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子吟》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一、情感铺垫: 1、我们来到人间,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母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仔细听,跟着唱,有什么感受?播放《母亲》 2、伴乐欣赏有关母爱的诗词名句,一分钟速记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儿行千里母担忧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养儿方知父母恩无悔无怨,无休无尽,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世上最是母亲亲,断了骨头连着筋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为人父母天下大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二、读诗,了解背景 1、引入: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崇敬走进的课堂,感受孟郊笔下那慈爱的母亲,齐读课题《游子吟》 2、简介作者:唐代诗人孟郊出身贫寒,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大他。41岁开始,母亲鼓励他进京应试,不中。50岁时,孟郊第三次赴考,不负母亲期望中了进士,得了一个县尉的职,立即接母奉养。想起母亲的含辛茹苦,想起每次求学和赴考前母亲一针一线给自己缝制衣服,盼望远行的儿子平安归来,认为自己难报答母亲的深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朗读诗歌 a、初诗古诗,注意诗中的生字和读音,争取读得字正腔圆。晖(hui) b、再读,读通顺,注意停顿和节奏。 c、配乐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和音乐美感。 三、解诗,初识爱 1、师:母恩难报,用孟郊的话说是—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那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2、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带着这样的思索,再读诗歌,借助注释,争取读懂每句话及诗歌的大概意思。 3、检查孩子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大概读懂了多少?读诗的时候,透过静止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四、品诗,深化爱 1、看图,听《游子吟》的歌曲,品读诗歌,沉入文本,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夜已经很深了,母亲还在昏黄的灯下缝着,补着,她摘下头上的簪子拨了拨灯芯,灯光明亮了些,孟郊抬起头来早已泪流满面,透过婆娑的泪眼,母亲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身影又浮现在面前…… 小时候,母亲总是…… 求学时,母亲…… 远行前,母亲拉着孟郊的手语重心长的说…… 落榜了,孟郊垂头丧气回到家中,母亲…… 2、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自己在扪心自问,在反问自己像小草一样的心意能报答母亲阳光般的深恩吗? 3、情感迁移:我们的妈妈呢?她为我们了什么?我们能报答吗? 五、写诗,升华爱 1、母亲是伟大的,知道母亲节是哪天吗? 2、母亲不分春夏秋冬,不管何时何地,也不论你成功失败,始终陪伴你,母爱无处不在,那么我们该怎样用行动来爱母亲呢? 3、用上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一首歌,一个符号赞美我们的母亲,记录下此时的感受吧! 4、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处处充满了爱,有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 师生之爱,朋友之爱,在爱的沐浴下,我们健康茁壮成长。面对这样的爱,我们该怎样呢? 教师赠言:让我们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心存感恩,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吧! 5、播放《感恩的心》,结束课程。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并背诵。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陶冶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母爱,赞颂母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明信卡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互动:同学们知道陕西世园会的吉祥物——长安花取自哪里? 一、出示孟郊进士及第的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母亲。() 课件示: 方案一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方案二 《母子图》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二、朗读诗文,意境交融 1.自己先读读古诗。 要求:①将不懂得地方用符号标记出来。② 2.检测: ①读一读 慈母吟 密密缝 游子晖 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导学生用反问的句式读) 整体朗读 ②交流感受: 读了这首诗之后,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有些什么感受? 整体读 3朗读诗文,意境交融 .①诗配画 :品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②这个母亲是怎样缝制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使衣服结实耐穿,怕儿子迟迟不归。)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意恐迟迟归”)你很会读书,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确,在古代吴越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回来得越早,缝得越稀,儿子就回来得越迟。所以母亲“密密缝”,是因为“意恐迟迟归”。 (a)指导朗读。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儿子是求取功名的,母亲还希望什么?母亲把这份愿望缝进了衣服里,现在,我们就把这份祝福融在诗句里,读出来好吗?(希望再密一点,让儿子早点回家;还要再缝得密实一些,再结实一些。母亲的心情多么迫切啊!巴不得儿子早点回来。)、 (b)你们知道儿子远行后,母亲又是怎样忍受思念的煎熬? 课件示: 出门前:临行密密缝 出门后:慈母倚堂门 出门前:意恐迟迟归 出门后:游子行天涯 ③孩子们,当“临行密密缝”和“慈母倚堂门”这两幅画面交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a)课件示: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三春晖指母亲的恩情。 意思是,母亲的恩情极大,像春天的阳光之于小草,是怎么也回报不完的。 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b) 引导学生用反问的句式问自己、问老师、问同桌,反复吟诵这句诗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感知母爱) 1.《最后的信息》(背景音乐凄婉) 一位母亲留给她刚满4个月孩子的最后信息!抢救人员1.现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2.生活中除了生离死别外,不乏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时刻。你能回忆妈妈关心自己的事情吗? 生:…… 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大声的问所有的人:(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让我们轻声的问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拓展延伸,丰富内涵 1、感受名句的影响:孩子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深切的呼唤,没有高声的赞美,然而一分浓浓的真情却从这简单的30个字里自然流露,轻轻触摸着我们的心灵。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这样评价《游子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说明孟郊的诗都是肺腑之言,感人肺腑!