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雪节气期间农事建议 |
范文 | 大雪节气期间农事建议 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大雪节气期间农事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一、节气期间气象条件 “大雪”(12月7日)表示天气寒冷,积雪、结冰增加,此时我国大陆已完全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与“小雪”节气相比,“大雪”更寒冷、雨雪更多。其天文意义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移至黄经255度(春分为0度,每节气前移15度)。 “大雪”节气我省平均气温为2.5~5.0℃,极端最低气温为-7~-9℃。此节气平均雨雪量8~20mm,雨雪日3~4日;日照时数70~85小时,每天日照约为5小时左右。 常年我省淮北地区该节气中期开始气温先后稳定降至3℃以下,三麦、油菜陆续进入越冬期,淮河以南地区较之晚10~15天。“大雪”节气,三麦、油菜虽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抗寒锻炼,但当最低气温急速降至-5℃或以下时,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因我省中南部地区处于亚热带北缘,热量条件好,遇暖冬年,麦油易旺长。 二、前期气象条件与农作物生长状况 “小雪”节气我省油菜处于冬前生长期,三麦处于播种出苗期~分蘖期。节气内气温略高,降水少,日照充足,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播种,大部分地小麦适期播种,顺利出苗。 “小雪”节气内我省降水量东南部地区无降水,淮北地区3~13mm,其它地区1~6mm,据我台计算的干旱指数显示,全省各地的土壤墒情差,土壤水分均处于亏缺状态,淮北大部分地区达到重旱。干旱对淮北地区小麦生长稍有影响,小麦分蘖普遍比常年推迟。其它各地温高光足,有利于麦油冬前生长,麦油长势总体较好。 三、农事建议 1、充分利用“大雪”节气的有利天气,促进三麦、油菜冬前苗期生长,即早采取防冻保苗的措施,及时追施腊肥,培土壅根,确保分蘖节或根茎免遭冻害。早灌、灌足麦油田的冬水,起到较好的防冻作用。加强麦田管理,及时划锄松土,以增温保墒,促进小麦分蘖和根系生长,以形成壮苗越冬。 2、淮北干旱地区要引水浇灌,抗旱保苗,力争使干旱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培育壮苗越冬。 3、突击做好冬前化除。各地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分析草情,分类指导,突击搞好冬前化除。 4、做好冬季植树造林,预防冬季苗木冻害等工作;果树、桑树、茶园整枝修剪。 5、做好反季节蔬菜番茄、辣椒等塑料大棚的田管和保温工作,预防冻害。 6、做好牲畜的防冻保暖工作,抓紧严冬前期兴修农田水利建设等。 大雪节气的农事活动 一、蔬菜管理 1、大雪后白天光照时间缩短,对于保护地栽培的蔬菜作物应采取早揭晚盖多见阳光,以提高温度促进生长。 2、现在大多数蔬菜大棚秋冬茬蔬菜正处在生长期,冬春茬蔬菜正处在育苗期。由于进入大雪节气,雨雪天气较为频繁,可能会存在光照强度不够等问题,农户应注意大棚保温,延长光照时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利用植物生长灯进行人工补光,同时要及时做好破损棚膜的修补及后墙、后坡的保温工作 3、越冬茬的黄瓜、西葫芦等瓜类作物正值定植适期,做好施肥和整地工作,选择晴天定植,做到适当浅栽、密度适宜,及时浇足定植水。 4、秋冬茬的番茄、茄子、辣椒等作物正值开花结果期,要加强中耕松土、绕蔓绑蔓、整枝打杈、辅助授粉、疏花疏果、浇水追肥等管理,促使多坐商品率高的果实。 二、果树管理 1、果树修剪。大部分果树进入休眠期,但树体内部仍然在活动,因此,冬季果园仍要进行管理、修剪。桃、梨、葡萄等落叶果树宜及时修剪,一般在春节前进行。主要采取短截、疏枝、疏芽等措施。幼龄树还应做好拉枝作业,通过冬季修剪,把树冠培养成合理的丰产树形。 2、清园。果树冬季修剪后清除果园枯枝、病叶、僵果、残叶等;刮除枝干病斑,能有效降低果园的病虫越冬基数。 三、茶园管理 1、重施基肥。秋冬季施入茶园中的肥料数量足、营养全,则翌年的春茶萌发早、产量高、品质优。可作基肥施用的主要有机肥有菜饼、畜禽粪尿、堆肥及各种土杂肥等,基肥还应适当配施速效商品氮磷钾肥。 2、清园管理。将杂草和茶树修剪下的枝叶深埋土中,耕锄深度10~15厘米,树冠内浅耕,树冠外深耕,土块敲细耙平。对发生茶煤病、纹枯病、茶饼病的病树连根挖除,及时烧掉;对茶树老叶和树枝进行一次翻看清查,发现有虫卵、虫包、虫茧的枝叶及时摘除,集中焚烧处理。 3、茶园封园。清园后用石硫合剂(不超过0.5波美度),进行茶园全面喷洒,包括茶树地头过道田埂后坎,喷到喷湿,可以有效降低越冬害虫和病原菌。 四、粮油作物管理 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 粮油生产需做好防冻措施,蚕碗豆冬种、油菜、绿肥等需清沟排水,缺苗处要及时补栽,促进早成活。同时,用秸秆或稻草等做好覆盖防冻,秸秆能抑制杂草生长,秸秆腐烂后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大雪节气注意事项 1、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 2、起居宜早睡早起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睡早起,并且要收敛神气,不可熬夜伤神。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早睡早起,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调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适度的运动既能舒张筋骨,畅通血脉,又能增热抗寒。但是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运动。 4、粥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冬季晨起食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粥等最适宜冬季食用。 5、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泡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择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很重要。脚容易出汗的人需要每天晾晒鞋子内部,并且勤换鞋垫。 6、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以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唯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十分伤身体。 7、注意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提神醒脑。 8、多喝温水 冬季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细胞仍然需要水分的滋养,用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温馨提示:冬季是老年人疾病高发季节,各位亲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在进行其他活动。安全第一!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