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范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和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和答案1

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5分)

1、 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引吭( kàng ) 恫吓( xià ) 大骇( hài )

B、呓( yì )语 奇崛( qū ) 和煦( xù )

C、孤僻( pì ) 窥( kuī )伺 齁( hōu )声

D、不胜(shēng)其烦 融融泄泄( xiè ) 好事者( hào )

3、下列解释中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 怒不可遏:怒气冲冲,难以抑制。

B、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在水上。

C、 忍俊不禁:忍住不笑。

D、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文学教师讲的那些德国古典作品,常常使阿尔伯特沉思,有时竞留恋忘返。

B、 在他看来,这两件事的重要性无法相题并论。

C、 他的父亲性情暴燥,而他的母亲为人慷概厚道。

D、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5、下列句子空白处选一组恰当的词( )(2分)

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 ),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下来;可是如果我温顺( ),他反而打骂我更( )

A、造反 驯服 灾难 B、反对 佩服 厉害

C、反抗 驯服 厉害 D、反抗 服从 严厉

6、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2分)

A、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

B、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C、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起来。

D、她一直低着头,皱着眉,好像有什么心事。

7、按要求填空(4分)

A、《雁门太守门》中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描写战斗的惊心动魄的句子____________。

B、《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__________。

C、《爱莲说》中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

D、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描写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4分)

A、《石榴》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

B、《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

C、传记可分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一类是用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其中《第一千个球》是评传( )

D、《 海燕》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作者浓浓的乡愁。 ( )

9、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3分)

在家里,父亲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家务,却常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亲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 阅读《鲁迅自传》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11分)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10、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厦门( ) ②高楼大厦( )

③经济( ) ④济南( )

11、文段还涉及了作者求学过程中的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这句话中的“决意”是什么意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决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决意学医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请用文段中的话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8题。(12分)

新 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前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外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夏日生长,春天萌芽,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阴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的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奉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地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花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洁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4、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顺序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①对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花朵、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下面例子,请另找一处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例:第①段中“光秃秃的枝条”与“淡绿,鹅黄色的嫩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嫩芽”的勃勃生机。(2分)

答:(另找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七段写红花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

18、仿照第②段“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洁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一句,另举一物,再选一句。(2分)

答:_____使我忽然想到:即使______何乐而不为呢。

(三)、阅读《陋室铭》,完成20-24题(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 劳形:

2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②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21、本文以“______”一句统领全篇,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主人日常生活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室主人____的节操和__的情趣。(2分)

2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 D、南阻/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3、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例的作用是( )(2分)

A、 赞扬诸葛亮、子云亭并不简陋。

B、 孔子说诸葛亮,子云亭不简陋。

C、 诸葛亮、子云亭虽然简陋,但因其主人很伟大,因而它们也不寻常。

D、 用诸葛庐、子云亭比陋室,是作者以诸葛亮、扬雄自喻。

24、从写作上看,这篇文章采用了下列哪种写作方法?( )(2分)

A、以物喻人 B、借景抒情 C、托物言志 D、直抒胸臆

三、作文(40分)

人们对“新”怀着特殊的感情,对“新”特别感兴趣,围绕着“新”造出许多关于“新”的词语,如“新生”、“新人”、“新秀”、“新意”、“新颖”、“创新”、“标新立异”……的确,“新”富有生命力,“新”是一种对未来的追求和期待。“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新的一学期,你发现了什么新事物?你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班集体有什么新的变化?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请以“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写人,可叙事,可状物、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略(4分)

2、C(2分)

3、C(2分)

4、D(2分)

5、C(2分)

6、D(2分)

7、(每小题1分)(共4分)

A、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B、 断肠人在天涯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A√ B、× C、× D、√ (每小题1分,共4分)

9、态度诚恳,言之有理即可(3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11分)

10、略(2分)

11、(4分)

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3分)

第一阶段:由“水师学堂”到“矿路学堂学开矿”,走实业救国道路。

第二阶段:决意学医,走医学救国的道路。

第三阶段:学文艺,走文艺救国的道路。

人生的态度:围绕“爱国、救国”来谈即可。(1分)

12、(3分)决意:拿定主意,决计

表明鲁迅改变专业是经过反复考虑的,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鲁迅毅然选择了学医,走上了医学救国之路。“决意”说明他义无反顾的决心。

13、略(2分)

(二)、(12分)

14、(2分)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而去了。

15、(4分)①无所求 ②忘我奉献 ③扶持 ④报以忠诚

16、(2分)略

17、衬托绿叶精神。(2分)

18、略(2分)

(三)、(12分)

19、略(2分)

20、略(2分)

21、略(2分)

22、D(2分)

23、D(2分)

24、C(2分)

三、作文(40分)

按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和答案2

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在下面方格中,请用正楷字抄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分)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第1、2题。(4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zhù mǎn( )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 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 、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 )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hù mǎn( ) pú fú( )

(2)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夏正当 之间,正是一个 、生命交替的旺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B.他说活很幽默,经常说得人们贻笑大方。

C.鸿蒙时期大自然移山倒海造就山川风景的情景总使我遐想不已。

D.雏鸟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更喜欢它了。

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5.下列选项是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于小刚长得像他爸爸,高个,圆脸。

C.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6.填空(4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序交替,暗示时光匆匆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语文的世界里。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语文有关的问题。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生活有多精彩,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丰富。各种文学作品,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都是语文世界的一个部分。今天我班将举行《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选择参加其中的一个组,并完成相应的任务。(6分)

