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生寓言》教案 |
范文 | 《人生寓言》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生寓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生寓言》教案1从这一期起,本刊(《中学语文》)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幸;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 《人生寓言》的执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这里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采,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 执教:常红艳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师 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1 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 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师 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肖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师 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 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生3 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 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 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 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师 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丑女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 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 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的故事呢? 生1 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了那 个慷慨的决定。 师 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 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师 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y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 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 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还用了成语,富有文采。 生5 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师 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师 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 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 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同分享。 生9 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师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人生寓言》教案2知识目标: 反复朗读,理解寓言的含义。 能力目标: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方式: 朗读、讨论。 教学用具: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反复朗读《白兔和月亮》,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朗读《白兔和月亮》,整体感知: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 掌握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由地散读,讨论理解寓意。 思考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第二问,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思考2: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围绕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不鼓吹一无所有。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讽刺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 思考3: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正确面对得失,把握人生态度。 思考4:由你读到的这个故事思考:什么是寓言? 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短小而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中,就叫寓言。 基本特征:象征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四、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五、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让学生试着仿写,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2、 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3、 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5、 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6、 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六、作业:查字典、词典,注音: 皎洁,慧心,嬉戏,风韵,慷慨,撤销,禀告,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归属,险象迭生 , 阴晴圆缺 解释词语:审美,闲适,窖,得失之患,泯,举世无双 七、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周国平 ↗ 心旷神怡地赏月 ↘ 白兔和月亮 转折1:诸神赏赐 (得失之患)↘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转折2:请求撤销 第2课时: 反复朗读《落难的王子》,理解寓言的含义,体会其情节的巧妙。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寓言导入。什么是寓言?寓言的基本特征? 同学回答,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寓言,寓言的特征。 二、朗读《落难的王子》,整体感知: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学生自由地散读,讨论理解寓意。 思考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思考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构思巧妙) 思考3:“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思考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五、比较阅读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六、体验与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七、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作业1:查字典、词典,注音: 厄运,折磨,行乞,掳去,正色,落难,流落 作业2:解释词语:厄运,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作业3:(可选择)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九、板书设计: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寓意:厄运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教学重点。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人生寓言》教案3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第一课时《白兔和月亮》 教学内容 ①介绍寓言。