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手指》教案 |
范文 | 《手指》教案(通用2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手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手指》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上爬的动作。 2、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动准备: 《小手爬》的音乐磁带,毛毛虫手偶一只,毛毛虫背面贴上磁铁、磁板上贴一幅高山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欢快的音乐进入活动室,激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毛毛虫,引出课题并帮助幼儿学会仔细听音乐。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头,变成毛虫爬呀爬,两根手指头,便把剪刀剪剪剪,三根手指头,变成眼睛看看看) 2、老师:"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都爱玩游戏,对吗?今天也有个爱玩游戏的小客人来到我们班,他是谁呢?(出示毛毛虫)老师:“毛毛虫怎样爬?他会爬到哪里呢?让幼儿学习毛毛虫爬动的样子吧。” 三、播放音乐,感受乐曲旋律的上行,下行。 出示磁板,教师:“我的毛毛虫还会随着音乐爬呢。”播放音乐教师随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来拖动毛毛虫。 提问:1)毛毛虫随着音乐怎样爬的? 2)在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毛毛虫往山上爬?在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毛毛虫往山下爬? 三、老师清唱歌曲,幼儿随音乐上爬下爬,感受乐曲旋律的上行下行。 1)老师将毛毛虫套在手上。老师:“瞧,老师的毛毛虫又爬到了哪里?”老师边唱歌曲边随歌曲做爬动的动作,先随音乐爬到头顶上,然后爬到脚背上。 2)老师幼儿共同听音乐,随音乐上行、下行做动作,体验小手爬动的快乐。 3)变换动作:毛毛虫还会爬到哪里?幼儿替换歌词,教师和幼儿一起唱唱、做做动作。 4)除了毛毛虫会爬,还有什么熊动物会爬,他们又会爬到什么地方呢?让幼儿用身体学学其他小动物是怎样爬的。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手指》教案 篇2活动设计背景 绕口令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这个时候幼儿的咬字还不是很清晰,而老师往往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反复的让幼儿的说绕口令,这样不但幼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样一来,幼儿就完全失去了主动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次活动,通过手指游戏来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用故事的情节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小良救羊”,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达到熟记的程度。 2、通过手指的灵活运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手指来表示并熟记绕口令“小良救羊”。 活动准备 草地挂图一张,狼、羊、小良的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图上画了什么?(草地、山坡、一个小朋友还有羊,可以请幼儿模仿羊的动作和声音) 2、这个小朋友是干什么的呢,他是谁?(羊倌、小良)他在干什么呢? 3、这时候谁来了,出示大灰狼,并请幼儿模仿大灰狼。 4、讨论: 狼来干什么来了,小良应该怎么做呢? 二、学习绕口令 1、这个故事真有趣,现在老师教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小小手来讲讲这个故事。 2、先分别学习小良、羊、狼等动作。 3、边做手指游戏,边背诵绕口令,反复一到三次。 4、反应游戏:请小朋友们把小手放到身后,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看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 5、小朋友们表现的真好,现在我们要给我们学过的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请幼儿回想一下故事情节,讨论故事的名字并说说看。 三、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小良救羊”这个绕口令,我们是以手指游戏的形式来学的,请小朋友在以后遇到自己喜欢的故事的时候也用自己的小手来做一做。让我们最后说一遍,不要忘记了绕口令的名字。 教学反思 通过手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对活动内容热情高,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通过绕口令和手指的有效结合,幼儿能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反复的手指游戏,完成教学活动内容,师幼互动效果显着。 《手指》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手指点画来表现各种颜色的花,帮助幼儿形成手部动作“点”“提”的技能。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 3、愉快的合作游戏,不相互碰撞,保持手指的清洁。 活动准备: 颜料、抹布若干、背景图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用手指点画来表现各种颜色的花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形成手部动作“点”“提”的技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公园里开了许多许多美丽的花儿,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看花吗? 2、韵律《春天》进教室。 那边有好多的客人老师也来看花了,和客人老师问声好。 3、欣赏背景图① 师:哇!公园到了,那里有好多的花啊!你们认识这些花吗?谁能告诉我你喜欢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的? 4、出示背景图② ⑴师:小朋友们,那边还有花,我们再到那边去看一看,咦,这边的花和那边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啊? ⑵嘘!我好像听到哭声了,老师来问问它为什么哭? 原来它们以前也很美丽,可不久前被灰太狼施了魔法,把它的颜色全部变没了,我们要不要帮助它们? ⑶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也会魔法哦!你们想跟我学魔法吗? (学魔法时要安静,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到那边的小椅子上) 师:我这有一个魔法盒(出示颜料),它可以让花儿的颜色变回来。 5、介绍手指点画的方法,教师示范。 ⑴师:首先用你的手指蘸一点你要给花朵涂颜色(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给叶子和小草上色时一边点一边说点、提。当你要换一个颜色时一定要记得把手上的颜色擦掉,否则小花就不漂亮了。 ⑵师: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来检验一下。 (请一两个幼儿上来进行点画) ⑶提出作画要求。 6、幼儿集体作画,教师指导。 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掌握画小草和点花的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用色,丰富画面。 