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与反思 |
范文 |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与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此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查找搜集有关宇宙和地外生命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查找搜集有关宇宙和地外生命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而后在老师的点拨下,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坚持自己的观点开个辩论会。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一些关于宇宙的科幻电影,谁能说一说?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在不计其数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根据课前的了解及自己的兴趣,针对宇宙中有没有生命存在,阐明自己的观点。 2、形成辩论双方,创设辩论气氛。我们这节课要围绕宇宙到底有没有生命,开一个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宇宙中除地球外还有生命”,反方的观点是“宇宙中除地球外没有生命”,我们通过辩论,看哪一方能获胜。 3、概括生命存在的条件。在辩论之前,我们先认真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概括一下有生命存在天体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足够的光和热。 三、准备辩论。 1、个人自读。 (1)认真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默读,在文中勾画批注,为辩论会准备材料。 2、组内交流。 (1)正方和反方在各自组内充分交流,可以列好发言提纲,准备好辩手出场顺序。 (2)根据课前的了解,讨论完善发言提纲。 四、展开辩论。 在辩论过程中,要让学生以课文和课前了解的资料为依据,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来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加入到读书能力稍低、课外积累不够丰富的一方,适时参与辩论,使辩论不脱离主题,不断加深。 五、教师总结,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1、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吗?……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2、同学们若感到这场辩论意犹未尽,还可以课下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和《宇宙的奥秘》,找到依据,继续找到你的对手展开辩论。 作业设计: 收集关于宇宙和地外生命的资料,开个展示会。 板书设计: 10、宇宙生命之谜 天体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 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情况 课后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因此课前三天,我和学生都去了解搜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了解的加深,越来越觉得这篇教材过于“陈旧”——它选入教材只有4年时间,但在这四年中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已取得很多进展,欧洲于20xx年6月2日发射猎兔犬2号于20xx年12月25日登陆,日本发射希望号中途失踪,美国漫游者A飞船运载机遇号,勇气号在太空航行为7个月于20xx年2月台票17日在火星登陆,截止目前,已发回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图片,供科学家分析。 三天后上课,学生空手而来,一调查,全班49人家里有电脑的仅有4人…… 虽然选编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但遗憾地,所有这些新进展只能由我代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