直到现在,这首诗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广为流传。 2、读读相关诗篇,再次感受母爱。(课件出示) 母爱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五、激活表达,提炼感受(回报母爱) 1.孟郊每每想到一生孤凄的母亲,自己常常又不能服侍床前,便对自己充满深深的自责,他.为此还写了一首《别老母》 《别老母》[唐 孟郊] Qiānwéi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孩子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这样的诗句你们还不能理解,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妈妈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2.. 你知道的关于母亲的节日有哪些?你们都为她们做过什么? 生:…….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 (母亲节是那一天?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20xx年5月9日 ) 刚才,你们都轻声地问了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那就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写在明星卡上,邮寄给你的妈妈。 3、在《游子吟》音乐声结束新课:最后,让我们在动人、婉转的音乐声中,把所有的感动融进这首诗里,再次吟诵《游子吟》。 六、课外拓展 1.课外阅读孟郊的另外一首《游子吟》以及《别老母》。 2.学唱《游子吟》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认识前倚音,并学会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为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课本22页的图片(,清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了解古诗创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回想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于是诗人吟唱了这首送给慈母的颂歌。 二、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 1、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2 、 同学们有感情地吟诵《游子吟》。 、 “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一句?它表达了什么意思?”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含义。 师: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她担心儿子迟迟难归,因此,细针密线把衣服缝的结实耐穿,但心里却盼着儿子早些平安回来。象小草似的的儿女,怎么也报答不了春天阳光般伟大的母爱。(谁说做儿子的这颗象小草一样稚弱的孝心, 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 其中,“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父命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4、师:“大家对这首古诗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将它吟诵。”再次深情地朗诵《游子吟》。 三、 导学训练,唱出母子情 1 、范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的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也同样被打动。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为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为一首动听的歌曲。请听…….(课件出示歌谱,范唱)。 2 、 再听歌曲,用哼鸣跟唱。 3 、 用wu轻声哼唱歌曲。 4、 前倚音教学 ①、师:在这首歌的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我们之前很少见到的音符呢?(引出前倚音) ②、师:前倚音像什么?它应该怎么唱?(教师示范) 师:像是妈妈牵着自己的孩子,紧紧挨在一起时的样子。 ③、师:让我们把所有的前倚音都找出来吧。(学生用圆圈圈出所有前倚音)我们把它们唱一唱,唱时要注意,两个音应该紧紧相连。 ④、师:谁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前倚音呢?(因为要体现母子情) 师:既然前倚音在我们这首歌曲里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 ⑤、学唱歌词 a、范唱,在心里默唱歌词。 b演唱歌曲。 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表达母子深情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唱呢?(深情地) 师:那就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演唱这首歌。 四、 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1、师示范,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老师有加上优美的动作,有感情的演唱唱歌曲。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根据对妈妈的感情,还有什么更加好呃舞蹈动作能够融入歌曲之中,让学生自由发挥。 五、歌曲拓展。 学唱这首歌曲你有些什么感想? 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你为妈妈又做过些什么?妈妈是怎样爱你?你又是怎样爱妈妈的呢?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游子吟》这首歌,并且还为它编上了舞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母亲献上这个节目,表达一下你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会默写,游子吟教学设计。 2、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高古诗的鉴赏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方法: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要体现。以学生的自学、合作研究为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和墨写古诗。 教学难点:诗意和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每个人都有关心、疼爱你的父母,请把生活中父母关心疼爱你的小事讲给大家听听。 2、古诗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情,把你记忆中的古诗背给同学听听。 3、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它的名字叫《游子吟》(生齐说,师板书。) 二、熟读诗文,理解诗意 1、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首诗。(出示诗文,一生朗读后,师范读,大家共同读三遍,同桌互相读一遍。) 2、找诗中的生字。(晖、齐读,解释字意,组词,与辉的组词。) 3、复习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晓诗意,悟诗情。 4、知诗人。(投影出示选择题,初步了解诗人。然后请一名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最后教师补充。) 5、解诗题。(选择游子的意思,选择吟的意思,并让学生结合起来讲解诗题的意思) 6、晓诗意。(媒体出示几道选择题,简化理解的难度) 过渡语:俗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而独立思考也是展示个人能力的好方法。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A、学生自由的说。 B、集体评议,教师纠正错误,指点重点语句的理解。 C、出示整首诗的意思让学生进行练习。 7、悟诗情。(假如你是本诗的游子,你会对你的母亲说点什么。) 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8、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9、背诵全诗。