7、作品展评。 首先呢,老师很高兴你们许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点颜色的魔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谁能告诉我,哪朵花是你点的?是什么颜色?(师进行点评) 8、活动结束。 逛了这么久的公园,我们也该回家了,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手指》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借助指偶,尝试用“xx是xx的家”的句式仿编诗歌。 3、积极参与仿编活动,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天空、田野、树林、小河等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手指游戏《五门开开》、《手指歌》、《数数歌》 孩子们,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吧?小手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背景图,熟悉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有些什么? (2)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天空)。 (3)看到了什么样的(天空)?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4)你还看到了什么?我还看到了(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 2、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中的主要词汇。 老师觉得加上了这些好听的词语,这幅画更漂亮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蓝蓝的天空、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 3、刚才,我们说蓝蓝的天空、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可都是一个个家呢?那么,它们都是谁的家呢?老师还请来了许多朋友呢?看看是谁?(云朵、花朵、鸟儿、鱼儿) 4、现在要请小朋友来给这些朋友们找家,一边找一边要说出谁是谁的家。为什么?(蓝蓝的天空是云朵的家) 5、完整倾听、朗诵诗歌 (1)他们都找到了家,真是件开心的事呀?老师告诉你们把这里所有的“家”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念诗歌) (2)师幼念诗歌 (3)个别、小组念儿歌 (4)幼儿念儿歌 6、根据原诗歌的结构仿编部分诗歌。 (1)(出示蓝天指偶)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蓝蓝的天空是云朵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还有谁在天空上? (2)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呢? (3)现在我要把小朋友说的编成一首新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a、诗歌的最后一句讲的是什么? b、我的新诗歌已经编好了,你们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呢? (4)老师为小朋友也准备了指偶,请你先想一想,你想把谁编到儿歌中,想好后,按照老师的方法戴好,在一只手上戴蓝天,田野,树林,小河指偶,等下音乐停,小朋友就要坐好。 a、幼儿自由讲述,互相讲述 b、个别讲述 c、把指偶送回家 三、结束部分 音乐《大中国》 1、我们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中国 2、听音乐表演《大中国》。 《手指》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会用手指点画,来表现不同的花朵。 2.养成认真绘画并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学会用手指点画 活动难点: 用手指点画表现不同的花朵。 活动准备: 1、自制PPT 2、《幼儿画册》 3、红、黄、绿三种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春天来啦,上次我们和姚老师一起去寻找春天,我们寻找到了什么?一起观看PPT。 2.小朋友回答得真棒,老师呀也找到了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3.师总结:春天来啦,柳树发芽啦!小草从地里冒出来啦!草地上还开着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二、介绍手指点画的方法。 这时来了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一点也不好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 教师引导怎么给土地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1、示范:在纸上用手指蘸上绿色颜料画出小草,(从下往上) 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请你用能干的小手点出各种、花送给草地,好吗? 2、用手指蘸上一点红的`或黄的颜料在草地上画上鲜花。 引导幼儿表现花的不同大小。提问:花有红有黄,有大有小,那怎么画大花,又怎么画小花呢?引导幼儿讨论。(有些花是花蕊,有些花全开了)。 三、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掌握画小草和点花的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用色,丰富画面。 四、鼓励交流、体验情感 张贴幼儿作品。幼儿共同欣赏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等。让幼儿自评、互评。 能结合课程引导幼儿进行手指点画。 先画小草,再画小花,教师示范,重点引导幼儿用手指来表现花的五彩以及花的大小。 《手指》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手指可以变化出许多东西,并能从中感受到变化的快乐。 2、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与家长的感情。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牙刷、叉子(实物);兔子、小花猫、老虎(玩具)、小苹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爸爸抱着宝宝坐在垫子上,妈妈坐在宝宝的对面,妈妈的身后藏着实物。 二、活动开展: 1、妈妈伸出手指,念着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妈妈从身后拿出小牙刷,做刷牙的动作;爸爸轻轻地抓着宝宝的手,用一根手指跟妈妈做同样的动作) 2、妈妈伸出两根手指念着儿歌: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妈妈从身后拿出玩具小兔子,爸爸抓着宝宝的手放在宝宝的头上,做小兔子跳的动作) 3、依次内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变化出小叉子、小花猫和大老虎。 4、妈妈把玩具放在宝宝的前面,妈妈念着儿歌让宝宝选出相对应的物品(爸爸帮忙) 5、爸爸把玩具放在一旁爸爸妈妈和宝宝围成圆圈,爸爸和妈妈念儿歌,爸爸妈妈宝宝做儿歌里的动作。 三、活动结束: 1、妈妈说着儿歌,宝宝独立完成儿歌里面的动作。 2、宝宝做对动作,爸爸给宝宝一个小红苹果做为奖励。爸爸和妈妈都把大拇指送给宝宝。手指游戏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叉子,叉一叉;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花猫,喵喵喵;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大老虎,阿呜叫。 