丰富的思想、开阔的视野,使我们深深的感动。参与研修的所有老师们真诚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语文观课报告2

盛老师讲的《开花和结果》这节课,课堂内容充实,引用教学资料丰富、全面,课件制作实用,教学效果非常好。虽然我已经听了几次这节课内容,但听完盛老师的课依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教无定法”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归纳起来,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节课在新课的引入上从学生平时熟悉的草莓入手,多媒体展示“一株草莓的一生”的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我们已经学习了被子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植株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以此导入新课渲染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过渡:一提到花,同学们并不陌生,都见过很多,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去欣赏大自然馈赠个我们的礼物----美丽的花。过渡自然,很好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二、问题设计环环相扣,体现教学重难点。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1)、你能说出花的不同结构的名称吗?(2)、同学们的认识是否准确,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呢?(3)每一朵花都具备这些结构吗?(4)对植物的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等等,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在上课开始阶段提出的,更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课堂中,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注重小组合作交流。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 能做到在小组中先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结论。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其他同学补充说明或说出自己的看法。讲花的结构时,先播放“花”的多媒体图片段 师生一起欣赏。然后播放观察花的结构视频,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花的顺序和各部分名称。学生按照要求观察自己带来的花,“花的结构”。注意观察顺序和方法,小组内交流花的结构各部分名称。多媒体展示花的结构图,先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再提问:(1)、你能说出花的不同结构的名称吗?(2)、同学们的认识是否准确,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呢?(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3)每一朵花都具备这些结构吗?(4)对植物的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了解 学生的心理动态,再对学生加以点拨、引导,通过小组实验和讨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讨 论、归纳小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逐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 。

在讲授《传粉和受精》时,先观看受精过程动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受精的过程段落,初步了解什么是受精与受精,然后给动画配解说词,学习受精的过程。结合多媒体图片解析讲解双受精的过程。用形象化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使学生对这部 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这样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教师语言优美。

如: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去欣赏大自然馈赠个我们的礼物----美丽的花。花无百日红,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美丽的花朵凋谢固然令人惋惜,但植物将为我们呈现另一番惊喜——奉上丰收的果实。我们了解了被子植物经历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结果,完成了伟大的一生,同时为人类提供了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食物,所以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是人类的最亲密的朋友。也祝愿同学们的人生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结出累累硕果!

六、练习题设计很好,都能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点,当场反馈,进一步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巩固练习题部分,层次分明,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且逐步拓展延伸,联系生活,链接中考,体现了执教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

我也谈谈这节课中值得思考的地方

1、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活跃还不够热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多思考,小组之间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程还有些欠缺。

2、教师主导的时间有些多,应该再放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总体来说,这是一堂近乎完美的一节课,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很好!

语文观课报告3

今天学习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这堂观摩课,感触颇多。这节课中,教师对教材和学情分析准确到位;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处理合理符合学生的识知规律。课堂结构清晰明了、教学环节完整流畅。课堂教学采用了信息技术直观高效。教学语音富有激励性,生动准确。

一、成功之处

1、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堂课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能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2、智慧拼图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使用多媒体,以大量的.图片和地图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4、采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5、经过教师整合,课堂教学有理有序、重点突出、化难为易。

6、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己做、自己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7、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自我梳理和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8、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条理生动、富有激励性。

二、不足之处

1、对于气候特点分析不到位,感觉比较模糊,表达也不够清晰。

2、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较少,有些问题不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3、缺少板书,有失课堂重点的突出。

4、教学方法单一,还可以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

5、学生独立学习、发言不足,有待改善。

6、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三、努力方向

学习了这堂观摩课,收获颇多,同时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该从以下几点加以改善:

1、应进一步认真研究教材,挖掘课程资源。

2、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使教学设计更加完美。

4、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取长补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语文观课报告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记叙文,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或让学生角色互换体验,或在读中感悟,进行说话、写作方法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李老师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选准了突破口。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在课堂上如果逐句逐节读讲,无疑既费时又乏味。为了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重点,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之情,老师紧紧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并一步一步推进,探究迷恋、痴迷的表现。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边读便想,找出3个意思相近、但表达的程度不同的词语。学生们兴趣盎然,愉快地投入到阅读中。

