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说课稿 |
范文 | 说课稿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属于世界地理的总论部分,在本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时主要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对第一课时世界气候类型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学习世界自然地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图像和图片资料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归纳,及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时教材内容及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参与读图进行教学分析。采用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讲授法、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地理观察,地理比较,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导学的原则,辅助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首先通过展示两组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气温和降水。观察得出:气温和降水存在着地区差异,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有没有规律?引入本课话题。 (二)探究规律 首先向学生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提出问题:对此图如何判读?给出读图指导,让学生明确气温分布图的判读方法,为以下的读图分析做好准备。接下来依次设置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读图观察,自己发现规律,同时教师辅以教学演示和直观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发现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最后学生独立总结归纳。在探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这一部分,由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读图方法,所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读图观察,然后设计具有代表性的讨论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辅以教学演示,共同得出规律。 (三)分析归因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教材的难点。本着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顺序和过程进行设计。其中纬度位置是基本因素,学生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从赤道地区多雨成因示意图入手,引起学生探究成因的好奇心,进而分析纬度影响气温的原理。然后利用两个问题情境,引出其他两个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和地形,利用实验现象、地形雨等直观图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对成因进一步探究。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这部分教学步步深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影响气候因素和形成思维的方法。 (四)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任务,引导学生使用本课所学重点知识完成任务,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提出问题,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学生思考,通过课下小组合作,整理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说课稿 篇2一、导入新课 (1)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了课题,老师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紧扣课题中的哪一个字来写的?(野)那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野”字上要加一个引号呢?) 师:这个问题就等我们学完课文之后再请同学来回答 二、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完成问题: 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黑板出示难读的词语,请学生读 3、学生汇报自读后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板书:山、水、动物、人) 4、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通过自己读,我们已理清了文章的结构,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野山、野水、充满野性的动物和人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呢? 三、合作探究,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下面请分四人小组按要求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合作探究:索溪峪的山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2)、小组内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2、小组汇报探究的结果 (1)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2)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后请其他同学评一评,再分男女读相关的句子 (3)老师读写山的惊险的句子,学生想象、评价 (4)全班配乐朗读 四、学法延伸,自学描写水、动物、人的段落 读完这一段话,我们仿佛置身于索溪峪那惊险、磅礴、不拘一格、千姿百态的的山中,也不得不惊叹于她那纯天然的、野性的美那么,索溪峪的水、动物、人又是怎样的呢?下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学习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一位同学:该采取什么方法去学习你们喜欢的段落呢? 1、学生自学喜欢的段落,教师随机指导 2、学习汇报:说一说索溪峪的水、动物、人的野各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如:做小导游、当摄影师、有感情地朗读等) 五、体会感情 同学们,那惊险的山、调皮的水、顽皮的猴子、率真的人们,你们喜欢吗?那这种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野性、自然、纯朴、纯真) 现在,你们明白了课题中野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吗?(野字的真正含义是指索溪峪的那种天然、野性、纯朴的美) 那么作者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在作者的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么你们读了这篇文章,又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学生畅谈,教师点拨学生从文章的表达方法和索溪峪天然的自然风光两方面谈) 看得出来,此时的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大家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六、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又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其实,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惊险的华山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们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祖国壮美的山河。 