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游记。文章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语句清新,描写月色如诗如画,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言简意赅,比喻精当,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需要学生好好体会其中的美丽之处。 教学设想: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在课堂上要通过朗读的多种方式,理清文章内容,把握重难点。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翻写成优美的散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文段 1.给学生放范读,根据范读,纠正自己的读音,确定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听,交流。 3.请学生给大家读一遍,师生一起点评,全班齐读课文。 4.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遂:于是;盖:大概;但:只是;耳:语气词 5.放音乐《二泉映月》,请同学朗读描写月色的文段,其他同学品味月色描写,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四、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能力扩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的概况,提高对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 美术的分类。(美术大致分:绘画和工艺美术) 2、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绘画的一些特点。 二、新授 1、 中国古代绘画从题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2、 你了解中国古代哪位或哪几位画家?他们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回答。)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纠正边补充。 4、 教师把中国古代绘画的内容再疏理一遍: 曹不兴(东吴)是第一位有记载的有影响的画家。 顾恺之(东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 魏晋和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隋代历时不长,但绘画创作已出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 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唐初有阎立本,盛唐时期有“画圣”吴道子,在仕女题材画方面有周肪(专门表现贵族阶层生活)。 五代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五代南唐有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画风流派多样化,最具代表的是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宋代山水继五代之后继续变得更为成熟,代表作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元代出现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代后期有徐渭,多才艺,《黄甲图》便是代表作。 清代初期“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明皇室后裔,笔墨功夫很有艺术魅力。 5、 学生讲述自己对书本范图的理解及艺术魅力。 6、 学生自习〈〈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7、 师生共同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 第二段:观舞 第三段:宴毕休息 第四段:听笛子合奏 第五段:送客 作品在用笔设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人物造型线条准确流畅,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绚丽雅致。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从故事中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体会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每一个人。 【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 2、小组讨论。 3、教师讲授。 【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扫除文字障碍。 ⑴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⑵ 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活动: 读第一自然段,想想: ⑴ 当时地球上发生了怎样的旱灾? ⑵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水的重要? (干涸 干枯 焦渴) ⑶ 你能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3、读第二、三自然段:(小组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 ⑴ 找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 ⑵ 思考: 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汇报结果: 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板书爱并收集爱的格言,积累格言。 6、朗读课文:(音乐的伴奏) 正确、流利、有感情。 7、作业超市: 必做: ⑴ 朗读课文。 ⑵ 抄写生字、词语。 选做:展开想象讲这个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教材:苏教版第二册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水在他们中不同的状态,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三、教学时间: 第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这阵子天一直下雨,你知道是下的什么雨吗?你观察过这些雨都落到哪儿去了? 2、雨点落到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有个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写了一首《雨点》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课题:雨点 3、出示“雨点”图,师述:看,小雨点多可爱呀!谁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听,小雨点落下来了。播放下雨的声音。 2、让我们来看一看雨点落下来的情景,配乐,老师范读课文。 3、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遇到我们课后要学的生字词把它圈出来。 