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内部审计论文
范文

内部审计论文(汇编1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部审计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内部审计论文1

摘要: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作为医院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界定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其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医改改革的大力实施,在给公立医院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公立医院面临着的巨大挑战,要想在当前日渐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身进行重新的审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体制的健全,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内部审计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致使内部审计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审计职能转型也在审计实务中得到了更新升级。在20xx年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为确认和咨询。这就表示内部审计为医院提升价值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增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面对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分析和研究,从而创造出一条适应当前改革的全新内部审计思路。

一、内部审计概述

(一)定义

在20xx年对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进行了全新的界定,指出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提高组织价值,使组织经营和管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增强而独立客观存在的保证和询问行为。内部审计采用系统和科学的模式对风险和内部管理进行管理和评估,从而实现组织科学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做出了如下的界定,即为组织部门提供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估和监管的活动,它对组织的经营情况和内部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确保组织目标能够依照合法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完成。从上述可以看出,对内部审计的界定国内外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提供服务,内部审计着重强调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所体现出来的职能略微有所差别,国内的内部审计主要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功能,而没有选择咨询功能。《内部审计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条例》经过修订后,对医疗机构的内部审计进行了全新的界定,指出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审计人员对所在单位和机构的财务收支、实际经济活动具有合法、独立的监管和审查职能。

(二)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内部控制的增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医院风险,从而促进医院目标的完成。相比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有着极大的不同,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属于医院内部的评估活动。对各种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监管可以借助内部审计完成,通过常规性的内部审计能够提高医院领导和员工的法律意识,确保各类经济活动能够按照经济法规依法进行,促进医院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借助内部审计,能够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检测,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能够及时找出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从而使医院内部的控制体系得到完善,建立起一套内部职责明确并相互约束的健康体制,最终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素质得到增强。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医院内部审计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只有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但是该规定只是针对医院内部审计的相关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中的操作细则并未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定,这就使该法规不能满足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需求,出现了滞后性。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开展中,审计人员没有可以依靠的准则对业务质量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衡量,只能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主观的判定,这就容易造成工作质量和效率差的现象,不能达到领导所下达的要求,不能得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出具的审计总结报告也就缺少了相应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二)缺少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特性,在医院审计工作属于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只有部分具有独立性的审计部门建立在部分公立医院内,其中很大一部分公立医院并未设定独立的审计部门。医院内设置的独立审计部门通常被归为财务部门或医院纪律检查部门。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其中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财务审计,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划入到财务科就造成了独立性差的情况,这就失去了先天的优势,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纪律检查部门和内部审计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截然不同,纪检部门的工作对象比较偏向于人,将审计部门归属到纪检部门内相关的审计工作就很难以开展。此外,一些医院没有名义上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只有全职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小组,这些所谓的专业审计人员也不过是挂名存在,而审计小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这些人员还兼职着财务工作,这些内部审计人员和小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置的。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缺少相对的独立性,其权威性也就不存在了,从而无法实现对经济行为和活动的有效监管。

(三)审计人员职业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内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目前在大多数医院中内部的审计师都是由原来的财务人员经过培训后走上审计岗位的,由于缺少对审计的充分认识,还保留着原有的财务模式,从而造成了审计视野受限,不能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内部审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再加上当前审计行业开始向着信息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对新事物不能很好的接受,也就造成了审计人员在处理审计问题时力不从心的现象。另外,当前审计人员普遍存在沟通技巧薄弱的情况,在审计工作中沟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是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另外,大多数审计人员在写作技能方面都很薄弱,审计过程还处于尚可阶段,但是由于写作质量差,使审计结果大大降低。

(四)审计内容缺少多样化

通过对审计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当前的医院内部审计主要包括财务、经营和专项审计等,但是在当前的医院中只是对财务进行审计,并且还只是一部分财务。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通常也只是针对食堂、基础设施等二级科室所进行的,而专项审计的开展则是对财政小金库先进行内审,而医院内审工作对经营这一方面的审计很少涉足。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用于验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方面上,并没有深入对审计项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大部分医院的内部审计部分对执行初步决定、领导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几乎不涉及,造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医院内部审计低定位以及组织与授权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等。

三、提高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强化组织保障

首先,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是确保医院实现内部审计功能的重要基础,医院应当严格遵循国家内部审计标准的规定,主要负责人在对医院的直接管理中建立与其他功能单位平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明确的地位性和权威性;其次,在实际过程中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能够独立的制定计划、独立开展检查工作以及独立完成审计报告。另外,在计划制定中强调独立就是为了确保在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干扰;独立开展检查工作就是确保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能够与审计所涉及的资料、财产和人员等自由接触,消除内部审计人员个人利益的影响;独立完成审计报告就是保证在对审计进行总结时审计人员不应受到强迫或者因为一些所谓的特殊原因对报告事实进行更改。当然,在这一阶段,医院内部审计不能完全独立,但相对于审计对象而言,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必须得到足够的确保从而保证工作的客观性。

(二)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成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助于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是审计作用得到充分展现的重要基础。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熟练掌握会计和审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经济、法律和互联网技术等其他知识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熟知,在审计需求的时候有必要对某个专业进行进修和培训,使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扩展,通过审计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当前,大多数医疗单位的财务管理、收费结算、药品出入库和挂号等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化管理。相对而言,审计方式就表现出了一定的落后性,医院内部审计没有和医院的其他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整体性的监管,造成了审计监督获取的信息不完整性,从而不能将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决策者,对财务和业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不能进行及时的纠正。所以,加强审计方式的多样化,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最大限度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在公立医院引入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内审部门要突出内向服务职能,发挥参谋作用,强化绩效评价,增强内部控制,确保内审部门有充分的独立性,内审部门不仅能监督管理部门,还能为医院理事、执行领导层以及各管理部门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医院应仿效上市公司的做法,在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内审部门每个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同时,内审部门也应接受外部审计,如外部中介机构的独立评价,以确保医院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利娅.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xx(5).

[2]张鸳.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xx(9).

[3]宋延海.浅析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xx(9).

[4]梁小群.新形势下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20xx(23).

[5]朱优红.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xx,33(10).

[6]项丹誉.浅议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xx(16).

内部审计论文2

伴随着当前国际市场化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作为世界市场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类企业在积极投入全球市场化的竞争当中,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压力。在不断增强的世界市场竞争浪潮中,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增加、经济效益的减少,都会使现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存活压力。而在现代企业当中若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便能够为现代企业解决许多现实的风险及危机问题,从而为现代企业创造出新的市场竞争力。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画龙点睛的地方,它的工作质量对审计部门的发展与壮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完善,尤其在当前大环境下根本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而就需要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依据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做适当的更新和改进。本文将就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几点主要趋势展开相应的论述,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趋向于信息化审计

随着我国当前科技水平能力的持续提升,相应的会计行业其电算化信息处理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当前现代企业的数据及工资核算方面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同时计算机也已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及生产方面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这都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能力。传统的人工审计方式,难以确保审计过程的准确程度及保障其相应的效率问题,因审计人员个人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审计错误时有发生,这都极大地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而采取电子技术运算的信息化会计审计方式同传统的会计审计方式相比,其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能够显著提高现代企业的会计审计能力。因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方式的选择上,信息化的计算处理方式必然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具体的发展措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当中,对于相关的档案及审计数据,都要沿着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对于审计工作内容的网络化操作;第二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将单纯的人工审计方式逐步转化为信息化计算审计,并最终全面取代手工审计,这将极大的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从而促使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现金用于对企业的硬件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以及相应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训方面,实现促进企业整体规模的精简,从而达到提升质量的目标;第三在现代企业当中审计制度的审计时间也将发生质的改变,将由传统审计模式当中的固定时间审计转化为即刻在线网络审计模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的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强度的提升,能够使企业即时了解其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或是其变化的趋势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表现为持续的下滑,从而能够使企业及时发现其经营状况的问题所在,为企业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避免或降低企业的资产亏损争取宝贵的整改时间;第四点即是在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当中,其相应的财务报表情况也将逐步被列入现代企业的'审计工作当中,内部审计工作也将逐渐由传统的注重结果审计,倾向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审计。依据目前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计算机信息化的审计方式将始终穿插于现代企业内部的审计的整体过程,也会被更多行业、更广范围的企业所接受。

