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野人送朱樱》杜甫赏析 |
范文 | 《野人送朱樱》杜甫赏析 《野人送朱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这就从内容上增添了生活层面和感情厚度。 【原文】 野人送朱樱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赏析】 这是一首小题大做”的诗。寓居蜀地山野之人送来的小小樱桃,唤起了诗人记忆中的另一时空:门下省、大明宫,堂皇的长安宫殿等。《岁时记》中记载: 四月一日,内园荐樱桃寝庙,荐讫,班赐各有差。”正是写这景象。忆昨”一切都恍如昨日”;赐沾”即沾赐,为趁声韵而倒装;擎出”,言其恭敬; 门下省”则透露出杜甫当时在左拾遗任上。这两句在全诗中具有黄金般的质地,而这种感觉则是由门下省”、大明宫”烘托而出的。 西蜀樱桃也自红”,这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产生的亲切感受: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筠笼,竹篮。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上句写樱桃成熟,诗人说,我几次把樱桃从篮中移置盘内,生恐碰损,却仍愁”碰破”。万”形容数量其多。 许”,这样。下句写樱桃大小相等,诗人说,樱桃万颗匀圆”,令人惊讶”:为何大小竟这样相同”呢?二句写樱桃形体,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之意。 杜甫虽寄寓成都,但每有不死会归秦”,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的想望和心愿。因而常常忆起在长安的往事。于是后四句便成为他忠爱之诚的由衷流露。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擎持归家的情景。 大明宫中有宣政殿,中书、门下二省都在宣政殿内,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宫门。这一联的惊奇之处在于,诗人用两个专有名词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对皇恩的'感戴。专有名词在诗中给人的联想是很少的,但此处却给人堂皇之感,门下”表现了空间的纵深,大明”渲染出庄严辉煌的气势,两个实打实的名词被诗人巧妙地虚化了。唐人李嘉祐诗云秋冷白云司”,白云司”指刑部,与秋冷”连属,别有清峭之气,和杜诗此联一样,都是点铁成金之句。 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今日”;第三联——昨日”;第四联——今日”。第三联出于诗人的记忆。引逗这记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诗的第一联把题目展开了: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起句看似自然,实则不同寻常,这全体现在最虚的也”字上。最轻的字眼,诗人赋予其最饱满的重量。也”字像是一个呼唤,唤起了当年长安宫中的赐樱之事,原来西蜀的樱桃也这么红啊,时空的感觉包孕在这个也”字之中。 诗的首联中,也”字之外,红”、满”亦不是随意用之,二字与下联以愁”、讶”写对樱桃的珍惜是呼应着的。清人朱瀚说:红言其熟,起细写仍破;满言其多,起万颗许同”。写”同泻”,言用水漂洗,愁仍破”,即愁其破而仍破;许”,唐人常用口语,如许之意,讶许同”,即令我”惊奇竟如此相同,庾信诗云:讶许能含笑”。此二句融入口语,言约义丰,见出诗人语言的锤炼之功。末联金盘玉箸”承第三联大明宫富丽堂皇的意象而来,从记忆中醒来,回到任转蓬”的蜀地此日”。 此诗使读者看到一个既与劳动群众友善,又对王朝怀有忠爱的诗人的复杂感情。昔人谓杜诗咏物,俱有自家意思,所以不可及。”(《絸斋诗话》)此诗可贵处,就在于能画出一个飘零中的诗人。与此相适应,此诗终篇语皆遒丽。”樱桃自红”,野人相赠”,忆昨赐沾”,早朝擎出”, 此日尝新”,都以遒劲取胜。而细写愁仍破”, 匀圆讶许同”,与金盘玉筋无消息”等,则又显得很明丽。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