4、检查自学: (1)、抽读词语: a、指名拼读:落进、睡觉、小溪、散步、奔跑、海洋、跳跃、(小卡片) b、指名领读:(不带拼音)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2)、生字读好了,课文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课文,学生再评,再指名读。 (三)理解课文: 1、过渡:课文能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2、轻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用“……”标出,在那里干什么?用“△△△”标出。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3、交流: (1)、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师出示图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学生说话要完整。(图片随意摆放) b、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这几幅画可以怎么排列? 学生上来排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d、师小结:书上作者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为雨点落进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进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进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进海洋里。 e、谁能读出他们不同的气势来?指名读再齐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落进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师出示雨点各种姿态的图片与相应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b、想一想,课文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 c、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d、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就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演出来?找个好朋友一起练一练。 e、指名上台表演朗诵课文。 f、配乐朗诵课文:叫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四)扩展训练: 1、快速看课文,这首诗歌共有4句话,每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这样的句试也说一举句诗吗?“雨点落进______。” 3、这阵子绵绵的春雨给世界万物带来了春的生机,老师让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许多收获。请你用“春雨落在(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再来说说。 4、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学着书上的写诗方法,写一首《春雨》的小诗。 (五)、板书: 雨点(图片) ↙ ↓ ↓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教学设计方案 篇5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③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课前准备 ①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②实物投影仪。 A案 ●导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或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读文 ①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交流 ①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 ③指名板书。 ●品味 ①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②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积累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运用 ①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②用“是……也是……”“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③找一篇优美的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内蒙古包头市 姜杰) 教学设计方案 篇6【学习目标】 1、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会夏夜之美;体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3、学写生字“时、让”。 【课前准备】 1、结合美术课或手工课,老师学生一齐动手,制作“睡莲叶、睡莲花、蜻蜓、小蚂蚁、萤火虫、草丛、星星、月儿……”。 2、每个学生在蜻蜓、小蚂蚁、萤火虫、青蛙、小鱼……选一个最喜爱的动物制作一个饰物。 3、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响起(音量放小)《仲夏小夜曲》。 一、激趣导入 小伙伴们,你们喜欢画画、帖图吗?那就让我们一齐动手来装扮这个美丽的夏夜,好吗? 二、创设情境 1、师生一起贴图。 2、完成贴图后,引发进入情境啊: 多美的夏夜呀?我真想变成朵朵美丽的睡莲,变成水里的小鱼儿……你们想吗?你们想变成── (学生不受约束、自由说,一边说一边带上头饰)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吧。 3、欣赏夏夜之美: 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夏夜。独白: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这美丽的夜晚,在池塘里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大伙儿打开课本。 三、朗读感悟 1、进入情境: ⑴ 情境中导读: 师扮演睡莲姑姑。 夜深了,公园里静悄悄的。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传来“呜呜”的哭声)。 师:呀,谁在哭呢? ──是小蚂蚁哭了。 师:“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说话时,声音沙哑,带有哭腔。 ⑵ 情境中表演读: 请两对扮演“睡莲”和“小蚂蚁”表演读。 2、体会情感: (紧接着)师:“快上来吧!” (小蚂蚁顺势爬了上来。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这只小蚂蚁表演得怎样,哪只小蚂蚁也来试试。 再走到另一只小蚂蚁前说:“小蚂蚁,快上来吧!” (激起学生的情感,能站起来,紧握睡莲姑姑的手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紧接着──“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小组练习: 分角色读。 (注意“非常感激”、“连声”从动作、表情上表现出来。) 四人小组再互相指导读。 所有扮演“睡莲”和“小蚂蚁”站起来读。 (师独白)师给孩子鼓鼓劲,评一评。 