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二、诵读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2、整体感知,学生谈感受 感知内容: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三、语言品味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2、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 4、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五、互动释疑 六、自我反思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布置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落难的王子》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②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诵读感知 1、朗读、默读课文,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2、整体感知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研讨二)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互动释疑,讨论交流 五、比较阅读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六、体验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七、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八、作业布置 ①积累警句 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人生寓言》教案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积累使用字词,有表情朗读;培养大胆创新的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表演中理解文章,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动性,综合参与学习;在合作中探索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并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 使学生了解并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难点】 使学生了解并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设计】 一、由作者介绍导入(推荐《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 二、引出寓言,简略介绍寓言的定义 ──寓言通常是一种有寓意的小故事。清人宣颖称之寄寓之言,王先谦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点。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它的使命在于揭示真理,总结教训,讽刺丑恶;特别需要揭露人们接触到却未曾意识到的荒谬。寓言虽是小道,作者却也须有干预现实的胆略和洞烛人生的识见。许多大家都是写寓言的高手。如伊索、克雷洛夫、达芬奇、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 三、学生自读《白兔和月亮》,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运用文字的功力 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独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举世无双无忧无虑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等, 文中的各种微妙关系: 两个慷慨,两个慧心,两次出现的意思有什么细微差别? 两种心境──同是赏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境为什么完全不同? 两处转折──文中有两处转折,各起什么作用? 两种关系──主人与奴隶是否是绝对的? 两个人物──白兔和诸神之王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两种生活态度──白兔对待非分之财的态度和人类有什么不同?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四、学生自读,深入体会本文的寓意,说说领悟到的道理 参考:有时拥有是一种痛苦,放弃反而带来乐趣;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等类似的看法(可多角度去读一则寓言) 五、朗读表演《白兔和月亮》,提示朗读者必须注意的表情 这只独具审美的慧心的白兔来到林中草地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时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白兔在得到诸神之王的慷慨决定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当她看着属于自己的月亮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与表情?等等。 六、以同样的步骤学习《落难的王子》,提倡同学间的合作 文章中只写了一个场景来表现王子的多愁善感,你是否能设计出吻合其性格的其他场景?当时的王子的表情和动作、眼神应该如何表现?厄运落到他的头上的时候,王子又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你将从哪些方面去注意?等等。 领悟到作者构思的奇妙:作者把极端脆弱之人拟定为王子,又极写他的脆弱,所遭厄运突如其来不说,又极写其凶险,作者还借王子之口传达出寓意,借我与王子类似的经历告诉人们故事的普遍性,对人很有启发。 疑难问题:为什么主人公定为王子?为什么极写他的脆弱?为什么把厄运编造得如此凶险?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为什么最后写我也遭了厄运?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等。 蕴含的道理: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七、请学生自告奋勇地有表情地朗读两则寓言 八、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周国平著的其他寓言,并体会寓言的寓意。 2、课外阅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xx年版) 《人生寓言》教案5【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 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新课 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课件展示。) 三、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 1、概括复述要点。(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人生寓言》教案6○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白兔和月亮》: ①介绍寓言。 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朗读 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整体感知 ①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问题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②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寓言的讽刺意义。 辩证思维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落难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②与《白兔与月亮》L匕较阅读。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朗读、默读课文 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的表现上发人深省,而且在情节的编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 讨论题: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 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问题研究 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备案引导: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揭示中心。 [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比较阅读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体验与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点 评 本教学案,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本教学案依据教材特点,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形式新颖别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了教学重点。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思考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从教学流程上看,学生互动性强,参与面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训练。在思维训练方面,涉及到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独特感受。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人生寓言》教案7一、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二、文学常识: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根据故事与寓意之间联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寓示分为明寓、暗寓与借寓三种。 所谓明寓,指独立的寓示性文字直接出现在作品中,一般位于故事之后。如我国古代寓言《刻舟求剑》在故事之后有一段文字议论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船在寓示明确说出后,寓意也就不点自明。 所谓暗寓,指独立的寓示性文字不直接出现在作品中,但寓意直接点出。如伊索寓言《龟兔赛跑》在故事后写道:“奋发图强往往胜过恃才自满。”寓示性文字没有独立出现,不等于没有寓示,如同修辞学中的暗喻一样,虽然不出现比喻词,但仍然是比喻。 所谓借寓,指独立的寓示性文字连同寓意均不直接出现,整个作品只叙述一个单纯的故事。因而寓意比较隐蔽,这就是通过间接寓示来获得,而间接寓示包含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之中。 三、课文导读: 《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小白兔先前是心旷神怡地赏月,那是因为她与月亮之间是有着一定距离的;可是,一旦小白兔拥有月亮,她既是月亮的主人,同时,也成了月亮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月亮的阴晴圆缺,时时刻刻牵扯着她的心,“拥有”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遭遇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揭示了厄运使脆弱的人能变得坚强起来的人生哲理。王子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但在遭受了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的厄运之后,感悟出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受得了”。