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端午粽试讲教案 |
范文 | 端午粽试讲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粽试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粽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理解“箬竹叶、糯米、裹着”等词语,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红红的枣”等词语。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习俗和来历。 德育目标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课后生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讨论法 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书写要领:“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午”最后一竖不要写出头。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端午粽试讲教案2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语言生动优美,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亲、思乡的情怀。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会写"午、节"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 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端午节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吃粽子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节的时候吃过粽子吗?能说说它的味道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播放情境课文《端午粽》。 二、初读识字 1.范读《端午粽》,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第二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3)第三遍:边读边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效果。 (1)在朗读中你发现了哪些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提醒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分开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①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间"是多音字(jiān中间,jiàn间隔);"总"是翘舌音。 ②去拼音读。 ③交流加点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字谜、做动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综。 ④摘苹果识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1.识记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午、节、真"。 午:4画,独体字,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笔竖要又直又正。 节:5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扁下长,横平竖直。 真:10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5.识字练习。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读课文。 ①指生逐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B.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C.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查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 端午粽试讲教案3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教学目标: 1、认识“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 2、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6.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