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 |
范文 | 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专题是大气圈的最后一节,是学习了大气圈后的小结。教材通过四个典型的大气环境问题来突出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具有前瞻性。通过了解地球上出现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它们形成的原因、对环境的危害及可采取对策。学生切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关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海二期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地球上出现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对环境的危害及可采取对策。 教学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收集与交流,学会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本课教学应充分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实际问题。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大气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须要有“全球意识”,故确定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措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生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教师讲述在前;学生活动在中,学生评价和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抓住时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1、网络收集资料法和汇报交流法——分大组选定研究课题,再分小组合作上网查资料,选取内容,制作地理课件,汇报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收集资料和汇报交流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并推选小组长和汇报交流的同学。 3、联系生活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4、多媒体教学法—在重点环节探讨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约2分钟) 多媒体课件放映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影响的图片,教师配以画外音(创设学习氛围):近几十年来,除了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外,世界经济也在高速发展。我们人类社会的特快列车,在21世纪的大道上正高速奔向高度现代化的美好未来。你看,城市里到处在建设,到处起高楼,到处盖新房,到处是脚手架。世界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让我们感到不安了。异常的气候现象正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不断的产生威胁。 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引发了哪些异常的气候现象? 学生自然而然地回答:温室效应,臭氧洞,酸雨,城市的热岛雨岛。。。。。。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约29分钟) 1、出示漫画“地球出汗了!”并提出问题:地球怎么啦? 然后出示“全球气温上升图”,提问: 一百多年来全球的气温有什么变化? 学生看图后得出结论:一百余年间,全球的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3—0。6 ℃,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 教师补充:甚至有科学家预言,到21世纪末,地球将没有真正的冬天。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原因之一是温室效应。 2、研究温室效应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温室效应的概念、主要温室气体) 请其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并总结。 3、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全球温度上升,是件好事啊!冬天暖和一点有什么不好呢?可以不用穿棉袄了。此时引导学生联系上海的暖冬天气,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就很容易理解全球气候变暖。 请学生思考: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对我们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 (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只可能对局部地区带来好处,从全球角度来看,在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造成的损失更大。简介课文第104页专栏《海岛小国的空间危机》。 教师接着提出问题:看来弊远远大于利,那么,人类如何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其危害?可以采取哪些对策呢?指导学生看课文第107页找到答案。讲到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之一: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时,引导学生联系朱泾镇上煤气管道改造,有的同学家里已经使用了天然气。 教师简介课文第第107页,专栏,并讨论国际主要气候条约。 4、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题:大量植树造林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教师总结:第一,过量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植物吸收能力,地球仍将变暖。 第二,温室气体不仅有CO2,还有其他气体。然后指导学生看课本P 105页的《主要的温室气体》表,指出这些温室气体的含量虽小但增长迅速,而且难以通过绿色植物吸收。 此时,学生容易产生误会,认为植树造林没有效果我们就没必要去搞绿化了。教师一定要说明:虽然大量植树造林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但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气候变暖,还有调节气候、优化环境等作用。 5、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也知道城市是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干预最强烈的地区,那么城市的气候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下面请研究城市热岛与雨岛的小组交流研究成果。(城市热岛的定义、成因、减轻措施和后果,城市雨岛概况等) 教师总结概括并简单介绍五岛效应。 6、出示漫画“雨中垂钓”引出酸雨。 看影片“酸雨”(主要内容: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等)。 然后出示世界酸雨区图,引导学生指出我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93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 7、简介我国酸雨情况: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学生掌握我国酸雨的分布及类型。 8、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11专栏“补天” —臭氧洞 教师(过渡):大自然不仅给予地球生命、大气和水,还给了它一件“保护层”——臭氧层。但是现在这件衣服破了,它是怎么破的呢? 教师设问:?什么物质消耗了臭氧层中的臭氧呢它是怎么被消耗的? 结合化学知识,写出化学方程式。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或设问,归纳出方程式,解决难点。 9、阅读课本P110—111相关内容,归纳臭氧洞的影响。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本资料,每个小组用一句话概括臭氧洞的影响,并做好记录。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交流归纳“臭氧洞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表格形式,约8分钟) 表格:学生填入相应内容并找出大气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和措施方面的共同点。 此表格也就是本节课的板书即知识内容要点。 教师特别强调: 1、需要全球协作,举例我国松花江发生水污染事件。 2、发达国家因排放量大,更应承担主要责任。 最后教师指出:蓝天是全世界的蓝天,地球是全世界的地球。 (四)布置课外作业:练习册(约1分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