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
范文 |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蓄须明志,指导战争胜利,梅兰芳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戏。赞扬了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蓄、迫”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借助表格,说清楚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借助资料,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识字。 1、出示梅兰芳所扮演角色的资料图片,初识梅兰芳。(板书:梅兰芳) 2、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梅兰芳的生平简介、生活经历、主要事迹以及京剧中的旦角等资料,介绍梅兰芳。 3、完善课题,齐读课题。 4、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学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2)自主交流解决生字、新词问题。(3)相机检查易错字、多音字的读音。 (4)理解词语的意思。(5)抽读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了解内容,感受气节。 1、交流背景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1)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2)关于京剧艺术中旦角的相关知识。 2、运用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 (2)自学: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出示表格,让学生将相关信息填入表格中) (3)小组合作。 ①组内交流自己提取到的信息,并补充完善。 ②试着横看表格中的信息,说说讲了哪几件事。 ③运用前一课“将几件事连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适时点拨,感受气节。 ①理解梅兰芳要不断地忍受着日本人的纠缠、逼迫的困难时,适时补充香港沦陷的相关资料,感受梅兰芳义无反顾的勇气。 ②在理解梅兰芳打针装病,险丢性命时,调动学生对日本侵略军凶残的已有认知,感受梅兰芳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5)小结:将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这几件事的内在联系,就会发现原因、方法、问题和困难都在不断地升级、加剧,更能体会到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三、积累运用,深化认识。 1、联系全文及资料,你觉得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 2、出示丰子恺发出的深深的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进一步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3、推荐阅读《梅兰芳回忆录》《梅兰芳与京剧》。 四、图文对照,阅读链接。 1、看图,默读“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 (1)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句话表现了什么?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民族精神、爱国情意) 2、再次默读,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方面来说清楚。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四年级上册统编版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该课文所处的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侧重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而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该语文要素侧重于策略。基于本单元组的导向,个人觉得首先要确定本文的教学核心,也就是我们的“靶心”。落实到本文,笔者定下的“靶心”是:以感受梅兰芳高贵人格与民族气节为主,在阅读感受中渗透策略教学,并进行适当思维训练。 关注文本和语文要素并行,让学于生,是本设计的着力点,目标指向“生本课堂,快乐学习”。 二、教学目标: 通过词语归类、联系上下文、同伴互助等方式,了解“旦角、沦陷、租界、侵略者、深居简出、斩钉截铁”等词语意思。 借助提问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演出的几件事,通过串联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以致用,复习第二单元提问策略) 聚焦重点段落,运用读悟结合的方法,升华梅兰芳的人格与气节,感受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教学准备: 学生:教材、作业本、书写用品。 2.教师:课件、板贴、教案。 四、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第一次见面,我们先认识一下,我姓蔡,大家可以叫我——,谁来跟我打个招呼吧?蔡老师你好,您好,真有礼貌,很高兴认识你,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在我们学校,大家都喜欢叫我蔡蔡老师,叫叫我。 还有点时间,大家可以读一读课文。准备好上课。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上课。 第一板块播放视频,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 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位人物吗?板书——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认识他。梅兰芳微课介绍。(太快)现在,你应该对梅兰芳有了一定了解吧?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ppt)——学生读,板书。(手势) 3.理解“蓄须” 通过预习,你知道蓄须是什么意思吗?留着胡须。是的,你预习很充分,我们一起来读课题——齐读。 第二板块理解词语梳理内容 1.初读感知 请大家默读课文,注意要求: (1)默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想一想,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2‘17’) 2.交流反馈 老师发现大家对这些词语有疑惑,我把这些词语罗列了出来,我们来看一下。 沦陷租界(有些词跟战争有关,我们没有经历过,这组词谁能读?)