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硫酸教学设计 |
范文 | 硫酸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硫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硫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用途;使学生掌握枪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研究问题,学习化学。 重点、难点 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兴趣;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抽象学习化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现有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无标签,试剂瓶大小一样,酸的体积相同),不用化学方法怎样识别?根据是什么?观察、回忆、思考。学生到讲台操作,并讲根据。 1.用手分别把试剂瓶提起,重者是浓硫酸。 2.把试剂瓶提起,摇动,呈油状者是浓硫酸。 3.分别打开瓶盖,瓶口无酸雾者是浓硫酸。复习、巩固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 提问: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思考并回答: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复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引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与稀硫酸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呢? 板书:第四节 硫酸 一、硫酸倾听、回忆、思考。 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演示:在试管中放入一些胆矾,再加入少量浓硫酸,振荡。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提问: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提问:胆矾失去的结晶水是否成为溶剂了?观察并描述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灰白色;溶液仍为无色。 回答:是无水硫酸铜。 猜想:可能成为溶剂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激疑、探索。 继续探索。 追问:溶液为什么不变蓝? 讲解:胆矾失去的结晶水与硫酸分子结合,生成了硫酸水合物。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取1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用2mL水调成糊状,再加入1mL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物质的颜色、体积变化并闻味。 提问: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给出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 提问:以上两个实验反映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评价:浓硫酸使胆矾失去结晶水,反映了吸水性;使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反映了脱水性。 板书:(一)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脱水性 引导讨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从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迷惑不解。 倾听,写出化学方程式:CuSO4·5H2O+H2SO4(浓)=CuSO4+H2SO4·5H2O 观察并描述现象:生成黑色固体;体积膨胀,呈疏松多孔状;有大量蒸气冒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思考并回答:黑色固体是碳单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比较并回答。有的学生辨别不清。 倾听。 记忆并记录。分析化学方程式,讨论出: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激发求知欲。 揭示反应本质。 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能力。 揭示反应本质。 引起回忆,发现问题。 纠正错误,明确认识。加深记忆。 培养学生概念之间比较的能力。 提问:铜与稀硫酸能反应吗?为什么? 设问:铜与浓硫酸能反应吗? 演示: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少量浓硫酸,观察是否反应。给试管加热,用润湿的品红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把试管里的溶液和固体倒在盛有少量水的小烧杯中,观察溶液的颜色。 引导讨论: 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反回答:不能。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 猜想:不能。 观察并描述现象:不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产生的气体使润湿的品红试纸褪色。小烧杯中溶液呈蓝色。 分析、思考并回答: 1.加热能反应。 2.润湿的品红试纸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激活旧知识。 激发好奇心。 培养观察能力、叙述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树立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应中浓H2SO4表现出什么性质? 3.稀硫酸是否具有氧化性?浓、稀硫酸的氧化性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浓、稀硫酸的成分及与金属的反应分析。液稀释后呈蓝色说明生成了硫酸铜。 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 浓H2SO4表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对比、讨论出:稀硫酸也有氧化性。但浓硫酸的氧化性是由于分子里的+6价硫引起的;稀硫酸的氧化性是由于它电离出的H+引起的。H+的氧化性比+6价硫的弱。使学生深入认识浓、稀硫酸氧化性不同的实质。 设问:浓硫酸是否也能氧化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呢? 演示实验:把铁条放入盛有少量浓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设问:为什么浓硫酸能与铜反应,而铁放入其中无明显现象呢? 讲解:对,若加热就会发生反应。但是没加热就没发生反应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它可使某些金属如铁、铝等表面"钝化"。解释"钝化"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以前金属反应是否也生成氢气呢?为什么?推理并回答:能。 观察:无明显现象。 陷入沉思,猜想:没加热。 倾听,领悟,形成正确认识。 推理并回答:不能。因为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是由于+6价硫引起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激疑。 激发求知欲。 解惑,加深对浓硫酸强氧化性的认识。 培养推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并板书:3.氧化性 (1)氧化大多数金属↑+2H2O 归纳出: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都没有氢气生成;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等发生钝化。及时总结,将知识统摄成规律。 过渡:加热时,浓硫酸还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单质。 组织讨论:浓硫酸与碳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2H2O 组织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二氧化硫。 启发学生从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特征试剂入手,结合其它有关知识找到可行方案。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纠正;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案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推理、思考并回答:浓硫酸是强氧化剂,把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同时生成水。 回忆有关知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可行方案。