说课稿 篇3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五年级学生属于水平三的范畴,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由此我选择了舞狮作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 狮子是百兽之王,也是一种祥瑞的动物。舞狮兼具文化、娱乐、运动健身、教育等特色,舞狮技艺的表现,充满节奏的美感,给人祥和的感觉,逢年过节、婚庆喜事、重大节日,祥狮献瑞是不可缺少的重头戏之一,并且它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本课以舞狮为主教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题材引入课堂,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体育无处不在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说学生情况。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好奇心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他们好胜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容易调动其积极性。但学生的合作能力、灵敏性和协调能力较弱, 因此本节课确立如下学习目标: 三、说目标。 1、初步认识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舞狮;学习舞狮的3—4个基本动作,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 2、初步尝试合作走及合作跑的方法,发展学生奔跑能力; 3、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及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构思。 (一)开始部分:这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教师利用狮头和简练的语言引入本课,同时引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准备部分: (1)小游戏:抢座位。 (2)小游戏:赶海人。 游戏设计目的:增加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参与本节体育课的兴趣。充分活动学生身体,进行热身。 (三)主要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郁的学习兴趣感,重视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尝试,在练习中去体会,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并且教师融入教学中,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1、舞狮:利用小垫子为器材,涉及舞狮的环节。这个内容是中国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同时也是对2人配合要求很高的练习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的练习,主要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 2、蟹行大赛:这一部分充分利用游戏、竞赛这一体育教育的良好途径,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强心,不仅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更主要的是发展了下肢奔跑能力和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赛龙舟: a、采用2人一组持垫合作跑的方式进行接力。这样既提高合作跑的难度,同时也减免了出现危险的因素, b、采用8人一组,组成一条大龙舟进行合作走的方式。这个环节的设置,引入中国传统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划龙舟,既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自己的水上项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一种增加难度的合作走的练习。 (四)结束部分 最后优美的音乐配以和谐自然的放松操,通过师生垫上共舞使学生身心都达到充分放松,并得到情感艺术享受。 五、说学法。 1体验: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造:学生想象力丰富,在练习中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舞狮动作的印象。如在练习舞狮环节中,适当给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创造一些他们认为好的舞狮动作。 3展示:通过学生的个体展示,使同学们直观的获取更多的它们自己创造的动作,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更为有利学生掌握动作。 4应用:利用蟹行大赛、帆船赛,加深舞狮步伐在学生脑子里的印象。 六、说教法。 教学中,我采用了讲解示范法、评价法、讨论法和练习法,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动口、动脑,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机制,将学习内容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掌握完整的学习内容。 七、学生运动负荷分析、预计 1、运动技能 :学生掌握95%以上。 2、平均心率 :125/分左右 。 3、生理指标: a、练习密度 45%左右; b、运动负荷1.4左右。 4、心理指标: a、愉悦度 (高); b、兴趣性 (浓)。 说课稿 篇4《哪种材料硬》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本课是在认识了生活中周围的物体由不同种类材料组成的基础上,开始具体探究材料的物理特性——硬度,并且学习通过刻划法来比较材料的硬度。这是本单元探究物体物理特性的开端,所以比较物体的硬度这个实验探究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硬度是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特性之一,学生对它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能通过自己的一些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软硬,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和方法和科学的标准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设计了一个交流互动的环节。我使用摸一摸的游戏,在猜测中使全班同学都参与这个讨论的过程,从而来认识更科学的刻划法。这也更充分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教学目标 1、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2、认识金属坚硬、有光泽、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的特征,将特征与用途相联系。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木头、纸、金属、塑料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并对材料进行比较、排序和描述。 2、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了解金属的不同物理特性,并能用语言描述材料的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物体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检验的。 2、认识到用刻划的实验方式检验硬度大小更准确、可靠。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刻划的方法,判断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材料的硬度大小。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 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各两份); 实验记录单(每组表一表二各一张) ; 木片、铁片、塑料片、烧杯、热水。 2.教师准备: 棉花、橡皮、塑料袋、小黑板、金属炊具、金属暖手宝、砂纸、铁丝、空饮料罐、电路装置(电池)。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一个塑料袋(装棉花和铁块),让学生摸一摸,猜猜里面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用了什么方法猜出来的? 2、出示四种材料,分别是:(师出示材料,生齐答)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思考哪种材料最硬? 