这就告诉人们,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坦然地面对厄运。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嬉戏(xī)风韵(yun)慷慨(kāngkǎi)禀告(bǐng)厄运(e)落难(nan)撑(chēng)皎洁(jiǎo)心旷神怡(yi)险象迭生(die)掳(lǔ)诸神之王(zhū) 2、形近字辨析: 宝藏(zang)智慧(hui)折断(zhe)慷慨(kāng)撤消(che)概念(gai)清澈(che)臧否(zāng)彗星(hui)拆分(chāi)灌溉(gai)车辙(zhe) 3、多音字辨析: nan(困难)zang(宝藏)mo(折磨)du(高度) 难藏磨度 nan(苦难)cang(收藏)mo(电磨)duo(揣度)zhe(折断)折she(折本)zhē(折腾) 4、词语解释: 慧心 佛教用语,指能悟道的心。后泛指智慧。 慷慨 情绪激昂;文中指大方,不吝惜。 闲适 清闲安逸。 正色 神情严肃或严厉。 落难 遭遇灾祸,处境困难。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阔大。 举世无双 全世界仅有的。 险象迭生 危险的现象不断出现。迭:屡次。 突如其来 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掳 抢取。 皎洁 月光明亮洁白。 5、词义辨析: 嬉戏游戏 二者都强调逗趣、玩笑,但略有不同。“嬉戏”强调笑闹、高兴、无拘无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有书面语色彩。而“游戏”一般用于儿童的娱乐活动,可以比喻用法用于成年人的活动。 五、文章结构: 《白兔和月亮》 第一部分(1段):叙述白兔赏月,阴晴圆缺皆风韵。 第二部分(2、3段):叙述白兔拥月,患得患失在心头。 第三部分(4段):叙述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 《落难的王子》 第一部分(1、2段):叙述多愁善感的王子遭受厄运。 第二部分(2~5段):叙述“我”与落难王子相遇,王子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第三部分(6、7段):叙述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 六、寓意: 《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小白兔先前是心旷神怡地赏月,那是因为她与月亮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可是,一旦小白兔拥有了月亮,她既是月亮的主人,同时,也成了月亮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月亮的阴晴圆缺,时时刻刻牵扯着她的心,“拥有”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通过王子的遭遇,揭示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人生哲理。王子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但在遭受了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的厄运之后,感悟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受得了”。这就告诉人们,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坦然地面对厄运。 七、相关资料: 1、《白兔和月亮》讲解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距离说来解释美感,强调审美状态是一种游戏状态,审美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说法都蕴涵着无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中国的审美传统主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态度和闲适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2、《落难的王子》讲解 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3、“月亮”不仅只是财富 七年级上册选了周国平的两则人生寓言,其中一则为《白兔与月亮》,故事内容十分简单,但寓意却深远丰厚,令人回昧无穷。然而,教参与多数老师皆把寓言主旨简单定为:对财富的态度。看了课本之后,断定可能是受课前导语的影响,课前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拥有财富是好事,但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这样的导向显然把寓言主题狭隘化和肤浅化了。 文中小白兔的欢乐与痛苦源于他与月亮关系的改变,开始小白兔与月亮的关系是欣赏、审美的关系,此时的小白兔是自由而快乐的。后来,小白兔对月亮的关系变成了占有的功利关系,小白兔便开始患得患失,变得痛苦小白兔的痛苦正源于她对待世界态度的转变,从一种审美的心态转变为了一种功利心态。以实用的功利心来待人接物,心便会拘于物而不得自由,因患得患失而变得痛苦。 我认为,作者写此寓言主要针对实Hj而功利的商品社会。小到个人对物质的贪婪,大到人类对自然之掠夺,一切美好的东西,人总是想占为己有,为己所用。人与世界的关系被完全物化了,世界万物皆是为我所用的资源。世界的物化必然导致生命感的丧失、美的消亡,其结果是人的不自由和痛苦。此文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占有并不一定幸福、快乐。我们应该以审美而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如此我们才会有一个快乐而自由的人生。这里提出的足一个人生观、人生态度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对待财富的态度问题。 八、阅读链接: 告别遗体的队伍 那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地,肃穆地向前移动着。我站在队伍里,胸前别着一朵小白花,小白花正中嵌着我的照片,别人和我一样,也都佩戴着嵌有自己的照片的小白花。 钟表奏着单调的哀乐。 这是永恒的仪式,我们排着队走向自己的遗体,同它作最后的告别。 我听见有人哭泣着祈祷:“慢些,再慢些。” 可等待的滋味是难受,哪怕是等待死亡,连最怕死的人也失去耐心了。女人们开始结毛衣,拉家常。男人们互相递烟,吹牛,评论队伍里的漂亮女人。那个小伙子伸手触一下排在他前面的姑娘的肩膀,姑娘回头露齿一笑。一位画家打开了画夹。一位音乐家架起了提琴。现在这支队伍沉浸在一片生气勃勃的喧闹声里了。 可怜的人呵,你们在走向死亡! 生命的得失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学会初步感受、揣磨、体味两则寓言的语言,并能对文章作简单的赏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练习朗读,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寓意,在读中品味语言的精美,在读中质疑探究、创造发现。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懂得正确地对待人生的得与失。 2、做一个坚强面对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设计一)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bull;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如同“人”吗?“灵魂”和“身体”是否缺一不可?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生寓言》。 (设计二)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设计三)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困难挫折甚至灾难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故事《人生寓言》,相信你会从中得到启示。 二、调动积累: 1、说说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狐假虎威、东施效颦、农夫与蛇、井底之蛙、愚公移山、黔驴技穷、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塞翁失马、鹬蚌相争、滥竽充数、朝三暮四 2、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你能说说寓言有哪些特点吗? 3、学生思考、交流: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性的故事。 寓言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了的生物或非生物。 寓言将深奥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的故事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寓言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三、学习《白兔与月亮》 1、探究寓意: ①请你朗读。 学生速读《白兔与月亮》,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故事情节,并找出出描写白兔心理活动的词语。 明确:赏月(心旷神怡)——得月(惊喜万分)——赏月(紧张不安)——还月(心旷神怡) ②请你探究。 (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思考、交流,明确: (1)白兔在拥有月亮以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 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它遭到侵犯和损害,否则就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 (2)白兔慧心未泯,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2、语言欣赏: ①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①“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此句运用了递进关系的句式,不仅具体表明白兔“独具审美的智慧”,更表明白兔爱月亮。 ②“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此句精美处有二。一是用对称的句式,使语言显现整齐匀称之美,又有节奏和谐之美;二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此时白兔轻松自由、不受功利驱使的心态美,蕴含着作者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③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3、辩证思维: ①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②学生交流、明确: 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这则寓言也使我们明白,人们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金銮殿龙座上的皇帝威风是威风,但是,如果他是篡权得来的,他肯定也害怕什么风吹草动,也是紧张不安的。