最后统一认识:必须先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然后将二氧化硫吸收干净(可用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等); 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吸收完全;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也可用氢氧化钡溶液)。培养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广阔性、创造性。 组织讨论: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归纳出:稀硫酸具有酸 类的一般通性,其实质是H+的性质,因为在稀硫的形式存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特性,因为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投影:课堂练习(见附1)讨论并完成。巩固新知识。 讲述:硫酸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之一。掌握它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 板书:(二)硫酸的用途倾听。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0页有关硫酸用途的内容,归纳出硫酸的用途。启发学生思考硫酸的各种用途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 阅读课文,归纳出: 1.利用它的高沸点:制取挥发性酸。 2.利用它的酸性: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制取硫酸盐;制造化肥。 3.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培养自学能力。 作业:课本第82~83页,第1,2,3,4题。 随堂检测:1.下列变化反映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1)浓硫酸滴在纸上,过一会儿,纸变黑____; (2)敞口放置的浓硫酸久置增重____; (3)食盐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取氯化氢____; (4)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____。 2.向50mL浓度为18mol/L的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 (A)等于0.9mol(B)大于0.45mol小于0.9mol (C)等于0.45mol(D)小于0.45mol考察学生对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的理解、掌握情况。 附1:投影 1.为什么可以用铁桶贮存,运输浓硫酸? 2.在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中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有____、____、____。 3.浓硫酸为什么不能用来制取HI? 附2:课堂练习答案 1.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钝化。2.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3.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能把具有强还 原性的碘化氢氧化。 随堂检测答案 1.(1)脱水性,(2)吸水性,(3)难挥发性,(4)强氧化性 硫酸教学设计2三维目标: ①巩固稀硫酸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②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③掌握二氧化硫气体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浓硫酸和碳的反应,了解实验设计的初步方法。 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学会正确使用浓硫酸,树立 与价值观 绿色化学理念。 教学重点: 浓硫酸与铜和碳的反应 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和实验分析法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 酸的通性 稀硫酸 盐酸 硝酸 电离方程式 H2SO4==2H+ + SO42- HCl==H+ + Cl- HNO3==H+ + NO3- 指示剂 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反应 H+ + OH- ==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uO + 2H+ == Cu2+ + H2O 与盐反应 CO32- + 2H+ == CO2↑+ H2O 与金属反应 Fe + 2H+ == Fe2+ + H2↑(HNO3不产生H2) [练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H2SO4--- Zn+2H+ = Zn2++H2↑ NaOH+H2SO4----- OH-+H+ = H2O Fe2O3+H2SO4---- Fe2O3+6H+ = 2Fe3++3H2O BaCl2+H2SO4--- Ba2++ SO42— = BaSO4↓ [设问]实验室制氢气时选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和硝酸,为什么?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浓硫酸和硝酸来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二、硫酸的氧化性 [引言] 浓硫酸和稀硫酸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呢? 1、浓硫酸的特性 [案例]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刘海洋为何用浓硫酸残害黑熊?浓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质? ①难挥发性:硫酸不容易挥发到空气中,属于难挥发性酸(盐酸和硝酸属于易挥发酸)。 [提问]实验室制取氯化氢,为什么用浓硫酸与固体食盐共热?利用浓硫酸什么性质?[学生回答]难挥发性。 ②吸水性:浓硫酸可以吸收其它物质中的现成水,具有吸水性。 [思考题]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利用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讲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为干燥剂使用。 浓H2SO4 [板书]吸水性:吸收现存的水。 CuSO4·5H2O ====== CuSO4 + 5H2O [思考与交流] ①因为浓硫酸难挥发,所以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浓度、质量都不发生变化,这样说对吗? ②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都会变稀,它们的变化相同吗? ③脱水性:浓硫酸将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2:1)脱去。 [演示实验] 蔗糖炭化: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 [实验现象]:①蔗糖由白→黑;②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黑色物质;③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解释现象]:①浓H2SO4与蔗糖(C12H22O11)作用,按水分子的组成脱去蔗糖分子中的H、O,生成C和H2O,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现象本质:加载中... [分析] 蔗糖炭化现象:②③黑色物质疏松多孔(学生答有气体),气体是怎么形成的,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讲解]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后,又吸水放热,使其继续被浓H2SO4氧化。 2、强氧化性: ①浓硫酸与金属反应: [实验4-8] 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观察现象] ①固:红→黑;②液:无→棕黑→蓝色;③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使品红溶液退色。 Cu+2H2加载中...O4(浓) 加载中...Cu(SO4)2+加载中...O2↑+2H2O [思考与交流] (1)铜片变黑,黑色物质是什么?怎么生成的?(铜先变成氧化铜,再继续反应生成硫酸铜) (2)怎样鉴别生成的气体?(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3)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各是什么物质?