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察言观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察言观色”是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典故。 那“察言观色”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提到“察言观色”,就要说说孔子和他的学生子张了,因为“察言观色”的典故就是和他们有关。 说到孔子,想必大家对他都是了解的,他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72人,子张就是其中一位。 提到孔子的弟子,大家最为熟悉的.可能就是子路、颜回。 那子张是谁呢? 子张是72贤之一,同时还是孔门十二哲之一,其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子张虽然性情偏激,但却交友广阔。 还是回到“察言观色”的问题上来。 察言观色的典故出自《论语·颜渊》: “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子张比孔子小48岁,他曾多次向孔子求教如何做到“达”。 有一次,子张问老师孔子:“读书人如何才能做到‘达’呢?” 孔子觉得子张问的问题不明确,所以就反问说:“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就说:“在外做官要有名望,在家也要有名望。” 孔子听了子张说的后,摇摇头对子张说:“你这说的不叫‘达’,而是叫‘闻’。什么叫‘达’呢?品质正直而又崇尚礼仪,善于分析别人说话的话,善于观察别人的脸色,总想着屈己待人,这样人在外做官和在家的时候才能‘达’。 后来,人们就用“察言观色”来表示一个人仔细观察别人的言语和表情,以便见机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