3、板书课题:哪种材料硬。 二、比较硬度。 1、小组讨论猜测哪种材料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 2、组织汇报、交流。 3、揭示科学的实验方法:刻划。 4、说明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5、演示实验第一组:木条分别去刻其他四种物品 ,并填写好记录表。 6、发放实验记录单和实验器材,学生开始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上台汇报,展示记录单。 8、小结。 三、认识金属。 1、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除了铁,你还知道哪些金属?(板书:金属) 2、列举生活中金属制品。 3、小组讨论、交流,发现金属的特征。并填写在气泡图中。(发放记录单) 5、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比较坚硬; (2)有金属光泽; (3)延展性: (4)易传热 (5)能导电 6、证明铁的这些特性,并说说在实际中的运用。 (1)用砂纸摩擦带锈的铁钉,会发现有它有金属光泽。比如不锈钢的厨房用具,很漂亮;用来装饰的首饰等。 (2)用锤砸扁铁丝,放在展台上观察前后形状变化。金属这种易变形的特性叫延展性。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我们的文具盒、灯罩、有些手机外壳黑板包边等。 (3)做铁丝、竹签泡热水实验,请学生感受它们温度的变化。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了易传热这一特性?比如炊具、烤火用的电炉丝、有些家中装置的散热片。 (4)用展示台演示灯泡变亮实验过程。当然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电、要导电就离不开金属。 四、情感教育。 1、出示铝制饮料罐,让学生说说它所运用的金属的特性。 2、了解饮料罐的来历,渗透环保教育。 (1)老师介绍铝制饮料罐的由来。 (2)学生汇报启示。 五、总结 咱们班同学不但聪明、勤于动脑,而且节能、环保的意识还很强,老师十分欣慰。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变废为宝的材料,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这样,既美化生活,同时也为节能、环保出一份力。 六、布置作业。 1、自己为节能、环保出一份力,变废为宝;宣传、号召周围的人们为节能、环保出力。 2、寻找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并说出它运用了金属的哪些特性? 【板书设计】 第2课 哪种材料硬 刻划 铁钉、塑料、木头、卡纸 金属:比较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 说课稿 篇5一、教材分析 《卢沟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美观的造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同时通过介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的特点。 2. 教学难点:体会卢沟桥特殊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学情说明 三年级学生年龄在八到九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画面特别感兴趣。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文本介绍的内容相隔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有限的文字来理解卢沟桥无与伦比的美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认为充分运用白板资源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差距,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上本课时我充分利用白板资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受卢沟桥的美,感受先烈热爱祖国的情怀。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积极地做。 四、教法 基于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学生自主合作等教学方法,利用白板资源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流程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请首先看我们的教学流程。 明情1.揭题导入,激发学生走进文本 学生细读文本 激情2.自读全文,整体感受卢沟桥的特点 实践语言 入情3.细读课文,深入感悟卢沟桥的美 提炼方法 抒情4.恰当设疑,促进课堂学习延伸 感悟精神 (暗线) (明线) 我认为这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的学科魅力,那么,作为这一课的教学载体,白板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出它的优势呢?我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 第一、利用白板资源显细节,落实语言学习过程 细节体现艺术,它能够精心打造课堂语言的世界,带给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的真实体验,这表现在: A 细化词语学习过程 B 优化句子学习效果 首先细化词语的学习过程: 有人说数字是冰冷的,可是把这些数字放在语句中,你能体会出什么?让学生感受具体数字和描写表现的是狮子多,姿态多,姿态美,然后我问学生再看这些数字,你们有怎样的心情?学生就由此体会出数字所表达的自豪和骄傲,白板让学生经历了感知词语,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层层深入的过程,带给了学生实实在在的词语学习体验。 优化句子的学习效果,课文的第2自然段中描写卢沟桥造型美观的句子,看似平淡,但是白板丰富了句子的教学(请看教学的现场),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了狮子的千姿百态,这时再让学生走进文本联系句子理解狮子的形态各异,白板突出了语境的学习,学生在视觉中感受到了石狮的造型美观,利用白板以具体的词句品味为切入口,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课文教学的重点,而课堂也因为视觉的丰盈而更有实效。 第二、利用白板资源创设情境,促进语文能力提升 情感与语文相伴相生,那么在这堂课上,我利用白板创设课堂情境,深化学生的读,激发学生的说,促进学生的写。 首先,深化学生的读,在学习描写狮子形态这一部分,学生的朗读只能停留在表面,读不出语言所表现的情境,我在白板上适时的补充书上的原句,并且导入一段“卢沟桥”视频,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有了内心的真切体验,学生的朗读也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激发学生的说: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就利用文本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说说其它狮子的形态,学生的话语不同,表情不同,再一次感受了石狮是“美的奇观”,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次促动学生的写。在阅读了结尾四、五自然段后,我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每年的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我用白板出示关于“七七事变”的资料和中国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抗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拓展题:假如你是卢沟桥的狮子,你会怎么说?这个问题给了学生倾吐的平台,学生在动笔中表达真情,放飞真情,这是我运用白板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利用白板巧拓展,丰富课堂学习维度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更大化发挥课堂学习的实效,我在课堂中数次进行拓展,增加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淀,随着课文的学习我补充了卢沟桥各种纪念活动的图片,还有关于卢沟桥的诗歌,学生在阅读中扩充了储备,开阔了视野,触发了情感,突破了难点,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有关卢沟桥的书,学生的思考不会因为下课而中止,我们的语文也走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之中。 