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落差的诗歌 |
范文 | 落差的诗歌 落差的诗歌1河水渐小,竖起耳朵,听不清水流的声音 只有鱼儿的喘息,在混浊的河水里 听来,像人在呼救 该让它们在清水里游,这样想时 天地间一个赤裸的孩子,一桶清水 一个盆,两道坝,无数迎风彩虹 每缝九月,小河就命悬一线。风拼命压住 那些不合时宜的蛙鸣,生怕它们的呼喊 让更多人知道,小河将交出自己的孩子 只要将水舀干,鱼儿就会张大嘴巴 一尾一尾的,像裸露的孩子滑进桶中 不管不顾,怡然自得的吐着泡泡 拼命奔跑的孩子,看着鱼被倒进猪食锅 慢慢死去。留在浊水里多好,这样想时 眼泪像断线的珠子 中年时路过修葺一新的河道,听河水哗哗 才想到九月未至,纵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作为不速之客,根本听不到鱼儿的喘息 落差的诗歌2如果没有水位差,就不会有瀑布的奇观。诗文亦然。诗文所以忌平铺直叙,贵能波澜起伏,究其实质也是感情落差的把握问题。 最常见的拉开感情差距的表现方法是:从反面写来。譬如,唐·王昌龄的《闺怨》就是这样写的。 明明是表现闺中少妇的满腔愁绪,却偏偏要从“闺中少妇不知愁”写起。再如骆耕野的新诗《不满》,艺术表现上也有这样的特点。此诗着意写人们对四化,其实也是对改革的满腔热望,却从对这也“不满”,那也“不满”落笔,所以别有一种摇曳人心的艺术魅力。这种正面不写写反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衬手法。王夫之《薑斋诗话》论反衬之妙时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所以有“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也是由于把感情推向两极,使之在一哀一乐之间,造成最大限度的感情落差。刘熙载在《艺概》里,则把这种加大感情落差的艺术手法,称为“衬跌”。他认为“词之妙全在衬跌”。这个“跌”字,即是跌落之义,是对感情落差的非常形象化的说法。 强调一般的.习惯心里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能使欣赏者有出人意料之感,而造成较大的感情落差。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可以为例。这首套曲开头渲染出一种大事将临,好戏就要上演的气氛和神秘色彩。特别是当作者写到“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匹头里几面旗舒……”时,人们在心理上会习惯地认为,这将有贵人来到。此时,人们起码是怀着要么敬、要么畏的感情的。可是当“贵人”走到跟前“覷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原来是从前明抢暗盗、敲诈勒索的刘三(刘邦)。套曲前后感情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从而造成一种辛辣讽刺的艺术效果。 展示抒情人物心灵瞬间的剧烈变化,不用说,也能激起巨大的感情波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有这样的特色。作者开头写道: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 / 三国周郎赤壁 /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