3、讨论领悟: 师:是啊,小蚂蚁回不了家,爸爸妈妈会着急,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和睡莲的对话谁听见了? ──蜻蜓(面对一只蜻蜓,示意他站起来。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不行不行,天很黑,蜻蜓看不见路的,怎么能送小蚂蚁回家呢?”) 师:是呀,天这么黑,你能行吗?这时候,谁来帮助他们呢? ──萤火虫,萤火虫可以带路,他说:“我来给你们照亮。” (──那,萤火虫为什么能给他们照亮呢?) 因为在萤火虫的尾部有个发光器,能分泌出荧光素,在光酶和氧的作用下,就能发出光来了。 你怎么知道? (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 出示“萤火虫”模型(尾部发出光来)──贴上黑板。 4、体验练说: 演示课件: 师过渡:有萤火虫的照亮,小蚂蚁可以回家啦,他多么高兴啊!小伙伴们,你们想对他说什么? (睡莲:小蚂蚁,路上小心,欢迎你再来玩啊!) (鱼儿:小蚂蚁,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一定载着你欣赏池塘的风光。) (青蛙:“呱,呱,呱,小蚂蚁再—见!”) (蟋蟀:“小蚂蚁,欢迎你带你们一家来听我的演奏会。再见!) (荷叶:“小蚂蚁,下次来玩时,别忘了上我这个大摇篮呀,一定保证你的安全。”) ……这时候,小蚂蚁想对大伙儿说什么? (“再见了,伙伴们,我要回家啦!”) (“谢谢您,睡莲姑姑,再见了!”) (“睡莲姑姑,您的救命之恩我永远难忘,再见!”) (“噢,我可以回家啦,回家啦,美丽的池塘,再见!”) (“睡莲姑姑,这里的夜色真美,回去后,我和爸爸妈妈说一声,明天再来欣赏欣赏。”) …… 5、真切感悟: 音乐响起课件演示。 师引读:小蚂蚁告别了小伙伴们,他爬上了“飞机”。 ──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音乐声渐小。 师边领读边表演: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这里学生可以跟读并和老师一起表演,跑上台来也行) ──“耶”──小蚂蚁到家啦!到家啦!” (齐欢呼音乐声渐大) 师:是啊,夏夜多美呀,你们看(青青的)假山,还可以(青青的)什么?(绿绿的)草坪,还可以(绿绿的)什么?看,小路是弯弯的,多美啊!弯弯的( )。 师:夏夜这么美谁来读读呢? (指导朗读:高兴的、像是在讲童话故事)一边播放课件学生一边朗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可表演) 师生共同评议。 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你们知道吗?星星为什么高兴呢?) ──板书:睡莲、蜻蜓、萤火虫(贴图)。 星星看见了这个动人的情景,他在赞美、赞美──夏夜多美。 赞美──睡莲、赞美──蜻蜓、赞美──萤火虫。 因为他们是今夜──最美的。 (板书:最美) 师:是啊,这夏夜太美了,让我们来赞美夏夜吧! 四、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说说夏夜美) 1、各小组准备: 师:请大伙儿仔细观察这两个画面,说说夏夜美在哪里呢? 注意:说话时要用“夏夜多美啊!”开头,或者以“啊,夏夜多美呀!”结尾。 先在四人小组说,汇报时,四个人都上台指着画面说。哪一组说得最美,就能得到“星星奖”。 师:各小组开始活动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2、小组汇报: (夏夜,天格外的蓝,弯弯的月儿挂在天空中,满天的星星高兴地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像一个个淘气的娃娃。啊,夏夜多美!) ──(啊,夏夜多美!池塘里,一朵朵粉红粉红的睡莲真美,花坛里的花儿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美极了,她们为夏夜增添了光彩。) ──(夏夜多美啊,那蓝蓝的夜空、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弯弯的小路、圆圆的睡莲叶、清清的池水,你们说美吗?) ──(夏夜多美啊,池塘边传来了蟋蟀美妙的琴声、还有青蛙的演唱呢!──呱,呱,呱。) ──(夏夜多美啊,瞧,小蜻蜓立在碧绿的睡莲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就要起飞了,正要送小蚂蚁回家呢!正在这时候,萤火虫打着灯笼来帮忙。睡莲、蜻蜓、萤火虫最美,因为他们一起帮助小蚂蚁回家。) 歌曲《小星星》响起。 师:是呀,夏夜真美啊!我们应该把“星星奖”给谁? 因为他们是今夜最美的!──大家唱起来跳起来。 师颁奖──挂上“小星星”。(掌声) 五、指导书写 师:你们把夏夜说得真美,我们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来比一比,写字会是谁最美呢? 出示──时、让(注意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 师:来,先看睡莲姑姑写一个“时”,“哎呀!”谁能告诉我,写“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日字旁要写得瘦、矮,寸字要写得胖一点高一点。) 师范写“时”。 (学生认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随时纠正坐姿) 师:嗬,大伙儿“时”字写得真美啊!请小朋友们再接着写一个“让”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师:请大家停一停。我看了几个小朋友写的言字旁写得不够好,请看看睡莲姑姑怎么写。 (示范书写) 写好言字旁关键是:言字旁上的“点”要和横折提的“折”对齐,折笔要写直。 (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 六、课堂延伸 师:你们真行啊,笔下的字写得美,你们把夏夜说得更美。回家后把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的听,去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在一个满天星星的夜里同你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绿绿的草坪、金黄的沙滩……那时,你们再告诉我一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好吗? 【教学设计意图】 《夏夜多美》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前播放音乐《小夜曲》渲染,让学生聆听美的音乐;以鸟叫声、蟋蟀声引入,用大幅背景图展示夏夜公园池塘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演示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童话里睡莲、蜻蜓、萤火虫助人为乐的精神美,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课文教学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以求达到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通过导语的激趣引入,通过师生动手共同创设的童话般的世界──“美丽的夏夜”,教学伊始,就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对夏夜的美好感觉,进入课文《夏夜多美》所构筑的情感世界。──创造美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使每一个学生能进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夏夜池塘边发生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主要用语感联结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品味美 三、借助课件,真切感悟 对“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过程”部分的教学,播放课件,以音乐烘托,以画面渲染,配以表演,促使学生沉醉在夏夜美的意境中。