《手指》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能随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出故事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2、在老师语言的提醒下,能够手眼协调地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落叶》儿歌 活动过程 1、听故事,熟悉儿歌内容。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 (2)整合并提炼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师用儿歌的相关语言帮助幼儿总结。 总结: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好像一只蝴蝶,飞到空中追追。 2、在熟悉儿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儿歌轻快的节奏。 (1)教师朗诵儿歌 师:我们可以看着图片说一说。 (2)幼儿学说儿歌。 师: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儿歌说一说! 3、进一步学说儿歌,并探索儿歌内容的相关动作。 (1)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儿歌中说到的事情? 秋风秋风吹吹,(双手手心相对,手指向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随节奏弯曲手指) 树叶树叶飞飞。(双手在身体右斜上方,手心手背手腕花) 好像一只蝴蝶,(双手食指与拇指相对,其余三个手指竖起,双手拇指相碰) 飞到空中追追。(其余四指分开扇动) (2)与幼儿讨论动作,并熟悉基本手指动作。 师:我们跟着音乐把刚才的儿歌连起来做一做。 4、完整游戏。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边说你边玩手指游戏。 《手指》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玩玩手指,创造出各种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说出其意义。 2.愿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能较完整地叙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学习安静倾听、轮流讲述。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一则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1.玩手指.进入活动。 (1)钱老师的手指会说话,你们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辫子……) (2)变变变(两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鸡嘴巴……) (3)变变变(两手合成空心圆),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钱老师做了这么多手势.你会做什么手势呢?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2.手指讲故事。 (1)手指会变出各种东西,它还会讲故事呢。教师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来了,看见一块石头,从石头上跳了过去。小鸭子呷呷叫着走来了,看见石头.从石头边绕了过去。小山羊高高兴兴地走来了,它没有看到石头,撞了一下,摔了个大跟头.它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讲的故事好看吗?大家一起再来看看,边看边学一学,再想想小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说一说小手讲的故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整理故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5)谁愿意来表演,声音要响亮。(小朋友边表演边说。) (6)有没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请两名幼儿一起表演。) 3.创编手指故事。 (1)还有谁会碰到这块大石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手指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请大家来猜一猜。(小组讨论)。 (2)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这块大石头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挡着怎么办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头》 【活动评析】 有人说现在的公开课简直就是一个个“活动秀”——“秀”老师的水平,“秀”幼儿的表现,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是很少有可能存在的。我们处在一线的教师关注和渴求的是实际教学的有效性,看了钱老师的《手指编故事》活动,我似乎找到了有效教学的钥匙,那就是:简单、自然、真实。 一、简单:一双手。一张嘴 当钱老师走进我班教室时,我几乎不敢相信,因为,钱老师是空着手来的。往常看到的开课老师都是大包、小包好多教学具。我有点不放心,还是问了一句:“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她回答我:“不用了,谢谢!” 钱老师什么都没带,却用一双手、一张嘴,吸引了孩子,同时,还让孩子们也自觉地动起了手,张开了嘴。 原来,简单也有这么大的魔力。 我知道.准备虽然简单,但“竹”早已在心中扎根。简简单单的“一双手,一张嘴”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随便在什么时候.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胸有成竹”地组织好活动。 二、自然:朴实的美 在《手指编故事》活动中没有刻意的环境渲染,一切都自然而然。当别的老师为能成功地上好课,而在想方设法控制幼儿人数时,钱老师却说:“没关系,让他们都参加吧!”当我准备让调皮的孩子分开坐.以免影响活动的进行时,钱老师说:“没事,我喜欢活泼一点的孩子。”朴实的话语,自然的心境,显示出了一种有别于娇媚名花的无名小花的朴实美。 三、真实:源于生活 手指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对于手指游戏,孩子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会模仿或想象手指造型代表的意思。本次活动中教师表演一连串手指动作,启发幼儿想象故事情节。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和想象能力。 故事的情境源于孩子真实的生活。故事中三只小动物对待石头的态度是孩子生活情景的再现,因此孩子们在看手指表演故事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测故事情节,有话可说。 当然《手指编故事》活动也不是完美无瑕的,我个人的小小建议是: 1.应鼓励幼儿不同的思维和创造。活动中教师在让幼儿讨论“如何搬走这块碍事的大石头”时,孩子们有了不同的处理结果。我觉得“不搬”的建议也是好建议.废物巧妙利用,漂亮的石头可以让人们在走累了时坐下来欣赏风景.教师应对幼儿的这种创意进行肯定。 2.根据组织流程目标可作适当的修改。原来的第三个目标可作为隐性目标,不必列出来。我宽得情感曰怀倒悬商簧林亿驯,恨据活动实录,我觉得把目标作如下修改更合适。 (1)猜猜讲讲变化的手指造型,喜欢玩手指游戏。 (2)乐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开发多元智能,并能完整地说出故事情节。 (3)根据生活经验想象正确处理石头的方法,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手指》教案 篇9【学习目标】 一、能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二、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感知整体 (一)揭示课题。 (二)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说说课文大意。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板书:总—分—总 二、解读特点 (一)根据课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任务之一: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学生默读,标画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可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深入读书,边读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看到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成长轨迹。] (二)教师引导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1、亲近大拇指的特点 (1)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体描写最肯吃苦的词。“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 用朗读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围绕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 板书:姿态和性格 2、亲近其它四指的特点 以第一人称“我是食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选其一来介绍它的姿态和性格。 3、适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抓重点语句理解文本,使得词语有了温度,文字有了内涵,文本有了意蕴,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和写作特点不再是那么苍白。而学生无拘无束的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手指,更让明理时语文味亦能香飘飘。] 三、升华启示 (一)自主研读学习任务之二: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把感受写在句子的边上。 2、全班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手指一样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举例说明。 (二)阅读链接《手》 1、初读材料,了解大意。 2、说出你的启示。 [设计意图:利用课内的时间补充《手》的阅读,渗透“比较阅读“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激发学生感受同是启示性的文章,但不同内容、不同写法的内涵和魅力。更体现了教师促成学生与文本、与其它同学交流互动的个性情感、语言的发展。] (三)进行快乐练笔。(选择一题) 1、搜集一篇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的文章; 2、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样生活中普通的事物。 【板书设计】 手 指 姿态 性格 大拇指 不美 肯吃苦 …… “团结有力量” 【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旨在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抓住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引领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不搞花架子,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感知入手,根据课前的“阅读提示”学习课文,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现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的特色。 《手指》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数字1—5的实际意义。 2、感受数字1—5的字形。 活动准备 1、画有手指的图片5张(上面分别画有1、2、3、4、5根手指),幼儿人手一套1—5的数字卡(每套数字卡共5张,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 2、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请幼儿两两结对子,数一数五官的数量(如:几只眼睛?几张嘴?)并找到相应的数字卡。 二、数手指 1、教师伸出不同数量的手指,请幼儿说出手指数量。 2、教师出示手指图片,请幼儿数手指图片卡上所示的手指数,并找出适当的数字卡配对。 三、两人一组玩游戏 1、每个幼儿一套1—5的数字卡。两人一组,相互抽出一张数字卡,请对方出示相应数量的手指。如果手指数量出示对的话,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 2、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抽数字卡,请对方画出相应手指数,并描摹这个数字一遍。如将数字描摹正确,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 《手指》教案 篇11目的: 1、在游戏中熟习旋律和节拍,勉励幼儿勇敢想象“小手会变形”。 2、在玩玩、动动、唱唱中天然习得歌曲。 重点: 勉励幼儿勇敢想象“小手会变形”。 难点: 模拟山君啼声并表示山君凶悍的样子。预备:磁带、娃娃(多少) 历程: 一、熟习旋律和节拍 1、节拍游戏(接待小客人) 1) 听着音乐鼓掌接待小娃娃。(×××××) 2) 帮娃娃排列队。(个体幼儿变更节拍型) 2、手指游戏 1) 小手本事大会变戏法,会变什么呢? 2) 我们来和小手做游戏,拍两下报告各人小手酿成了什么。(个体) 例:“×× 变小鸟” 3) 一路报告各人你的小手变了什么。(团体) 二、新授歌曲 1、幼儿手工制作看看猜猜先生的手变了什么?(随旋律行动) 2、听听先生的手到底变了什么?(范唱) 3、山君出来会怎么叫?(评论辩论)听山君怎么叫的?(范唱) 4、比比哪只山君啼声最威猛。(幼儿模拟山君啼声) 5、谁会饰演这只凶悍的山君。(个体行动) 6、比比哪只山君最凶悍。(团体幼儿边唱边演出) 三、游戏《山君和猎人》 山君去捉动物听到猎人的声音立刻找个处所躲起来。(幼儿边唱边游戏) 《手指》教案 篇12设计意图 随着我院小班主题探究活动“动物宝宝”的深入,我们生成了活动分支DD有趣的蛋宝宝。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蛋宝宝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 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小蛇头饰,故事《鸡妈妈孵蛋》课件,篓子;蛋宝宝人手10个,蛋蛋盘人手1个。 3.环境准备:活动室有关于5以内数的点卡和玩具的区域设置。 活动过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点数节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教师设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带幼儿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蛋宝宝,引出活动。 2.“捡蛋”DD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 (2)放蛋入篓。要求:放一个数一个。 (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3.