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填空: 1、《游子吟》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本诗抒发了诗人之情。 2、诗中的两组叠字用的很好。""两个字通过写缝衣服的动作,表现了慈母对游子的,""贴切的写出了母亲心系游子的心情 3、两句诗描写了游子远行前的一幅场景两句诗体现了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动作和神态,,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儿女对母爱的感激之情表达的深挚,醇厚。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本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 2、请试着把游子吟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是百科学习的基础,没有语文知识的铺垫,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今天有幸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是教学以来的第一次尝试。通过《游子吟》的教学使我感觉到语文教学的乐趣与语文学习的艺术。在教学中我有如下的感悟,先反思如下: 一、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在本课教学中融知识性和能力性为一体,从生字的学习开始,到诗歌的背诵。完全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在自读、朗读、背诵中体验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学生能力自由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作为一个知识的引导者、指路人,学生从预习到课堂上的学习完全可以做到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今天的课是一节学生实实在在的自我展示的课。这样的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从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是第一次教学语文学科,对知识的衔接和基础尝试的把握还不准,所以在教学当中关键点拨还不到位。这样就使有的知识点不能达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基本的拼读方法、基本的语法、基本的句型等。 这样既有助于我的课堂教学,又有助于我自身的语文素养。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演一演。 教学理念: 品味情感升华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汇报《三字经》 1、同学们,在我们每天的古诗词诵读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复习一下。(全班诵读三字经) 2、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这句三字经里,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学习《游子吟》 1、是呀,多么伟大的母亲啊,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她不辞辛苦,竟搬了三次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毫不犹豫,剪断了刚织好的布。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伟大的母亲,请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图片,教师简介) 2、出示《游子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母亲正在做什么? 3、这是一位正在为即将远行求学的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看到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自己缝补衣裳,做为儿子,心里非常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叫《游子吟》。 4、(出示《游子吟》)有谁会读这首诗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 5、认识生字 6、学生自由练读,反复读,直到把这首诗读熟。 7、指名汇报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8、画出节奏,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9、小组互读,评议。 10、小组推荐读,全班评议。 11、小组讨论: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诗意: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9、出示第一句,指名读想像一下,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裳的样子,试着做一做母亲的动作。师中述:"夜深了,母亲还在灯下缝制着儿子远行要穿的衣服,缝啊缝啊,缝啊缝啊,眼睛累了,看不清了,母亲揉揉双眼,又继续缝,缝啊缝,油灯暗了,母亲用针尖挑了挑灯芯,又继续缝,就这样,直缝到月亮升起又落下,直缝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亮了。缝了这么久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是呀,为了自己的儿子,再苦再累,母亲也心甘情愿。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10、出示第二句,指名读,想一想,母亲心里会想些什么? 一位年轻的学子即将出门求学。想到天气已凉,孩子此去路途遥远,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老母亲心中一阵惆怅:就让他多带件衣服吧。她拿出针线,就着昏黄的灯光,为儿子缝制起衣服来。衣服上的针脚是那么致密,也许母亲想让儿子的衣服更耐穿、更结实些吧。一阵飞针走线后,看看在身边苦读的儿子,老母亲把油灯往儿子那边挪了挪,又拔下发簪,把灯芯拨亮一些,开始穿针引线。望着老母亲眯缝的双眼,布满皱纹的额头,儿子的眼眶湿润了。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感动来读一读这一句。 11、师边说边画:"我们就像小草,妈妈就是温暖的阳光。有了阳光,小草才能破土而出,发芽长大。可是,小草长得再高,他也永远够不着太阳。就像我们做儿女的,即使我们做再多的事,也无法报答妈妈对我们付出的爱呀。所以大诗人孟郊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第三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是啊,正如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温暖,儿子的爱心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替孟郊把这道诗读给他的母亲听吧。"(全班齐读) 12、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人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你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吗? 13、我们肚子饿了,是妈妈亲自下厨,为我们烹调可口的饭菜;我们的衣服脏了,也是妈妈一件一件为我们清洗干净,穿在身上;在我们生病的时候,还是妈妈给我们端水喂药,日夜照料,陪我们度过最难过的日子。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把这首诗读给自己的妈妈听。谁愿意先来试一试。(指名配乐读) 三、拓展 1、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让我们学一学,回家唱给我们的妈妈听。(出示歌唱录相,学唱古诗) 2、母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出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永远牵挂着我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颗颗伟大、无私的慈母心,生活才变得如此的丰富多采。 那么你又想怎样感谢你的妈妈呢? 3、让我们自己动手,为妈妈做一件小礼物吧。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封信。 4、母亲是春天的阳光,而我们则是土地上的小草,母亲用她的光和热温暖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母亲的给予是无尽的,而我们的报答却是微薄的!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恩来读一读这首诗。