二、趋向于效益性审计

对于经营一个企业而言,效益是核心关键,因而在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当中也不例外,效益审计也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效益审计其本质含义即为对任一企业或任一独立的机构开展效益审查,并且根据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衡量企业在经济方面责任与效益,从而指出其需要采取的整改策略,从而对于提升企业或独立机构的经济效益,并为其相应的管理策略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在我国当前的企业效益审计方面,还未能够对其提出明确的概念解释,但已在我国现代化企业当中开展了相应的效益审计工作,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相关的效益审计也在逐步的扩充及完善。在可预见的内部发展趋势当中其重点内容也将置于企业的具体管理层面,从而加强对于企业内部的效益性审计,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循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现代企业内部制度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唯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才能够使企业存活于激烈竞争的市场当中,企业才有可能迎来可持续的良性健康发展,而采取相适应的效益审计则能够有助于企业不断持续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修正其发展过程当中的失误措施,辅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急速升高。因而,在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当中,效益性审计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

三、趋向于风险性审计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致使企业的市场环境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亦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现代企业应当加强对其企业内部的管理,不断的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及意识,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能够在遇到经济危机时从容应对。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完善详尽的内部审计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即为风险性审计,其核心内容是指企业的领导层或管理层在企业可能会遭受的经营、生产、销售等风险方面,应当听从专业审计人员的意见,进而采取内部风险性审计,对于企业可能会在经营过程当中出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措施。现代企业的发展、生存的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程度不断加速,因而在现代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当中可能存在各类不同种类的风险情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已经无法进行准确的预估,经济危机的蝴蝶20xx年第10期下旬刊(总第604期)时代Times效应也日益明显,因此也就更加体现出了内部风险性审计工作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中加强风险性审计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趋向于服务性审计

企业的内部审计初始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合理的监管,并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指引方向。但是伴随着现代企业其管理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更加侧重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服务性的审计,其主要的目的更加侧重于对规避企业发展经营当中的风险审计,并强调指出其发展经营当中存在的漏洞进而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即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已经逐渐在向服务性审计的趋势发展,此种情形的改变,不仅不会使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职能削弱,反而还能够为现代企业增加更为高效的审计服务,对于推动现代企业良性持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当中,逐渐趋向于服务性的审计需要。企业当中的审计部门持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技能,这就要求相关的审计人员需要强化自身在法律、经济、金融、税收、计算机应用以及数据统计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断的知识储备,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服务水平能力。另一方面在对于新招聘或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当中,也应当选用更加多层次的选拔方式,不断通过对于inanceNO.10,20xx(CumulativetyNO.604)选拔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考察,及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技能强化培训,从而为审计部门配备各方面的业务人才。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问题,由于传统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当前全球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因而从现代企业审计发展的基本趋势入手,从而实现对企业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现代企业审计工作具有信息化、效益性、风险性、服务性,审计工作思路也要不断改进,为企业创造出新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稳固、持久的发展。

内部审计论文3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层出不穷。经济模式的变化反映出我国内部财务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财务的使用与监管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话题也逐渐被搬出台面,本文就此话题进行了审计风险成因的分析,对相应的整改提出建议。审计工作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速度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与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审计人员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对企业整体经营的操控,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能够详细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定向并做对应调整。随着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逐步成为企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迎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加大了难度。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意见。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1.传统管理体制遗留下的弊端在企业经营中,内部结构的专项监管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结构分工不同,导致内部结构都存在独特的属性,所以在管理时需要进行专项监管,这样可以使所有结构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形式,多倾向于其他部门的监管,直接监管的占比则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监管缺乏独立性,企业对其重视度不够,由此便容易产生审计工作的监管疏漏[1].任何形式的体系,在不断发展中都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去适应企业的发展速度。

2.审计管理体制不适应当局发展高速信息化时代下,传统行业纷纷向互联网靠拢,企业内部审计也必将走向信息化时代。面对快速发展的需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风险隐患问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信息化时代的技能,而企业又缺乏相关培训措施,导致审计工作者无法适应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审计工作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与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差距逐渐加大,难以满足现代化审计工作的需求。其主要原因企业内审计人员遵循传统审计工作方式,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所导致,所以做出适时的调整至关重要[2].

3.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技能不足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技能与企业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的技能不足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人才选进门槛过低,企业缺乏后期的技能培训;其次,企业内部对于审计工作缺乏监管机制,导致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状态松散;再次:企业对于审计工作没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降低了审计工作的专业度。这就严重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互联网技能不足,也是导致工作组不能快速适应现信息化时代进程的重要原因。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应对政策

1.完善管理体制

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首先,对审计工作的监管增加力度,成立审计工作的监管部门,并做出详细的评估系统,由此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其次,审计工作要形成独立完善的执行系统,制定专属机制、激励政策与惩罚制度,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积极性。同时在内部设立监察体系,对审计质量与效率进行考评,借鉴其他监管部门系统特点及综合企业各部门建议制定相对完善的评估体系,降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风险。管理体制的形成加强了审计部门的管理,也规避了诸多容易出现的问题。

2.进行传统体制的整改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传统行业在不断地加快信息化进程,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也要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因为传统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均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企业要加大对信息化的重视度,培养专业人才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的发展;增加与互联网行业的互动,将更多的互联网技术加入到国有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中,加快审计工作的发展脚步。互联网形态下的审计体系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降低风险程度,这是传统审计工作体系做出的第一步调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保持企业稳固发展,有效的改革是最有效的方式。

3.提高选拔审计人员高度

审计系统进入到高效信息化的时代,对于审计人员的选拔,需要在技能上提高标准。企业要加强审计工作的专项人才培养,同时加强计算机技能的要求。企业要定期进行审计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从专业技能方面、互联网技能方面均需要进行适时的培训工作,由此加强审计工作组的整体技能程度,从自身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变化。审计工作者是审计系统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而基础的力量决定着审计工作能否发挥最强的功效提高审计工作者的技能是升级审计系统最有效的方式,对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起到重要作用[3].

三、结论

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内部工作的质量决定其发展的速度。应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及时实施有效政策就可以抓住风险中隐藏的机遇,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最有利的助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系统需要做出有效的调整,审计工作对企业有引导与定位的重要作用,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尤为重要,需要引起国有企业的重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在企业整体的发展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提高审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从企业长久的发展来看,适时地做出整改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必然要实施的举措。

参考文献:

[l]姚莉。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xx,2(16):188一186.

[2]曹焕静,杜晓荣,阮海英。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5(1):174一175.

[3]王琦。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xx,6(11):128.

内部审计论文4

摘要:新财务会计制度(新财会制度),即是对旧财务会计制度内容的重整与细化,既保持了原有制度的基本内容,又有其新的特性。就目前的新财会制度的应用来说,实用性非常强,尤其是高校的会计核算,应用非常方便。并且,新财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水平也逐渐在提高。本篇文章旨在探析新财务会计制度在应用时对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望此项课题研究能对日后高校审计的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审计;新财会制度;影响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定义

以国家相关法律为依据,专门负责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定期将校园经济活动进行审查核检,然后将核查的各项资料进行总结规整,在保障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合规性之后制作一份审计报告。在高校内部,审计单位属于独立单位,可有效监督学校的各个经济组织活动,保障其合法性。

(二)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容

对于高校本身而言,它的经济性质以及它的经营理念都是构成其内部审计内容的重要因素。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容包含有:高校财务预结算、收入和支出以及经济责任这4项审计内容。其中,财务预结算审计的目的就是专门审计高校内部的经费预算,重点核查高效实际的花销是否和预算一致,有无超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各大高校的经费预算都需要遵循一个特定标准,若未被批示准许,不可以使经费的预算超出这个标准。收入和支出审计,顾名思义,与高校内部相关的收费支出项目有关。收入审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是否设置了专门的资金账户以及抑制和整治乱收费现象等;支出审计的具体内容有是否出现乱开支的情况,专用资金有无私挪乱用等。经济责任审计即对离任的责任主体的经济情况作审计工作。

二、新财会体制中的新的高校制度探究

相较于旧财务会计制度,新的.财会制度重新调控了主体、资本、监管以及风险等方面的内容,让高校财会制度的整体有了一定转变。首先,改变了会计计量。将新财会制度中的营业税转变为了增值税,计税的税率和方法还有依据等等都有所改变。这样,也就或多或少影响了高校的税负情况,使得高校内部的经营活动也受到了改变。另外,新财会制度之下的会计计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可靠性,可明确显现高校资金的流转情况。其次,改变了会计核算的内容。新财会制度更细化了会计的核算方法,譬如,调整了稳定资产的价值要求(每单位),并且以资本折旧的方法来核算,以此真实映射稳固资本的价值现状,这相对于旧制度来说,实用性有所增强。另外,新制度还将高校会计核算的科目也进行了细致划分,譬如,高校财会核算中还包含了政府收支分类以及部门预算等等。

三、新财会体制影响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其影响主要包含3方面:审计类别、审计内容以及审计职能。以下内容是具体探析