“数蛋”DD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1)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是先数这个,还是先数那个呢?到底该先数哪个呢?谁来帮帮我? (3)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一排蛋蛋盘点数顺序DD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蛋盘该怎么数呢? (5)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蛋盘的点数顺序DD一排一排地数。 (6)幼幼互动,巩固点数:找个好朋友数一数,看看他盘子里有几个蛋。 4.偷蛋DD巩固5以内的点数。 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蛇偷蛋”。师:我是一条小花蛇,没事最爱偷吃蛋,“哧溜”一下偷走你的蛋,请你快快数数看。 5.“孵蛋”DD巩固点数,并说出总数。 (1)欣赏故事课件《鸡妈妈孵蛋》,学习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师:孵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我们来听个故事解解闷吧。 (2)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要求幼儿每次都能说出总数,如:鸭妈妈家有几个蛋?怎么数的?一起数一数,有几个?(5个) 6.“剥蛋”DD继续巩固5以内的点数,体验活动的乐趣。 师:看看我们的宝宝孵出来没有,轻轻地,别伤着宝宝。看看是什么宝宝孵出来了(鸡、鸭、鸟、乌龟等),数一数你孵出来几个宝宝。噢,原来这些小动物都是蛋宝宝孵出来的。现在,我们把蛋宝宝送出去晒太阳哕!请宝宝把剥下来的蛋壳放到篓子里,收拾干净。 活动延伸 1.科学活动:蛋宝宝找妈妈。 2.生活活动:找一找,周围有什么物体数量是5。 3.活动区活动:增设数学角的各种材料,数量在5以内的点卡、实物和图片。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蛋”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难点是说出总数。节律感是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基础,因此活动开始,我设计的是以幼儿边拍手边念《五指歌》的环节。接下来捡蛋、数蛋、偷蛋、孵蛋、剥蛋五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服务,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 运用三大教法,让幼儿趣味学数学。一是操作法。活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独立探索(捡蛋)和互动分享(数蛋)两个环节,给每个幼儿充分操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找到点数的规律,让每个孩子在独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答案。二是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小班数学教育的灵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进行有效教学。活动中我创设了奇趣的数学点数游戏,如“小蛇偷蛋”、“剥蛋宝宝”等,让幼儿对点数始终兴趣不断。三是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很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更能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我通过课件将生活中简单的数学故事更加生动有 趣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不仅向幼儿清晰生动地再现了5的点数的不同排列方式,也体现了数学活动中分层教学的思想。 《手指》教案 篇13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手、锻炼手指肌肉灵活性。 2、感受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 3、当一个乐句结束时能停留在指定的身体部位。 4、在歌唱的过程中,结合歌词内容有节奏地和身体进行互动。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过程 1、引入:一起边说儿歌边做手部运动:"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2、认识小手 教师:"刚刚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帮助我们完成儿歌的啊?"(幼:"手。") 教师:"我们的小手还很能干,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小手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饭、写字、干活等。) 教师:"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你们了解我们的小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 介绍各个手指的名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3、讲述游戏 教师:"我们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帮助我们做事情的,它们像亲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里大拇指是它们的大哥哥我们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们叫他二哥,中指的个子最高的我们叫他高高的哥哥,无名指因为名字的关系兄弟们叫它无名哥哥,小指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师:"手指兄弟非常有礼貌,它们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们来和小朋友打招呼来了?"(幼:好) 教师:"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动)我在这,我在这(伸出另一只手拇指晃动) 大哥大哥你好吗?(一手拇指做点头状)我很好,谢谢!(另一只手拇指做点头状) 再见!(拇指左右摆动,收回身后)再见!(另一只手拇指摆动,收回身后)" 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游戏。 教师:"我们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来打个招呼吧。" 教师起身与幼儿共同做手指游戏,强调"无名哥哥最懒了,它不愿意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无名哥哥最乖,老师一叫就出来了。" "小弟弟最听话,一叫他就跑出来了。" 5、结束活动 教师:"我们的小手有些累了,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 做捏拢放开游戏:"捏拢放开,捏拢放开,放开捏拢,放开捏拢。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脸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后我们的小手爬回家了。 《手指》教案 篇14一、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的理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家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出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学生口头完成。 2、检查字词读音 搔痒、窈窕、爱憎、附庸、养尊处优、薄弱、渺小 3、理解词语 堂皇: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养:生活。