(全班齐读)在我们学习的三字经里,也有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让我们看看他是谁?(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试讲一讲这个故事。 5、作业:不只是母亲,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爱我们的,他就是你的爸爸,你的爷爷奶奶,你的亲人朋友,回家后,为那些爱你的人做一件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的爱。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开展表演唱活动。 2、掌握2/4拍节奏特点,初步认识二拍子的强弱关系。 3、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演唱歌曲中的波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白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适当的做发声练习 请同学们用lu音跟着老师的琴哼一哼 2.故事歌曲导入 (1)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歌曲吗?这些歌曲都是通过为古诗编配现在化的音乐,让我们在音乐中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意境。(聆听《春晓》《静夜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歌曲《游子吟》。 (2)师:在我们的一生中妈妈是辛苦的,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 她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往往母爱都是从生活细节流露出来。那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游子吟》。【出示】 二、学习歌曲 1、师:好,那先听老师朗读一下这首诗。.。.。.这首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同学们还记得吗?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生答)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孟郊即将远行,母亲为他连夜缝制衣服。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演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有一位作曲家谷建芬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 (1)教师范唱歌曲 师:听老师唱完同学们在乐曲中有没有发现我们没有见过的音符? 生答。师:这叫波音记号,听老师来对比唱一下哪一种更好听?为什么? 有波音记号的更好听,丰富了乐曲的旋律,起装饰作用,就好像是拨动作者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心弦,更能体现母子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2)学生用“la”音轻声跟唱旋律。 后面两行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听老师把这一句唱一下。.。.。.如果没有这个点就应该这样唱,你们觉得哪种更好点?生答。师:恩,有了附点更能体现歌曲的情感。 (3)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刚开始已经从古诗中读到了母子情,其实歌曲动人的旋律同样也表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接下来让我们唱着歌词,再来感受孟郊对母亲深深的爱。 师:那么这样一首感人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深情地) 师:那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演唱歌曲。 我们唱了两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呢?生答。 师:这是一首拍的歌曲,老师想请同学们边打拍子边唱第一行。 生:唱。 师:那下面听老师来拍一遍看看听觉上是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发言。 师:同学们要知道在拍歌曲中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 三、歌曲表演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情感,我们来配合动作演唱。你能模仿孟郊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动作吗?请两个学生试试。 师:你们也想试试吗?我们边唱边来演一演。 师:那在演唱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妈妈呢,我想你们的妈妈也一定非常爱你们。老师想请两个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平时生活中妈妈对你的爱。生答。谁先说? 师:前面的演唱,我们体会的是孟郊对母亲的爱,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自己对妈妈的爱,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 四、诗歌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称为“歌”,不合乐的称为“诗”。在唐代,诗歌传唱非常普遍,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充满母爱的《游子吟》,老师这里还有几首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感人的歌,等你们将来长大出门求学,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时,一定别忘了你的妈妈,要记得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有关心你的祖国母亲,要记得为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力量。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意思,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所蕴涵的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吟诵诗句,体会诗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引领全文 1、出示《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 (预设: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游子吟》。 二、解释诗题,了解作者 1、“游子”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称为游子?“吟”又是什么意思?“游子吟”是什么意思?) 2、课前同学们通过预习和查找资料,有谁能帮助他们?给你的同学以满意的回答。 3、说说对诗人孟郊的了解。出示多媒体介绍孟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图片,导入本首诗的学习,初步感受母子情。通过解释题目,介绍作者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打下基础) 三、节奏朗读,引入情感 1、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1)请学生来朗诵。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本首诗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初步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理解诗意,挥发情感 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词应重点理解?理解了这些重点词之后,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请大家自学古诗,可以同桌学,也可以小组一起学。 3、小组交流自学。 4、学生汇报。 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五、精读细品,深入悟情 1、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2、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的妈妈,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背诵古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再读古诗,进一步感受本首诗所要描写的伟大的母爱) 六、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1、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这句话? 