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教案 |
范文 | 【精选】大班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尝试用数字记录电话号码。 2、了解不同的数字编码,表示不同的电话号码,感受数学世界的奇妙。 3、知道有需要时才打电话,不随意拨打电话。 活动准备: 1、歌曲《打电话》 2、每个幼儿活动前要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3、多媒体:各种电话、手机的图片一张,写有“110”、“119”、“120”的图片各一张,小动物的电话号码图片若干张,0—9的数字卡片若干张。 4、幼儿操作用的水彩笔、图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打电话》,稳定幼儿情绪。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唱首歌曲—打电话,大家仔细听音乐(放音乐) 二、多媒体(电话、手机)图片展示,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唱得真好!老师请你们看图片,大家瞧! 提问:①图片上有些什么? ②电话有什么用途? 三、交流电话号码并出示在黑板上。 1、教师有选择地记录幼儿提供的电话号码。 师:你们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爸爸、妈 妈的手机号码呢? 2、拨打班上老师的电话,告诉幼儿老师的电话号码。 师:听!谁的手机响了?(x老师)x老师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哟,又是谁的手机响了?(x老师)x老师的电话是多少? 我们知道了老师和小朋友家的电话号码,以后遇到了问题和事情可随时拨打电话取得联系。 3、多媒体特殊号码图片展示:110、119、120. 师:请小朋友看图片,图片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说出特殊电话号码110、119、120. 教育幼儿不能随意拨打110、119、120等特殊电话,也不能随意拨打所有人的电话,只能在有需要时才拨打。 四、研究电话号码: 1、引导幼儿观察电话号码:黑板上的这些号码长短一样吗? 手机有11个编码,座机有7个编码,紧急电话只有3个编码。 2、幼儿观察教师记录的电话号码,寻找其中的规律:“通常电话号码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是由0—9的数字组成。” 电话号码中0—9的数字不是从小到大,也不是从大到小,而且将这十个数字打乱编排而成。 不同的数字编码,表示不同的电话号码。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电话号码都不相同,只有按照号码准确拨打,对方的电话才能接通。 4、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 。 (1)“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 ,我的电话号码藏在这张表格里。” (2)(出示表格)观察,想知道我的电话号码,还得用这张表格来帮忙呢? 如 :电话号码为: (3)验证号码 师:你们猜出来的电话号码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打一下,听一听? (电话铃声响后):孩子们,这是我里的电话号码,如果你们有事可以给我打电话哦! 五、多媒体展示动物们的电话号码图片,幼儿记录电话号码: 1、小猴、小熊、小兔告诉我,它们买了新电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们的电话号码呢? 小动物的电话号码藏在图片里。(多媒体展示带有实物图片的电话号码) 2、幼儿用0—9的数字记录电话号码,写在图片下。 六、给小动物送电话号码。 小朋友帮小猴、小猫、小兔记录好了电话号码,大家高不高兴啊?现在我们开车给小动物们送电话号码去。 大班教案 篇2目的:1、培养幼儿的倾听力 2、学习动物的叫声 准备:1、五种动物的图片、挂件。 2、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 3、图谱一张。 过程: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 幼儿坐到位置。 “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 放录音一遍。 “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 幼儿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听出来了,它们是小猫,小狗,小鸭,公ji,青蛙。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放录音 “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 “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图片)” “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谁愿意把你学的叫声,来叫给大家听一听呢?” 每次叫四五个幼儿。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 1)、幼儿自由选挂件。 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那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小动物要我告诉大家,你们去选它们时,要一边学着佗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如果小动物没有听到你学它们的动作,你学它们的叫声,那小动物就不请你了,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 现在你们都到了小动物家里了,都成了动物宝宝了,老师就请动物宝宝们来做游戏,当你听到录音机里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 放录音,游戏一遍。 现在,小动物都听到自己的声音站起来,那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录音机里放的是谁的声音,听到是谁的声音,就请这个小动物一边发出声音一边做动作,坐回自己的家。 放录音游戏一遍。 四、看图谱,学儿歌 森林里的其它动物看到你们今天这么能干,它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老师念儿歌一遍。 ②引发兴趣,这首儿歌里有五种小动物的叫声,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动物呢? 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幼儿跟念儿歌一遍。 