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纸》教学设计 |
范文 | 关于《纸》教学设计范文1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纸》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纸》教学设计 1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的纸的吸水性和渗透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探索事物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报纸、牛皮纸、皱纹纸、卫生纸、蜡光纸若干;四盆水。 三、活动过程: 1、《水珠宝宝》儿歌导入关于水的谈话。 2、教师出示不同的纸请幼儿说,让幼儿了解不同的纸。 引导语: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会折小船,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折小船,不过老师要先请你们告诉我我手上拿的是什么纸。幼儿自由发言。 3、做一做。 (1)请小朋友每个人折一个小船(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纸,纸质各不相同)。 (2)给不同纸质的船分类。 引导语: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折出了一个小船,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几种小船,好不好?”出示不同种类的船。 4、玩一玩。 (1)请每个小朋友看看自己的小船是什么样的纸折出来的,然后再看看把它放在水里,会不会漂起来。引导语:我们的小船折好了,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一盆水,我们把小船放到水里,好不好? (2)请幼儿观察那些纸做的小船漂的时间长一点,那些纸做的小船很快就会沉下去。引导语:小朋友知道什么有的小船能漂起来,有的`却很快就沉下去了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5、总结:纸质不同,吸水性就不同,所以有的小船很快就沉下去了。 四、活动延伸: 给幼儿不同的纸,让幼儿通过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探索每种纸之间的不同之处。 《纸》教学设计 2活动目标 1、练习并掌握跳跃和投掷等动作要领。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 报纸、塑料筐。 活动建议 一、教师启发,引起游戏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以引起幼儿对玩纸游戏的'兴趣。一张报纸可以变成“小溪”、“矮墙”、“蹦床”……要求幼儿在游戏时要跳的轻、跑得快、投的准。 二、跳过“小溪”,掌握跳跃的动作要领 1、幼儿各自将一张报纸对折放在场地上作“小溪”,双脚立定,来回跳过“小溪”。 2、请三名幼儿将报纸折叠成宽窄不同的“小溪”,然后由窄到宽地排列在场地上,中间相隔一大步,三名幼儿鱼贯地立定跳过|“小溪”。 3、教师启发四名幼儿将报纸折成弯弯的“小溪”。幼儿在“小溪”两侧双脚行进跳。 三、跨跳过“矮墙” 1、教师将折叠成□状,作为“矮墙”,并做助跑跨跳示范动作。 2、要求幼儿各自用报纸折叠成一座“矮墙”,自由地来回跨跳。 3、要求幼儿三人一组,将三座矮墙间隔一米左右,依次放在场地上,然后鱼贯的跨跳过三座“矮墙”。 要求幼儿在跳的过程中,不能把“矮墙”碰倒。另外,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跨跳能力,启发二至四名幼儿将“矮墙”前后连接排列在一起鱼贯地来回跨跳。 《纸》教学设计 3设计思路: 《纸的穿越》是一节原创的大班科学活动课,孩子们原先的认知只是停留在一张A4大小的纸只能穿过比它小的或者是和它差不多大小的物体,而比A4纸大一倍甚至是许多倍的'物体来说,他们则认为是完全不可能穿越的。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填补幼儿对这方面认知的空白,使他们的认知可以得到延伸,明白一张A4大小的纸不仅可以穿过比它小的物体还可以穿过比它大的甚至大好几倍的物体。同时还能让幼儿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着换一种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通过适当的剪切,一张A4纸中不仅可以穿越比A4纸小的物体还可以穿越比A4纸大几倍的物体。 2、通过猜想、尝试等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活动准备: A4报纸、剪刀、小盘子、小玩具、小椅子、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A4报纸和玩具,提问:把玩具从A4报纸的中间穿过,可能吗?有什么办法? (2)教师再次提问:能把小盘子、小椅子以及自己身体从A4纸中穿越过去吗? ——幼儿猜想,教师记录 2、幼儿动手尝试让小玩具、小盘子、小椅子以及幼儿自己穿过A4纸 (1)幼儿自由尝试 (2)教师统计尝试结果 3、教师示范能让A4纸中穿过小椅子及幼儿自己的办法 幼儿学习后再次尝试 4、小结 今天我们发现一张A4纸不仅能穿过比他小的物体,还能穿越比他大甚至大好几倍的物体。 《纸》教学设计 4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纸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欲望。 2.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废物利用的好处,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废旧泡泡纸、报纸小鱼、蓝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早晨,我收到了一个快递,好想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呀!那我们一起打开来看看吧! 师:包装得真结实,还裹了一层泡泡纸呢!原来是一只玻璃碗。姚老师先把他放好,哎,这些泡泡纸扔了好可惜呀!我们能不能用他们来玩一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二、玩一玩 师:在你们椅子小口袋里有一张小小的泡泡纸,请你们拿出来看一看玩一玩。 幼儿观察后分别说说自己的玩法。