寓言并没有鼓吹一无所有。 四、学习《落难的王子》 过渡:周国平曾说:“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1、背景点示: 此文是作者因亲身遭受一个厄运而作。作者的女儿刚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他们听到别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厄运落到他们身上,他们可受不了。而作者回想以前看到别人遭受厄运时,也有同感。于是便虚构了这个寓言故事。 2、整体感知: ①学生速读课文,复述故事。 (提示: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②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王子的身份变化:王子——奴隶——乞丐 王子的遭遇: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自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逃出虎口时成了残废,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3、探究寓意: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②“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③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交流,明确: ①由一个从未受过灾难、厄运的懦弱王子,最后也能变得坚强、勇敢。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②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说明了生性懦弱的王子能挺过灾难,变得坚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③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4、语言欣赏: 请细细品读课文,任选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几句评语。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①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②天哪,太可怕了!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五、对比阅读: 1、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2、师生交流,填写表格。 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主题 都是写人生的态度 获得之后的态度 受难之后的态度 情节 都是大起大落 好事变成坏事 坏事变成好事 表达方式 都是记叙故事 重在心理描写 重在记叙故事 结构 短小巧妙 设置了两个转折,前一个转折构成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以启迪 以“我”的见闻,展开情节,三处写到“天啊!太可怕了……”结尾省略,耐人寻味 六、教师小结: (设计一)两则寓言平易之中寄寓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现实生活中的幸运和厄运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应对,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折射出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境界。寓言启示我们要用超脱和闲适来提升生活的美感。既然这些都是人生主题中应有之义,愿我们能积极地面对,有尊严地接受生活的挑战。 (设计二)我们学习《人生寓言》,明白的也是人生的道理。其实我知道,“人生”这个词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还有几分沉重。因为你们的人生之旅才刚刚开始,脚下还是一片青青的芳草地,不过老师希望,今天的点滴收获能浇开你们芳草地中的一朵小花。然后是明天,后天……同学们,只要我们每天都有点滴收获,那么属于我们的人生芳草地一定会姹紫嫣红开遍! (设计三)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袋子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还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迪智慧,让思想活跃。如果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神奇的东西,想感受这座桥梁是何等的奇特,想知道那把钥匙是怎样的巧妙,那么请大家课后去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吧。 七、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利益──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坚强起来 《人生寓言》教案8教学目标 ①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得启示,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白兔和月亮》: ①介绍寓言。 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 说起寓言,同学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狐假虎威、丑女效颦、南辕北辙、叶公好龙、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有谁能说说寓言有什么特征? (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 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师 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丑女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 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也可选择“守株待兔”: 1、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 2、一次幸运不等于永远幸运。 3、人不要存侥幸心里。 4、不要死守着过时的经验不放,否则会失败的。 狐假虎威: 1、我们要善于识破那些像狐狸一样狡猾的人的伎俩。 2、从老虎的角度得出寓意:要分析形式,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从狐狸的角度得出寓意:遇到危机情况,要像狐狸一样机智、灵活。 《人生寓言》教案9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师: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1: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缘,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2、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克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萧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箭三雕: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1、师: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狐假虎威、东施效颦。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2、生3: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那么从“东施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3、师:作家严文井曾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东施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意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1、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生1: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3、师::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 生5: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5、师: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6、师: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分享。 生9: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7、师: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生10:我认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因为白兔一则没有能力去保卫财富,生怕别人抢去偷去;二则有了私欲之心便不会真正拥有。所以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私欲。(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11:我不赞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就不会产生得失之患。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平常心。(生点头,长时间鼓掌) (点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形成争辩,第一次进行多角度地解读。) 8、师:刚才同学们思想两相砥砺,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阅读本身就是你与作者的对话、你与同学间的对话、你与老师的对话。