(一)审计类别审计类别以高校内部的审计内容为依据可分为4种:财务预算、收入和支出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1]。然而,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新增政府收支等内容使得审计工作内容也有了不小的调整。譬如,新财会制度中更加重视财务预算审计工作,严格把控预算的收入、执行以及支出过程,这对高校相关部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将审计固定资产的工作也纳入章程中,保障其过程的完整、严谨性。另外,也扩充了新财会制度中的审计报告范围,既保留了原先的审计评价,又评估了各高校的效益和风险。

(二)审计内容新财会制度中更加细化了财务收支的各项内容,这也对高校的审计工作提出了高要求,严格审查高校收支方面

譬如,逐条审查补助收入情况以及科研教育、经营收入的情况,规整明晰每项条款。在审计高校的支出情况时,务必将经营和事业支出分清、分离,其中的事业支出在新财会制度中还包含有科研、教育、后勤保障和刑侦管理以及离退休这5部分的支出情况,审计时需要仔细核对验证。对于年末的结余,需要将其合理规划和分配,保障账目条框合理符实。至于其他方面的支出,诸如报废和捐赠或转让等情况的,也要严格遵守新财会的制度,不可出现乱支出的情况。

(三)审计职能以往,旧的财会制度重视的是严格监督高校内部的各个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时刻防范风险发生,保障高校内部生活的正常运转,它重在施行一种发现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过程

自从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施行以来,高校的重心便开始向审计职能的防范性迁移,这也对相关的审计部门提出了要求,需学会转换角色,将监督角色换为管理角色,既要能监管学校活动又要能正确引导学校策略的制定与施行。所以,高校内部的审计制度和程序都要保持其严格性、防范性,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发生率。

四、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新财会体制相对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作为一种关键因素,在高校活动中,它切实地保障了整体活动的正常展开。对于每个单位而言,内部审计既有着监督的功能,又有着风险防范的作用。如今,新财会制度发展趋势日增,各高校也已经开始吸纳其宗旨和精神,将其与自身的审计相结合并适当调整,进而提升自己高校的审计工作效率,并不断促进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淑伟.新财务会计制度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J].中国内部审计,20xx(1):35-37.

[2]彭玉红.新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转型实践分析[J].商业会计,20xx(14):76-78.

内部审计论文5

摘要:近年来,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开始转型,其专业涉及面不断扩大,而内部审计人员多为财务、审计专业出身,对组织的主要业务的掌握不全面、不精通,直接制约着审计结果的精度和深度。因此为了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自身必须摸索出一套既经济又实用的专业管理之路。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公立医院管理规模的扩大、运营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面临的工作更加多样化,以某公立医院为例,近年来其内部审计部门组织的审计项目除了原有正常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之外,还涉及IT、科研、医用设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等多个项目审计,而现有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自身专业面狭窄与被审计项目专业性强的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制约了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利用医院自身和外部资源以缓解这一矛盾,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是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无论是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科研管理还是信息系统,审计组织者必须十分了解其业务流程,弄清风险点所在,有目的性的寻求后期专业支持。比如政府采购风险点之一是技术参数,这一设置容易“量身定做”,因此需要寻求熟悉此类专业设备的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风险点之一是错套工程定额,需要寻求工程造价方面专业人士的支持;科研管理风险点之一是套取科研专项资金,则需要寻求相关课题方面的专家支持;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点之一是设计系统数据输入、输出及处理的不可靠,那么需要熟悉SQL语言、数据库技术的专业人员支持。

二、主要路径选择

对于一个审计项目,单位组织并不要求审计组织者们行行拿手、业业精通,而是在于其能够将组织内外相关的资源充分、恰当地利用和调动起来,以较小的投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下是某公立医院近些年在内部审计方面的实践探索。

1.成立专业委员会,发挥各种专业委员会作用多年来某公立医院成立了各种专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其组成多为相关专业领域的,且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员。该医院在其专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办法中的工作职责条款明确要求:“各专业管理委员会应按照审计需要,积极为医院审计部门提供相关专业咨询”。例如,该医院在20xx年组织了一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其中有一项审计目标是“评价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对内审部门而言,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内审人员对这些课题的专业性知之甚少,对于经费使用的相关性都无法保证,更妄谈合理性。此外,由于医学研究具有专业性强、涉及专业分支多的特点,即使是寻求社会中介帮助,作用也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经审计部门及主管领导的多方努力,由医院协调,将相关课题按照专业类别,比如乳腺、肠胃、骨及软组织等进行了划分,分别交于乳腺学术委员会等有关专业管理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按照审计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价,该项审计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举也直接促使医院修订专业管理委员管理办法,修订后的办法对各专业管理委员会如何协助审计,专业委员会中涉及到的利害人员的回避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内部审计价值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在各专业委员会的协助下更加专业化。对于一些审计项目,设置专门岗位负责对单位组织而言不见得是明智之举,因为它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为医院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审计组织者充分挖掘利用这一条件,能为审计工作,特别是专项审计工作提供极大便利。因此,使用专业委员会解决审计专业障碍特别用于专业性强、专业鉴定工作量不大、专业分支较多的审计项目。

2.合理使用专业外包单位对于一些工作量大的专业审计项目,则不宜将其专业鉴定任务交于院内专业委员会。这是因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多为兼职,其主要工作仍然是自身业务工作,不可能也不适合将大量时间用于审计。比如信息系统审计中的业务流程层面的数据输入、处理、输出控制测评,不但需要很专业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系统设计的关键点进行大面积复核性分析。再比如一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往往耗资数亿,历时几年,假如专门设置工程预算专业方向的审计人员,则存在一是人员少、工作量大不顶用,二是专业覆盖面不够(工程预算专业方向一般分为装饰、安装、土建),三是项目结束则可能导致人员闲置的`问题。对于此类审计项目较为恰当的方法就是委托至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全面外包或者阶段外包。值得提醒的是,无论是全面外包还是阶段外包,都必须设置一定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加强对外包单位的监管,确保外包单位提供成果的质量。比如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在关键风险点对外包单位提供的成果文件进行再复核。

3.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都能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某公立医院组织的某医用设备招标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两家投标人法人代表家庭住址均为某省某县某村,于是审计人员高度怀疑此两家投标人具有串标行为,但因为法人代表并非同一人,无法判定为串标。恰逢内部审计协会举办政府采购审计培训班,该医院积极派员参与。专家在培训课上讲到了串标现象的认定标准之一-----如果能发现投标人制作的投标书出现同一“低级错误”,可认定串标。该医院审计人员根据这一方法仔细对比了两本投标书发现,两个投标人在多处使用同一错误标点符号,比如段末不用句号而错误地使用逗号。于是在审计人员的追问下,两投标人不得不承认串标。因此,这样的培训可谓雪中送炭、对症下药,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笔者认为,适合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的审计项目,通常是大众成熟型的审计项目,但又在发现问题能力方面存在经验不足、技能不能满足审计需要的不足。比如财务收支审计、政府采购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专业技能。因为这类审计项目的特点是本身并无过于专业的内容,经常出现的问题很明确,比如财务收支审计中经常出现的帐外资产、侵占、挪用、利益输送等,政府采购审计中经常出现的规避招标、串标现象。这类审计项目的难点在于问题具有隐蔽性和取证难。而这类审计专业技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审计经验的积累,但鉴于内部审计人员工作面的制约,容易成为“井底之蛙”。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借鉴他人成功的实践经验则变得势在必行。

4.将信息化作为内部审计的手段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很多医院也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逐步成为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有力工具。因此,在公立医院中完善内部审计也应当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以某公立医院为例,从20xx年起逐步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其中也包括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这一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了自动化,一方面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率,另一方面则真正实现了内部审计对业务全过程的监督。以其中的合同审核为例,医院合同管理一般要经过准备———签署———履行———后期管理几个阶段,内审部门在每个阶段的作用如下:准备阶段,内审部门根据合同承办部门拟定的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决定是否需要修正,如需修正,则需要退回修正后重新审核,如果无需修正,则进入签署阶段;在签署阶段,内审部门需要将正式文本送到各个部门;在合同履行阶段,内审部门负责监督整个合同的执行过程;在后期管理阶段也就是合同履行完成后,内审部门还要对合同执行进行评价,并对合同档案进行归档。可见,内审监督在每一环节都不可或缺,通过建立合同审核信息化系统,实现合同管理的整个流程可视化,一方面,可以保证内审部门对整个合同管理中真正实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合同审核过程可以在线上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当然现阶段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在医院的应用还远远不够,未来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内审部门与其它部门、其它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更有效地识别、防范审计风险。

5.实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随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更加强调风险管理,而过去的内部审计主要以对企业或组织的经营活动进行局部监管,来实现内部控制职能,这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内部控制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审计准则也发生了变化,指出内部审计要从全局角度进行风险防范,更加强调风险概念,提出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公立医院,应当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更加紧密结合,真正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内部审计独立性最弱,目前开展较好的日常审计多为采购过程中对于招标文件和合同的审计。未来内部审计的转型应当从内控的角度,以风险为导向,对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等进行评价。此外,内审部门还可以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各种专项审计,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真正的医院内部控制,实现风险管理的功能。

三、小结

随着近年来国家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革,公立医院的运营更加复杂、精细,因此,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标也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作用。作为内部审计人员,更要不断地学习新技能,提高知识水平,适应因环境变化给内审带来的冲击,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公立医院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燕.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会学习,20xx(04):153+155.