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分析]产生了SO2和Cu2+,硫元素从+6价变成了+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铜从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硫酸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铜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浓硫酸与铜反应除了表现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4)酸本身可以和金属发生反应表现出氧化性,为什么说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这里的强表现在什么哪里? [讲解]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是H之后较不活泼的金属元素,稀硫酸不能与Cu反应。实验证明,浓硫酸能把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之后的金属(除Pt,Au)氧化成金属硫酸盐,浓硫酸本身被还原生成SO2。盐酸和稀硫酸具有氧化性,但不能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之后的金属反应。【顺藤摸瓜】请同学们写出浓硫酸与汞反应、与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问】Cu,Hg,Ag是H之后的较不活泼的金属,那么H之前的金属是否就更容易被浓H2SO4氧化呢? [结论]浓硫酸可以氧化大多数金属,生成物中金属显高价,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常温Al,Fe钝化。 [讲述]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教师启发钝化在实际中的应用:铝铁容器盛装浓硫酸。 [过渡]蔗糖炭化中的刺激性气味? ②浓硫酸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2H2SO4(浓)加载中...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问题]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又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那么能否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呢?如实验室为什么不用浓H2SO4制取及干燥H2S? ③氧化某些还原性化合物: 2NaI+H2SO4(浓)===Na2SO4+I2+SO2↑+2H2O;H2S+H2SO4(浓)==S↓+SO2+2H2O 说明:浓硫酸不能和亚硫酸及其盐反应,原因是相邻价态不反应。 [问题]为什么浓、稀H2SO4性质有这么大差别呢? +6 [分析]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S(最高价)引起。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现,而Cu+H2SO4(稀)不反应。可见,H+的氧化性比高价S的氧化性弱且还原产物不同。 [小结]略 [作业]P89 4 、5 、7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二、硫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特性 (1)难挥发性—制挥发性酸;(2)吸水性;(3)脱水性 2、强氧化性:Cu+2H2加载中...O4(浓)====Cu(SO4)2+加载中...O2↑+2H2O 〖教后记〗 硫酸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2.通过学生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在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和质变”的辨证规律。 4.通过介绍化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奖章 丹麦有位叫玻尔的科学家,37岁时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尔被迫离开即将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奖章留在实验室。玻尔把金奖章溶解在盛有王水试剂瓶里。后来,纳粹分子窜入玻尔实验室,那个试剂瓶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从王水中把金还原出来,并重新铸成奖章。而玻尔配制王水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硝酸”。 一、硝酸的强氧化性 [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 [讲解]从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物中是N02而非H2.进一步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的本质是+5价的氮得电子能力比H+1强。 [学生实验]比较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 [记录并讨论] 反应现象 产物 浓硝酸+Cu 1.Cu片:有大量气泡产生 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绿色 3.气体颜色:红棕色 4.反应剧烈程度:剧烈 5.触摸容器外壁:很热 Cu(NO3)2、NO2和H20 稀硝酸+Cu 1.Cu片:有气泡产生 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蓝色 3.气体颜色:无色 (打开止水夹后)无色变为红棕色 4.反应剧烈程度:缓慢 5.触摸容器外壁:温热 Cu(NO3)2、NO和H20 1.与金属反应: Cu +4HN03(浓)=Cu(NO3)2+ 2NO2↑+2H20 3Cu +8HN03(稀)3Cu(NO3)2+ 2NO↑+ 4H20 [讲述]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当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时,就配制成玻尔的“王水”溶液,王水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可以溶解金。铂等不溶于硝酸的金属。 [设问]比较浓硫酸的性质,浓硝酸能否与非金属反应? [练习]与非金属反应:C+HNO3(浓)S+HNO3(浓)P+HNO3(浓) 2.与非金属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P+5HNO3(浓)=H3PO4↑+5NO2↑+H2O [提问]硝酸与哪些金属及非金属反应?产物是什么?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有什么关系? [小结]反应规律: 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属。 ②常温下Fe、Al等金属在浓HNO3中发生“纯化”。 ③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如稀HNO3可使石蕊试变红,而浓HNO3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④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浓HNO3的还原产物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O。活泼金属与极稀HNO3反应时,还原产物复杂,可为NO、N2O、NH4NO3等。 ⑤非金属单质可被HNO3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 ⑥王水(浓HNO3和浓HCl按体积比1:3配制)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溶解Au、Pt。 [强调]反应物或条件不同,硝酸产物发生变化:NO2、HNO2、NO、N2O、N2、NH3 。 如:4Zn+10HNO3=4Zn(NO3)2+N20+5H2O 注意:4Zn+10HNO3(稀)=4Zn(NO3)2+N20+5H2O [设疑]浓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是否也剧烈? [学生实验]浓硝酸十铝片 [讲解]钝化原理:铁、铝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表面被氧化为牢固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酸与内层金属进一步反应。 3.铁、铝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 [提问]浓硝酸的运输和贮存可用何种物质制的容器? [展示]一瓶呈黄色的浓硝酸,问为什么呈黄色? 4.不稳定性 4HN03 == 2H20+ 4NO2↑+02↑ [提问]硝酸应如何贮存? [设疑]有人认为,“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还原产物的化合价,浓HN03中的氮从+5降为+4而稀HN03,中的氮从+5价降为+2,从化合价变化可以判断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从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的反应条件。剧烈程度分析。 [讲述]硝酸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在实验室里,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