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所见》练习题 |
范文 | 《所见》练习题4篇 《所见》练习题1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在正确的读音的面画“√” 三、组词: 问()池()借()阳()闭()他()惜()阴() 四、我会加 雨+路=()纟+及=() イ+门=()艹+早=()忄+昔=()扌+甫=() 五、圈出正确的词 1、我们都要(可惜、爱惜)书本 2、他不能去春游,真(可惜、爱惜) 3、(柔和、柔软)的春风吹来,暖洋洋的。 4、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条(柔和、柔软)的毛巾。 六、选字填空 我你他她 1、爸爸上班去了,()很忙。 2、姐姐在洗()自己的毛衣。 3、()的名字叫小明,()叫什么?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所见》 牧童()黄牛, 歌声()林樾。 意欲()鸣蝉, 忽然()立。 《所见》练习题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①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②篱落:篱笆。 萧萧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客情。 _________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我知道《 》一诗也是他的作品。 3.说说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萧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 [ ]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 参考答案:?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南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 3.萧萧:风声。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篱落:篱笆。 (意思对即可) 4.BC 《所见》练习题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2-23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22.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23.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22.“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1分) 23.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2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2分) 《所见》练习题4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1.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1分) 2.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2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2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