当每天早晨你一觉醒来,妈妈就为你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早餐时,你不禁想到()。 当你摔倒哭的满脸泪花时,面对把你搂在怀里,亲切安慰你不哭的妈妈,你真想大声说()。 3、母爱是伟大的饿,母爱师无私的,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那就用你们的真心把这首古诗送给他吧。 4、全班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伟大的母爱,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对母亲的真实感情。)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作业: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 2、“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老师相信你们会把这首诗放到自己心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母爱就在你在身边,送给同学三个珍:珍惜,珍爱,珍重。(随即播放儿歌“游子吟”)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为妈妈做一件事学会感恩。)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8【学习目标】 认知:学会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情感:感受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关爱回报父母。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学习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工具书。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 2、谈话交流。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游子? 你们离开过自己的父母,出过远门吗? 在你出门前你的父母忙些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3、激趣。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来看看一位叫孟郊的诗人在离家前的感受。 二、品读感悟,深化体验。 1、朗读古诗。 生自由练读。 小组练读。 汇报朗读:独诵、齐诵、表演诵、推荐诵等。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课件出示自主学习策略: 品读: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品读诗句。 理解:结合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欣赏: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旁写上批注。 生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交流。 汇报学习所得,师生评议,理解“密密缝、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的含义,体会感情。随机板书。 配乐深情朗诵,内化诗情。 三、话题讨论,升华情感。 1、引出话题: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父母深厚的关爱中,同学们一天天成长,而父母日渐老去。那么,为人子女者,究竟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 2、观看配乐图片《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自由表述观点,师述评。 5、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师配乐诗朗诵《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四、课外自选作业。 1、诵读《游子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出行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衣的情景,再写下来。 2、以表现亲情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如“妈妈,我想对你说”等。 3、收集其他诗人赞颂亲情的诗作,古体诗、现代诗均可,小组内举行一次配乐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教学思考】 古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诗歌刻画了一位为外出的儿子精心缝制衣服的慈母形象,抒发了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情感。诗歌语言质朴无华,然而内蕴深情,真切感人,诗末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更是道出了天下为人子女者的心声,成为历代传咏的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收有此诗,学生已早有接触,大多能够流利背诵。在本册教材第二组课文《荔枝》的教学中,学生在畅谈母爱的教学中曾提及此诗,深切地感受了母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我想,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如果不另辟蹊径的话,势必会与《荔枝》一课的情感体验重复,造成审美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学生原有理解基础上,另寻切入角度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呢? 我不由地想到了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他们往往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呵护,却很少想到关爱父母,更难得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哺育自己长大的亲人。这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是一种责任观念的丧失或行动意识的淡薄。于是,我决定抓住最后一句中的“报”字做文章,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享受母爱,更要回报母爱,回报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位亲人;我们不仅要在精神上爱他们,更要在行动上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 基于由上的想法,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两大环节——品读感悟,深化体验和话题讨论,升华情感。 在第一环节的学习中,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品读诗句,以独诵、齐诵、表演诵、推荐诵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朗读创造表现展示的舞台,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配乐诵读,学生逐步深化对诗歌情感的体验,较之以前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在第二环节的学习中,抓住“报”字引出话题——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及亲人?随后,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组感人至深的照片《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播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静寂,只有配乐中那清澈如泉的童声回荡,和着这组照片给了学生心灵极强的震撼,许多学生眼角泛起了晶莹的泪光。他们开始懂得:外表强健的父母,还有那已经老去的爷爷奶奶等亲人,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关心照顾。看着学生们目不转睛的眼神,我体会到了课堂上静的美妙与力量。 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汇报时一位女生声音颤抖地讲述了一个女孩和她母亲的故事,其他同学也深情述说了他们的感悟,也许,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不能很好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但从他们动情的眼神、真诚的述说中,我看得出,他们内心深处情感之弦的深深颤动,无须华丽的词语,空洞的说教与表白,这一刻的感动让他们明白自己对父母也担负着一份责任。 