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曹丕《短歌行》原文及创作背景 |
范文 | 曹丕《短歌行》原文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魏文帝),葬于首阳陵。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西汉以来,文学一直只是经学的附庸,因为孔子说:述而不作。”到了建安时期,社会的大动乱使文人们感到人生如寄,世事无常,今日不知明日之事,所以开始追求不朽”。既然生命易朽,何物能不朽呢?只有文章。是曹丕第一个提出来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把文学创作作为专门对象来探讨,强调了文学的独立价值。自那以后,纯文学兴起,才有了魏晋名士的风流,六朝诗文的华丽。 短歌行〔1〕 【原文】 仰瞻帷幕〔2〕,俯察几筵〔3〕 其物如故〔4〕,其人不存 神灵倐忽〔5〕,弃我遐迁〔6〕 靡瞻靡恃〔7〕,泣涕连连〔8〕 呦呦游鹿〔9〕,草草鸣麑〔10〕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11〕 我独孤茕〔12〕,怀此百离〔13〕 忧心孔疚〔14〕,莫我能知〔15〕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16〕 嗟我白发〔17〕,生一何蚤〔18〕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19〕 曰仁者寿〔20〕,胡不是保〔21〕 【背景】: 此诗作于曹操逝世的建安二十五年,亦即延康元年。本诗为曹丕的思亲之作。全诗通过议论、抒情,反复倾诉了失去父亲的悲哀和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不过近人黄节有异议:延康元年七月,军次于谯。大飨六军和父老百姓。设伎乐百戏。是时武帝崩才数月。而文帝纵乐如此。乃知此诗词虽哀切,而全属伪饰也。” 【注释】 1《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诗里尚有《长歌行》,长短之分别,当做乐律而不再篇幅。 2仰瞻:抬起头来谦恭的观看。意同瞻仰”。 3俯察:低下头来仔细的看。几:矮小的桌子,古代人用以倚凭身体。筵:竹席。 4如故:同原来一样。 5倏忽:疾速。 6遐迁:远离。此指创出去世。 7靡瞻靡恃:没有企望了,没有依靠了。靡:没有。恃:依靠。 8泣涕连连:泣涕:眼泪。连连:泪流不止的样子。 9呦呦:鹿的叫声。 10草草:心不能安定。 11挟子巢枝:鸟携带着幼雏栖息在巢里。枝:筑巢之物。 12孤茕:孤独。茕:指孑身一人。 13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难”,忧苦。 14忧心孔疚:内心忧愁的及其痛苦。孔,甚,很。疚,病痛。 15莫我能知: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的悲伤。 16忧令人老:令,使。 17嗟:叹息。 18蚤:同早”。 19圣考:指曹操。父死称考”。圣:对先父的敬词。 20仁者寿:语出《论语·雍也》 21胡不是保:为什么我父亲不能像仁者那样长寿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