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关键句子,突出重点,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

课文的第二部分教学过程中,老师先提出法布尔的几句话来重点理解。“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一只会叫的虫子!”“嗬,真漂亮!”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迷恋。在一遍遍朗读中,让学生置身于课文创设的情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父母对法布尔的态度。老师和孩子们模拟表演,在课文创设的良好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

三、在整体感知方面,李老师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如学抓关键词。如:痴迷、迷恋、着迷。

紧接着,李老师又采取默读的方法来默读,直接点明写了哪两件事,学生就很容易找出来,降低了难度,学生又乐意接受。孩子自己学会了概括课文大意,一是失踪捉纺织娘,一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能力一步步在提高。阅读方法很多,有自读、默读、齐读等。既训练了语言,又训练了表达能力。

李老师的课不只是在讲课,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方法更重要,在讲课时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并且总结出方法,这种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很实用,学生现在最需要的是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学,这才是最主要的。

语文观课报告5

为期二十多天的教育研修走进尾声,短短的几十天,我们经历了耕耘和收获,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心得和经验。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想法,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同仁们之间的研讨以及老师们所提供的视频和各种信息,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同时也给我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得到同仁们的指点,真的是获益匪浅!所以在这里首先感谢提供这个平台的老师们和参与这次培训的各学校的老师们,让大家有了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机会。下面是我的感悟和收获。

1、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的激励与鞭策也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更是时代的召唤 。十天来我收获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能,还收获了更多的人文精神,从专家老师认真批阅每一篇作业中,从班主任对每一个学员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中,从每一位学员认真对待每一篇作业中,我进一步领悟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进取精神,远程研修真可谓是教师的精神家园。

2、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思考、探索,才能掌握和运用这门艺术。教师要用爱心去熏陶学生,要用恒心去对待学生,要用耐心去教育学生。

3、聆听、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讨论学习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积累、内化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问题。

4、了解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积累与梳理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掌握了积累的内容与梳理知识点的方法,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更新了思想,改变了观念。

5、 课后反思进步的基石,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反省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反省何来进步。每一节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总结优缺点,站在课堂外看自己的课,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课堂,更重要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每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方法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我们在课堂中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6、 通过阅读、积累、内化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以充分重视和发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收益无穷。”在此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 要求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作为教师,我们要读比学生多几十倍的书,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学无止境,要想我们的学生会学习,教师应该首先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必须有源头活水。

7、用心实践。研修学习,但那也只是给我们的日常教学的一个指导作用,具体如何实施?那就要靠我们将专家门的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将其转变为能真正服务于我们日常教学的有效元素而不是一味生搬硬套,关键是看你如何将你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用来指导实际教学,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让学生有发表观点感受的机会。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意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在研修中我这样不断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真正领略到了培训的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在学习中明白了这样一种理念:课堂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讨论、辩论等参与方式,促进了交流与分享。整个培训过程清晰流畅,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总是让人恋恋不舍,流连忘返。研修的活动环环相扣,不看视频,就无法有针对性的交流,不交流就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

在学习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远程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相信我的学习远没有结束,我要有“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谢指导老师,,感谢所有为此次研修默默奉献的人们!

以上是我在这次远程培训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同行继续指导和交流,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收获,使我们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研修的日子里我们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享受着远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精彩,梦想与智慧的相逢原来可以如此激情澎湃!

在这二十多天里,我们交流出了经验,交流出感情,虽然研修结束了,但希望老师们能多交流,多联系,继续共同品味教育事业中的苦与乐!

