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门口的红灯笼心情日记 |
范文 | 家门口的红灯笼心情日记 那年冬天,正当人们购年货、贴对联、放鞭炮,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要来临的时候,我被批准回家探亲了。 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啦! 参军入伍4年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无时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几回回梦里又踏上魂牵梦萦的那片土地,尽情地投入母亲的怀抱。这个愿望终于就要实现了。 当我提着大包小包心急火燎地赶到家乡的小村时,已经是夜里10点多钟了。农村到底比不上城市,没有灯火阑珊流光溢彩,更多的是一片寂寞和安静,除了偶尔有几声淡淡的鞭炮声外,再没有别的任何动静。 走进村口,穿过小街,一拐弯就到了我家的巷子口,大老远抬头一望,啊!只见长长的`巷子顶头,我家门口的上方,一盏红灯笼在闪着光亮,在那样黑黑的夜晚,越发显得耀眼生辉,那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那盏灯笼的照耀下,我心情高兴地走进家门,与等候了一天的父母亲人拥抱团聚,尽情地享受着难得的欢乐。 父亲从院子里拄着拐棍对我说:“孩子,我琢磨着你好几年没回家了,从南京回来那么远,到家准是晚上了,没个光亮怕你走错了门,挂一盏灯笼照照路吧。” 母亲也接着对我说:“你最爱吃大锅菜了,我炖了一大锅猪肉粉条白菜,快吃吧。” 我一掀开锅盖,就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那可真是久违了的家乡土菜啊!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父母,生我养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土地。 家是什么?此刻,我感觉到了那就是大门前给我照亮路口的红灯笼。 小时候,家里贫穷,爷爷、父母和我们兄弟姐妹共九口人,靠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吃饭。由于家里人多劳力少,加上山坡地干旱,庄稼收成不好,一年到头分不了多少粮食,因此常年累月就是靠吃红薯过日子。全家人住着三间土坯房,睡在两个土炕上,家里那个穷啊,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即使是那样,我们家却是尊老爱幼,幸福美满,生活得其乐融融。 童年的记忆中,我经常是一进家就在院子里喊“妈,我渴了!”母亲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很快从屋中的水缸里盛了一碗水说:“来,儿子,慢慢喝。” 还有的时候,我放学回来,书包还没有放下就嚷:“妈,我饿了。”母亲马上起身登上木墩,从房梁上挂的干粮篮子里拿来一块红薯,递给我说:“剥剥皮儿,快吃吧。” 这就是我那贫穷简陋但却令人无限向往的家。 家,也有磕磕拌拌闹矛盾的时候。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一句话产生了误会,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甚至吵吵闹闹,但一解释一沟通也就烟消云散了,一家人还是一家人。 每当走进这个家门的时候,我都会非常怀念当年那些令人难忘的岁月。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父亲已经离世,母亲也近80岁高龄,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家,一个只有三口人的小家,却也继续演绎着温暖的故事。老一辈留下的好传统在发扬光大。 一进家门,就会看到对面墙壁上贴着大大的“福”字,红红火火,吉星高照,那是幸福的象征。 一进家门,就会闻到一股亲切、温馨、舒适的味道,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不管是现实中的,还是心理上的。 一进家门,就会感觉到一家人,欢天喜地,精神焕发,充满着团圆美满的气氛。 前几年,儿子参加工作,第一次出差回来,他连跑带跳地奔入家门,第一句话就感慨地说:“哎呀,外面千好万好,那也不如家里好!” 儿子每次出差回来,总不忘给我和爱人带点当地的土特产或小工艺品,那是儿子的一片心意。 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出门有汽车,居住的是楼房,门口再不用挂灯笼照明了。但是每次外出回来晚了,儿子准在门口迎接着我,递来一块毛巾,端来一杯热茶,让我感受着甜蜜幸福。 很多很多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感叹道:这个家好温暖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