最后,我朗诵了一首诗《孩子,在你还很小的时候》。由于情绪的激动,课件配乐时间的误差,我读得并不是很理想,可是依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知道,那是他们感动的掌声,感动于诗句里的真情,也许还是他们感谢的掌声,感谢我陪他们走过了这一节心灵之旅。 这组照片和这首诗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感动了许多人。我是一次在网上搜索资料时无意中看到的,觉得特好,就保存了下来。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的语文课要引进这样充满活力的清新的“时代之泉”,教材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教师备课读书也不仅仅是看教材教法专业理论。还有,想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常常被感动的心,不要让一天又一天的粉笔灰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过程: 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预案: 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 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 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参考工具书) (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哪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4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老师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借助: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方法: A、先来读一读。 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四、情读体验,深入悟情 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就会油然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预案: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爱子如命”的母亲、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 表达了母亲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预案:把自己对儿女的爱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针一线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团圆;游子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颗母亲的爱心……) 师述: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诗吗? 师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远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亲为你连夜赶制的衣服……你会怎样想? (预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恩情不能报以万一,对母亲无限的热爱与崇敬,这是孟郊的心声。……) 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1)、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同学们,现在就以您的笔,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听配乐,进入情境后,尝试书写) (2)、写好一段话,交流这段话。 六、评价交流,深化情感 1、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 2、在课后可继续学习另外的一首古诗《游子吟》。 板书设计: 游子吟 身上衣 寸草心 密密缝 难报答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0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游子吟》这首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教学难点、重点 1、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2、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手段 DVD机、课件、电脑媒体等。 课时 1节 歌曲简析 《游子吟》这首歌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吟唱送给慈母的颂歌。作品充分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母子亲情。歌曲用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缝衣细节,谁都经历过、体验过的这一细节,而母亲的慈爱之情正是在这日常生活中的最细微处流露出来的。诗人以“三春晖”比喻慈母之爱的广阔深厚,以“寸草心”比喻儿女对慈母的报效之情。并进行亲情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声音练习 2、二声部练习:以3度音程为主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感受歌曲。 听录音的范唱,用手臂画出旋律线,体验旋律的美感。可以反复做两三次。请学生思考歌曲共有几个乐句?为什么这样划分乐句?在节拍机上为歌曲《游子吟》找到适当的速度,并写在曲谱的左上角。 听音乐反复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意。(可以按节奏有情绪地朗读) 2、演唱歌曲。 ①随录音学唱。 确定换气点。如:慈母手中线(换气),游子身上衣(换气),临行密密缝(换气),意恐迟迟归(换气)。谁言寸草心(换气),报得三春晖!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高位置的混声演唱《游子吟》。音色要圆润。 歌曲中的每一句演唱要要有情绪上自然起伏,大连线唱得连贯流畅。 歌曲中演唱时注意弱起演唱,体验弱起小节的美感。 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 ②分两组,唱二部合唱。 全体学生拍出高声部的节奏。 全体学生唱高声部旋律,唱过两次后要求背唱。 全体学生默读低声部旋律,教师轻轻拍击节奏,锻炼学生内心听觉。 全体学生背唱低声部旋律。(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背唱准确,可以打开谱子看唱一遍后,再背唱,锻炼音乐记忆能力。)学生完整视唱旋律。学生歌唱时,教师歌唱与之对比的声部。教师演唱旋律,学生视唱与之对比的声部,并且要求分句背唱。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歌唱高、低音声部,做二部合唱。由两个学生分声部歌唱,检查学生个人掌握情况。 由学生个人歌唱一个声部,在钢琴上弹奏另一声部,并注意按照教师的要求,随时进行声部交换。 有情感地演唱二部合唱《游子吟》。 3、情景表演唱。 了解古诗创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回想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于是诗人吟唱了这首送给慈母的颂歌。 前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穿着唐代的长袍,站在一棵松树下吟颂着古诗《游子吟》; 后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的老母亲,穿着唐代老夫人的衣衫,头发斑白,眼睛模糊,正在烛光下缝衣衫; 背景音乐是全班同学吟唱《游子吟》。注意提醒学生演唱的声音要小于朗诵古诗的声音。 4、歌曲拓展。 学唱这首歌曲你有些什么感想? 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你为妈妈又做过些什么?妈妈是怎样爱你?你又是怎样爱妈妈的呢?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5、小结。 6、本课结束。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1一、导入课文 1、小小格言: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比不上无私的母爱。