我在读这则寓言时,我想到要“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而这也正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寓言中读出很多理趣来,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读了《白兔与月亮》,我们在回头看一看萧伯纳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见解? (点评:师生同读同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重新解读寓意。) 生12:我现在能理解“得到了心爱的东西”有时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过,现在我对前半句话又发生了疑问:“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就一定不幸吗?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请大家带着这一新的问题用读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自读《苦难的王子》。 (点评:第二次多角度解读,翻出了新意,同时又生发出新的问题。自然导入第二则寓言。) 9、(生自读《苦难的王子》) 师:下面请以四人学习小组交流你的读书收获。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 生13:这个寓言讲述的是一个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能够顽强面对厄运的故事。从这一故事中我们悟出了两个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生14:我们这一组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边得将坚强起来”。 (点评:由“学会”走向“会学”。) 10、师:正所谓“保荐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还有句歌词也是鼓励处于逆境中的人们要充满希望,你会唱吗? 生1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师:这样的才是真心英雄。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吗? 生16:贝多芬耳聋后仍“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 生17:司马迁倍受宫刑仍坚持不懈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生18: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是一个盲人,但她以顽强的意志给她的创作带来里了光明,给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光明。 (点评:外联生活,三次强调课外积累。) 11、师:大家所举事例很有说服力。真可惜,我现在不是处于逆境,所以我成不了名人。说到此,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9:我又有了新的问 题:是不是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到厄运的人又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师:你说出了我的困惑。谁帮我解答? 生20:落难之后不一定能战胜脆弱,也有从此一蹶不振的。要培养坚韧的意志,我们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的意志。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需坚韧的意志,是可锻炼人的。还有遇到了难题,要静下心来攻克学习上的堡垒,又何尝不需要坚韧的意志? (点评:学生自己质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读。) 师:体会深刻。通过大家的讨论,现在再看萧伯纳的那句名言“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21:“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也未必是一种不幸。 (点评:温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读,又翻新意。) 12、师: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对人声中的.幸与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定会正确对待。请你说一条关于“得与失”的名言俗语以自勉。 生22: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生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生25: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英国谚语》 生26: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论厄运》 (点评:四次强调课外积累,交流名言,勉励自己。) 13、师:是啊,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没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创造、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未得”与“已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请你将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进行改写,然后送给你的朋友。 生27: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追求、去创造;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点评:第五次多角度解读,创造性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得以体现。) 四、运用留白,激发学生课外乐于探究 师: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像一座桥梁,带领我们渡到彼岸;寓言还像一把钥匙,引着你走进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东西,请大家课后去阅读周国平的另三则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孪生兄弟》、《执迷者悟》、《抉择》吧。 (点评:运用“留白”作为结尾,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 【教学反思】 1、解读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解读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本体,从寓言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的“自我”来,因为“寓言说的就是你呀。”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应局限于教参上提供的一种寓意。寓言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在解读中就会以喻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创造。 3、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就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在解读寓意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两则寓言连串起来进行教学,因为两则寓言本身就是根据辨证逻辑而成的,不宜分篇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生寓言》课堂实录这一教 《人生寓言》教案10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从白兔的生活体验、落难王子的命运,感悟人生,辩证地对待财富与不幸。 2、结合已有知识,探究寓言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品味、积累准确、形象的语言,复述课文。 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点: 1、掌握寓言的特点。 2、理解《白兔和月亮》、《落难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应该听说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吧,这个成语从一则寓言故事中得来,大体是这样的: 战国时期,长城附近住着一个老头,养了很多马,名叫赛翁。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他家的一匹马逃走了。乡亲们纷纷跑来安慰他。老头却十分平静地说:“没关系,丢失好马虽然是一大损失,但没准会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段时间,那匹马奇迹般地跑回来了,并且还带回来一匹北方匈奴的良马。乡亲们又纷纷前来道贺。这时,老头又意味深长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他有个酷爱骑马的儿子,天天骑着良马出去玩,有一天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把腿摔断了。左邻右舍又来探望、安慰他。这时老头又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一年后,北方匈奴入侵塞内,青壮男丁都被抓去当兵,十有八九都死于战场,而这个年轻人却因为摔断了腿未上前线,保全了一条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祸和福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有时候坏事能变成好事。当我们受到挫折或遭遇不幸时,常会用“塞翁失马”来安慰自己或别人。 刚才我们讲的是一则寓言故事,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寓言吗?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结构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的。西方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的寓言故事有不少保存在《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作家周国平的两篇寓言。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周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其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 2.课文导语 生阅读导语 师:寓言由一个故事和寓意组成,故事仿佛是身体,寓意则是灵魂,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领会蕴含于故事中的寓意。