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说课稿
范文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生命与水》。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

《生命与水》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及科学喝水,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而自觉地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根据新课标要求,再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的本课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 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11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3、 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说学生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来讲,独立阅读能力较强。阅读时能为文章作批注,对说明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作为农村学生,学生视野不开阔,活跃不思维,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导读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这是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确定的。教学时,始终以“以生为本”的理念来贯穿整堂课,同时,还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节课的关注点,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鼓励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主要的步骤有三步:

(一)、预习案

围绕目标1,设计了三个小题,依次检查学生自学字词,归纳主要内容,学会质疑等方面的预习情况,同时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探究案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主要设计了四个探究点,其中探究点一(水在人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和探究点二(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应注意哪几方面?)解决教学目标2。探究点三(完成课后第二题,思考)和探究点四(课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解决教学目标3。这部分注重学生的自学与交流合作,在每个探究点后都有学法提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训练案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主要设计了两个小题,一是阅读文段及观看课件后谈感想,一是习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练习列提纲。

五、教学反思

《生命与水》这篇说明文语言通俗易懂。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很好上,但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尝试采用了高效课堂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1、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来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字词;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重难点;通过阅读资料开拓视野。教师多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学生的讨论、交流、探究中擦亮智慧的火花,在教师的点拨、谈话中时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虽说一节课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充分发挥,但我坚信只要常抓不懈总会有“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那么一天。

2、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学习。

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多少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的渗透,潜移默化的使我们的学生会学习,再不是机械的学习而是有法可循。比如:自学字词的方法;捕捉课文内容的方法;体会列提纲的方法。

3、多媒体的适当使用,激励学生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乐学、愿学。

4、遗憾。

一是学生的预习没有落到实处,导学案发下去后,未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导致在预习案时耗时太多,使后面的环节用时紧张。也导致第二个遗憾: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小组合作交流时不能准确的得出要点,因时间原因,被我夺权,未充分展开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今后,我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受益,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夯实基础。

说课稿 篇2

一、说考点

几种常见的磁场是高考出相关大题的基础,基础不牢固,大题便难解,常见题型 如:永磁体磁场中判断受力情况,通电导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等等都是高中阶段必学内容,可谓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磁感线。

2.知道几种常见的磁场(条形、蹄形,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及磁感线分布的情况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4.知道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5.理解匀强磁场的概念,明确两种情形的匀强磁场

6.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学生动手(运用安培定则)、类比的方法加深对本节基础知识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与难点:

1.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2.正确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三、说教法

1、 讲述法:首先通过讲述进入磁感线的定义,进而对磁体以及电流磁场的讲解。

2、 实验法:通过铁屑实验演示各种磁场的分布情况,让学生眼见为实,记忆犹新。

3、 讨论法:让学生对各种演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讨论磁感线的特点。

四、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首先在课前必须预习书上的基本知识,因书上的知识不全面,所以这只是 本节课学生的最基本了解,在讲解的时候学生要提出疑问,为什么磁场分布如此,大胆提出演示,让自己得知真相,达到心中无顾虑。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抓住课堂效率,便是学好的第一步。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是对世界人文地理学习的开始,本课主要包括人种和人口两方面的基本知识,重在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居民”特点,同时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本节课教学容量和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将分两个课时讲解,本次主要说第二课时,包括“三大人种”和“人口的分布”两部分。

依据本节课知识构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三大人种并能在“世界主要人种分布”图上说出各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了解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概念并能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和稀少地区;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人种没有优劣之分的正确世界观。

依据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我确定了以下重点、难点: 难点: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世界人口分布; 难点:世界人口分布存在密度差异的原因。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教授为辅,学习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我将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三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合作学习精神。

三、说学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高,我将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使学生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人口与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及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2)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一张有关外国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的图片,并配有刘欢的《我和你》,引入新课。

让同学们看75页三大人种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过渡)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体质特征,其中区别最明显的是肤色,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分为三大种族。

一、三大人种

(学生活动1):(出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图片)提问:从体质的外部特征上看,他们除了肤色有差别外,还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2):(展示 “世界人种分布图” ),你知道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儿吗?

