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作文素材:仁义精神 |
范文 | 2017高考作文素材:仁义精神 导语: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以爱自己的心爱别人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许多人都知道仁爱很好,但认为仁的标准有很多,自己很难做到。其实,追求仁爱,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学习和培养仁爱精神,可以从我们所接触的人开始,可以从每一件小事开始。只要时刻心存仁慈,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就可达于仁道。 诗海漫步【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出处: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二首》 释义:所遇到的若是不义之财,即使再贵重也视如粪土。比喻为人应当清廉,不要取不义之财。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出处: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释义:正路方登,直流才饮,喻为人应正直。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出处: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释义:百尺高的松树不分枝杈,因为它一生都是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出处: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释义:松柏本来就孤高直挺,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正义,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 出处:唐·徐夤《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 释义:如果一个人品行高尚,在世时被人赞颂,过世之后何必再树碑立传呢?德义:品德义行。诵:称述。身后:指死后。好的品德义行,后人总不会忘记。 名句拾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君子知道的是义理,小人知道的是私利。要重义而轻利,不要唯利是图,只知道一心追求利益而舍弃了道义。 【见利思义】 出处:《论语·宪问》 释义:面对利益要考虑得当与否。日常生活中看见对自己有利的事,可多考虑一下义的方面,即看这个利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 【当仁,不让于师】 出处:《论语·卫灵公》 释义: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出处:《论语·子罕》 释义: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说明一个人的勇敢如果不是为了维护正义,那就是匹夫之勇,这样的勇敢只是一种违法乱纪的野蛮行为。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出处:《论语·宪问》 释义: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一个人能把不想害人的心理扩展开去,仁就用不尽了;一个人能把不愿扒洞翻墙(行窃)的心理扩展开去,义就用不尽了。 【万事莫贵于义】 出处:《墨子·贵义》 释义:天下所有的事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出处:《战国策·燕策》 释义: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有仁德的人不害人而求名。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释义: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出处:《左传》 释义:借着别人的'力量获得成功又把别人踩下去,这是不仁义的。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 释义:用不道义的手段变得强大,其灭亡一定很快。 【仁不以勇,义不以力】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 释义:施行仁义,不能凭借勇猛与暴力。 【怒则思理,危不忘义】 出处:汉·刘向《说苑·立节》 释义:发怒时就想到道理上去,危险关头不要忘掉道义。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释义:讲求正义而不谋取私利,章明道义不考虑功利。 【念己之短,好人之长,近仁也】 出处:唐·马总《意林·法训》 释义:不忘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优点,这就接近仁爱了。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出处:宋·张载《正蒙·中正》 释义:以爱自己的心爱别人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释义:仁义之人不会乘人之危而取利。 谚语集锦 【仁者无敌】 释义: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