评价:读正确了,而且声音还很响亮。 旦角戏园子(有些词跟戏剧有关,谁能读?)你把旦角这个多音字也读对了,真不错。(读错的学生读过) 深居简出斩钉截铁(这些成语呢?) 谁来读?读正确了吗?正音。齐读。 3.理解词语 能大概理解这些词语吗?把你理解的词语说给同桌听。哪些词语交流后还是不能理解的,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沦陷:香港被日本占领 租界:文中指中国把部分领土出租或抵押给别的国家。 戏园子:演出戏剧的场所 深居简出: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斩钉截铁:态度坚决 谁能帮帮他? 解释“旦角”(PPT出示)(不要重复学生的问题,真好,好的,点评不如不评) 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谁来读? 4.刚才我们理解了难懂的词语,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帮助,课题是梅兰芳蓄须,那么哪个自然段讲到了蓄须的事?(ppt出示第三自然段) 读读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呢?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预设:蓄须明志,不给侵略者演戏 你提取了关键信息,了解了蓄须的原因,真会学习。请把这个内容写下来。 那么,第二自然段在讲什么事呢?请你读一读,画一画相关语句,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三题的第一格。(ppt出示课堂作业本) 预设:藏身租界,躲避纠缠。 还有其它事吗?还去了什么地方? (圈一圈,画一画) 请你把它写下来。 刚才我们用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概括了梅兰芳做的事情,现在请你用这样的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剩下两格。 5.交流反馈。 选择好的答案,让学生写上,展示出来。 完成了吗?我们看看这位同学的答案,买房度日,决不登台演出。有没有不同意见? 第四件事,谁来说?打预防针,差点丢了性命。有没有要补充的?请你写上去。 有问题的请马上修改一下。 6.串联主要内容 现在,你能根据这一幅导图,连起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吗? 请一个学生说, 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纠缠,梅兰芳被迫……还……又……甚至……但是…… 加连接词,比如说“还、又”,谁能来说一说?你用上了连接词,把这几件事连起来说清楚了,你加上了开头,就更好了。 同桌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写了几件事的文章,我们可以先弄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 第三板块聚焦题目 1.读文思考,提出疑问 同学们,读书贵在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让我们再读课文,思考:梅兰芳的哪些行为让你无法理解?在相应的语句旁打上问号,也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批注一下。 2.交流 预设一:为什么藏身租界,远避香港? 为什么深居简出,不再登台? 为什么要在深夜拉上厚窗帘,悄悄地细声吟唱? 预设二:为什么要蓄须明志? 预设三:为什么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登台演出? 预设四:为什么打针装病? 预设五: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为什么又登台演出? 3.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几个? 4.小结 发现没有,梅兰芳所做的无论是……还是……还是……都是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这个版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以拟真的阅读场景,梳理文章,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 第四板块主题升华,感受主旨 1.思考问题 梅兰芳拒绝日本人邀请出演,给他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影响,也让他失去了很多很多东西,你觉得他拒绝演出意味着他将失去什么? 预设:经济来源、性命、演艺生涯、家人、舞台 同学们分析的相当好。在这么多失去中,你们认为哪种失去是梅兰芳最为痛苦的? 学生思考,指向——失去舞台。 2.出示语句(能不能让学生找?) 是啊,“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 请学生读。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为了祖国,为了国家,失去了理想…… 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梅兰芳“失去舞台”的痛苦。 3.对比阅读,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可是,“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改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老师引读) 时隔八年,梅兰芳为什么还深受观众的喜爱呢? 艺术没有退步;为了抗日,八年不登台;蓄须明志;对祖国的热爱,坚贞不屈…… 4.名族气节 课文学习到此,大家是否明白什么叫做民族气节? 出示最后一句“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钦佩”。(板书:民族气节) 学生齐读。 5.丰子恺的话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丰子恺 怪不得丰子恺先生这样评价他。老师读。 中国有气节的人还有很多,课后,去读一读课后链接——难忘的一课。 板书: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3一、交流导入,初步了解 1.师:(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对,是梅兰芳(板书:梅兰芳)对于梅兰芳,你了解多少?《梅兰芳蓄须》优质课教学设计 生1:我知道梅兰芳是演旦角的演员。 生2:我知道梅兰芳非常爱国。 生3:我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2.师:同学们对梅兰芳都有一定的了解,老师找了一些词语和句子,大家来看: 出示: (1)旦角 正音“角”字 师: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丑”。旦角是戏剧中女性角色的统称,梅兰芳在表演的时候,必须要把胡子剃掉,男扮女装。 (2)梅兰芳的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3)闻名中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4)艺术大师 (5)补充:“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演出。”