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妈妈是我们身边的天使。 2、你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吗?会唱的一起来唱。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3、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教学恩 2、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 3、理解长句子 (1)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2)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在他50周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4、把生字词和句子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 1、读了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 2、再读课文,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发现课文有什么独特之处?(介绍文包诗)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补针根抚摸报 2、自己先去认读一下生字的字形和结构,这6个字有什么特点? 3、你记住了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重点指导书写摸报 5、学生描红,仿写,完成习字册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孟郊和他的母亲,母亲对孟郊有怎样的恩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学过程 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预案: 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 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 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增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 再读一读古诗,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直接向参考书寻求答案) (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哪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4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老师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 (借助: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方法: ①先来读一读。 ②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③再理解重点的词语:“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④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四、情读体验,深入悟情 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就会油然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预案: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爱子如命”的母亲、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 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预案:把自己对儿女的爱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针一线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团圆;游子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颗母亲的爱心??) 师述: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诗吗? 师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远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亲为你连夜赶制的衣服??你会怎样想? (预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恩情不能报以万一,对母亲无限的热爱与崇敬,这是孟郊的心声??) 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1)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同学们,现在就用手中的笔,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再听刚才的音乐,进入情境后,尝试书写) (2)写好一段话,交流这段话。 六、评价交流,深化情感 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3设计理念 这首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伟大的母爱。这一平常而又有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历。在识字、朗读、理解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古诗精练的语言,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背诵,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实际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交流识字方法。 2、从诗中受到启发,学习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关心自己的母亲,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 教师:生字卡片,朗读录音,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妈妈》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词,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能关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呢?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是的,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的确,这份爱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尽感激。 3、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游子吟》。(板书:游子吟) 游子: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 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古诗。 1、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读古诗。 2、学习小组长拿卡片,让其他同学读。同学间相互纠正字音的落实情况。 3、抽生读古诗。师相机范读。 三、再读古诗,读出韵味 1、学生自读古诗。师: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一说吗?(可以同桌讲,也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得好还可以站起来说。) 2、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体会“寸草心”“三春晖”。 四、观察图景,感悟古诗 1、学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深了,油灯下,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师:你看到了什么?(母亲灯下缝衣服) (2)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从多方面感知母亲对儿子的爱) (3)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媒体课件展示。 静景:阳光下,路边生机勃勃的小草。 