小结:今天,动物宝宝学会了自己的叫声,又学会了好听的儿歌,现在,请被请到的动物宝宝跟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但是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到我们这边来,听到了吗? 大班教案 篇3预期效果 1、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发展幼儿积极思考的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幼儿按种子的种类、大小、颜色等明显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制作种子标签。 环境与材料 黄豆 绿豆 花生 芝麻西瓜籽 南瓜籽葵花籽等若干每个幼儿一个分类瓶做标本用的纸片各种种子名称的字卡片胶带等 活动流程 参观种子公司——集中讨论——分类活动——集中——制作种子标签 活动过程 一、幼儿参观种子公司,自由观察、谈自己的发现。 二、集中讨论幼儿的'发现,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很有趣。 三、分类活动 1、讨论分法 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算怎么分?还可以怎么分?(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种类、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 2、幼儿自由操作,对种子进行分类。 3、幼儿分类情况。 四、制作种子标签活动。 五、自由结束。 大班教案 篇4设计意图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例如,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我班的小主播播报了有关地震的新闻。幼儿议论纷纷,都说地震是很可怕的事情。 欣欣提出问题:“地震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房子都会倒下来?” 小睿说:“别怕!如果地震了,我们就赶快逃跑!” 小影说:“怎么跑啊,要不要带东西呀?” 此后,幼儿对地震现象和地震逃生方法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此,我带领幼儿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认识“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幼儿从中了解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 开展活动“地震屋”。带领幼儿去广州市劳动技校开展“地震屋”活动。幼儿从中体验到了在地震中的身体感受、尝试寻找地震躲避点、了解逃生小技巧等,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威力和危害,再次激发了对地震逃生的各种方法的探究欲望。于是,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活动由此生发了。 活动目标 1、掌握地震时逃生的基本方法。 2、认识、制作地震逃生包,体验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利用常见生活物品进行安全自救,增强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简单科学知识。 (2)参观过“地震屋”并初步了解地震避险的基本方法和地震级别。 (3)玩过建构游戏“搭建结实的楼房”。 (4)参与过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了解简单的救护小知识。 2、材料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的一些可携带逃生物品:背包3个、电筒、钱币、玩具、水、几种食品、手机、毛巾、被子、笔、会响的玩具、医药箱子等等,专业逃生包3个,一些绘画用的彩笔和纸。 3、座位安排: 幼儿分成三组就坐。 活动过程 1、讨论、绘画、分类 (1)师幼谈话,巩固对“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和地震逃生小技巧的认知。 谈话后提问:“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要不要带上东西逃走?要带什么呢?我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究竟有哪些?” (2)讨论、绘画,丰富幼儿对生活中维持生命必须物品的了解。 幼儿自由以小组形式交流自己在家每天都需要使用的物品名称。 教师提供笔和纸,幼儿绘制出自己讨论物品的小图片。 (3)分类游戏 指导语:“小朋友们想一想,刚才画的物品中有哪些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哪些是可以暂时不用也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的呢?让我们一起动手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选出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品吧!” 操作要求: 把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品分拣出来,去除不需要的物品。 幼儿把各种物品图片分类,选出在逃生中必须使用的物品的图片。 师幼共同将这些物品图片粘贴在活动室的空白墙面上。 展开讨论,进一步熟悉这些物品的性能和运用方法。 2、制作。地震逃生包” (1)依据墙面物品图片,提问:“如果发生地震,你会携带什么物品逃生?” (2)幼儿分组进行选择物品,制作“地震逃生包”。 教师提供各种生活用品以及若干食品的实物,没有实物的则由幼儿绘制小图片替代。 教师提出打包“地震逃生包”的操作要求: 在收集的所有物品中按照“维持生命必须物品”以及“方便携带和保存”进行挑拣,选择物品装进背包进行打包。 例如,在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两者中应该选择压缩饼干更方便携带和保存。又如,保温杯装的水、塑料瓶子包装水、真空饮用水包(真空饮用水包属于专业逃生用品,有保质期长且容易携带、包装不容易破损的特点),这三者应该首先选择最不易变质的真空塑料包装水,其次是塑料瓶子包装水,不应该选择容易变质的保温杯装的水。 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打包”,巩固运用压缩充分利用空间的知识技能。 指导重点:适时启发幼儿思考: 在选择物品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 比如;在地震灾难中很容易受伤需要“急救”,需要用到哪些物品? 在短时间里找不到食物来“维持生命”,可以准备哪些物品? 3、展示、互动与评价 (1)每组展示自己打包的“地震逃生包”。分组介绍逃生包里面选择携带的物品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必须携带;其他组的幼儿可以对讲解的幼儿提出问题或不同的意见。 