第四、利用白板促迁移,引导学法积极内化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内化学习方法,白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利用白板回放的功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课文的写作方法,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进行练笔,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那么白板让课堂更加的具有开放性,也给了学生厚实的学习空间。 各位老师,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设计,对白板的运用,我认为我的教学图层显得更加的充实生动,很好的达到了我这节课所预期的目标。当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通过阐述邓小平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表现了他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启迪我们要向邓小平爷爷学习他那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全文共2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邓小平爷爷从小就写得一手好字。第二段(第2自然段):具体写邓小平爷爷从小怎样练字和取得的成绩。 二、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指课题)学生读课题。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小朋友词语掌握的怎么样了?(出示词语) 2、复习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二、教学新课 过渡:小朋友们词语掌握的真扎实。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读) 1、读完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 (1)“经常”是什么意思呀?指名回答,你能读好这个词吗?(指名读) (2)那邓小平爷爷为什么受到老师的夸奖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 过渡:小朋友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那你自己用开心高兴的心情练一练。(学生读) 都读好了吗?我们现在一起用开心高兴的语气来读一读。(教师引读) 2、过渡: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他是天生的吗?请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他是怎样写成一手好字的?打开书自己读读。 (1)、小朋友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怎样练字的!但我想先问问小朋友,他为什么要练字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学生回答,出示相关的句子)评:你真会学习。 (2)、邓小平爷爷从小就开始练写毛笔字了,那他是怎样练得呢? 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先生要……字帖写。”邓小平爷爷就是这样练字的,这丫也就是练字的方法,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3)、(出示句子)你看,我现在把它们的位置交换一下行吗?变成先照着字帖写,等练熟了,再用纸蒙着字帖描。可不可以?为什么? (4)、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课件点击“先”“再”) 位置是不可以颠倒的,这就像我们写字一样,那你能用这样的句型来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5)、这可是练字的好方法,我们再把它读一读。(齐读) 3、过渡:写的好的字老师就在上面画个红圈圈,邓小平爷爷记住老师的话了,那他只是一次,两次按要求去做吗?(学生回答)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每次……最多”。你又是从这句话中哪个词看出来的? (1)、“每次”是什么意思?“次次” (2)、邓小平爷爷第一次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邓小平爷爷第二次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邓小平爷爷第三次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 是呀,邓小平爷爷每次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从中你知道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 (3)、那你能读出邓小平爷爷刻苦、认真来吗?自己读一读。(齐读) 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母亲知道以后(引读)…… (4)、小结:学了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了邓小平爷爷是如何练习写字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小时候邓小平爷爷刻苦,认真写字的情景。当时(引读)…… 三、课外拓展 四、学习写字 到、功、课 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 《挑战第一次》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尝试,旨在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愉快的生活态度。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开篇,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第一次”,通过挑战“第一次”经验问题与探究,引导学生懂得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辨,在生活中,哪些是可以挑战的事情。增强学生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从而坚定学生勇于挑战的品质。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敢于挑战的勇气 【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辨析适宜的挑战及其方式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一起挑战,共同成长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应对挑战的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勇于尝试,正确应对挑战。 二、说学情 我们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享受着小公主和小王子的待遇,单独应对挑战的机会很少,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强。因此本节课除课堂的教学活动以外,还课前邀请学生家长通过帮助孩子回忆第一次挑战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三、说教法学法 本框主要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加深学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学法方面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导入 教师展示《小马过河》的故事,邀请学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我总结小马长大了,第一次送麦子到磨坊,这就是挑战,引出课题:挑战第一次。 导入部分运用故事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我的第一次 安排学生课前准备,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回忆自己曾经经历的“第一次挑战”,包括当时的情景,自己的状态与心情,越细致越好。还可以邀请爸爸妈妈协助,一起收集自己“第一次尝试”的照片、视频、音频等材料,带到班级来分享。学生课上分享自己的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吃饭,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学跳绳等,课堂气氛浓郁,学生参与度很高。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一部分难度系数不高,通过课前搜集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课前搜集的形式,也帮助家长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学校道德教育中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合作。 