——纽约《世界报》 3.师:请同学们从上面词语或句子中选用几个,用一小段话来介绍梅兰芳。 生练习,指三名说(略) 学生4: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 学生5:梅兰芳闻名中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出演旦角,他的代表作是《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纽约《世界报》曾经评价他说“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演出。”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蓄须》的故事。和老师一起补充课题(师补充课题,板书:蓄须)“蓄须”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留胡子) 二、检查预习,梳理文脉 1.师检查生字词语: (1)蓄须被迫纠缠邀请拒绝签订妄想骚扰 谁来读?学生6读。大家来看这个词——纠缠,在这些词里面有一个词和它的意思差不多,是那个词?骚扰,通过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 (2)多音字:这些词你会读吗? 只要要求 宁可宁死不屈宁静息事宁人 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一面时,读nìng。 表示安定、安宁的意思时读níng.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意思来判断字的读音,并进行组词。 (3)抗日战争侵略者沦陷 师:什么叫“抗日战争”?用一句话说说。 生7:日本人侵略中国,中国人抵抗日本人。 师:对,从1931—1945年,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 师:侵略者占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沦陷”了。 3.梳理“时光轴” 师:在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也发生了很多事。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出关键事件写到时光轴上去。师指导:概括就是要精炼,用最简洁的语言。 4.指名学生反馈,师板书:(贴板贴) 1937年上海:藏身租界 (生8:日军占领租界,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来拒绝演出,我归结为藏身租界) 1938年香港:远避香港、深居简出 (生9:梅兰芳到香港躲避,深居简出,不再登台,我总结为) 1941年香港—上海: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装病拒演 (生10:1941年在香港也沦陷后,他只能用蓄须表明不给日本侵略者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就卖掉房子,同时他还装病来拒绝演出。我概括出的词语是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装病拒演) 1945年抗战胜利:剃须登台 (生11: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时,梅兰芳当即剃掉了胡须,继续开始登台演出。我概括的词语是剃须登台) 师生合作读,学生说年份,老师说事件。 5.下面请同学们用上这些关键事件,选择合适的连接词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试一试?生练习说,指名说。 生12:梅兰芳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纠缠藏身租界,之后远避香港,在香港深居简出、为了不给日本人演出,他蓄须明志,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装病拒演,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他才剃须登台演出。 师小结:同学们,今后在学习写人的'文章时,先清楚主要事件并词句进行概括,弄清事件之间的关联,再将几件事串连起来,就能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就要主要事件串联法。 三、聚焦重点,体会气节 1.师:同学们这几个事件写出了梅兰芳一次次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梅兰芳在一次次的绝演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哪一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请你默读课文的2——7自然段,用“——”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用“”圈出关键词,并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部分,我画出的句子在第()自然段,读出句子。我圈出的词语是(),从这个词我体会到()。 预设:装病拒演部分 (1)生13:大家好!我印象最深的是装病拒演部分,我找到的句子在第七自然段,(读句子)我觉得这一部分最最惊险了,我圈出的词语是“军医”:我觉得军医就是经验最丰富的人,日本人把军医派来,看来是怀疑梅兰芳装病,非逼梅兰芳演出不可!要是看出破绽,那可就麻烦了。 表扬你,你很会读书。你再来交流。 (2)生14:我也是找到的这一段,但是我圈出的词语是“丢了性命”。从这个词我感受到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演出,连命都不要命了。 师:是呀,梅兰芳为什么差点丢了性命? 生:因为他打了预防针的后果 师:梅兰芳知道后果吗? 生:知道,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 师:你知道吗?这样的预防针梅兰芳连打了三针,为了拒绝演出差点就丢了性命。(板书:险丢性命) (3)谁再来交流? 生15: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是装病拒演部分,请大家看到第5自然段,读句子。我圈出了“斩钉截铁”这个词,从这个词我感觉到梅兰芳的态度很坚决。 你很会读书,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大东亚圣战”吗?谁来介绍一下? 生15:大东亚战争就是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战远东和太平洋战场的战争总称,涵括东亚、南洋的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其目的是为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而与英国、美国等同盟国势力争夺殖民地。 师:出示地图,日本人野心勃勃,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殖民地扩大。出示图。 “圣”,就是神圣的意思。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吗?不是,是屈辱的,所以,我们要加引号。那梅兰芳会出演吗?不会。 梅兰芳很坚决的说了什么呢?