展示要求: 幼儿要对本组包裹中每件物品的作用进行讲解,可以对比其他组的物品从“维持生命的作用、是否方便保存和携带”等方面进行说明。 例如:有的小组选择了止血贴,有的小组选择了绷带,选择绷带的小组可以列举绷带在急救的时候功用比止血贴多,有止血、捆绑、固定等作用。 (2)整理“逃生包”,借助他人讲述时学习到的经验,在本组的“逃生包”中增加逃生必须携带的物品或者清理逃生不必要携带的物品。 指导语:“刚才的小组展示中,我们听到了来自其他组的很多好意见,现在各小组就运用这些好意见再来整理一次自己的‘逃生包’吧。” (3)再次展示各组的“逃生包”,各组选出一位代表在集体面前讲解本组增加和清理了哪些逃生物品。 4、示范引导,分组观察 (1)提供专业地震逃生包,幼儿观察并说出里面物品的名称(哨子、手电筒、压缩饼干、真空饮用水包、包扎带、简易雨衣、手套等)。 (2)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专业逃生包里面的物品,观察和了解物品上面标注的有效期、使用方法等细节。 指导语:“小朋友,我们都来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这些物品在灾难发生时有什么作用?” (3)把幼儿分组制作的“地震逃生包”和专业地震逃生包进行对比、讨论。 指导语:“小朋友们,专业地震逃生包里面的物品跟我们刚才打包的‘逃生包’里面的物品有什么区别?专业逃生包好的方面有哪些?缺点是什么?我们制作的‘逃生包’又有哪些长处和哪些缺点呢?” 幼儿自主回答后,教师小结:“专业逃生包里面的物品功能很齐全很容易保存,但是价格比较贵。我们自己制作的‘逃生包’比较适合自己使用,但是还缺少一些急救需要的药品,而且刚才有小朋友发现了有些食物的保质期很短,不容易保存,这点在准备物品的时候要注意。” (4)根据上述经验,再次分组整理地震逃生包。 指导语:“现在你们觉得自己制作的‘地震逃生包’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让我们来再次整理打包自己的‘地震逃生包’吧。” 5、经验迁移 (1)提炼与交流。 指导语1:“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在平时就要做好各种灾难逃生准备了吗?” 指导语2:“平时怎样做好准备,可以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呢?” (2)激发幼儿对今后科学发展的期待和美好想象,在交流中自然结束活动。 指导语:“如果你成为科学家,你想对‘地震逃生包’做怎样的改进?” 幼儿自主回答(实录):“我想做出像叮当猫那样的大口袋‘地震逃生包’,里面可以装很多很多的东西。”“我想建很多可以伸缩的房子,折叠起来是很小很小的,可以放在‘地震逃生包’里面……” 活动延伸 1、讨论活动:“地震逃生包”平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2、亲子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地震逃生包”。 3、体验活动:参与园内地震逃生演习。 活动反思 选择适宜的科学教学活动内容非常重要,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也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本次科学活动,突出特色在于设置多种体验环节,让幼儿感知与地震有关的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启发他们思考,调动已有经验,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先动手尝试再深人了解“地震逃生包”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此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中也认识到拥有科学知识不但可以给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拯救生命。为了进一步拓展孩子的相关经验,我在活动结束部分还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幼儿回顾活动内容,也引发了他们探究更多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 专家点评(点评专家:刘霞,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5~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周老师设计的“大班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充分体现了《指南》的这一精神。 该活动在充分考虑幼儿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整个活动过程构思巧妙,层次清晰,从分组自主制作地震逃生包、分组展示交流,再次分组制作、再次分组展示交流;到探究比较专业的地震逃生包、再次分组整理自己的地震逃生包。 幼儿的操作层层递进,认识逐步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充分的自主操作中,幼儿自然而然地获取了正确的科学经验,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树立了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大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学习多次分类,即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再按另一特征再次分类。 2、敢于大胆尝试,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愿意配合同伴的要求。 活动重点 学习多次分类,即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再按另一特征再次分类。 活动难点 敢于大胆尝试,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愿意配合同伴的要求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分类。 1、出示16块积木,请小朋友把它分成两类,说明分类理由,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并引导幼儿归纳不同类积木的特征。 2、请小朋友把分开的两部分再次各自分类,说明依据,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并归纳特征。 二、分组分类。 1、把小朋友分成10人左右一组,各组把自己的组员进行多次的分类,并进行记录。 2、分享每组的成果。 三、操作练习。 使用幼儿用书,按要求摆一摆,分一分,练习分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