处:居于。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面表格。 2、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例:大拇指虽然形状不美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我从文中介绍的几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他是吃苦耐劳的。 “讨好生活的事,”我从这句话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大拇指那种踏踏实实做事,宁愿付出、默默奉献的精神。如果我是大拇指,我会感到到很自豪,我也喜欢做这种默默奉献的人。 3、体会道理 (1)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联系生活说一说由这五根手指的特点,你分别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 (四)品读课文,迁移运用 1、快速浏览全文,我知道了作者是用下面的几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手指的:(提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说明)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这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的姿态美和( )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这句话运用( )的句式,强调了无名指和小指的( )。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 )比喻( ),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后道理。 2、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是( )。比如这一句:( ) 读了文章我很佩服作者丰子恺,让我想到了他的另一篇文章《》的语言也是具有幽默风趣这一特点。 (五)巩固练习 有了五指的团结与配合,我们的手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于是就有了许多关于“手”的成语。请你搜集带“手”字的成语。 形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聪明(心灵手巧)形容凶狠(心狠手辣)形容敏捷(手疾眼快)形容亲密(情同手足)形容惊慌(手忙脚乱)形容熟练(得心应手)形容喜爱(手不释卷)形容高明(妙手回春)形容冷漠(袖手旁观)没有准备(手忙脚乱)重归于好(握手言欢)形容勤奋(手不释卷)形容卑鄙(不择手段)形容利索(手到擒来) 形容专横(一手遮天)形容无能(束手就擒)形容没有办法(束手无策) (六)拓展读 (七)小练笔 我们每人都有五官,请你以《五官》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 板书 看门见山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手指分述外形性格 点明中心团结就是力量 《手指》教案 篇15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4.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完成下列表格。 手指 姿态 描写方法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手指》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1.明白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2.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 本课在新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是一篇精读课文。要抓住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按照“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品读课文,感悟写法—拓展延伸,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让学生把课文读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教材内容分析 丰子恺的这篇文章脉络非常清晰,共有 6个自然段,第 1自然段总写手指的特点,第2~5自然段分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丰子恺认为手指外形生得美只是一种外在的“肉体美”,只有当手指团结起来,发挥作用的时候,才是最美的。也就是要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物质美和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教学重点: 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知道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 2、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设计 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2、角色扮演法。 一、介绍手指,体会风趣的语言 1.了解作者 2.引导学生介绍手指。 3.第一次介绍手指:XXX。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介绍。 4.第二次介绍手指四人小组内介绍你喜欢的手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5.第三次介绍手指全班交流汇报。推荐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评价 6.感受风趣的语言课件出示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的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养尊处优的幸福。 (1) 猜一猜这段话描写的是哪根手指。 (2) 这段话除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3) 教师小结。 7.用风趣的语言介绍无名指和小指 (1)谁能用风趣的语言介绍一下无名指和小指? (2)谁能演示兰花指的动作 8.第四次介绍手指 谁能用风趣的语言,有条理的介绍你喜欢的手指。 9.教师小结 二、练习仿写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仿写。 2.提出仿写要求。 3.知道仿写方法。 4.课后小练笔 (1)学生便思考边仿写。 (2)学生边读边修改。 (3)展示自动小练笔。 5.教师小结 三.领悟道理,总结全文 1. 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 2.领悟文章的道理。 3.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 1.有关团结的名言。 2. 推荐阅读。 3. 教师小结。 五,作业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后反思: 《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二、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只是,课堂气氛仍不够热烈,学生发言略显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留给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空间。 三、改进措施 1.大力表扬敢于质疑的学生,让学生们能够有意识地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拓展思维。 