师生的互相补充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填写表格。

肤 色

头 发

面 部

体 毛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浅白

金黄或棕色,呈波 状

眼球呈碧绿或灰褐色,鼻高、唇薄

欧洲、美洲、

大洋洲、西亚、中亚、南亚、非洲北部

黄种人

黄 色

棕 色

黑 直

眼球为黑色,面庞扁平

中 等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土著居民

黑种人

黑 色

黑,卷 曲

眼球为黑色,鼻梁矮宽,嘴唇厚

撒哈拉以南非洲、美洲及大洋洲的部分地区

[师生归纳总结]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

(学生活动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扮演不同人种进行表演。

[过 渡] 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但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一,从而导致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承 接]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这一指标来衡量。

引言: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是均匀的?(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1、小组对抗赛:用语言描绘人口的疏密(人迹罕至、人烟稀少、接踵摩肩、人声鼎沸………….

[学生活动4]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那么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归纳]

世界人口密集区:(1)亚洲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

(2)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稀疏区:(1)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课堂小结] 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

板书设计

人口和人种

三大人种

1、不同人种的体貌特征

2、不同人种的分布

3、人类有人种的不同,但没有优劣之分

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1)稠密区

(2)稀疏区

2、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

说课稿 篇4

一、说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生命至上”的宗旨,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平台,以自主探究为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增强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说设计意图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学习如何珍爱生命,如何延续生命的价值。本课三部分内容: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三、说学生状况分析

中职的学生正进入青春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需要,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知识与阅历较肤浅,自我的体验表现出动荡性和不稳定性,对自我的认识也往往容易形成偏激或错误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情知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运用情境教学法,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情感体验等途径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来实现人生的意义。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就是珍爱自己生命的道理。懂得人应该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其中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又是本课的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我国著名学者冷冉把情知教学概括为: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激励情感,焕发兴趣;启发讲练,多向思维;发展智能,整体育人。根据情知教学的'以上内容和中职学生的情感思维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程序来组织教学:

1、故事导入,焕发兴趣,营造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3、启发讲练,多向思维。

4、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第一个教学程序,故事导入,焕发兴趣。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动画音乐——韩红演唱的《天亮了》,然后创设如下几个问题:这首歌是根据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来创造的,你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吗?听到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你有何体会?如果让你对这个获得重生的小生命说句贴心话,你最想跟他说的是什么?在充满深情的背景音乐中学生纷纷发言,很自然地揭示本课的课题,学生初步体会生命的可贵,为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奠定心理和情感的基础。

第二个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提问设疑法,归纳法等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用观察,听讲、讨论等来进行学习,比如:多媒体展示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揪人心魄和感人肺腑的新闻报道,向学生提问: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军队,包括我们,为什么在几天几夜后也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搜救?又是什么支撑他们在被埋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小时还能很好的活下来?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游戏活动,“诺亚方周”假设地球毁没,洪水泛滥,我们是12生肖中的一个,

第三个教学程序,启发讲练,多向思维。

教师归纳总结: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只有一次,在很多时候,尊重他人的生命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然尔,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人漠视生命,随意践踏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现象,教师提问:你能例举出一些出来吗?你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呢?(分成四个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总结发言,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这一程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思维的拓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使学生知道珍惜生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更好地提升生命的质量。

第四个教学程序,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出示一段配了音的文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的经典一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理想谈谈你今后要怎样使自己的生命过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在这个基础上,师生交流: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想法?通过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都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使课内外紧密结合,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七、说教学效果

这节课我把激发和保护学生兴趣,让其获得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所特有的优势,生动地展示各种动画,播放动听的音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可贵,更主动的参与情境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一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在课本58页——64页。本章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安排了“人体的支持与运动”、“动物的行为”两节内容。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两个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教材在编写上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3、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本节的难点是: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二、说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学习生物知识,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学生也从开学初的状态进入了学习中段的状态,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人体结构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主要通过观察骨骼的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来说明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因此本节的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以下两点:

①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②人体适于运动的骨骼和骨的结构特点。如何突破这两个关键点呢?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生物新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观察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与此相适应,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并分小组讨论的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课前准备:视频资料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从问题入手,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然后请同学们都来摸摸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邦邦的东西好吗?这些东西在我们身体内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看、摸、思就能调动脑子里已有的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说出“骨头或骨骼”,从而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激发起学生对骨骼的探究。

(二)指导学生认识骨骼:

新课程理念倡导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先采取比一比:对骨骼的认识知多少?使学生对骨骼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播放视频人体的骨骼组成图。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骼图,使学生对全身的骨骼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人体的分部情况(头、颈、躯干、四肢),思考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对骨骼的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

(三)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

这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怎样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呢?

