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夜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
范文 | 《夜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夜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夜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夜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新词(知识与技能)。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字词的教学。 2、阅读中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具有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板书课题 3、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夜晚的景色吗?是怎样的?” 4、播放世界各大城市夜景视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音频 2、师范读课文后请学生读课文。 3、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三、朗读感悟,体会勇敢。 1、听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由读一遍,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⑴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 ⑵“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些什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 ⑶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⑷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学习第二节 ⑴小朋友这么害怕,他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偏要”是什么意思? 指名试读“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一句,指导学生读出无可奈何又想撒娇的语气。 ⑵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原来晚上也像白天一样美好、可爱。 指导学生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 ⑶夜晚的景色如此美丽,你们还会害怕吗?课文里的小朋友呢?变得怎么样了?引导朗读、体会最后一句的意境。 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四、指导游戏,理解课文,情感熏陶。 1、 2、你讲我听:指名学生当小老师,上讲台复述课文内容。 你读我演:根据课文内容叫同学分角色表演课文。 五、总结 其实夜晚和白天一样可爱,勇敢的孩子能看到更多美丽的景色。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画一副美丽的夜景图。 板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师:请同学们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检查读文情况。 三、读读悟悟 1、教师配乐范读,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教师追问: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认为弄懂了什么,就把文章读明白了?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通过再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总结后投影“美丽的夜景”图片。 6、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7、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游戏背诵: 1、猜词游戏。 2、背诵课文。 五、作业: 1、美读课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