那么寓意如何去领会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找对比,找变化,看故事发生前后主人公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为何而产生?回答好这两个问题,用心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3.初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这两则寓言,首先齐读《白兔和月亮》。 二、内容研讨一 师:读过一遍课文,我们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第一、四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说说兔子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明确: 1、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2、月亮是何等珍贵的物品,而青草是如此平凡。天空可以泰然拥有月亮,而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 3、拥有非分之财并过分看重财富,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三、内容探讨二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一则寓言《落难的王子》,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齐读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1、文中“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两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别出自哪几个人之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2、王子的性格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3、请在文中划出本文的主旨句,概括寓意。 明确: 1、王子、我、其他人;对比写出人世间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 2、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炼,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3、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四、活动体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两则寓言来准备两个课本剧,《白兔和月亮》结尾处说“兔子去拜见诸神之王”请同学们前后相互合作,扮演拜见时的情景。《落难的王子》一则一人演王子,一人演路人,准备好之后上台表演。 《人生寓言》教案11一、锁定的问题: 1、掌握本文生字生词 2、理解寓言的含义。 3、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4、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查字典、词典解决疑难字词。 2、课前搜集学过或看过的寓言,了解其寓意,并把题目和作者写到课本上,准备发言。 3、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4、合作交流优美的语言,并通过练习来学习精美的表达。 具体实施过程: (一)老师生动讲述《掩耳盗铃》的故事。 问:这个故事听说过吗?是什么体裁(文体)?(是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请说出大致内容和作者。(略) 这些寓言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吗?(不是,是虚构的故事) 作者写这样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给人以启示) 结合我们听的寓言,你还可以知道寓言的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明确。(多媒体展示)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生活的启示。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主人公可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创作上主要采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两则寓言,看一看作者想要通过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 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展示 1、给下列划线注音:(包括《落难的王子》) 慷慨()禀告()厄运()折磨()行乞()险象迭生() 2、解释下列词语:(包括《落难的王子》) 慧心心旷神怡举世无双多愁善感天灾人祸 突如其来 得失之患 学生回答后,学生纠正评价(略) (三)请学生本则寓言。(注意语气) 1、整体感知 ①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给一分钟时间准备,要求学生根据六要素,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学生自己解决:第一问,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第二问,用自己语言来回答。 板书:拥有月亮之前:心旷神怡、无忧无虑 对比得失之患 拥有月亮之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小组讨论解决: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解决。师生共同总结:从白兔得月又弃月中讲述了拥有巨大的利益公色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道理,因而告诫我们面对财富要在正确的认识。 ②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不仅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且其中的语言也相当优美,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细读一至两遍课文,把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划出来,并把赏析性文字写到旁边。 这里老师举一例(多媒体展示):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睛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白兔得到月亮之前赏月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的心情。“无不”,表双重否定,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觉得月亮各具风韵,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多媒体展示) 提示: 1、写出本句话的主要内容。 2、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方面、从用词的生动性或准确性方面、从人物的情感方面来分析。 学生小组先交流,然后把本组综合性分析提交全班。师鼓励性评价。略 2、问题研究 ①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自己思考回答:白兔慧心未泯。) ②“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这句话中,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深意? (自己思考回答:和兔子想比,人类慧心已泯。显示了寓言的讽刺意义) ④(辩证思维)你听说过或见过像兔子一样有得失之患的人吗?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小组交流回答,要求举例说明) 3、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三、课堂练习设计:(发课堂练习纸)(当堂做,当堂评讲)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_______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_______,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_______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_______。”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_______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给加粗的字注音。 皎洁( ) 绷着( ) 金窖( ) 险象迭生( ) 抢劫( ) 未泯( ) 撤销( ) 慷慨( )( ) 2、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 3、解释下边两个词语。 心旷神怡: 得失之患: 险象迭生: 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从文中找出能反映“月亮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的语句,并指出这些语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选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类不同的是”这几个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4)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5)“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运用此句结构,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仿造句子。 (6)白兔得到月亮必然会有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7)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患得患失心态迥然不同,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四、教学预期效果: 1、全部学生识记字词、寓言。学会根据六要素复述本则寓言。掌握本则寓言的寓意,理解对人类的讽刺。 2、大部分学生掌握1,学会感受并分析优美的语言。 3、学力较好的学生掌握1、2,学会运用优美的语言,联系现实中与白兔相似的人,把握自己的人生际遇。 《人生寓言》教案12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新的字词、成语。 2、准确把握寓言的含义。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字词的解释。 