──赞赏美 四、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课文学完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用“夏夜多美啊!”开头或“啊,夏夜多美”结尾说话。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中,对夏夜之美的认识得以升华。不仅感受到夏夜池塘的美丽景色,而且体验到睡莲、蜻蜓、萤火虫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讨论美 教学设计以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设计方案 篇7一、导言激趣,交代任务 1、教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出示壁虎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介绍壁虎的外形、习性。 3、(拿掉壁虎尾巴)问:小壁虎的尾巴没了,他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17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特别是表里的6个字,用笔标出来多读几遍。 2、看汉字自由读课文: 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上序号。 3、指名读全文,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板书、贴小壁虎图)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⑴ 想想: 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⑵ 出示投影片: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发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⑶ 理解挣断的意思: 如果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⑷ 指导朗读: 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总是的答案。 ⑵ 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⑶ 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⑷ 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 (贴小鱼图) ⑸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⑹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板书:拨水) ⑺ 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 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想黑板的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你们愿意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书上第三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边想画出问题的答案。 ⑵ (出示投影片)看,看书回答问题。 (贴黄牛图,板书:赶蝇子。) ⑶ 老黄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⑷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黄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⑸ 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 (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⑴ 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 (板书:长出新尾巴) ⑵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⑶ 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这一单元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的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荷叶圆圆》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2、创设情境,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看谁做的漂亮?老师也做了生字卡片漂亮吗?我们一起做游戏:看字卡,嘴巴张得大大的,不出声,让老师猜一猜,你们读的对不对?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有一个小青蛙它把大荷叶当什么了吗?(歌台)这节课我们小朋友把大荷叶当展示台,展示我们的朗读课文的水平和写字的水平,有信心吗? [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朋友,先来展示我们的朗读水平吧! 出示:“我会读”。什么叫我会读?我们先把课文读懂好不好?用不用老师帮忙?分小组读:先读后讨论。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板书:水珠 蜻蜓 青蛙 小鱼儿) 2、这几个小伙伴把大荷叶当作了什么? (板书:摇篮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师:小朋友,刚才读了“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我这有个“立”字把它贴在这。(贴在小蜻蜓的后边) 我这还有“蹲、躺、游来游去”谁来贴一贴? 师:小朋友,我说上一句,你能说出下一句来吗?不会说的看看书。 师:展示咱们的朗读水平,这回用不用老师帮忙?(自由读) 师:刚才大家读的都很认真,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的眼睛。”你也眨一眨眼睛好不好,谁来试一试? 师: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臂。 师: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读完后你们也可以唱两句。 师:下面看小鱼怎么游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谁来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来个最难的,我想找同学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都读出来。谁来试一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授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三、学写生字。 师:展示我们的写字水平。 出示“我会写”。写字时注意什么? 观察“朵、机”写时注意什么?书空,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出示:你会连吗? 小水珠的 停机坪。 荷叶是 小蜻蜓的 摇篮。 小鱼儿的 歌台。 小青蛙的 凉伞。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