提问: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玩的? 比一比,谁捏的快!2人 你们是不是都想要来捏一捏?在你们后面有一块泡泡纸乐园,赶紧去爬一爬,用小脚去踩一踩,跳一跳吧!(脱鞋探索) 小结:当我们用脚踩下去的时候会怎么样?脚下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种感觉真奇妙呀! 三、泡泡纸拓印——拯救小鱼 师:告诉你们吧,泡泡纸还是拓印的'好工具,你发现了吗?海水是怎么画成的?对啦!是把泡泡纸,做成脚套,穿上它,踩在地板上的白纸上来做画。想不想来试一试? 幼儿与老师一起制作泡泡纸鞋套。小脚蘸颜料踩在长卷上画出美丽的大海。 将报纸小鱼放回海洋里。 四、结束活动 师:泡泡纸真好玩, 《纸》教学设计 5一、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纸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通过操作实验,运用多种方法体验不同纸质发出的声音。 3、激发探索兴趣,享受用纸伴奏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每组准备一份:打印纸、卡纸、瓦楞纸、玻璃纸、报纸、皱纹纸。 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教师提供的纸。 师:“小朋友们,桌上有许多的.纸,你们都认识吗?”“它是什么纸?” (二)探究纸是如何唱歌的。 探究让纸发出声音 1、纸怎样可以让它发出声音。 2、不同的纸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拿的是什么纸,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来的。 (三)探索相同的一张纸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1、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白纸发出不同声音的? 2、为什么同样的纸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拍、弹、抖、撕、拉等方法让相同的一张纸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四)游戏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发出更好听的声音,好吗?” 教师拿一张纸,随音乐拍出某种节奏。 师:“刚才老师发出了什么样的节奏?现在请你们自己选择一张纸,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手中的纸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做。” 《纸》教学设计 6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感官感知纸的种类和特性,对比发现不同纸张的吸水现象。 2、学习正确使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的结果。 3、在交流、操作、记录中表达自己的发现,产生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利用多种感官感知纸的种类和特性,对比发现不同纸张的吸水现象。 难点:不同纸的吸水性。 难点解决策略: 1、情境创设(水宝宝爬高比赛) 2、实验操作(红色颜料水) 活动准备: 餐巾纸、牛皮纸、蜡光纸、豆腐盒40只、纸娃娃大的(指偶)一个、小的四个、记录表、记号笔、红色颜料水四盒、细棍五根、大的铅画纸做成的表格、PPT、成品餐巾纸作品 活动过程: 一、纸娃激趣,设问引题 1、出示纸娃娃,找出跟纸娃娃相同的三种纸。 2、认识这三种纸。 二、探索操作,了解纸的.种类 1、了解这三张纸的用途。 2、提问操作,感知比较,发现不同纸的不同特征。 3、操作发现纸的软硬、厚薄、颜色、光滑度等的不同,并形成表格,集体记录。 4、教师小结。 三、小组合作,探索纸的特性 1、实验前猜想。 你们猜红色水宝宝在哪张纸上爬的最快呢?” 2、以三人小组为单位做实验: 3、记录水宝宝在不同纸张上爬高的情况。 4、与幼儿讨论记录结果反映的情况。 四、染画延伸,经验拓展 出示用餐巾纸做成的画,请幼儿用这三种纸都去试一试、做一做,看看哪种纸做出来的画最漂亮。 《纸》教学设计 7活动目标: 1.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纸球的各种玩法;练习用纸棒赶球或借助彩圈练习投球的动作。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意与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纸球人手一个,纸棒若干,塑料彩圈若干、自选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跟随音乐,借助纸球做自编的.球操,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自由玩纸球 1.请幼儿自由探索纸球的各种玩法。 2.教师观察幼儿活动,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 3.互相欣赏各自的玩法,学习他人的玩法玩一玩。 4.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滚球、投掷等动作。 三、合作玩纸球 1.教师收起一部分球。出示纸棒、彩圈,让幼儿借助这两个器械自由结伴,尝试合作玩纸球,对不会合作玩纸球的幼儿。教师给予一些暗示和帮助。 2.互相欣赏各自的玩法,学习他人合作玩的方法玩一玩。 四、接力赛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同一起跑线后以一个接一个赶着纸球向前跑,到终点后拿起纸球进行投篮,以完成速度快或进球多得对为胜利者。 五、放松活动 放音乐做“找朋友”游戏,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纸》教学设计 8活动准备: 各种纸若干,一些纸制品,(布置区域),布置场地。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的.爱惜纸。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教师说:“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去参加纸娃娃展览会,”边唱歌边拍手进场。 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是一样吗?