语文观课报告6

20xx年7月7日—7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初中语文教师网络。为期十多天的培训转瞬即逝。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的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虽然苦点,累点,但我要说:“乐中学,学中乐。”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一、 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打开电脑,我马上就被这样全新的培训方式所吸引住了,特别听了专家们的报告,更是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师们讲到同样的文本,时代不同,人文思想也会有所变化,对于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层面上,这一点是要注意的。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文本。所学的专业课程,使自己的理论功底更扎实了。

二、 与学员们互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培训,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绯徊,”有的说学生课堂学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这样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的指出这种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各抒己见,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相信。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到那时,自己的工作将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个人在职研修,在反思中提升

我认真地完成了六项学习任务,不仅每两天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日志,而且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3)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语文观课报告7

一.春风拂面(导入部分)

这是一篇议论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新课导入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怎样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使他们接近文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是值 得我们执教者思考的。而老师的导入就像一阵春风 一样,令学生神清气爽。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许多学生们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体验立即被这阵春风唤醒。就像全 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 曹老师的课堂正是这句话的体现,老师在课始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说起,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真理是怎样诞生的”,并对课题简单理解,其实就是对文章主要观点 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学习下文做好了铺垫。

二.春雨如丝(词语教学,方法渗透)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大大超过了对语言文学的感悟。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抛到了脑后,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词语教学 是语言训练中的重头戏,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词语训练,那精彩纷呈的人文感悟又从何谈起呢?我认为,要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必须从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入 手。而曹老师的词语教学宛如春雨,那样细腻那么缜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师在本堂课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选一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让孩 子孤立地解释词义。

而对于文本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就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也难以发现因不同的 观点而选择不同的事例这些重点等。这些议论选材和表达的特点,是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特别的指导,讲述,学生才会去关注。当然,教师又不宜在文本知识上做 过 多讲解,要少用“论证,论点,论据“之类的术语。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曹老师抓住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大胆取舍,精读第一个事例,研 读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1.这个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哪部分写得最简单?为什么作者将“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想写?3.是不是发现问题,就轻松找到真理呢?这中间会有怎么样的过程呢?4.课 文还写了两个事例,再对比第一个事例,看看这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看似完成课堂目标,实则也将学习方法无声息地渗透给 学生,曹老师用最常见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转移到关注三例的内容和表达上,进而关注三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不同的文体 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观点在引用3例时的详略。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师的“追问”艺术,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曹老师对于文本的`三个 事例不是简单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再设问题,并在层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难度梯度,很好地补充与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体现了教 师的功底,很难得。

三.雨后春笋(以问促学,方法运用)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枯燥的议论文,有什么好读的呢?但曹老师都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品 析,读中感悟真理。就像层层剥笋一样,与孩子们一起攻破一个个问题,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在重点研读第一个事例时,曹老师就让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去读好重 点语句,通过多次默读,自由读,个别读,找出事例中的规律来,后两个例子作为略写,曹老师采用了对比阅读法,架设三个科学事例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初步 感受三个科学事例表达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张老师巧妙地设计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第二段在课堂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课始曹老师用范读的 方式来引出课文的真理,揭示课堂;第二次是通过三个事例的对比朗读引出此段话,通过再读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规范,准确巧妙使用符号语言所表达的独特效 果。最后曹老师利用引读法,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使学生 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四.春光灿烂(回归整体,理解观点)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我觉得张老师的课堂就有这样的魅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 进行思考,圈画,交流,汇报,解读,表达,举例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知识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语文观课报告8

今天,听了何丽萍老师上的《公输》这堂课,感受颇多。下面,我将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方面略作阐述。

一、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课文学习必要之处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1、学目标明确而集中

用简明的话说说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

2、教师能恰当设疑

“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能够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突破学习重点的目的。授课过程中又将止楚攻宋的过程细化为三部分,这种问题设计能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带有启发性、思考性和思辩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思维发展的训练目标。

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首先是学生大面积地自读,为学生理解课文记述的内容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多诵读,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从而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形成了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

其次是学生能主动探究规律。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之下,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本节课摒弃了以往教学中单一的传授性教学方式,而代之以新的学法,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提出个人问题,从而有所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看法。如“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朗读节奏的划分,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堂课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有所收获和启发,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对于“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解决疑问,寻找答案。如果问题难度比较大的话还可以尝试小组合作解决。这应该比教师逐层的分析讲解更有挑战性,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何老师的课自然中透露着扎实,全面中突出着重点,点拨里彰显出主题,踏实、亲切而富匠心的复习风格值得学习。