[2]张静,张继刚,刘爱琳.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探索与创新[J].财经界,20xx(02):234-236.

[3]赵晓晶.基于内审视角探究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创新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xx(03):145-146.

作者:郝红增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阅读次数: 人次

内部审计论文6

摘 要:一、评价职能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以对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其工作绩效,第二是对单位内部决策管理、规划建设、资产管理的审计评价其合法合规性,第三是对财政财务收支计划、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财务活动审计评

关键词:公司内部审计论文发表,发表内部控制审计论文,内部审计风险论文投稿

一、评价职能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以对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其工作绩效,第二是对单位内部决策管理、规划建设、资产管理的审计评价其合法合规性,第三是对财政财务收支计划、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财务活动审计评价其实际状况,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依据。咨询职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就是通过内部审计评价,对发现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建议,以指导事业单位对自身管理、服务的薄弱环节以及各种错弊行为的纠正,确保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约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不准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类事业单位,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足,认为外部财政、审计以及纪检部门审计力度强、覆盖全面,而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体系的不完善,审计目标不明确。即便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是将审计工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了事后审计方面,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前端性,内部审计工作滞后严重。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审计独立性较差

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一些事业单位未能设置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配备不足,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较差。而且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容易受到管理体制、人际关系、岗位职责等外部环境影响,造成了内部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范围窄、技术落后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重点是集中在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合规性、财务收支情况以及领导责任经济审计等方面,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以确认为主,内部审计范围还不够广,未能涵盖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此外,在审计方式上,主要是以人工查账为主,审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对于各种信息化的审计手段运用不足,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力度薄弱。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改进基本方略

(一)准确的定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

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上,应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就是确保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实现事业单位组织价值的增加。首先,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内部审计并不仅仅是会计核算、财务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的审计,同时更重要的是事业单位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与价值的增值。其次,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应该不断的拓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服务领域,在合规性审计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绩效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为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

(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足够的独立性才能确保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不受干扰的开展,也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确保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关键是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合理的进行行政隶属关系以及报告关系的确定。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应该将审计部门设置在单位的党委会下或者是单位的正职领导之下,给予审计部门充分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避免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进而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与公允。此外,如果事业单位的规模较小,无力抽调人员组建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则可以选择内部审计外包的模式,通过聘请专业的审计师或者是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依靠专业的审计机构对自身的内部管理进行指导与监控。

(三)改进事业单位的审计方法

在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审计效率,除了采取人工审计以外,应该积极地引入现代化的审计管理模式,特别是配置齐全的审计软硬件设施,进行信息化的审计工作,利用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审计工作与各科室业务部门直接进行对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资料数据,并依托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审计,这样既可以确保审计工作覆盖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也可以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此外,在审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上,应当综合选用适当的分析性复核以及内部审计抽样技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四)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率

真正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作用,必须充分全面的利用审计结果,也就是将内部审计报告全面的运用到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过程中。实现结果的利用要求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过程中,必须确保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尤其是能够全面、充分的反映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应该形成合理的内部审计结果回馈机制,与单位内的被审计对象做好沟通反馈,详细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既可以为改进审计工作提供合理的意见建议,同时也能够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进行工作的整改。

四、结语

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建设管理越来越重视,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应该抓住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机遇,完善自身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提高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及时总结纠正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各项问题,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内部审计论文7

一、目前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普遍加大了内部审计制度的改革力度,在构建内审体系、完善内审机制、发挥内审功能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认知差,严肃性、机构设置和资源配备相对不足,并由此导致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有效性、权威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

1.审计认识偏差

首先,迄今还有不少银行的管理层认为审计部门不能创造价值和利润,对银行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其次,由于认知和组织体系建设滞后,使得内部审计很难成为商业银行激励约束制度,尤其是难以将业绩考评与问责机制结合起来,加之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内审报告制度和报告线路,外部监督部门也无从对银行内部审计进行检查和评估。

2.机构设置的缺陷

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保证内审人员工作权威性和客观性的基本前提,是内部审计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但是,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还未完全实现垂直、独立管理,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利益依附,导致内部审计仍缺乏独立性,难以对管理层的决策行为、程序、效果进行审计评价。首先,从公司治理来看,有些银行内部审计实行的是向高级管理层而不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重要问题常常被轻描淡写过滤掉。其次,从系统管理看,内部审计还未完全独立于区域性管理而建立系统内自上而下的垂直体系。第三,从内部控制来看,内部审计尚未实行岗位轮换和回避制度。银行内审人员不宜长期从事一类特定业务或一个特定区域的审计工作,在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也必须实行回避制度。

3.审计资源短缺

一是人员配备不足。在目前我国银行业,除少数金融机构的内审人员占全部员工比例达 2% 这个国际水准之外,大多数只有 1% 左右,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且内审人员的薪酬激励和在行内的地位也相对偏低。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不高,专业胜任能力相对不足。特别是缺乏具备 IT、资金营运、金融衍生产品等知识的专业化审计人才,以及综合素质较高、银行业务全面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不能适应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审计手段相对滞后。目前银行内部审计还处于“手工检查为主,计算机审计为次;现场审计为主,非现场审计为次;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较少;合规性审计为主,风险性审计为辅”的状态,审计手段与技术匮乏,远远落后于银行业务经营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

4.审计效果欠佳

一是未能有效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对照近年来银行业发生的各类典型案件,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 80%以上的案件都是因为“有制度而没有严格执行”造成的,且作案期间都经过多次内审而未被发现。在很多大案要案背后,都有内部审计薄弱的阴影,内部审计薄弱仍是我国银行业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审计检查的深度及力度不够。就目前情况看,银行内部审计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查错纠弊阶段,缺乏对银行管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经济效益状况的审计评价,特别是对内控体系还不能实现高效的`监督、评价和治理,因而无法适应银行业务经营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三是缺乏规范的审计质量保证、评价与改进制度。目前,银行内部审计缺乏规范化的审计工作质量衡量和评价标准,因此更谈不上审计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致使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1.更新审计观念,拓展内部审计业务范围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内部审计咨询业务的经验,变事后监督职能为事前预警职能,从单纯的发表审计意见转向为管理层提供可行性建议,为各业务部门提供改进其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促进内部审计由 “监督型”向 “服务型”转变,实现内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增值作用。其次,面对开放的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内部审计必须将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纳入商业银行常规审计范围,加强对新业务、新产品的审计监督,持续跟踪了解对经营管理目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关键风险点,对缺乏控制或者控制不足的业务流程提出完善建议,对控制过度并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出优化方案,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发展,也使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2.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对于没有建立垂直内部审计体系的商业银行,应尽快设立独立的、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由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任命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总行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对各分支行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应实行派驻制,各分支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受总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其主要任务是推动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督促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加强风险防范和对银行的经济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等,其人员的工资报酬、晋升福利均由总行决定。对于已经建立了垂直体系的商业银行,主要是缩短委托代理链条,将内部审计的人、财、物管理独立出来,增强委托约束力。或者建立跨层级、跨机构的专业化团队,由总行审计部直接领导,避免多层委托导致目标的偏离。另外,审计委员会还可以通过章程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与组织的重大决策讨论,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触相关信息等,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监督力量

盛京银行始终重视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了科学严格的职业准入退出机制和有计划的后续教育机制,为审计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团队。盛京银行实行职业准入与退出制度,把好审计队伍建设源头关。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准入、禁止和退出条件,对审计分部主任、总审计师和审计办事处主任等审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学历、资历和年龄等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形成了一系列内部审计职业准入的要求,从源头上保证了内部审计队伍保持着较高的整体水平。另外,盛京银行从专业化入手,提高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盛京银行将专业化作为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突破口。

4.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电子化水平,改进审计方法

首先,加强风险识别与量化技术的研究,在引入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等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同时,要根据我国国情设计具体的参数指标,关注操作风险和小概率风险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其次,加强对内部审计业务流程的管理,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关注形成报告过程中能给经营管理带来怎样的改善,从而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同时,根据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操作规则,针对审计项目大类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并组织实施。最后,尽快建立现代审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对大量的审计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反馈,逐步实现与业务部门的审计接口衔接,实现银行内部审计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工作过程电子化,从而通过加强非现场审计工作,使得现场审计有的放矢,缩短现场审计工作的时间,节约审计成本,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5.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做好对商业银行内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为内部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工作底稿、风险评估等情况的检查,评价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评价内部审计体系是否充分发挥作用、是否满足银行当前的业务规模和风险水平的需要以及内部审计工作是否遵循有关规定。同时,还要检查银行对所发现问题的反馈与整改情况,据此评价内部审计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或取得了实际效果。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与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定期举行会议,交流审计情况与信息,并定期与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就审计目标、监管目标以及其他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争取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监管合力。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置身银行内部的一个部门,有着外部审计无法替代的优势,既可以对银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检查,又可对有关问题进行经常、连续、系统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银行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帮助银行实现增值目标。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管理机制,更新审计手段等改革措施,提高审计质量、节约审计成本,增加银行价值。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商业银行加强自我约束、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莫勒尔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xx.