(1)公益广告集锦组 (2)新新词汇组

(3)精彩短消息集锦组 (4)精彩店名举隅组

(5)对联集锦组 (6)校园流行语收集组

(7)口语方言荟萃组 (8)网络语言荟萃组

(9)校园标语创作组 (10)错别字门诊组

①你参加的是 组,你认为你们的行动计划应该是: 。(3分)

②成果汇报时,你代表你们小组致开场白,你这样说: 。(3分)

二、浅层次阅读(35分)

(一)阅读节选自《理想》的文段回答问题。(5分)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8.对第一节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理想可以促使人不断进取,处顺境,不自满;处逆境,不消沉。

B.理想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

C.由追求温饱到追求文明,由追求安定到追求繁荣,都是人们的理想,一句话,理想就是对进步的追求。

D.从饥寒到温饱,到文明,从离乱到安定,到繁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

9.选段中第一节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三节说: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可见理想的重要。你能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例来谈谈这一点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17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巨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1.找出甲段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2分)

12.解释甲、乙段中加点的字。(3分)

省( ) 故( ) 诲( )[来源:学,科,网]

之( ) 子( ) 顾( )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一旦而马价十倍。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15.乙段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春》(1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赛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_________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______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吸朋引伴地_______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________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6.依次填入上文横线上最恰当的词是( )(2分)

A.夹 架 展示 呼应 B.有 放 显示 附和 C.混 安 卖弄 应和 D.含 置 亮出 对应

17.给上文每段分别加上一个小标题,依次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描绘的画面最相似的诗句是( )(2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9.文段从多个感观角度来描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_____(任选2)的修辞手法,从____觉写了春风的______,另外文段还从嗅觉写了春风的_____,从_____觉写了春风的和悦。(4分)

20.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三、深层次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12分)

时而温柔娴静,时而却又粗犷豪放,时而显得缠绵婉约,时而又那样的深沉素雅。这就是你──我喜爱的雨。

我爱雨,我尤其爱听雨。[甲]

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抛洒。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要捧一杯香茗,呷一口香茶,闭上眼睛──脑海里有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好大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的笔,只需轻轻一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伴着雨点落地,禾苗出土的滋滋声,一曲清雅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头响起。

夏天的雨可没有那样的好脾气,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他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他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窗玻璃上,好像在提醒你:注意,一首精彩昂扬的摇滚已经开始啦!然后再用心去听吧,你就会听到一串串美妙的旋律。为了把演出场地照亮,他还时不时地邀闪电来凑凑热闹。那一瞬间,黑夜如白昼,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演奏家有条不紊地弹奏着各自的音符。还没等回过味来,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来,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一整个夏夜,你便可以和肥梅碧梧翠竹一道陶醉在这惊心动魄的音符里。第二天,说不定你会依稀记得:昨夜风疏雨骤,雨声滴碎荷花声。

秋,历来被人们誉为金秋;秋风,被人们誉为金风。那,我就把秋雨称为金雨吧。在听着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默了、安静了。如果说金秋是一副色彩凝重的油画,那金雨便是具有魅力的背景。现在,我听着金色的雨声,我仿佛听到了一个个新生命的啼哭,听到了庆祝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了玉米,老师丰收了希望,而我们呢?我们又丰收了什么?

冬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却是温和敦厚的。他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他不紧不慢地下落,洗刷着尘埃污垢;他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着春的到来。你听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怡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天快到了!

[乙]倾听了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个最纯真的、最美妙的心灵。

[丙]朋友,爱上听雨吧!尽情地享受她带给你的无穷乐趣。

21.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____________。

22.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怡然:________________。

23.请根据第1段内容概括出各个季节的雨的特点。(4分)

春雨:_____________。夏雨:______________。

秋雨:______________。冬雨:_____________。

24.请结合文段分析第3段引用杜甫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2分)________。

25.这就是四季的雨,这就是雨的声音是原文中的一句话,请给这句话选出恰当的位置。(2分)( )

A.[甲] B.[乙] C.[丙]

26.融情于景是写景抒情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本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雨的不同韵味,抒发了作者对雨的什么感情?(2分)

四、写作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23分

1.(3分)略。

2.(1)贮满 匍匐 (2)春华秋实 承前启后(4分)

3.B(4分)

4.B

5.D

6.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山光悦鸟性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①行动计划可以参考第二单元的漫游语文世界 ②(2分)要求:A.紧扣自己参加的小组内容(1分) B.语言流畅,有文采(3分)二35分

8.D

9.比喻 排比 反复

10.可自由发挥,答案可多样。如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11.(2分)女-汝,你;知- 智, 智慧。

12.(3分)省(反省)、故(旧知识)、诲( 教诲,教给)、之(它,代骏马)、子(您)、顾( 回头看)。

13.(6分)①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②温习旧知识从中懂得新的道理,就可以成为老师了。③这匹马的价钱立刻就涨了十倍。

14.(3分)人要不畏艰险环境,在困境中要能坚强不屈。

15.(3分)我们不可盲目崇拜权威,更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取得直接经验。(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16.c

17.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8.c

19.引用比喻 拟人(任选2)的修辞手法,从触觉写了春风的柔和,另外文段还从嗅觉写了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了春风的和悦。

20.五种景物:树草 灯 房 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其中蕴含了作者喜爱 、欢悦、 满足的感情。

21.听雨或听雨的乐趣

22.安适、愉快的样子。

23.春雨:温柔娴静。夏雨:粗犷豪放秋雨:缠绵婉约。冬雨:深沉素雅。

24.既写出了春雨温柔娴静、悄无声息的特点,又增添文采,富有诗情画意

25.B

26.喜爱,赞美

27.作文。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评分。一类4550分,47分浮动;二类3844分,41分浮动;三类3037分,34分浮动;四类2129分,25分浮动;五类20分以下。

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酌情给分。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