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第六颗钻石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第六颗钻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课文内容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良,懂得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 2.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3.能按“阅读提示”的要求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学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板书:《第六颗钻石》 围绕题目质疑。 (一共有几颗钻石?前五颗钻石怎么样?第六颗钻石什么样?围绕第六颗钻石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与第六颗钻石有关的人是谁?为什么要以第六颗钻石为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后,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珠宝店的售货员,不小心把六颗钻石掉到地上,她拾起了五颗,第六颗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失业者捡到了钻石,心地善良的他听了“我”的话,把钻石还给了当售货员的“我”。) 2.自读课文后,刚才看到题目产生的疑问有哪些在文中找到了答案,做上记号。 3.自读课文时,哪些字词不明白,用查工具书的方法自己解决。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解释供老师们参考。 严格: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 临时:暂时;短期。 建议:向集体、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 溜达:散步;闲走。 来之不易:得来的不容易。本文指的是作者在当时得到在珠宝店当售货员这份工作很不容易。 偶然:本文指不经常,不是必然的。 珍惜:珍重爱惜。 忧郁:忧伤,愁闷。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焦躁不安:着急而烦躁,不安宁。 关照:关心照顾。 友善: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三、默读课文,寻找问题或自学课文,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1.在自学课文时,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用“ ”画下来,然后从中寻找问题。 如:对“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工作十分努力。”这句话我感受最深。 问题:作者为什么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或为什么说这机会来之不易? 2.在自学课文时,把你认为不可思议的情节或句子用“ ”画下来,然后从中寻找问题。 如:对“然而,就在第15天,出事了。那天下午,有个衣衫不整、又高又瘦的人总在柜台前溜达,从他苍白忧郁的脸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失业者。”这一情节我不理解。 提问:(1)对于一个温饱都有问题的失业人员怎么会有能力,有心情进珠宝店里溜达? (2)“我焦躁不安,像疯了一般到处乱翻。” 提问:课文第四自然段说:“有六颗钻石滚落在地上,”为什么在找钻石时用“像疯了一般到处乱翻”?而不用“像疯了一般在地上胡乱找起来”? 3.在自学课文时,把你认为可以填充内容的地方用“∨ ”标出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他缓缓地转过身来,“你有事吗?”他脸上的肌肉直抽动,表情很不自然。” 提问:(1)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脑子里闪现出的是什么? (2)“我展开手掌,第六颗钻石正躺在手心。” 提问:她看到手心中的钻石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怎样的心理活动? 4.在自学课文时,把你认为本文的重点或含义较深的地方用“( )”画下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我想起母亲常对我说,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于是,我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您知道,现在工作很难找,请多多关照。” 提问:(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母亲常说的话? (2)她从母亲的话中受到什么启发? 又如:“他也看了看我,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 提问:失业者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5.在自学课文时,对标点产生异议可用“?”表示出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我想起母亲常对我说,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提问:(1)为什么不在“人”后面点个逗号呢? (2)这句话什么意思? 6.在自学课文时,把你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兴趣的地方圈起来,然后提出问题。 如:“我展开手掌,第六颗钻石正躺在手心。” 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写第六颗钻石回来后的心情、动作、神态等? 又如:题目《第六颗钻石》 提问:为什么不以《第六颗钻石回来了》为题? 四、快速读文,合作学习。 1.自己快速读文,想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说答案。 3.选出代表,班上汇报。 上述问题的答案归纳如下,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1.“作者为什么说这机会来之不易?” (因为在众多应聘者的竞争中,作者通过了笔试、仪表、与顾客交流、推销商品的语言、艺术以及对钻石这一贵重商品技术、工艺的了解等等考核,终于迎得了环境好,薪水高的临时售货员工作。而这份工作又是自己走向社会寻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因此说这机会来之不易。) 2.(1)“对于一个温饱都有问题的失业人员怎么会有能力,有心情进珠宝店里溜达?” (他可能正在为将要过生日的妻子选购一枚既便宜又美观的钻石作为送给妻子的礼物。或者结婚周年的.礼物。……) (2)课文第四自然段说:“有六颗钻石滚落在地上”,为什么在找钻石时用“像疯了一般到处乱翻”?而不用“像疯了一般在地上胡乱找起来”? (因为她已找遍了墙角和柜底,也就是说她找遍了她认为地面可能存留钻石的地方,然而,结果使她大失所望,因此她盼望出现奇迹,在实际上不可能掉在地面以上的物体上乱翻起来。) 3.(1)“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脑子里闪现的是什么?” (她会说什么?如果问起钻石我怎么应对?……) (2)“她看到手心中的钻石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怎样的心理活动?” (她看到手心中闪闪发光的钻石,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她望着他的背影心想?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呀!想到这里她高兴地跳了起来:钻石找到喽!……) 4.(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母亲常说的话? (2)她从母亲的话中受到什么启发? (由于“我”看到那人的“表情很不自然”,使“我”想到母亲的教诲,使“我”想到捡到钻石的这个人并无恶意,他也许是太穷了,也许是还要养家糊口,也许一整天没吃东西……所以才被逼无奈,悄悄拿了那颗钻石。) (3)失业者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不会因为我的失业与贫穷而连累你,不会让你步我后生。的确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找一份这样好的工作更不易。我怎么能因为我的自私与贪婪毁掉一位责任心很强的女售货员呢?) 5.(1)为什么不在“人”后面点个逗号呢? (如果自然断句在“人大”后面,那意思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人”后面加个逗号,不但一看、一读就明了,而且强调的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种本性,由此看来,“人”后面加个逗号比较妥当。) (2)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多数的人心地都是善良的。即使有的人偶然之间存有非分之想,但未必已经是良心泯(mǐn)灭,我们要善于唤起他们的良知,帮他们克服邪念。) 6.(1)作者为什么不写第六颗钻石回来后的心情、动作、神态等? (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回味的余地,意犹未尽的感觉……) (2)“为什么不以《第六颗钻石回来了》为题”? (《第六题钻石回来了》这是以结果命题。对于猎奇者来说知道结果就不愿意或没耐心去了解事情的题目、经过了。而《第六颗钻石》这个题目有引人入胜之功效。人们(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就会产生许多奇想,第六题钻石怎么了?落到谁手里了?发生什么事了?哪来的钻石?价值多少钱的钻石?……) 五、练习朗读。 板书设计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