[2]吴越 胡若涛: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会计监管[J].浙江金融,20xx( 2).

[3]钟海燕:加强内部审计沟通,建立新型审计关系[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xx(5).

内部审计论文8

内部审计就是依据组织内部需要的程度而建立的自我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严格财经纪律,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规模、资本、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民营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1.内部控制的需要。

民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给国家财政增加了收入,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但必须认识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问题。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一般情况下只能生存三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能取得长期发展?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得到,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中没有建立完善的治理机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没有健全的内控体制。而作为内部控制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制度,则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

2.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前民营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才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内部审计就是在企业当中,审计部门审计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过程。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可以得到大量真实的企业信息,有利于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源配置情况,有利于向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生产成本,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预防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3.审计产生和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在刚刚成立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所以在生产经营中不考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认为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是多余的。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当中的分工趋向于正规化与精细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需随着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应用现在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再集中,出现了大量的内部有关利益团体间的矛盾,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全部分离,促进了现代审计的出现,所以在民营企业当中一定要建立现代审计制度。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民营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的发展中,一直较为重视资金问题而忽视了制度建设,企业领导层都没有认识到建立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架构一般情况下就是由企业领导者和家族人员负责主要管理,特别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内部家族成员。有的民营企业领导者认为,只有利用自己家族的人负责管理资金,才有利于准确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设立专业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必要。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当中,虽然也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也只是一具空壳,审计部门和人员在企业当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由于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存在,导致民营企业领导者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民营企业当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只能正常进行,本身职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2.独立性较差,没有明确定位。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否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主要衡量标准就是看企业当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是否会遇到阻力。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职能,因此民营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具备独立性。依据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到,很多民营企业对内审机构的地位和职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很多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任职与工资标准都是由单位负责人控制的,所以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考虑企业负责人的利益。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在制订审计方案与实施过程中都要兼顾一些个人利益,审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还有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片面认识内审工作,财务活动严重影响着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民营企业的内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当中的内审工作还只是涉及查账与留账的层面,审计工作重点还停留在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考察上,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没有考虑风险管理。因此这些工作模式不利于民营企业及时察觉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不利于及时传递真实可靠的管理意见。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民营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工作职能。民营企业中的内审工作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内审工作人员才能正确行使自身职责。

3.人员素质偏低、阻碍审计工作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也要求具备高素质的内审人员,要求内审人员不但拥有专业技能,而且必须拥有准确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不能与国有企业相比,所以民营企业不能有效吸引高素质的内审人员前来,民营企业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学历水平偏低,接受专业审计技能训练较少等,民营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不能与当前的审计工作相适应,所以急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

三、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

1.转变民营企业管理层观念,提升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我国民营企业存续的寿命较短,其中存在多种因素,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经营范围越来越大,要求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深远影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认识,大力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要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在目前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宣传企业战略、改革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过程中,民营企业管理者要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工作,要让内部各个机构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还应给予内部审计工作以有力支持,在思想与行动上积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决策联系在一起进行评价。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不管哪种形式的审计工作,落实的主要问题就是独立性,要依据一定职权办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做到这些才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它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与自身权力大小。所以要想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则需使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有一定的地位。通常情况下,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越高,其独立性就越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实现自我监控的约束制度,有利于保障所有者权益,在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组织地位应该是不受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的限制。当前我国企业当中存在多种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在建设内部审计机构时争取做到科学性与适应性,要兼顾企业的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人员素质与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再有,还需考虑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实用性,内部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扩大和明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职能范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审计工作已不能只局限于查错防弊,还需考虑到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兼顾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不断增大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应该是具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与评价,全面考察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为企业提供各种风险预告。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但包括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内容,而且也包括现代的经济效益审计;不但存在事后审计,而且也存在事前与事中审计,审计工作不但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而且也具有前瞻性。

4.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一定要依靠深厚的理论与严格的组织,还需依据国家法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要依靠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要考虑到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情况,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制订《内部审计法》,以此为标准制订内部审计专业法规《内部审计条例》,要保证其不要与国家其他法律相冲突,主要涉及《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等。利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家实现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在行业统一管理中引入民营企业的管理,保证民营企业内审工作有法可依。

5.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由于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不再局限于财务领域而逐步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还要考虑到自身的战略发展情况与内部审计工作需求,重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要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部审计工作不同于其他部门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高层具有紧密联系,所以内部审计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二还需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了迅速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可以引进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培训,制订激励性措施,要求内审人员不但具备财务会计知识,而且也掌握经济、法律、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不但拥有准确的观察力与风险意识,而且掌握熟练的审计信息化管理技术,逐步淘汰手工审计模式实现计算机审计与网络审计,才能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应用完善的内部审计则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必须认识到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一定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内部审计论文9

一、信息化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现状

20xx年6月银监会制订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工作旨在审查评价并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活动以及公司的治理效果,推动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迅速发展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在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相关的案件、客户纠纷持续上升,对银行的资产安全、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内审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20xx年,银监会将信息科技纳入监管评级体系,正式印发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内部规程》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以评级约束强化信息科技监管效能,提升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意识。从相关披露来看,对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商业银行,均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到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领域,通过风险评估、内部专项审计、专项检查等手段深挖信息科技风险隐患,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二、信息化下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风险

1.信息系统本身带来的审计风险

信息化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速率,加快了银行数据处理、集中、缝隙的速度,但同时也存在着银行数据或者审计数据被盗用、泄露的可能性。信息系统本身的`某些特定程序被恶意修改、不法分子攻击网站套取利益、利用非法手段进行资金转移等案件屡见不鲜,这些给客户和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如果审计人员没在第一时间审计出系统本身的固有风险,将会使审计工作走入误区,给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由此可见,信息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内部审计工作所要面对的困难之一。

2.创新金融产品、金融电子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如上所说,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

(1)创新金融产品很多都是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的,产品不具有同质性,审计起来耗时巨大;很多金融产品的结构复杂,内部审计人员没有专门的知识,无法进行深入审计。

(2)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网络风险认识不够,对其风险仅停留在对内部人员舞弊的审计方面,忽视外部客户操作风险、系统本身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3)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缺乏专业人才。内部审计人员可能只是在整体业务流程层面有所了解,对于信息系统结构、程序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不足。

三、对策和建议

1.防控系统风险,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首先,及时完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金融产品的更新。其次,建立完整的信息技术监管指标体系及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建立监管指标体系及风险性预警系统来加强信息科技审计力度,逐步实现信息科技内部审计常态化。最后,规范科技外包服务管理与建设独立的项目开发与测试团队并重,有效降低信息科技风险。

2.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建设

中小商业银行应提升内审人员培训及人才引进、人才储备,保证信息科技审计的开展。提升内审人员素质是信息科技审计的关键,只有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实践工作能力、过硬的技术手段才能发现问题、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解决问题。加强中小银行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强化内控制度建设。一方面加强一般控制,对系统的有效运营提供支持和维护,通过相关专家级内审人员配合,审查信息系统中的操作控制、系统软件的控制;另一方面,加强系统的操作控制,对相关信息的输入、运行、输出进行控制,建立严密的内控控制制度,对系统的运行做出评价,保证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利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提高内审现场检查的质量;在非现场审计中,缩短内审机构与分支机构、基层网点的距离,做到实时监控,有效控制风险。

内部审计论文10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工作性质是为了起到督促单位的审查工作,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能力,才能使审计工作发挥出职业特色,审计工作效率大大增加。我们要把行政单位中现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就审计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规范和奖励机制,使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权威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国家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于审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审计工作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属于外部的审计工作,真正能帮助企业发展的还需要建立内部的审计,只有建立更全面更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才能让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到极致,才能体现它更有价值的作用。