2、我还想试 学生分享完自己的很多的“第一次”,接下来我组织学生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其他想尝试的事情,可以从想尝试的事情是什么?准备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尝试?这种尝试需要什么帮助等等。学生小组交流后推荐最有趣味的事情进行分享,小组代表从想要尝试做家务,去超市买东西,翻跟头等。我适时追问学生这些尝试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认识到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如果超市过远,则不能自己单独去买东西,家务劳动也要注意远离道具等,我进行点拨敢于尝试说明同学们很勇敢,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注意不要到危险地方去等。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通过小组的力量锻炼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尝试,那些事情不可以贸然尝试,有利于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3、我们一起来挑战 我出示两位同学的尝试目标:游泳敢于下水和假期少看电视。请同学们接龙游戏的形式出主意帮助他们完成尝试目标。学生从多体验,多尝试下水,多玩一些趣味游戏,请家长和好朋友监督等,我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挑战之后发现没有那么难,鼓励学生多尝试。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落脚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勇于尝试很重要,尝试也要掌握方法,还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等,为完成作业挑战自己做好准备和铺垫。 环节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既可以快速梳理知识点,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环节四:布置作业 制定自己的挑战计划表,包括挑战项目,挑战计划,挑战情况等。 此实践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传递教学信息,也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我的板书如下所示: 挑战第一次 一、我的第一次 二、我还想试 三、我们一起来挑战 说课稿 篇8一、教材分析 《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之后进行教学的。“画角”不仅能对《角的度量》进行巩固,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画角,所以,它还是一种应用。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让学生学会画角正是着眼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确定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因此,我确定: 教学目标——探索用不同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 目标分解: 在这条目标里面,“画角的方法”是知识目标;“能正确画出规定度数的角”是能力目标;而我更看重的是“探索不同的画角方法的过程”,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大胆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情感和态度。 三、单任务、粗线条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不仅仅是为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有个性、活生生的人,学生间是有差异的,使用教材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而不能“以本为纲”一个模式地上下去。学生在学习了《角的度量》后,已经能够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利用量角器画角并不是十分困难。所以,我认为本节课不能只停留在用量角器画角的知识目标上,应大胆突破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单任务:以不同方法画角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为了完成这一重要的任务,将以“探索用多种方法画规定大小的角”为学习主线来组织教过程。 四、学习板块 板块一:探索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合作探索”中,教师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用说一说,拼一拼,画一画的活动, “直接画”“加一加”“减一减”清晰的反映出思维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比较”本身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渗透了选择最优方案的思想。 在此过程中,“摆角”为“画角”做好了铺垫,就好比在“量角”与“画角”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能顺利进入画角。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要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新课标也强调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的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充分发言,尽情展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得出方法。人人互动参与,个个主动发展。 板块二:探索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摆角”为“画角”做好了铺垫,就好比在“量角”与“画角”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能顺利进入画角。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要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新课标也强调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的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充分发言,尽情展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得出方法。人人互动参与,个个主动发展。 板块三:拓展延伸,培养创新 我设计了:“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通过折纸,折出更多的特殊度数的角。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的学习活动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画 角 1、用三角板画角:直接画 30、45、60、90度 加一加 75、105、120、135、150度 减一减 15度等 2、用三角板画角:用量角器画角: 重合、找点、连线。 合理选择画角方法。 这样的板书简捷、清晰,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也有学习方法的引领。 说课稿 篇9一、活动背景: 看着孩子们兴奋得叫着、跑着,追逐着五颜六色的泡泡,我的心情也随之跳跃起来。于是一场关于泡泡的活动方案悄悄酝酿起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泡泡的特性,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泡泡,感知空气与泡泡形成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同伴间交流、协作的快乐及创造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一次性杯子、粗中细三种型号吸管、硬纸板制成的三角形管子、正方形管子、梯形管子、水等人手一份,笔、纸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抓泡泡》导入,了解泡泡的特性 1、教师出示吹泡泡玩具,带幼儿玩抓泡泡游戏。 2、结束游戏,师幼谈话。 刚才抓泡泡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抓泡泡时发现泡泡有哪些变化? 二、制泡泡水 1、提问 (1)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泡泡水呢? 幼:洗洁精、糖、盐、肥皂、洗衣粉。 (2)这些材料是不是都能制成泡泡水呢?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看吧。 2、幼儿做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材料结果 糖× 盐× 洗衣粉√ 肥皂√ 洗洁精√ 3、请幼儿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⑴洗衣粉、肥皂、洗洁精这些洗涤用品可制成泡泡水 ⑵洗衣粉等兑少了也吹不成泡泡。 ⑶沾泡泡水时要充分,不能用太大力吹,不能吹得太快,否则也吹不起来。 三、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1、出示各种形状的管子,请幼儿说出各是什么形状。 2、教师抛出问题 △圆形管可以吹出圆泡泡,那三角形的管子会不会? △吹出三角形的泡泡呢?正方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呢? △梯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梯形的泡泡呢? 3、幼儿做实验。 4、请小组代表说说实验结果。 5、教师: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的泡泡都是圆泡泡。 四、吹奇特泡泡 1、刚才大家吹的泡泡都是一个一个、单一的,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看看谁能吹出奇特的泡泡? 2、幼儿探索吹奇特泡泡 ⑴两根吸管合二为一吹泡泡。 ⑵四根吸管合在一起吹葡萄串泡泡。 ⑶细吸管外套粗吸管吹泡泡。 ⑷在桌面上吹半球形泡泡。 ⑸五名幼儿在桌面上合吹泡泡花。 五、说泡泡--不用嘴吹的泡泡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嘴巴在吹泡泡,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泡泡? 五、活动延伸: 画泡泡 六、活动反思: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泡泡,竟给孩子们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从一开始抓泡泡,到制作泡泡水,到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再到吹奇特泡泡,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想象创造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吹奇特泡泡里的种种奇思妙想怎是成人能预想到的! 七、延伸活动: 幼儿热情依然不减,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其实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苍白,他们的小眼睛就如摄像机一样地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拍下来,并储存在小脑瓜里。他们记得生活中那么多的不起眼的小现象:输液的气泡、输氧时的气泡、啤酒里的气泡等等。孩子们是因为喜欢才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才那样投入,因为那样投入才拥有了这么多发现和欢乐!我愿永远与孩子相聚在这心心相通的世界,做他们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说课稿 篇10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轴对称》这堂课是人教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本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方面知识的基础。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点,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的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二点,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第三点,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数学学习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将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并且我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画纸等教具。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复习铺垫——探究新知——练习巩固——总结反思。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首先,我用PPT展示旅游景点引出轴对称。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日常的旅游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尝试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点名让学生动手对折,继而在学生总结时给出轴对称的定义。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尝试画对称轴后,自己动手在书本上画,在察看学生完成情况时及时纠正。 活动三:出示两幅表格上的图让学生判别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尝试在表格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后,进行步骤总结。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第三环节:练习巩固。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组(画图题、判断题、连线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我先让学生在总结画图步骤后进行一次作图,及时进行巩固;接着让学生画出常规多边形的对称轴,让学生明白有的图形对称轴可能会很多;但我又担心学生搞不清平行四边形和任意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设计了两道判断题;紧接着又让学生从轴对称一半想象整个图形,从整个轴对称图形想象其一半,从生活实际出发,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最后我设计了一道一张纸多次折叠后能剪出什么图形的题型,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想象能力,又有简单的引导语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表象化,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两个问题: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 让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八、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两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画图等练习则在右边进行。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轴 对 称 对折后完全重合 1、找关键点? 2、标对应点 3、顺次连线 我今天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九、说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原则。教师只是对概念的引入加以指导以及对整个教学流程加以控制,其余都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操作、联想;讨论、口述,这样将有利于每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耳闻、目睹,各种器官并用,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不足之处:学生在画轴对称图形时,不按照画法去做,而是照葫芦画瓢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画,虽然有的同学能画对,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出现错误的画法。再教设计:强化画轴对称图形的画法,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明白不仅仅画对就可以,还要知道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样才能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轴对称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