2.体会文本。在把握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应该布局全文,不能把眼光放在一小段内容上。 《手指》教案 篇17活动目标: 1、感受手指变变变的神奇之处,萌发对手指的兴趣。 2、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造性地添画,体验手指画的乐趣。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增强环保意识爱护自己的双手。 活动准备: 《手指画》PPT课件、音乐2首(神奇的手指和棉花糖)、多种水彩颜料、画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调色盘、小猫头饰、湿巾、纸巾、小纸篓。 活动重点: 了解手指的神奇之处。 活动难点: 添画时的合理布局。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请小朋友们猜猜看它是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谜底——手指)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探索——神奇的手指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的手指能做哪些事情? 小结:我们的手指可以写字、穿衣服、拿勺子、洗脸...... 二、活动操作师:我们的手指除了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它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请竖起我们小耳朵认真听。 1、神奇之一——手指变变变(1)播放"神奇的手指"音乐,教师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幼儿观看。 师:好不好玩?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2)再次播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边做边学。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做的真棒,为自己鼓鼓掌!我们的手指都变成的什么?(毛毛虫、小兔子、小花猫、大螃蟹和大老虎)师:我们的手指神不神奇?其实我们的手指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本领呢,想不想知道?赶紧回到自己的小凳子上去,请看大屏幕! 2、神奇之二——手指画(1)PPT展示各种漂亮的手指画:毛毛虫、小花猫、梅花鹿、小人、小花、蝴蝶...... 师:小朋友们要注意观察这幅画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的手指,上面有很多的指纹,指纹也能创造出很多漂亮的作品哟!(PPT1)(2)创设情境,激起幼儿创作手指画的意愿。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呢?(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画了一幅画,刚画完大树和太阳我的手指就受伤了,你们帮我把剩下的画画完好不好?谢谢小朋友们,我先回家咯!)刚才老师展示的手指画是不是很漂亮,我们用手指画帮小猫把画画完好不好?开动我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老师的手指画是怎样完成的呢? (3)幼儿和教师共同讨论手指画的绘画用品、绘画方法和注意事项。 绘画用品:小猫没有完成的作品、颜料、调色盘、水彩笔绘画方法:用手指沾上喜欢的颜料,在中间空白的地方匀一匀,轻轻地按在白纸上,再用手指沾上其他的颜料涂在纸上,最后用水彩笔装饰完成整幅作品。 注意事项:小朋友们,手指作画课没那么简单,画的时候要认真,把袖子卷起来,小心别把衣服弄脏了,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湿巾,作品完成了别忘了把小手擦干净。 (4)幼儿尝试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幼儿展示作品师:小朋友们小猫还在在家里等着我们呢,大家把小桌子收拾干净,小凳子放到桌子里面,带上我们的作品到前面来,老师看一看大家都帮小猫画的什么。哇!我们帮小猫添了那么多漂亮的,它看到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活动延伸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的手指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等着小朋友们去探索、去发现。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小手,多留意手指的神奇之处。好了,小朋友们,小猫还在家里等我们呢,带上我们的作品去小猫家里做客咯! 《手指》教案 篇18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手指可以变化出许多东西,并能从中感受到变化的快乐。 2.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与家长的感情。 活动准备: 牙刷、叉子(实物);兔子、小花猫、老虎(玩具)、小苹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爸爸抱着宝宝坐在垫子上,妈 妈坐在宝宝的对面,妈 妈的身后藏着实物。 二、活动开展 1.妈 妈伸出手指,念着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 (妈 妈从身后拿出小牙刷,做刷牙的动作;爸爸轻轻地抓着宝宝的手,用一根手指跟妈 妈做同样的动作) 2.妈 妈伸出两根手指念着儿歌: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妈 妈从身后拿出玩具小兔子,爸爸抓着宝宝的手放在宝宝的头上,做小兔子跳的动作) 3.依次内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变化出小叉子、小花猫和大老虎。 4.妈 妈把玩具放在宝宝的前面,妈 妈念着儿歌让宝宝选出相对应的物品(爸爸帮忙) 5.爸爸把玩具放在一旁爸爸妈 妈和宝宝围成圆圈,爸爸和妈 妈念儿歌,爸爸妈妈宝宝做儿歌里的动作。 三、活动结束 1.妈 妈说着儿歌,宝宝独立完成儿歌里面的动作。 2.宝宝做对动作,爸爸给宝宝一个小红苹果做为奖励。爸爸和妈 妈都把大拇指送给宝宝。 《手指》教案 篇19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儿歌的兴趣,能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引导幼儿体会手指的重要性,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大书、录音机、磁带、字卡、小手范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猜谜语) 十个好朋友,有高也有低,有胖也有瘦,天天在一起,互帮互助不分离。是什么呀?出示小手范画幼儿认识。 1、让幼儿数数有几个手指头? 2、手指的名字是什么? 3、手能帮我们做什么?幼儿说了解手的重要性。 4、教师小结手的作用及应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小手? 二、出示大挂图,猜猜小手指在说什么悄悄话? 1、幼儿欣赏儿歌(第一次) 提问:小手指在说什么悄悄话?幼儿回答。 2、幼儿欣赏儿歌(第二次)验证答案。 3、幼儿学习儿歌。 4、请个别幼儿为儿歌创编动作。 5、幼儿加上动作练习儿歌1—2次。 三、游戏 1、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读前半句,另一组读后半句。(交换读) 2、幼儿一组家长一组玩上诉游戏。(交换读) 四、学习字词:手、指头 五、总结: 我们的小手那么的能干以后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手指》教案 篇20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红、黄、绿、蓝四色。 2、复习点数1——5。 3、知道一些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儿童节等。 