读—— 出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会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谁再来读,读出梅兰芳的斩钉截铁。指名读。你读出了态度的坚决。 师:追问:假如梅兰芳装病漏出破绽,会有什么结果? 生16:逼着梅兰芳去演戏。 师:梅兰芳会不会去?(不会) 那日本人会怎么做? 生16:杀掉梅兰芳,但是即使梅兰芳死也不会出演。 师:同学们,你们看,梅兰芳做好两种准备:感冒发烧丢掉性命;与日本人以死相拼。 (4)总结:是啊,一个人,为了民族大义,可以连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这怎不让人深深震撼?!所以,作者浓墨重彩地写“生病拒演”这部分。 那么,其他几段话可以舍弃了吗?请默读2—4自然段,思考: 梅兰芳还有哪些举动,深深震撼着你?继续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卖房度日部分 (1)关注卖房度日,戏院老板的话 生17:大家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卖房度日部分,请大家看到第4自然段,读句子。我圈出了两个“只要”,我觉得对于梅兰芳来说,钱是唾手可得的。可是他宁可卖掉房子,也不给日本人演出。 师(补充):梅兰芳当时是很有体面的人。但拒绝演出以后,生计无法维持,他把房子卖掉度日,可是还是无法维持,他就卖自己的字画。他宁愿失去体面的生活,也不会给日本侵略者演出。(板书:失去体面)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老师读前半部分,你们读后半部分。 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蓄须明志 生18:大家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蓄须明志”这部分,请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读句子。我圈出的词语是“蓄须明志”,我的感受是: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他都留起了胡须。作为一个个艺术家,留起了胡子就意味着不再唱戏了。 师:梅兰芳把自己钟爱的艺术,当作生命。他不再唱戏,中断了他心爱的艺术生活。(板贴:中断艺术)他用蓄须的行为向全世界宣告:我要和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蓄须,在梅兰芳的演绎生涯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此,课文用它作为题目。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部分。 四、总结提升,升华情感 1.总结: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其实,为了民族大义,岂止是艺术,体面的生活、宝贵的生命,梅兰芳都可以不要! 出示句式:我宁可(),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师:“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生19:我宁可卖掉房子,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师:梅兰芳,你为什么装病拒演,还差点儿丢了性命? 生20:我宁可丢掉性命,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师:是啊,艺术、体面、生命都比不上民族气节啊! 2.齐读“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板书:民族气节) 师:这就是《孟子》中所说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师:梅兰芳,之所以成为艺术大师,不仅只有这一面让我们深深敬重。戏曲理论家齐如山这样评价他:“他之为人不但谦和,且极讲信用而仁爱,又自爱而讲气节。”大家可以去思考:如果写梅兰芳的其他面,可能会如何写呢?大家可以去看看《梅兰芳》这部电影。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4一、教材分析 《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想尽办法拒绝日本侵略者演戏,赞扬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但四年级学生了解京剧、喜欢京剧的不多,加上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教学中可借助微课、图示、资料链接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进一步激起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前一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提取关键词、简要概括等方法,围绕学习提示中的问题——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从而完善《作业本》上的事件梳理思维导图,继续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大致了解内容后,围绕“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进行批注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入境想象、借助资料、合作学习等方式,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 1.借助资料,理解“沦陷”、“租届”、“大东亚圣战”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宁、要”。 2.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借助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三、教学重点 通过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四、教学难点 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纸,学习资料卡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初识梅兰芳 1.学生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 预设一:原名澜,又名鹤鸣,梅兰芳是他的艺名。 预设二:他被誉为京剧大师。 预设三:生活中的梅兰芳是男的,而舞台上扮演的却是旦角。(了解“旦角”,欣赏《贵妃醉酒》视频片段) 预设四: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2.了解“蓄须”。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梅兰芳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留着胡须就是“蓄须”。 3.由疑问揭题。 教师过渡:那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呢?