2、理解并掌握寓言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1、正确运用新的字词、成语(通过例句、造句的形式) 2、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对于财富、灾难有个正确而且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白兔与月亮》 (一)导入 1、播放一段《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视频(1:45分钟) 2、请同学们谈谈以前听过些什么寓言故事?(2分钟) 3、请同学们谈谈“寓言”是什么?(3分钟) 参考: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采取虚构的情节和另有寄托的手法,表达含有深奥哲理的故事。一般是指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寓言四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虚构性,三是寄托性,四是哲理性。 (二)认识作者作品(1分钟) (图)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作品选自《周国平文集》。 (三)认识生字词、解释(课本P39读一读写一写)(5分钟) huì( )心 xī( )戏 风yùn( ) kāng( )kǎi( ) bǐng( )告 (叫同学上去黑板上写,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 成语解释:(只需回答2个,其余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去好好查找成语的意思。)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多愁善感、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次次出现。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5分钟) 提问1:《白兔与月亮》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白兔因为懂得赏月而被诸神之王赐予它月亮,但白兔拥有了月亮之后却失去了赏月的慧心,于是白兔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 (赏月 得月 守月 还月) 提问2: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提示1:为什么白兔会失去赏月的慧心呢?) (提示2:为什么白兔要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呢?) (提示3:白兔拥有了月亮反而变得患得患失,没有月亮的时候反而活得更加洒脱,财富是不是会成为白兔的一种负累呢?) 参考:拥有财富有时候会成为一种负累,要想能够发现和欣赏事物的美,就不能抱着一种占有的态度,不该拥有的或者不属于自己的,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提问3:《白兔与月亮》有两处转折、两处对比,请分析。 两处转折:白兔得月、白兔还月,两次心态进行对比分析,拥有不该拥有的东西不见得是好事情。 两处对比:白兔慧心未泯VS人类慧心已泯,说明白兔尚且能领悟到对不该拥有的东西学会放弃,而大部分人踪认为拥有就是幸福,不肯放弃不该得到的利益,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如此对比,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 (五)主题拓展(5分钟) 1、拥有财富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2、讨论应如何看待人生的财富? 《落难的王子》 (一)导入(1分钟) 很多同学在军训日记中提到,军训的第一天就全身操练的酸痛、发麻了。与大家平时的生活相比是多么辛苦多么累,很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提到,认为自己可能坚持不下去了,但谁知道我们每个同学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现在你们回头想想,当初认为多么艰难的事,最后你们不都做到了吗?其实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到你真正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你就必然会变得坚强。好,我们接下来看看《人生寓言》的第二篇《落难的王子》。 (二)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5分钟) 提问1:《落难的王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而变得坚强的故事。 (怕厄运 遭厄运 抗厄运) 提问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课题,人必须在遇到苦难后变得更加勇敢地面对苦难,然后战胜苦难。 提问3:寓言中反复出现了3次:“天哪,太可怕了!……”,找出出现这句话的段落,分析一下分别出自谁之口?其用意是什么? 参考: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在“我”耳边响起,出自别人之口。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并有“我”的体验在其中,拉近寓言与读者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助于寓意的理解。来自不同的人口中,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提问4:结尾是一个未完的句子“天哪,太可怕了!……”,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找出寓言的中心句) 参考:说明故事还会不断延续下去,而旁观者的叹息也会无限循环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体会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三)主题拓展(3分钟)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人生寓言》教案13【教材分析】 这一则寓言的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首先必须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设计思路】 1、看导语默读课文。 2、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3、朗读。 4、内容研讨。 5、语言运用。 6、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增加理解。 7、作业。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课时】 二课时。 【教具运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第二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逆境中成长》。 【备课卡片】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说。 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人生寓言》教案14主要内容: 第七课:《第一次真好》 第八课:《人生寓言》(节选) 学习重点: 《第一次真好》 1、理解课文《第一次真好》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人生寓言》 1、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习《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语言。 知识讲解: 一、基础知识: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 嬉戏xī撤销chè风韵yùn皎洁jiǎo 禀告bǐng厄运è金窖jiào抢劫jié 行乞qǐ落难nàn泯灭mǐn俘虏lǔ 阴晴圆缺qíng心旷神怡kuàng险象迭生dié 2、辨别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 慷慨——灌溉擅长——禀告抢劫——胆怯地窖——窘迫拐杖——特别销毁——撤销皎洁——狡猾泯灭——流氓嬉戏——戏耍玲珑——伶俐雏形——皱纹孵化——腐化 羞耻——羞辱心旷神怡——身心愉悦阴晴圆缺——多愁善感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和神情。 雏形:事物最初所具备的形态。 碌碌无为:平庸而无所作为。 不可磨灭:指功劳业绩等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或其他原因而消失。 闲适:清闲而安逸。 窖子:收藏东西的地洞或坑。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险象迭生:危险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发生。 禀告:就是指向长辈或上级报告。 二、重点分析: 1、作者为什么把短文的标题命名为《第一次真好》? 作者写了许多的第一次:详写的第一次有——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略写了许多第一次。作者又对此总结出特殊的“好”的感悟。因而,就把文题命名为《第一次真好》。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好”在:第一次的奇妙、第一次的新鲜而刺激、第一次的回味无穷——积极的生活,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享受生活。 3、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风情”在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在南方,旁边又有人家,这是南方的风土、南方的人情。 4、既然“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又为什么“使人回味无穷”? 虽然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或者叫人难受,或者叫人做起来困难、受到惊吓等等。但是,感觉都是新鲜的,从没有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很深,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5、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发现,勇敢尝试,才能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彩多姿。 6、阅读《白兔和月亮》,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7、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白兔的“得”,不是一般的“得”,试想如果白兔得到一把青草,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吗?