(报纸、挂历纸、白纸、卡纸、水粉纸等)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光亮度不同)请你们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 2、了解纸的用途 (1)教师说:“这些纸有什么用吗?(书写、印刷、包装、折纸等) (2)扩展幼儿经验 教师说:”请你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纸和纸做的东西。(在文具店、家里、书店......)请你找一下教室里,哪里是纸制品,幼儿讨论。 (3)教师说:“刚才纸娃娃说,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设计一顶帽子,然后用来开舞会时带的。老师有一个设计方案。就是折一顶好看的帽子。请你们挑一张自己喜欢的纸娃娃来折。好了,我们一起来折吧!教师边说边示范折法。 3、让幼儿懂得爱惜纸 教师说:”小朋友,纸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和图书,节约用纸,好了,我们现在带上自己折的帽子参加舞会去! 《纸》教学设计 9活动目标: 1.发现事物不同的排列规律。 2.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画有不同排列规律的图片三幅。 2.厚薄不同的图书,颜色不同的纸杯,大小不同的纸船。 3.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可操作性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教师按照不同规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纸制品,如:纸杯、图书、纸船等,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 2.请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并说出不同的排列规律。 出示两组高矮不同的树,请幼儿想想可以怎样有规律地排列,引导幼儿说出按高矮排列或矮排列。 3.游戏:"猜猜看",让幼儿寻找规律,并能快速说出空位置上的相应图形是什么图形。 4.出示按数量递增的排列规律,让幼儿寻找规律,并尝试继续往下排列。 5.启发幼儿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如按物体的颜色排列(红绿、红绿、红绿)6.幼儿操作。 三、结束部分 启发幼儿自己设计排列规律,用操作卡片拼摆出来,并与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活动延伸: 1.由会"排队"的纸宝宝引申出小宝宝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排队,要井然有序。 2.手工活动:折纸 《纸》教学设计 10教学目标: 1、认识纸的种类,感知纸张的不同特征。 2、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尝试制作再生纸。 教学准备: 1、各种材质的纸张。 2、制作再生纸的材料。 3、教学挂图《造纸》。 4、《科学》下P.12~13。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发幼儿对纸张兴趣和关注。 1、纸飞机。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纸折一个飞机。 2、你能说一说,你的飞机能飞上天吗?是什么原因呢?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纸的不同。 二、感知不同种类纸张的特征。 1、教师鼓励幼儿通过摸一摸、折一折、卷一卷、揉一揉、压一压等方法发现纸的特征。 2、哪种纸折的飞机飞得高?哪种纸折的.飞机飞不起来? 3、讨论:生活中没有了纸会怎样?了解纸的用途。 4、小结:纸表面的纹理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颜色不同;纸很轻;纸易碎等等。 三、制造纸。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看图说一说纸张的制作过程。 四、再生纸。 1、将废纸撕剪成细碎的纸屑,放入容器中,倒入热水。 2、用搅拌棒不断搅拌,使纸屑变软变烂。 3、将纸浆滤出水份,用木棒平铺在纸抄上。 4、放在阳光下晒干,就成了自制的再生纸了。 五、纸的创作。 1、请幼儿用废旧报纸进行撕贴画的创作。 2、翻看画册《纸朋友》,了解纸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纸》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搓、捏的技能来塑造项链。 2、通过学做项链,培养幼儿对纸泥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示先用报纸、水和胶水做成的纸泥 , 2、每位幼儿一合水彩笔、每位幼儿一根毛线、抹布、泥工板、录音机。 3、范例:一窜彩色的项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把用纸泥做的一窜彩色项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问幼儿这是什么?漂亮吗?谁的脖子上经常会挂这样的东西?你们想挂吗?如果想的挂,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做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 1、现在请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做的。 2、先在一团的纸泥中取一小团,用力的捏一下,然后把它粘到一根毛线上, 3、再用力的'搓一下,直到搓的很圆,就这样一颗一颗的排列下去。直到完成一窜项链。 4、然后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涂到每一颗珠子上,使珠子五颜六色更漂亮。这样一窜彩色的珠子就完成了。 三、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放音乐。同时引导幼儿在取纸泥的时候不要很多,而且珠子一颗一颗排列要均匀,最后别忘了打一个结。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帮组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四、幼儿作品展示 请幼儿把做好的项链放到泥工板上,再送到老师指定的地方,然后比一比谁做的彩色项链最漂亮。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