在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人体长骨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骨具备什么样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当学生认识统一时,再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人体长骨是一个中空的结构的概念。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看书去获得。而这部分内容很是抽象,要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取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实验材料(动物的新鲜长骨)的准备有些困难,课堂上不能够进行实物实验探究。鉴于此我利用教材配套光盘这一资源,播放观察长骨的结构演示实验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来观察长骨的结构,学生观察时,教师先从形态上说明长骨的骨干、骨端,然后指导学生从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长骨的各部分结构(骨膜、骨质、骨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这种形象逼真的演示,以及生活实际的感受,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逐渐领会骨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因此,不是说学生知道了骨和骨骼的作用就行了,关键是要学以致用,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充分体现科学的价值。对这一内容我没有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而是做了适当的调整。(因为我考虑到骨和骨骼都比较抽象,如果直接让学生来认识二者的作用和区别难度较大,所以把这部分内容调整到第四个环节来认识)教师先质疑:假如人没有骨骼,会怎么样?引导学生做“写字”、“吃饭”、“翻滚”这些动作,看看哪些骨参加了运动。学生讨论交流,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和重要性。接着再向学生进行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请一名学生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两侧、向前弯曲自己的躯干,其他同学观察判断:请你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姿势是否正确?为什么?师生共同参与作其最后的判断。

最后教师口头叙述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1)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折,还能进行正常运动吗?为什么?(2)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吗?为什么?(3)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骼长得粗壮、坚固,个子长得高吗?

五、总结拓展:

以“ 这节课我们对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进行了学习,你还有问题想继续研究吗?” 让学生有一个向课后延伸的方向,形式可以是次要的,应该重视的是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是在思考的,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有价值,老师也要肯定学生,肯定他提的问题,一定要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

六、教学预测

遵循上述的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利用一些视频图片观察讨论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主动获取新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一些应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

七、板书设计:

运用如下简明扼要的板书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掌握。

第一节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三、长骨的结构

骨 骨膜

运动系统 骨连接 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骼肌 骨髓

二、人体的支架——骨骼

头骨

人体骨骼 躯干骨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20课。这是一篇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写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的力量。它被编排在十二册第六组,本组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组,因此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语文基本功来学习本组课文,通过学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高。根据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指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在教学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本课设计为两课时,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是: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说教学方法

在诸多的教育教学论著中都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教无定法,我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以下几种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设计了猜一猜人物,讲故事的情境教学。上课伊始,我便以“我的偶像”为题,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偶像;接着出示詹天佑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图上画的是谁;之后教师再讲詹天佑的故事,这样通过“偶像”引出詹天佑。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从他们熟悉的偶像引出他们不太熟悉的人物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我设计了“我当小记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小记者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采访其他同学(被采访者则当詹天佑)。课堂通过这一形式一下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问:“请问詹天佑工程师,为什么清政府刚提出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呢?”……学生质疑问难的火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探索式教学法

崔峦同志在解说《语文课程标准》时说到:“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在教学4—5两自然段是设计了探索式教学。首先让学生自学4—5自然段去发现问题;然后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有的学生说:“我是从关联词中知道的!”有的说:“我是从重点词中知道的!”学生学习的欲望被充分的发挥,这也符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思想。

三、说学法指导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面临这样的社会,学生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获得知识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之之鱼,只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课,我自始至终都渗透这一思想,体现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结合课文教学,在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读中悟情法

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而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我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在理解中去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首先由学生自由读第一段,在读中找出重点词“杰出”、“爱国”,初步了解詹天佑。其次,在教学第二段、第三段,我有采用引读,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谈话内容“我的偶像”。让学生自由说自己喜欢的偶像。

出示詹天佑挂图,说他是老师的偶像,你们猜他是谁?(出示课题)

讲詹天佑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这也是本环节设计的根据,从而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创设活动,当小记者(学习第二段)

布置活动内容:当小记者,采访詹天佑。

学生自由结合,设计采访内容。

学生采访。

指导朗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环节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3、围绕中心,主动探索(教学第4—5自然段)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遇到什么困难?

詹天佑是怎样克服困难?

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怎么知道的?

学生按小组自学。

反馈学习情况,总结学法。

指导朗读。

动手画画,浅显明白

在学生学完4—5自然段后,让他们动手画“端凿 进法”和“中部凿井法”示意图。

指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表扬鼓励)

朗读课文。

4、演一演,生动有趣

让学生自学第6自然段,小组动手讨论“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原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位介绍,另一位演示“人”字形线路

设计原理。

师生总结,指导朗读。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