1、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审计工作开展的因素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人都是老员工,工作能力有限受文化水平的影响,对于审计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审计任务。审计工作是结合会计工作,各种财务的管理和审计审查于一体的复杂性的全方面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与政治文化基础,对法律知识也掌握一些,才能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任务。我们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中有大多数的员工都是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审计的工作不能进行合理的处理安排。这类人员在单位工作的时间较长,年龄都偏大,缺乏创新创造的能力,不能胜任高难度的审计工作。还有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设立审计部门,由纪检监察人员来兼职审计这项工作,这就严重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使国家审计工作质量大大降低。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没有把具体的工作任务制度化,审计工作划分得不细致,从而降低了审计的工作效率。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现状只是对财政收入支出进行审计,对财政收支不准确,不明确的问题做出指点和修正等事项。仅仅是等事情发生了之后进行监管,缺乏预防事情发生和防治事情恶化的具体办法。行政改革进程对于审计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要人性化的处理,把预防防范工作做好,使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内部审计工作完成的更有效率。

2、完善内审法制和内部机制,找到解决内审问题的有效办法

2.1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内部审计的制度体系

要想使内部审计工作更有执行力,就必须依赖国家审计法律法规来对内部审计纳入法律规范的范围之内,使内审工作有法可依,使员工更好履行自己的审计职责。单位内部设立规章制度使员工可以按照职业规范来参照自己的行为,把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实现法制化。把内部审计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法制化的规定,使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更好的实现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

2.2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审计工作防患于未然,审计激励制度更加完善

(1)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可以单独来开展工作,不依附于其他部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与高层领导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不经过其他人员实现工作的独立完成。对于不能实现审计独立机构的单位,我们可以让专人进行审计审核的工作,由专人全权负责。工作上的计划要保证独立性,与其他部门没有联系,互不干涉。保证工作的独立开展,工作人员原则性更强,避免于别人产生矛盾和利益牵扯。

(2)内部审计工作中要提前进行防范,把可能存的'问题的事情避免、杜绝其发生。要把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事情发生了之后积极控制局面,把风险降到最低。要把审计工作中感觉有漏洞和有风险的事情及时向领导予以沟能反映,使审计工作做到提前控制。

(3)内部审计要完善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可以认真工作,享受自己应得的待遇,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使人员的能力、工作的表现与工薪挂钩,建立赏罚分明的审计机制。鼓励审计要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使审计工作更有力的完成。使工作人员之间公平竞争形在良性循环,共同把审计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2.3为了审计工作的任务更好地完成,我们要获得领导的支持,更好为单位发展努力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成功完成,我们的审计工作要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鼓励。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内审的各方面作用,使更多的理解我们的工作,知道内审工作的必要性。一是要让领导层的人员对内审工作充分重视,内审工作对单位发展起到的重要性,确保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要让被审单位对审计工作充分的了解,了解内审工作的督促帮助性作用,而不是为了应付而进行的工作。内审人员要把自己的工作实效突出出来,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工作特性和个人能力。内审人员要敢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为单位的利益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借鉴的意见。体现内审工作的价值作用,更好的引起管理部门对内审的重视,为了内审工作的正常开展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4让内审工作具有独立权威性,起到内审工作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需要保证其独立的地位,只有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使其发挥它监督的作用,体现内审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如果内审工作只是依附于财务部门来开展工作,那么就失去了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根据国家的审计法相关规定只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总之,在我国的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中,国家必须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审在审计工作是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我们应从实际工作中多发现问题,积极与领导反映相关的问题所在,使内审工作可以积极发挥其工作特点,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应有的努力。

内部审计论文11

关注和支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既是内部审计的职责,也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抓住该契机,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升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层次。要加快内部审计职能从传统的查错纠弊向促进改善管理转变,深入业务和管理过程,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及科学合理性进行调查、测试以及评价。

1.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期准备

1.1理论学习是做好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提: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发展较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前,应认真学习20xx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xx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xx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指引》等文件,将其作为判断和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规范和有效的依据和标准。同时,通过阅读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或书籍,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1.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制度和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很广。要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操作手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规范的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内容和各业务循环需关注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控制环节,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企业除了制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外,还需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测试模板》。《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审查和评价的范围、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所采取的措施及报告途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需确定内部控制测试的技术和缺陷标准,包括测试计划、测试工作范围、测试方法、缺陷评价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方法等。《业务流程测试模板》需在对业务风险描述、现有控制描述的基础上制订需测试的步骤、应抽取的样本及样本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评价和缺陷的分类。《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和《业务流程测试模板》三者结合,可使企业的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强调的是内部控制审计的涵盖范围应当全面,具体来说,是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和事项。

2.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评价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着眼于风险,突出重点。因此在制订和实施审计方案、分配审计资源的的过程中,一要坚持风险导向的`思路,着重关注那些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高风险领域和风险点:二要坚持重点突出的思路,着重关注那些重要的业务事项和关键的控制环节以及重要的业务单位。

2.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只有在审计工作方案制订、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客观性,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在实务中,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会影响客观性原则:

(1)内部控制设计部门与审计部门不独立;

(2)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足,依靠印象等因素主观评价:

(3)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

(4)审计人员与内部控制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不能确定最佳的检查评价范围和重点,测试样本选择不合适,等等。

3.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3.1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情况,制订审计实施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主要业务模式、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核算、下属企业或投资项目等情况。通过观察作业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了解内部控制的总体环境、各业务循环和管理环节所采取的控制程序与措施。在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或修改审计实施方案。

3.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功能性评价和健全性评价,如果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正常,可以作为实质性测试检查的依据。

3.3实施符合性测试。深入企业各业务环节,检查各项制度和流程的设计情况和执行效果。

3.4评价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审计人员对检查到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总结,与国家和主管部门制订的评价标准、规范制度相对照,再结合自己的审计经验验,判断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5提交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包括审计评价、存在的缺陷及整改建议等。审计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执行有效的,应给予肯定:对存缺陷的,应与相关部门或人员沟通,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年末,审计部门根据控制缺陷及整改结果,编制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报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

4.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方法

4.1个别访谈法。个别访谈法主要用于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访谈前应根据审计需要形成访谈提纲,访访谈中应撰写访谈纪要,记录访谈的内容。对于同一问题,应注意不同人员的解释是否相同。

4.2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应尽量扩大对象范围,包括企业各个层级的员工,题目尽量尽量简单易答,如答案尽量为“是”、“不是”,“有”、“没有”等。

4.3穿行测试法。穿行测试是指在内部控制流程中任意选取一笔交易作为样本,追踪该交易从最初起源直到最终在财务报表或其他其他经营管理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过程,即该流程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以此了解控制程序设计的有效性,并识别出关键控制。

4.4抽样法。抽样法分为随机抽样和其他抽样。随机抽样是指按随机原则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其他抽样是指人工任意选取或按某一特定标准从样本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使用抽样法时,一要注意样本库要包含符合测试要求的所有样本,二要确定选取的样本应充分适当。

4.5实地检查法。实地检查法是指使用统一的测试工作表,与实际的业务、财单证进行核对的方法,如实地盘点存货法。

4.6专题讨论法。专题讨论法是指集合有关专业人员就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或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如对于涉及财务、业务、信息技术方面的控制缺陷,就需要召开专题讨论会议,综合各部门的意见,确定整改方案。

4.7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数据分析,评价关注点的方法。可以将企业数据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数据或行业最优数据等进行比较,从而识别异常的区间。

此外,还可以使用观察、重新执行等方法,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开发检查方法。

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发展较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这并不代表内部控制审计不重要,相反,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内控审计制度,探索科学的内控审计方法,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内部审计论文12

价值型审计机构、复合型审计人才是企业组织对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战略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必须突破以往的纠错查弊,突破传统的财务监管,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技能与企业经营战略融通结合,增加组织价值。

一、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瓶颈分析

当前,内部审计往往不能与时俱进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理念未跟进时代要求

大部分企业不能及时跟进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即赋予内部审计“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新职责,不能全面把握审计“跟进”的内涵与实质,较多仍停留在原有工作层次和标准上,甚至应付领导的工作安排,很少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等热点及中心工作,主动出击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出血点,造成内部审计地位难以提高,审计增加价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二)审计队伍未得到有效优化

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尤其是知识、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理念滞后,更新缓慢,表现出“审计新手”缺乏锻炼平台,“老审计”技能又不能适应新的监管形势要求,审计队伍缺乏活力,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内审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三)审计环境未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内部审计宣传不到位,个别企业的高管层或业务部门负责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或理解偏差,认为审计就是消防队,哪里起火去哪里,甚至认为审计部门就是履行一下监管程序,很少让内部审计涉足公司经营管理、内部治理、风险管控等领域。这与我国引入现代内部审计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现代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密切相关,导致内部审计长时期停留在传统内部审计的阴影之下,更有甚者把内部审计简单地看成是查账。笔者认为,若审计工作环境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就会长期制约审计工作的发展,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审计的成果就不能得到认同,审计的效果也就不佳。