语文观课报告9

观课时间:3月12日

观课题目:乡下人家

观课教师:

授课教师:

大家好!今天心情激动,因为可以走进王璐老师的语文课堂,欣赏其常态语文课堂风采。今天的语文课堂不但引发大家思维的碰撞,更给了大家智慧的启迪。

1、变换座位。王老师把传统的.“秧田式”讲授型座位变换成便于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圆桌式”小组座位。

2、明确合作目标,让学生会学。合作前,葛老师利用投影展示“合作要求”:选取自己喜欢的“画面”,画出相关语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亮出“量规”,让学生想学。“量规”本是过程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工具,将其纳进课堂,我们只能简单视其为“要求”。王老师提出了“量规”:倾听用心有礼;交流有条有理;汇报有声有色。规范了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媒体参与,让学生乐学。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王老师时不时使用媒体展示句子与图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与难点。

语文观课报告10

一、引言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 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为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小组以一堂小学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新授课实录为观察对象,观察教学开始后第5分钟至第17分钟40秒(教师教授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的过程)教师的提问状况。

二、观察方法

1、观察工具

我们使用自制的《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该量表对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水平、教师提问方式、教师候答时间、学生回答方式、教师理答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量表见附件1)

2、记录方法

观察该课课堂实录。我们先观察整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然后把观察段定位在第5分钟至第17分40秒。在观察过程中,采用了小组成员先讨论、然后分工记录,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观察结果与分析

1、观察结果

我们对上述片段中出现的13次提问进行了统计汇总,得出如下结果,详见下表: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总表)

2、分析

1)在十二分钟里,教师提出的问题数为13个。从问题的水平来看,其中记忆性问题2个,占总数的15.4%,理解性问题9个,占69.2%,创造性问题2个,占15.4%。

2)在教师提问的方式上,13个问题都是直问,无曲问,宽问8个,占61.5%,窄问5个,占38.5%,单问8个,占61.5%,重问5个,占38.5%。

3)在提问的教师候答时间上,时间过短的10个,占76.9%,三秒左右的1个,占7.7%,五秒左右的1个,占7.7%,过长的1个,占7.7%。

4)在学生的回答方式上,个人回答的问题数为11个,占84.6%,集体回答2个,占15.4%。

5)在教师的理答方式上,鼓励表扬的5个,占38.5%,简单肯定的6个,占46.2%,提示或重复的1个,占7.7%,追问的3个,占23.1%,不作评价的3个,占23.1%。

四、讨论

1、该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其中贯穿语言文字的训练,从问题的水平来看,该教师理解性的问题占69.2%,提问技巧比较单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应用性的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

2、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问,问的主旨即在直接的答案。曲问是一种迂回问法,即所谓问在此而意在彼。这种问法运用得好,会有很强的激发作用。有时虚提一问,无须正面回答,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有时问题和答案都很简单,但释疑之后却又引起更深的疑问。在本环节中,教师的直问占100%,无曲问。宽问,又叫概括问或笼统问,是指提问的内容较宽较概括而言的。窄问,又叫具体问,是指提问的内容较窄较具体而言的。宽问居高临下,窄问具体生动,各有各的效用。单问,就是集中提一个问题,然后集中释疑。有时一堂课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单问组成,提问既成为线索,又显出层次。本环节教学中,教师以“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贯穿始终,构成清晰的线索。重问,就是重叠提问,又叫连续问,即在短时间内多次提问。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讲课中不时出现的发人深省的'问号,往往被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它会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3、适时的教学等待是增强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反应长度增加,回答时间延长,答题正确率提高,增强学生自信心,创造性思维活动更加活跃,思维结果更为完善。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未作停顿的次数是10次,占76.9%。教师应当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维,组织自己的语言。

