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学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⑵ 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借助课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在读中感悟对人要有礼貌。 ⑵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材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 这篇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故事中的动物也是小孩子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有较多对话描写,感情色彩很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朗读,并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表演全文来进行角色的体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对动物尾巴用途产生兴趣的效果。 2、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3、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知识水平不一、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采用直观、激趣的教学方法,应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观察生动有趣的画面过程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谈话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激发学生乐学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拓展练习,扩展学生认识自然科学的知识面。 4、针对小学生表演欲较强的特点,我设计了表演全文这一环节,不但为爱表演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达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教学媒体设计】 用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设计与分析】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析:谈话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读题质疑 析: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课件1。 析:出示课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想象又培养了学生想象力。 2、让学生看课件。 3、提问: 小朋友们,能把你刚才看到的告诉老师吗? 4、指名回答。 5、指导想象: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会怎么想呢? (指名说) 四、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1、出示课件2。 析: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让学生看课件听朗读。 3、提问: 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 4、自主合作学习: ⑴ 让学生自由找好朋友去学习自己喜欢的那段课文。 ⑵ 汇报学习成果。 (分别出示课件2、3、4) 五、拓展练习 1、出示课件5。 2、让学生观察课件并展开想象。 析:这一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小结及知识的延伸 析:知识的延伸,扩展了学生认识自然科学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七、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 1、出示课件6、7。 2、让学生看课件听朗读。 3、提问: ⑴ 借不到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是怎样的? ⑵ 后来小壁虎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 ⑶ 小壁虎为什么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呢? 4、理解难过与高兴是一对反义词。 5、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 通过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新尾巴后高兴的心情。通过老师的讲解,懂得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八、巩固练习 表演全文。 1、出示全文课件。 2、老师口述全文,学生表演。 3、师生互评。 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和表演能力。 九、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十、教学过程流程图 1、导入、揭示课题 2、让学生质疑 3、出示课件1: 了解故事起因。 4、出示课件2、3、4: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5、出示课件5: 拓展学生思维。 6、小结及知识的延伸: 出示课件6、7: 了解故事结果 7、巩固练习: 表演全文。 【板书设计】 (小鱼图) 拨水 (黄牛图) 用尾巴 赶蝇子 (燕子图) 掌握方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