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先吡事略原文和翻译 |
范文 | 先吡事略原文和翻译 导语:《先妣事略》是明代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全篇主要借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治家的勤俭、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吡事略原文和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先吡事略原文和翻译 《先妣事略》原文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先妣事略》翻译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姊。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象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象是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干净净。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的时候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孺人故世以后,外祖母何孺人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在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孺人故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孺人生前应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孺人生前给我订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累累暴阶下( 暴:通“曝”,晒) 二、古今异义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 古义:一男一女; 今义:女孩子 期而不育者一人不。 古义:无法抚养; 今义:不生育 年十六年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回去 三、词类活用 1、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乳,名作动,养育) 2、由千墩浦而南 (南,名作动,向南(行走) 3、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 阴风细雨,名作动,遇到刮风下雨) 4、直桥并小港以东(东,名作动,向东(行走)) 5、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环,名作状语,像圆环一样)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淑静者大姊也。 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宾语前置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被动句 吾为多子苦。 鉴赏 归有光八岁的时候,他 的母亲就去世了。大约二十五六岁 时,他写了这篇《先妣事略》。这是 一篇追忆亡母的记叙性散文,回忆 了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饱含着 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赞扬了母 亲朴实而高尚的品德。 第一段写母亲的出生、结婚、生儿育女以及死亡。母亲只活了二十五 岁,她“年十六”结婚,婚后在不足十年的时间里,竟生了七胎八个子女。 “逾年”“期”“又期”“期年”“又逾年”“逾年”“一岁”等词写出了她生产 的频繁,让人感叹。母亲的深切感受是:“吾为多子苦!”话虽不多,但让人 听了难过。第二段写母亲的勤劳、简朴与和善。母亲娘家是个大家族,很 富有,却“敦尚简实”。母亲受到了良好的影响。文章写了几件事,刻画了 她的品格。一个平凡、勤劳和仁爱的母亲形象,跃然于纸上。第三段记述 了两件关于学习的典型事例,说明母亲教育子女极为严格。尤其是这一 件事:“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第四段叙述母亲死后子女们的情况,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深挚的哀悼之情。 作者拾取了母亲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娓娓道来,多用细节描 写,于细微处见精神。文笔极简洁省净,寄深味于平简之中。除个别地方 抑制不住宣泄了感情以外,大多运用白描,在平淡的叙事中寄寓着深挚之 情,而这却是文章最动人之处。清初学者黄宗羲在《张节母叶孺人墓志 铭》说:“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事见之,使人欲涕。 盖古今来事无世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归有光善于捕捉生活中貌似平常的细节和场面,寥寥几笔,形神即 现,给人难忘的印象,并且在平淡简朴的笔墨中,饱含着感人至深的真挚 感情。几百年来,人们读到归有光的《先妣事略》,无不为之深深感动。归 有光的这一类散文,在明代中期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就像一泓甘 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境 界。 创作背景 归有光母亲十六岁嫁到归家,十八岁生下他,二十六岁去世,当时归有光只八岁。十六年后,归有光二十四岁,已娶妻育雏,可能出于养儿更知父母恩的原因,这篇怀念母亲之作就是在这时写的。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7-1571年) ,字熙甫,号项脊生,昆山(今属江苏)人,人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 嘉靖年间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当时文坛上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声势很大,他们极力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归有光则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推尊韩柳欧曾王苏古文的既成传统,自觉地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领袖,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很受当时人推重。王世贞晚年也赞扬他的文章“不事雕饰而有风味”。代表作品有《先妣事略》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