动景: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师: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师: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让我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热爱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五、读议释疑,体会古诗 1、学生齐读古诗。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读、找老师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 3、老师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欢这首诗,还配了音乐,你们想听听吗?再次投映图景,播放课文配乐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体会慈母对儿女的深情,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4、老师从你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你们就是孟郊,谁来吟咏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 5、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读完后给我评评。 六、自学古诗,再现创新 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这首诗用简洁直白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慈母不辞辛苦,为临行的孩儿飞针走线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母亲怎不值得我们深情赞颂?你的妈妈关心你吗?怎样关心的呢?(学生自由说) 师:既然你的妈妈那么关心你,那么爱你,你该怎样对待你妈妈呢?(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好妈妈》,再现图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医院;妈妈下班累了,“我”端上热茶,给妈妈揉肩……) 七、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一遍生字(提示:注意笔画笔顺)。 2、师:“归”、“临”分别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呢?(感知左右结构的字) 3、师:“密”、“游”由哪些部分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迟”呢?(半包围结构的字) 4、口头扩词练习。 八、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游子吟》的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认识波音记号,并学会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生答) 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图片(课件),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 生:答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 二、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 1、教师指导学生深情的读古诗。 2、老师跟音乐读古诗,请同学们模仿老师读古诗。 3、师范唱歌曲,孩子们听歌曲。 4、师说说古诗的意思,孩子们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深情朗读古诗。 三、学唱歌曲 1、跟师用“lu”模唱歌曲,学生完整的用“lu”模唱。 2、跟师学唱歌谱。 3、在生唱歌曲之前再听范唱,请学生心理默唱歌词。 4、学唱歌词。 5、歌曲中有几个角色?分别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两个角色。 6、师跟学生一起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角色。 7、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动作表现。 四、情感升华。 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自古以来诗人借诗抒怀,这是因为母亲对孩子倾注了无私的爱,愿为孩子付出一切,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正式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 师小结,请同学们再一次深情的演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游子吟》,希望晚上你们可以把这首歌曲献给自己的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 《游子吟》是一首描写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言的爱的抒情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突出母子情的主题,我这堂课主要以“情”为核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感情教育。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游子吟》一诗时,注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慈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一、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 一直以来,古诗教学都侧重于理解诗意。而在设计这课教案时,我把古诗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朗读与创设情境之上,所以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导入——生读——师读——生再读——看——唱——设计动作——表现——情感升华——完整表演。每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过渡自然,且能做到层层深入,使学生与诗人感情产生共鸣。 二、对比师生间的朗读,层层推进 诗歌歌曲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游子吟》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母爱,而被广泛传诵。教学中,我采用对比老师与学生的朗读,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在品味中体验情感。比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深夜为即将出远门的儿子缝补新衣母亲的情感时,通过课件仔细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朗读时。学生的情感一浪高于一浪,如此伟大深沉而无私的母爱,我们无以为报,但可以通过声音去赞颂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的爱通过深情的歌声把感情抒发出来。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 《游子吟》一诗内容简短,理解容易,而母爱是博大的,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歌颂母爱的诗歌与故事。老师的一则故事使孩子们对于诗歌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让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增加对其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一节课,我不断的想把母亲对于游子的关爱和游子对于母亲的感激之情灌输于孩子,使我自己觉得课堂上言语不够干净利落,我自己的情绪高涨,却没有带着孩子们一起快速进入角色,所以感觉自说自唱的部分比较多。对于一个陌生的班级,我预想的太过完美,与孩子们互动很少,也没什么默契,课堂上教唱的部分太少了,顾及孩子的接受与情感部分也太少了。最后情感升华部分我如果能与孩子有个小沟通就更好了,自己掌握的还不够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让抓住孩子的心,调动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我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老师而言,除了具备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