二、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实现方式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重要的监督管理部门之一,其审计行为是企业管理的再管理、控制的再控制。

(一)正确处理控制与服务的关系

为了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内审机构及其人员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审计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正确处理好控制与服务的关系。(1)审计机构及人员要正确定位,摆正位置,明确界定好审计机构及人员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2)正确认识审计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把握好成本效益原则,同时也要做到管好管住不管死、管理无情操作有情。(3)正确把控好服务领域,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操作实行全方位服务,对企业各流程控制点和相关风险实施有效防范,类似于“免疫系统”中的全方位体检与透视。

(二)加速审计队伍的职能转换

鉴于一些企业内审部门因受现人员知识结构、行动惯性的制约发展因素,与企业战略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断层,审计工作缺乏前瞻性、创新性及高附加值的审计成果信息,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加速内审人员队伍的职能转变。(1)把好新进人员的入口关,内审人员的来源直接决定了其专业素质和可塑性以及内审机构长期生存发展的基础,笔者认为可以循序渐进式地推行内审人员职业资质准入机制。(2)不断优化内审人员结构,财经、生产、技术及IT人员比例,应尽可能保持合理结构,充分发挥审计团队的整体效能。(3)引导内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加强风险治理、因素分析等前沿理念的掌握和运用,提高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4)开展审计内部问责及适当的奖惩活动,促使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到审计项目的管理中去,利用审计这把“双刃剑”,稳步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采取多种手段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

内部审计工作要兼顾投入产出,以最小的审计成本创造最大的审计价值是内部审计开展审计项目的`终极目标。因此,审计实务中,需要内审机构及人员采取多种手段,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优化成果。(1)积极开拓思路,在做好审计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咨询等增值型服务工作,通过日常审计监督工作实现“一审二帮三促进”。(2)前移审计关口,积极关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适时提出审计监管意见和建议,使一些不良苗头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审计工作秋后算账。(3)采取联合审计方式,让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积极参与到审计项目中来,使审计事项查证少走弯路,也使业务部门及时掌握问题症结和风险所在。(4)运用审计新方法、新技术,特别是扩大计算机技术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减少现场审计时间,提高效率,提升质量,节约成本等。

三、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简要实务例证

在审计实务中,为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加价值功能,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一些活动。

(一)风险管理实务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与评估提供有效的辅助信息。如:石化销售企业的非油业务逐年呈上涨趋势,但毛利空间小,运行成本高,甚至还存在个别业务违规经营的风险,类似于批发烟草业务是石化销售企业的风险所在点之一,如果内部审计缺乏对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环境及行业监管风险控制的基本了解,就无法帮助非油部门将国家《烟草专卖法》等具体要求体现在实务中去,从而不能及时帮助企业控制风险。企业在国家安全环保监管的严峻形势下,内部审计如果不能通过“碧水蓝天”专项审计、罐区安全专项审计等活动,跳出专业线条的惯性管理思维及时指出存在的风险,势必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等。

(二)流程再造实务

目前,内审人员除了查账,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在业务流程和有关策略、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从中发现企业的经营效果、资源利用、产品种类和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有无缺陷并可以改进之处。如:石化销售企业近年来为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管理成本、提高人均劳效而推行的“小站改革”管理模式,需要内部审计对该业务进行“回头看”,通过对内部管理制度的梳理、改革效果的评估、改进模式的探讨等工作来帮助企业完善工作业务流程,对于不具备“小站改革”标准的业务如何规范等需要及时理顺管理体制,重新帮助设计管理流程,以满足各类监管的要求。

(三)内部咨询实务

内部审计因对行业发展要求、企业内部管理标准及内外部监管形势有所了解,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可以为企业管理层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对经营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适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设性建议。如:石化销售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开展对外投资或租赁加油站等决策过程中,内部审计需要积极提供咨询服务活动,包括参与投资风险的评估、投资回报周期的论证、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会计核算统计管理的把握等方面,并站在客观、公允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保证其经济活动符合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发展方向。

总之,通过内部审计,不仅可以检阅企业历史的功过是非,可以正确评判企业进行时的绩效,还可以帮助企业描绘美好未来的前景。所以,内审部门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提升定位,更好地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以此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内部审计论文13

摘要:内部审计不仅有效地维护了单位的经济活动秩序, 而且为单位的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内部审计对于单位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单位在理解和应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所以没有合理使用内部审计来服务单位的经济活动。内部审计对于单位的经济活动有重要作用, 单位需要抓住内部审计的应用关键点进行完善, 使单位能够利用内部审计来带动单位管理能力的整体提高并迎来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 经济活动; 重要性研究;

1、背景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而单位的运营管理方式需要根据外部环境进行持续的调整和完善。内部审计是单位重要的管理工作, 不但实现了单位运营和经济活动的监督, 更为单位其他管理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和其他帮助, 内部审计对于单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作。对于单位来说, 为了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将内部审计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分析, 抓住内部审计的重要影响并结合单位的管理实际做出相应的提升, 使内部审计能够适应单位的发展需求并不断发展。

2、内部审计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

(1) 监督单位制度和计划执行。单位的运营管理需要在具体的制度和计划下进行, 一旦单位违背了相关制度和计划, 自身的运营和发展将会脱离单位控制而造成严重后果。内部审计的存在可以对单位制度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特别是当单位中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有违反经济方针和相关法规制度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出整改措施, 同时可以帮助各部门确定具体的内部管理制度, 落实单位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生产方案等计划的实施, 使单位的经济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保证单位的经济价值。

(2) 反映单位运营管理缺陷。单位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 虽然单位在维护运营管理缺陷方面不断努力, 但是随着单位所处的运营环境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变化, 单位还是需要进行持续的完善工作。单位在内部审计的帮助下可以对单位内各个部门进行分层的监督工作,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核算和检查, 能够以较高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标准来评判单位现阶段的运营状况, 及时地进行运营工作以及制度缺陷的完善工作, 使单位能够在自我约束的检查过程中建立并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更好地控制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并保证良好的经济活动秩序。

(3) 为单位决策提供支持。内部审计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单位内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检查, 同时内部审计的功能也由过去简单的查错发展变成对单位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审计, 已经包含单位运营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内部审计需要对单位的内部制度和各类运营信息进行检查, 单位可以基于审查后的信息来确定自身的运营状态并确定后续的发展计划。单位在内部审计的参与下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具有倾向性和代表性的问题,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单位的后续运营管理可以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提前规避和治理工作, 为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4) 帮助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单位在进行内部审计时还能够帮助单位提高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益, 同时对单位的财产安全也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内部审计可以在经济指标的参与下评价单位的经济活动业绩, 同时可以帮助单位总结自身的经济活动规律, 根据各类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对应的完善, 提高单位的资金利用能力和运营能力并可以有效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另外, 内部审计可以对单位内的各类资产定期进行检查, 完善资产管理中的不足并优化资产的使用和管理, 能够避免资产的滥用和流失, 对于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都有积极的作用, 能够为单位的持续发展持续服务。

3、内部审计的优化建议

(1)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随着单位和国家经济发展而得到了较大的完善, 但是整体而言内部审计的发展速度慢于单位, 同时内部审计现有的制度也与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有较大差别。内部审计的`制度需要进行有效的完善, 现在单位重视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都需要与内部审计进行深入的结合, 同时制度也需要对政策法规和单位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反映, 帮助单位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来推动单位发展。单位同时从制度上体现对单位经济效益和内部管理结构的监督和完善上, 能够根据时代变化不断优化内部审计的制度内容和实施方式。其次, 内部审计制度还需要注重财务数据合法性和真实性的控制, 单位也需要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实际作用, 扩大内部审计的应用领域并为单位的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帮助。

(2) 完善监督与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一直以来是以监督者的形象参与到单位的运营管理当中, 过去的职能形象相对单一而对单位的运营管理作用有限, 而现阶段内部审计需要逐渐转变自身的职能形象来更好地参与到单位的运营管理当中。内部审计不仅需要重点关注单位运营管理问题的发现, 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完善意见和措施, 将内部审计的关注点从单位的重点运营环节和经济活动扩大至全体运营管理, 提高内部审计的应用范围来帮助单位进行更全面的内部控制。单位需要让内部审计充分参与到单位的运营管理当中, 对于整合单位资源并增强与被审计人员的沟通有明显作用, 同时可以与被审计部门共同完成准确而有效的整改方案制定, 不仅可以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带动单位整体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升, 使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监督层面而能够为单位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