白兔得到月亮,虽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是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月亮归属于白兔,其实白兔也成了月亮的奴隶。这种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 8、是不是只有一贫如洗才能安闲自在? 不是。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自身如此渺小,也就会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必然会引起得失之患,就应该放弃这种拥有。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泰然拥有。而白兔拥有青草,也应泰然拥有。 9、《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要注意揣摩。 月色皎洁时,白兔——无忧无虑的嬉戏,心旷神怡的赏月。 乌云蔽月时,白兔——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时,白兔——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10、阅读《落难的王子》,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1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经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12、《落难的王子》这篇寓言的编写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寓言,主要是通过叙述故事来讲道理。而《落难的王子》这篇寓言的编写方法却很特别,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人物,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为王子,极写他怎样脆弱。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最后,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构思也很特别: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不但亲眼见过王子,还与他有过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天哪,太可怕了!”这句话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而且,只重复半截,耐人寻味。王子的故事在前,“我”的经历在后,又将如何?引人深思,给人启发。 13、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我们如何面对厄运?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如果厄运落到头上,不必倒下,应该顽强的挑战命运。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变得坚强起来。 巩固训练 1、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全对的一组() A嬉戏xī撤销cè风韵yùn皎洁jiǎoB禀告bǐn厄运è金窖jiào抢劫jié C行乞qǐ落难nàn泯灭mǐn俘虏lǔ D硕果shuò霎时shà玲珑lín孵化fū 2、找出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 A慷慨——灌溉皎洁——狡猾抢劫——胆怯B地窖——窘迫拐杖——特别善长——禀告C泯灭——流氓嬉戏——戏耍玲珑——伶俐D销毁——撤销雏形——皱纹孵化——腐化 3、《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4、说说《白兔和月亮》以及《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迁移阅读 (一) 张三带着斧头从树林里走过,一棵小树拦住他,对他说道:“把这些树木砍个干净吧,好心肠的朋友,我希望你砍掉它们!它们不让我自由发展,太阳光照不到我的身上;伸展我的根子吧,我又根本找不到地方;我的四周没有一点儿风的声音,这些树木在我头顶上结成了一个道地的罗网。我告诉你吧,要不是它们挡着我,要是我能自由生长,一年之内你就可以看到我成为这地方的光荣和骄傲,我的友爱的树阴将要一直遮蔽到山谷的左右两边。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如此,你瞧!我是灌木——就这么点儿高。” 于是张三挥动着他的斧头,为朋友帮忙。他的好心肠没半点儿犹豫,他在小树的四周,开辟出了整整齐齐的一块地方。 可怜的小树!它的胜利并没有存在多久,起初是炎热晒干了它的汁液,接着是挨到了大雨和冰雹的打击,最后,一场可怕的风暴,把 它的枝叶都吹折打落了。 “愚蠢的东西”,小树听见附近有一条蛇说道,“你的毁灭是你自己招来的,如果你在树林的慈爱的荫庇下多栽培些日子,那么,无论炎热也好,大风也好,都不可能这样地逼上门来;你有老树保护你的安全。如果到了那些树木因为寿命已经结束,统统消失了的时候,这就轮到你一年年地成长,长到它们那样的高大,那时候你已经日积月累地锻炼得壮健有力,就不会有今日种种的祸害发生了。即使是再厉害点儿的风暴,你也经得住,也可以安然无恙。” 1、用一句话概述故事内容。 2、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3、为什么要写小树抱怨老树呢? 4、联系全文,用转折关系句“虽然……但是……”写两句话,说明其它树木对小树是既有弊也有利的。 5、蛇为什么说小树是愚蠢的东西? 6、蛇的话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二)池沼和河流 “这是怎么回事呢?”池沼对她附近的河流问道,“我老是看到你整天奔流不息,亲爱的姐姐,你一定累得要命吧!而且我老是看到,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大船,一会儿负着漫长的木筏,在我眼前奔流而过。小船小划子更不用说了,他们多得没有个穷尽。你什么时候才抛弃这样无聊的生活呢?换了我啊,可真要把我烦腻死了,我宁可干涸掉! “像我这样安安逸逸的生活,难道你还找得到吗?我承认我并不出名;我没有蜿蜒流过整幅地图,弹琴的也不歌颂我的名声。可是这些个虚名果真有什么实惠吗?我,一个幸福的闲人,舒舒服服悠悠闲闲地荡漾在柔和的泥岸之间,好比高贵的太太们窝在沙发的靠枕里一样。大船小船也罢,氽来的木头也罢,我这儿可没有这些无谓的纷扰,甚至小划子有多重我也不知道哩!至多偶尔有几片落叶漂浮在我的胸膛上,那是微风把他们送来和我一起休息的。一切风暴有树林挡住,一切烦恼我也沾染不上,我的命运是再好不过的了!周围的尘世不断地忙忙碌碌,我却躺在哲学的梦里养神休息。” “哲学家,你既然懂得道理。可别忘了这一条法则,”河流回答道,“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如果我成了伟大壮阔的河流,那么,就是因为我并不躺在那儿做梦,却按照这个法则川流不息。结果呢,我的源源不绝的水,又多又清的水,一年复一年地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因而赢得了光荣的名誉,或许我还要世世代代地川流不息下去;那时候,甚至你的名字也不会有人知道的了。”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了,壮丽的河流仍旧川流不息,池沼却一年浅似一年。池沼面上浮着一层黏液,芦苇生出来了,而且生长得很快,池沼终于干涸了。 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会衰退的,而且会在慢性的腐朽中归于消灭;懒惰致命地支配一切的地方,工作,艰难的工作,就没有起色,就无法重振旗鼓。 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写出正确读音: (1)池沼(2)木筏(3)干涸(4)蜿蜒(5)荡漾(6)沾染(7)懒堕(8)黏液(9)腻烦(10)安逸 2、解释下列词语: (1)安逸:(2)干涸: 3、本文的体裁是:() A、散文B、童话C、寓言D、神话 4、本文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运用什么写法、写出两者怎样不同的特点?二者结局如何? 5、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巩固训练 1、C2、B3、“好”在:第一次的奇妙、第一次的新鲜而刺激、第一次的回味无穷。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发现,勇敢尝试,才能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彩多姿。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迁移阅读 (一)1、故事内容是:小树为了自己迫不及待的成长,不惜毁掉周围的老树。失去了老树的荫蔽,小树经受不起炙晒、雨淋、冰雹和风暴,终于毁灭。2、写作手法是:拟人的手法。3、目的是:表现出小树自大的特点。4、虽然老树给小树的成长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但更给小树提供了保护,保证了小树的健康成长。5、小树只留心到了老树对它形成的阻碍和对它不利的一面,却忘了老树带给它的许多好处。6、启示是:任何人都少不了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谁也不能单独地生活。 (二)1、(1)zhǎo(2)fá(3)hé(4)yán(5)yàng(6)zhān(7)duò(8)nián(9)nì(10)yì2、(1)安闲舒适。(2)水干,枯竭。3、C4、修辞方法:拟人。写法:对比。特点:池沼——停滞不前。河流——川流不息。结局:池沼——干涸。河流——成为一条壮丽的河流。5、只有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相反者则一事无成。 《人生寓言》教案15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感悟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八、教学反思 《人生寓言(节选)》知识点梳理 第3课 人生寓言(节选)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嬉xī戏 风韵yùn 慷慨kǎi 金窖jiào 抢劫jié 泯mǐn灭 禀bǐng告 厄è运 掳lǔ 皎洁jiǎo 险象迭dié生 2.解释下列词语。 (1)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 闲适:清闲安适。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4) 泯灭:丧失。 (5) 厄运:不幸的命运。 (6)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7)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二、重点句子 1.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 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三、文学(文体)常识 1.《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哲学家(称谓) 周国平(人名)。2.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