4、在学生回答方式上,选择个人回答的问题数为11个,两个问题选择齐声回答,在观察时间段内,教师没有选择让学生讨论后代表回答这种方式。学生回答方式比较单一,应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采用多种方式回答问题。

5、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该教师能较为及时地捕捉生成,但理答方式较为单一,简单肯定占46.2%,不作任何评价为23.1%,简单肯定占主要部分,评价语有待于进一步丰富,方能实现评价多元化。教师预设问题过于简单,一问一答式较明显,没有孩子潜心会文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观课报告11

《热爱生命》的作文指导,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写好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实属不易。因此,老师必须在此之前将“功课”做足,引导学生认真感悟本单元课文中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从不同角度反映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

因此,在导入本课时,教师直接进入正题,努力引导学生遵循课文,学习课文中的范例:明了文章内容,归纳这几篇课文的异同,力争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范围,让四年级的孩子真正懂得,我该写哪个方面的内容,很好的引导学生确定选材的范围。可以从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感受到生命的内涵,也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人的事情中感受到人们对生命的热爱。

四年级的孩子,不过是九岁十岁的样子,在他们身边所发生的“神奇的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故事”也有不少,只要我们的写作指导贴近他们的生活,就可以成功地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引爆他们写作的强烈欲望。这时候,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孩子们的习作就可以做到内容言之有物,感情真挚动人,很好地展现个性魅力。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搜集了许多图片,孩子们被震撼了,心底的那一份真切的情感被隐隐牵动。“写具体”是学生习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老师从范文入手,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范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塑造人物,如何以自己的心理活动来烘托人物。有了具体范例,学生有了实际体会,领略了方法,自己的习作也就“水到渠成”。课下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资料,把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或是自己身边热爱生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一话题,让孩子们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一时间教室里气氛活跃,大家畅所欲言。我被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所感动。原来,在我们眼里的小孩子,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有着那么丰富的情感,孩子的善良、真挚让我动容。在此基础上,孩子顺利地度过了选材关!因此,练笔的要求下达后,学生们可以仿照课文或者老师的例文,抓住自己最感动的瞬间着力刻画,这样,文章的最精彩部分可以完成,无疑,这又突破了学生写作中的又一个难点。

让作文走进学生,成为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一堂高效课一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鼓励学生把生活当做写作的源泉,以课文为本,广泛阅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自改能力,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当新的课程体系逐步走向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时候,让我们共同在这片土壤中辛勤耕耘,相信,来年一定会硕果累累,百花盛开。

语文观课报告1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实现,需要其自身发展具备一定条件。其中一个主要条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发展水平。

聆听殷老师的课,我们重点观察了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根据课堂观察,我对学生的参与数量进行了统计:教师课堂提问叫答人次共26次。课堂中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学习4次。参与回答问题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76%。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38%。通过数字统计,我们了解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主动参与为主,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活动。

从学生参与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以从中看出,全班有77%左右的学生独立回答过问题,即使没有单独回答问题的学生,也通过自主探究、同桌交流读等形式,参与了课堂活动,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自主探究、同桌交流等集体活动,做到了全班参与,这样的.集体活动,整堂课一共有4次,说明课堂上教师能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并尽力照顾到全班学生。

2、课堂上有很多孩子还是特别活跃的,有四个孩子回答了3次问题,有三名孩子回答了2次问题,说明孩子对老师的提问积极性很高。总的来说,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班级中只有四位同学没有独立回答问题,若再多照顾一下这几位边缘生就更好了。

总之,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在祁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学得轻松,课堂效果非常好。通过统计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也较广,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语文观课报告13

我参加20xx年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此次远程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语文观课报告14

20xx年10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在景东县小、民小参加第四期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这次活动是由县教师进修学校为落实骨干教师培训理论学习成果,由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观摩学习的交流活动。这次活动,每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新课改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期五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我们总共听了十九节语文课,包括“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不同版本。老师们绘声绘色的精彩课堂不但使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总目标的一部分。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上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明确,传授那些知识,进行那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落实读写训练。