(3)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而现阶段单位的内部审计方法科学性不高也与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工作有关。现在单位中的内部审计大多具备单一的会计或工程教育背景, 而自身掌握的内部审计方法也主要是基础审计和人工完成, 审计效率不高并且对审计的公正性也有所影响。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的实际效果, 单位需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工作, 通过系统培训最新的内部审计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来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 同时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在单位业务中的参与度来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经验。单位需要将内部审计人员分散到单位经济活动的事前、中、后的过程来进行, 改变以往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多而无法完全兼顾单位运营的问题,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来量化单位的经济活动成本并进行成果的深入应用。

(4) 降低运营和财务风险。单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必定会遭遇风险, 而内部审计除了对普通的运营管理进行监督评价以外还需要关注对运营和财务风险的防治。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评估职能来对单位的风险状态进行评价, 同时充分研究单位中的内部情况来判断单位遭遇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对应的不利影响。单位需要着重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 包括预算计划实施、资金运转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环节, 同时综合过去的内部审计工作结果来确定风险识别指标, 对单位经常遭遇风险的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治理。内部审计能够高效地实现风险预警, 单位同样可以利用内部审计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并利用内部审计来实时监控单位内的经济活动数据, 内部审计一旦识别到异常数据便快速结合内部控制来进行风险的排查和处理工作, 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以及对单位的负面影响。

4、结论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具备监督和评价职能的管理方法, 广泛地应用于单位当中同时为单位的运营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单位中的内部审计存在一些不足, 单位需要重点关注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结合单位的运营规划以及各个时期的外部环境进行内部审计的优化工作, 丰富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并减少单位运营管理中风险的产生并提高单位的运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平夷。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xx (19) :68-70.

[2]郭巧云。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经贸实践, 20xx (16) :217-218.

[3]瞿晓龙, 梁斌。内部审计增值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xx, 39 (5) :38-43.

内部审计论文14

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职能

l.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内部审计人员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接受委托人委托,对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企业集团是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不仅每个成员企业内部存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总经理等委托代理关系,母子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委托代理关系。对于企业集团中这种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内部审计必须发挥其全面监督的职能。新颁布的《会计法》也强调要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且所指的内部会计监督已不同于原有的会计监督,而是更侧重于对会计实行监督的含义,从这层意义上讲,内部审计最能发挥对会计的监督作用。

2.控制职能。企业集团作为多个法人企业的联合体,要保证目标一致,运行协调,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健全的内部控制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传递和监控。监控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分为管理部门的监控和内部审计的监控。与管理部门的监控相比,内部审计在整个企业内部监控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价,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为间接或直接纠正内部控制的偏差、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因此,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

3.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人员熟悉管理当局各方面的方式程序和企业集团的整体状况,在进行评价与鉴证时,能迅速地找出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和具体措施。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原则

1.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企业集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集团中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外部审计人员执业所要求的独立性不同,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与其审查的活动保持应有的独立,为审计人员完成委派的审计任务及取得预期的工作成果提供足够的保证。为确保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集团中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受总经理的领导。

2.权威性原则。强调内部审计权威性的意义在于:

①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合理地保证内部审计的公正、客观。

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提高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保证企业集团各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给予合理、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授权主体在企业集团中的组织地位密切相关。授权主体在集团中所处的层次越高,权威性也就越高。因此,集团中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权威性。

3.系统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仅要符合每个成员企业自身的需要,还要求符合整个企业集团协调管理的需要。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地规划,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

4.经济性原则。内部审计要对企业集团中各层次的管理当局提供咨询,使其经营过程得到改善,减少资产的浪费,充分挖掘企业经营管理的潜力,帮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内部审计为企业集团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增值只有在大于设立较复杂的内部审计机构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设置才满足了经济性原则,才是可行的。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框架

第一层次,在集团公司的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

①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②代表监事会对集团董事会的有关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并为集团董事会作出相关决策服务;

③制定集团内部审计的整体规划和政策;

④指导各法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设立与运作;

⑤协调集团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⑥建立集团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审计委员会由一、两名监事和其他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构成。监事的加人保证了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专业人士则既包括懂业务的内部审计师,又包括具有管理、技术、营销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这样,才能真正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专业监督和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专业性的意见。

2.第二层次,在各成员企业监事会下设立各自的审计委员会,受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3.第三层次,在各企业的审计委员会下设立审计部。对各企业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监督和控制。

针对中国企业集团的现状,以上内部审计网络框架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目前企业集团监事会的任命不规范,大多数由政府机构或董事会指派,只有少数由股东大会选出;二是监事的身份不合理,出任监事的大多是公司内部的人员,他们在行政关系上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下属,处于被领导、被指挥的地位,不可能行使其职权。因此,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监事会领导审计委员会并不能保证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洼,不能发挥其监督、控制、服务的职能。

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内容

各成员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内容。企业集团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各公司审计委员会负责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其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都大致相同:

①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一方面可以确定其他审计项目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从而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②对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等传统项目的审计。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合规性进行审计。

③从企业未来的发展考虑,还要求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优势,开展管理审计,对企业的生产、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管理审计。管理审计倾重于管理职能方面的审核,对计划工作、组织工作和控制工作进行评价,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审计,是对管理工作绩效的系统评价。

2.有重点、分层次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规划。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是代表集团进行内部审计监控的,应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考虑,本着保障出资者利益的原则,围绕出资者的资产所有权进行内部审计。

①集团公司和全资子公司是内部审计的重点,应全面开展上述所提及的范围和内容。

②对参股企业,以保障投人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的,仅就其投人资本的使用情况进行合规性审计和经营绩效审计,保证投入资本的合规、合理使用,保证成本、利润核算及分配的真实合法。

③与集团无资金纽带关系的协作企业由于与集团的关系是由双方契约或协议决定的,因此对协作企业只需对其提供协作的事项进行调查,以及对相关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另外,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在对与母公司有资金纽带关系的子公司进行审计时,还要对投入资金前后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进行审计。

内部审计论文15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抓住企业的生产经营,提高内部的管理。通过内部审计,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聚焦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采取完善的监督措施规避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我们审计部门需要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管理;措施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理解是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企业对市场的价值和改善企业组织的运营。内部审计是通过规范的、系统的方法,进行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从而达到改善企业风险,促进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监督企业各项制度计划执行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内部审计已经发展到对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情况的审查和评估,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它将根据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预算计划,检查和评估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收集到的信息,都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二)内部审计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改善,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的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是否达成,还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它将通过对生产经营的审查,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预判,评价经营业绩,揭示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因素,提出管理改善和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内部审计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实践证明,企业已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融合为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体系需要企业内部各层管理者和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通过共同参与,相互管理,相互制约,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关措施纠正问题,督促相关人员合法合规,维护各方合法经济权益,保证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达到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实施的.现状

(一)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有欠缺

企业管理层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认为内部审计这个部门可有可无,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能达到企业想要的结果。在一些企业中管理人员误认为内部审计为财务审计,把一些财务的工作让内部审计去做,对企业内部审计理解的不全面,导致内部审计在企业中较难开展工作,工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够

由于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工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效率达不到企业预期要求。

(三)审计成果运用不完善

现在有很多的审计经验和方式方法,但是审计的成果在企业中运用缺乏全面性和彻底性。一是没有刚性的制度要求,对审计人员缺乏约束机制;二是审计人员没有认识到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性,降低了审计工作应有的作用;三是审计结果不能与其它监督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导致部分检查重复进行,造成监督资源浪费。

四、如何完善审计监督

(一)加强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

现有的审计工作大都是事后审计,审计结果对企业预算目标完成、经济效益评价、干部任免的参考作用降低,导致审计作用发挥有限。审计监督职能前移,将专项经济活动审计和资金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相结合,作为经常性监督的一项措施,努力实现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应加大任期审计,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使任期审计比离任审计更具有现实意义,提高任期审计结果的运用,建立以任期审计为主、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新机制。

(二)不断强化审计结果应用机制

对审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和解决,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定期交流审计成果和经验,通过案例帮助审计人员提升工作能力。将审计结果运用到干部档案中,实现审计成果分享,采取教育的方式,让被审计人员防微杜渐,有效整改,真正体现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能力,不断优化审计人员队伍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能力,建立综合性审计队伍是有效规避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审计人员跳出会计账目的真实准确性的审计惯性思维,将审计目光深入到财务背后隐藏的业务活动层面上,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履行职责、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果,从机制、管理、政策等方面分析问题和揭示问题。同时重视审计人员专业培训,不断钻研专业知识,熟悉财务、业务、工程、管理、心理等各方面工作,利用大数据和远程手段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

我们主要从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和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内部审计对企业是必要且重要的,是实现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完成经济效益目标的重要途径。企业要从加强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建立健全审计结果的应用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审计人员队伍几个方面完善审计监督。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22: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