4、发展幼儿十指协调能力。 5、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 活动预备: 1、红、黄、绿、蓝四色彩条若干,可用皱纹纸做成(长度约为手指尖到肘关节) 2、小篮子若干,根据幼儿人数定 3、奖励品,(自定) 4、好听的音乐 5、一些标记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小朋友,你们好,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让我看到你们漂亮的脸蛋!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某老师,问老师好。真乖!我就是听说你们这个班的小朋友最聪慧,最听话,所以呀今天某老师才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可以来拍拍我的手?或亲亲脸、抱一抱,我真是太兴奋了,我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出示奖励品,激起幼儿爱好。(这些东西呀,老师全要送给你们,就看你们谁最棒!) 注重: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和孩子互相熟悉,拉进距离,老师的一切语言与行动都要表示出亲切、温柔,让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喜欢上老师,这样在后来的活动中才能积极配合。 二、基本部分 1、师拿各色彩条抖动,(拿在三分之一处),问幼儿,象什么?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师可作适当提示,如花,什么花,漂亮的花,幼儿学习“漂亮”一词;本季节菊花开了,可引导幼儿说出菊花。 2、幼儿熟悉颜色(小朋友们看,这都是些什么颜色呀?)逐个拿出彩条让儿说出什么色 (1)、红色:好,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和四周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鼓励幼儿大胆找,在听课的老师身上也可以找,(呀,小朋友好棒,找了这么多红色,想想看,还有什么是红色的)引导幼儿说出“火”,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幼儿了解火警电话“119”。 (2)、黄色,同上。了解安全标记,如小黄帽等。 (3)、蓝色,同上。 (4)、绿色,同上。可出示环保标记,让幼儿了解。 3、师小结:(呀,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就是五颜六色,真漂亮) 4、引导幼儿点数1——5,数出五根彩条,幼儿点数一次 5、教师说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将彩条撕起碎片装在小蓝里),并抓起来给幼儿看,彩条变成小彩片罗,引导幼儿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彩片,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撒这种彩片?如结婚、过节,过生日,兴奋时等等。 6、问幼儿自己想不想变魔术?将幼儿分组去撕彩条,装在篮子里。 7、(小朋友,你们变得很多了吗?到老师这里来,给我看看,竞赛看谁快?)让幼儿拿着篮子到自己身边来。 8、(好,小朋友,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可以撒彩片的时候,那现在我们也来撒,好不好?)师喊结婚了,和小朋友们一起撒,又喊过节了,过生日了等,说一个就撒一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心情地玩,撒! 9、(唉,好累,好累,某老师累了,你们呢)师作很累的样子,动作尽量夸张,目的是让幼儿从兴奋的状态中停下来,(我们让小彩片也休息一下,它们也累了) 10、待幼儿安静下来之后,师从地上捡起一张彩片,大声问(咦!看老师捡到什么颜色的彩片了?)让幼儿找相同颜色的。目的是复习颜色。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今天玩得兴奋吗?,我也是,跟你们在一起,某老师觉得好快乐,那现在你们和我一起跳个舞,好不好?)放音乐,师生同乐,自然结束。最好是动感的音乐,幼儿跳起来才有激情。 强调: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肯定要做到平和,冷静,随便,让幼儿感到放松,自然。如在找颜色一块,让幼儿在听课的老师中找找,我们教师可说:“呀,你真聪慧,那么我们请这位老师举起你的手,让全部小朋友都看见你漂亮的衣服)等。每个过程自然过渡,不必太强调幼儿遵守纪律,教师要把好度,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对幼儿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导。 《手指》教案 篇21(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用手掌、手指、指甲在挤满彩色浆糊的画纸上作画的乐趣。 2、能和同伴、老师分享作画过程中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各种调好的彩色浆糊,四开白卡纸人手一份。 2、溜冰录像带、抒情音乐各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欣赏溜冰录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提问:溜冰是怎么样的?会有什么感觉?你想来试试吗? 2、幼儿体验作画。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挤在白卡纸上。 (2)、一边听音乐,一边让手指在纸上溜冰。 3、师幼一起分享作画过程中快乐的体验并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1)、提问:你在溜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提问: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吗?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xx小朋友的这幅画象什么? 4、延伸活动:以《神奇的线描画》为主题,展出孩子的作品。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用手掌、手指、指甲在挤满彩色浆糊的画纸上作画的乐趣。我们要的不是图案的造型,而是让孩子们从中体验、感觉自己的手像溜冰一般的飞舞。听着老师选播的音乐,仿佛在溜冰场,显然这种溜冰并不困难,孩子们越玩越起劲。玩到尽兴的时候,作品也完成了。 改革的突破点 绘画材料的与众不同、绘画方式的创新、绘画过程给予了孩子绝对的自由。 《手指》教案 篇2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说手指儿歌,并能用五指做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歌表演,并体验歌表演的乐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说手指儿歌,并能用五指做表演。 活动难点: 能用五指做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拍手进入教室。 2、发声练习《吹喇叭》。 3、老师讲述有关手指一家的故事(大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妈妈,中指是哥哥,无名指是姐姐,小拇指是自己,它们是快乐的一家人,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在做各自的事情)它们是一家人,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叫《手指谣》。 4、学习歌曲《手指谣》。 ⑴老师示范唱歌曲,让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曲调。 ⑵幼儿跟唱歌曲。 5、随歌曲音乐,带领幼儿边唱边用小手做动作。 6、分组进行表演。 7、随歌曲音乐拍手出活动室。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