二、新课程概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如:杨成金、孙灵梅和程燕锦等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做到不漏、不添、不重、不读颠倒;默读以求读通顺、连贯、流利,并粗知课文大意;展示读 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还有范读、指导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得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杨成金老师在《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中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程燕锦老师在《去年的树》一文中抑扬顿挫的朗读和激情昂扬的讲读,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每位教师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

三、教学过程,要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教学思想端正,“以学论教”。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生自主的学习,这表现在教学效果上,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氛围融洽;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把激活课堂、与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放在首位。他们总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感情的交融,心灵的默契。他们总是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乐于交流与合作。,当自己一呼不能百应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或调侃、或煽情,适时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成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三是有效地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努力地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我们老师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四是在学习中,学生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写作方法的指导等。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并抓住带有普遍意义的见解、疑问引导全班学生思考,给予正确解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思维得到发展。

2、删繁就重,从容指导。

以前我存在这样一些教学误区:总感觉一堂课给我的时间不够,时间到了却还有好多的内容没有传达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给你的时间不够,而是你没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时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你这堂课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们很多老师常犯一些认识性错误。例如:那就是讲的太多,教学方式采取满堂灌,这样下来当然时间不够,而学生也听得很累。就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确有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但我认为,这个目的是贯穿于你的整个课堂内容教学,是让其它知识完全的融合在所上科目中的,而不是老师到最后强加给学生:“通过这我们要怎样做,做怎样的人?”

所以我认为应删去很多多余的知识,做到敢于有所放弃。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简洁”的心理,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

3、以“趣”带“动”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个人认为我的教学总目标就是一个“趣”字,而不是灌输式或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趣”贯穿于整个课堂,课文内容是否有趣,学的人是否乐“趣”,就要看你的教学策略问题,然而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读、说、写的能力。如果你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千篇一律,那么这时学生对你,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减弱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反感。这时就需要老师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生简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中,鼓励性语言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授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孙灵梅老师在激励孩子时说:“你读得真棒”,“你是个爱动脑筋的乖孩子”等让学生融入角色。

2、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就很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对学生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在朗读环节中,有一名学生读得不够好,但老师并没有批评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给他机会并鼓励了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自己又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示范,让学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加自信的去改正不足。我想这样的激励比任何的物质的奖励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更使他们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更好的学习

五、教学艺术。

首先是启发诱导的艺术。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善于点拨、相机诱导等;其次是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善于使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环节紧密,过渡自然,善于巧妙地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总之,新课标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每一节课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老师应该为每一位学生交流意见、表现自我创造机会,让他们得以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常常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滋味,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体设计教学的效果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

语文观课报告15

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指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听、思、说、读、写、做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学习效果的根本保证。如果有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上没有或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就相当于这个学生没有上这节课,学习效果更谈不上了。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也是新课标最重要的一步。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学生能够参与的度,这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教学目标,今天观看了王老师的上课过程,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学生的参与度方面做了统计。

本班共50人,回答了3次的学生有2人,所占总人数比例的百分之6;回答了三次的学生有6人,所占总人数的百分之12;回答了两次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40;回答了一次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24;没有回答问题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20。从统计的数字来看,参与度很高,老师充分关注了绝大多数学生,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目标。

一、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课上老师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发言中来,而不是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学生在反复发言。老师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尽量让学生表述与众不同的见解,没有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同时存在。老师重视调动性格内向的孩子发言,及时捕捉他们想表现的瞬间,让他们表现,即使答得不完整,或答错了,也鼓励他们的勇敢。

二、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兴趣与成功是有机的统一体,兴趣可以促进成功,成功可以激发兴趣,使学生因感到能学会而愿意学,因愿意学而学得更好。在教学中,对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问题的'设计,优等生可以增加难度,提高力度,以促使其只有起跳,才能摘到果实;中下等生可以降低难度,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饱尝成功的喜悦,建立更多的自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进步。

三、老师的提问很有实效性和层次性很强,以学定教。

老师的每次提问使多数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引发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所以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很活跃,扎实有效的进行了教学。

建议: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不发言的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肯定他们的闪光之处。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