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翻译及注释 |
范文 |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翻译及注释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作品介绍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21首。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作者:唐·孟浩然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注释 ①鄂诸:《舆地纪胜):“在江夏西黄鹄矶上三百步,隋立鄂州,以诸故名。”《楚辞·涉江》:“乘鄂诸而反顾兮。”其地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长江中。李景白日:“宋本、《英华》、汲本无‘之鄂清’三字,据删。……本诗所言樊邓、篙汝,均在襄阳之北。鄂洁非是。”(《孟浩然诗集校注》)按,李景白说是。 ②绪:全诗校:“一作余。楚词曰:眇眇兮愁予。余、予,唐韵并有上声。或改绪,非。” ③空:全诗校:“一作久。” ④宋玉《高唐赋》:“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⑤.樊邓:指樊城、邓州。按,唐襄州有邓城县,即古樊城。唐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句中“郡,,指邓州,“邑”指邓城(樊城)。 ⑥山河;全诗校:“一作云山。”嵩汝:指嵩山、汝水。 ⑦延伫:延颈伫望。《楚辞·离骚》:“延伫乎吾将返。”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59_21送辛大之鄂諸不及孟浩然 送君不相見,日暮獨愁緒。江上空裴回,天邊迷處所。 郡邑經樊鄧,山河入嵩汝。蒲輪去漸遙,石徑徒延伫。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