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塞下曲教学设计 |
范文 | 塞下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塞下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塞下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塞下曲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 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情感目标 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训练重点是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这个训练从预习开始,学生要认真思考。预习题的要求与内容。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要动手查找字典,在重点字词旁作注释,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更要动口回答问题,出声朗读,背诵课文等。 2.古诗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李广的诗篇《塞下曲》。诗中的李广是一位武艺高超,力大无比的`将军。这首诗通过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描写,赞美了这支卫国部队,使人感觉到这支队伍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击败敌人。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 3.指名读。 三、学习《塞下曲》。 1.解题,介绍作者: 《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 3.思考:《塞下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位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三、作业: 1.抄古诗。 2.练习朗读课文,背、默《塞下曲》。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