中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梅兰芳蓄须》。板书:梅兰芳蓄须 (二)学习字词,梳理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1.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出示第一组词语:纠缠、拒绝、被迫、妄想、宁可、要求 重点指导多音字“宁”和“要”。 (2)出示第二组词语:租界、沦陷、签订、日本驻港司令官、大东亚圣战、日本帝国主义 借助图示,介绍背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想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共荣国,实现其侵略的野心,策划了一场战争,美其名曰“大东亚圣战”。中国不少地区先后沦陷。很多帝国主义国家伙同日本,逼迫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以租界为名占据中国不少地方。租界给法国的叫“法租界”,给英国的叫“英租界”,给日本的叫“日本租界”。 (2)出示第三组词语:不堪其扰、斩钉截铁、深居简出、蓄须明志 引导理解“蓄须明志”的意思,梅兰芳先生用“蓄须”的方式,表达自己爱国,“不给日本侵略者演戏”的志向。 2.提取关键词,梳理事件 (1)找到“蓄须明志”部分。(出示第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简要概括,梳理主要事件。 共同梳理出第三段的事件是:蓄须明志,不给侵略者演戏 (3)方法迁移,完成《作业本》第3题。(见下图)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5—14自然段,抓住文中的具体事例,体会梅兰芳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来感受梅兰芳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一共写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五件事,它们分别是:(指着板书,让学生说)拒绝播音,拒绝登台,避港拒演,蓄须拒演,伤身拒演。还知道了梅兰芳是怎样“拒绝播音和拒绝登台”的。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二)出示自学要求: 师:请同学们运用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进行自学。 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想一想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拒绝日本侵略者登台表演的要求后,他的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用“ ”线画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二、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都能够认真地进行自学,真的很棒!我相信也有了很好的收获。接下来,(出示)我们分小组进行交流:说一说自主学习的收获,也可以针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必要时,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三、教师讲导 过渡语:京剧大师梅兰芳当时非常红,很多人都喜欢看他唱戏,当然,也包括日本侵略者。为了爱国,这位京剧大师不再登台演出了,这样做真的容易吗?(不容易)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以下教法提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放弃奢华生活、忍受内心痛苦、差点失去性命。) (一个学生说,我从这些句子体会到的) 1.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他宁[nìng]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训练重点: ⑴ “唾(tuò)手可得”是什么意思?不屑一顾呢? ⑵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他宁[nìng]愿……宁愿……也不愿……民族气节。 从以上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放弃奢华的生活) 师:是啊,放弃奢华的生活,梅兰芳毫不犹豫;放弃热爱的艺术,梅兰芳毫不犹豫;因为他把什么放在了第一位? 这时,作者对京剧大师梅兰芳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学生齐读。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拒演的不容易? 2. 一向爱好整洁的梅兰芳,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衣着变得极其随便,头发很长时间才理一次,而以前每天都要刮掉的胡须,也开始出现在嘴边了。 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péngpài)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朗读训练: (1)蓄须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心情怎样?(很痛苦)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段落:但是,对他这样……奔腾万里。)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体会一下这位京剧大师蓄须拒演时的心情! (2)朗读指导。齐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视艺术为生命,但为了抵抗日本人侵略者,他不能演出,不能创作,不能吊嗓子时,(生齐读)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京剧大师梅兰芳“蓄须拒演”的痛苦。他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吗?(能)(板书:忍受内心痛苦)但这样做能一劳永逸的吗?(不能)他还怎样做? 面对这些劝诱甚至威胁,梅兰芳一律斩钉截铁地拒绝。他一方面坚持蓄须,一方面甚至不惜自伤身体。为了拒绝日伪的邀请,对疫苗过敏的他曾请私人医生为他一连注射三针伤寒疫苗,致使自己连日高烧不退,差点失去性命。梅兰芳的良苦用心,终于击碎了日伪的痴心妄想。 师:“伤身拒演”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板书:差点失去性命) 出示: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抗战胜利。 阅读训练: (1) 齐读。 (2)师:联系上文,说说“就这样”是指怎么?(拒演)“年复一年”指多少年?(八年)你是怎么知道的?(抗战胜利)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坚持不懈地与敌人作斗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