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范文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3、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4、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重点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2、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依靠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词语,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除让学生学会字词句和掌握课文内容外,还要让学生获得观察方面的知识,受到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教育。渗透分段的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用挂图、生字卡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ǔ,数数读shǔsh)。 二、读通全文。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思考: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 (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3、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 三、学习生字。 1、引导自学。自学前4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 3、教写生字。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 思考: (1)图上画的谁和谁? (2)他们正在干什么? (3)是什么时间? (4)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 3、轻声自读。 思考: (1)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3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4、讨论。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采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 5、朗读训练。 (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范读。 (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 (4)指名读。 五、课堂练习。 1、用卡片指读4个生字、4个词语。 2、抄写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 3、讨论。在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和句子各是什么。 二、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轻声自读。 思考: (1)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奶奶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 (2)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 (3)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非常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4)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 (5)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讨论。 (先想后说,让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讨论。) 3、朗读训练。 (1)轻声自练。 (2)指名读。 (3)分角色练读。 (4)分角色指名朗读。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轻声练读。 2、学习生字。自学后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指导学生写之、名、睡、楚。强调之是3画,强调睡的笔顺。 3、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 (1)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可以看出来)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6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 4、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让学生看书上第二幅插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还可用挂图或幻灯片讲解。 提问: (1)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 (2)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前三句话的) 5、复述练习。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严禁背诵课文的语句。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轻声自读。 思考: (1)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张衡的想法,说明他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很感兴趣。) (2)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说明张衡从小就肯动脑筋,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不肯轻信,非自己观察,自己验证不可。也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认真态度。) (3)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张衡相信了爷爷的话?(果然) 2、讨论。先想后说,人人练说。 3、完成课后作业第3 题(2),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认识北斗星,认识比喻句。 4、朗读指导。 (1)范读。 (2)人人练读。 (3)指名读。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张衡对学习知识的刻苦、认真态度。 五、课堂练习。 1、抄写8个生字。 2、抄写第五自然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2设计意图: 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教材二年级下册第29课的内容,讲述了张衡童年时数星星的经历。文中这样描述小张衡:“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用眼睛数到几百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做到这些?细读文中有关小张衡言行的句子,再结合多年后张衡在《灵宪》中对星空的记载(课外搜集所得),不难发现,在数星星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极其可贵的“耐心”、“信心”、“用心”和“恒心”,这些正是为人做事必备的品质与精神。因而本课教学,学生将在教师引领下,借助亲身体验、情境对话、放手猜想、资料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研读课文,感悟张衡的“耐心、信心、用心、恒心”,从而受到启发,明白任何事要想取得成功,都应如此。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数、玉、珍、珠”等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课后习题中的三个句子。 4.初步理解爷爷说的有关天文知识。 5.感受张衡数星星时的耐心、信心、用心、恒心。 教学流程: 课前: 1.聊星星:你对星星有哪些了解?(板书:星星) 2.老师想起一首歌(唱《小星星》)这首歌将星星比作──小眼睛,你觉得星星还像什么? 一、导入揭题 1.有个孩子看到这样的星星,他忍不住要去数了呢!看老师写“数”字,想想,数字怎么记?数,还是个多音字呢,课文中还有一个读音是──。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板书: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请大家打开课本,听清两个要求。①、轻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②想想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课文中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 ▲你觉得小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2.检查反馈。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随后读本课新词。 ②解决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积累佳句,指导书写。 你读懂了吗,课文中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 ①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有拼音)。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感悟: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你感觉星星怎么样? ③感情朗读:让我们把星星读得又多又美吧(一起读)。其实,不但星星美,撒满星星的夜空也很美,都成了──(碧玉盘)呢。 ④积累句子:奖励你们看星星吧,出示星空图。 这么美的句子,记在心里了吗?口头填空:满天的()像()撒在碧玉盘里。 ⑤指导写字:这么美的句子,我们还要写下来呢。(出示这句话,在“数、珍珠、玉”的位置上出现田字格。) 看要写的字,其中有一个词语是──珍珠。“珍珠”谁来记?知道珍珠为什么是王字旁吗?(王字旁其实是由玉变化而来的。玉字,作偏旁时省去了一点,就成了王字旁。所以,王字旁的字跟宝玉有关) 问题二:初谈印象,引向深入。 ①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简单说说。 ②过渡:在细细学了这课后,我们会对张衡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精读感悟 1、亲身体验,感悟“耐心”。 (1)自由读第一段。 文中小张衡数星星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动作呢? ①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②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坐、靠、仰、指、数。 (2)动作体验,感悟“耐心”: ①尝试动作:搬条小板凳,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师读引导学生动作体验)数:一颗、两颗、三颗---------(数到二十颗)孩子们,感觉怎样?(手酸、眼花) ②引读:才数到二十颗,我们就感觉到眼也花了,手也酸了。可是,小张衡呢,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板书: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③感悟“耐心”:几百颗呀,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自由谈)(板书:耐心) (3)有感情地朗读:是呀,不顾手酸,不管眼花,多有耐心呀!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再读这句话:(生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2、情景对话,感悟“信心”。 (1)自由读2-3段,练习对话: 看着小张衡这样耐心地数星星,奶奶有话对他说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对话。 ①创设情境,师生对话: 老师读奶奶的话,谁来做小张衡?一生上台后,奶奶(老师)让小张衡(生)坐在膝盖上,靠着做数星星状,其余生重新读了第一段,随后教师读奶奶的句子,并暗示学生对话。 ②生生对话:像刚才老师和同学那样,这一边的小朋友做奶奶,另一边的做小张衡,一起对话吧,注意,奶奶要亲切些。 (2)问清缘由,感悟“信心”。 问问小张衡,你为什么说星星一定能数得清呢? (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星与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3)有感情地朗读。 原来,小张衡是看出了名堂,找到了规律呀!怪不得他这么有信心。我们一起信心十足地说小张衡的这段话。(生接读)(板书:信心) 听出来了,对数星星这件事,小张衡是充满了──(生接:信心)。怪不得他能──(生接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3、理解难点,感悟“用心” (1)读懂爷爷的话。 ①指名读爷爷说的话。 从爷爷的话中,你知道了关于星星的什么知识?(随机理解“距离”,明白爷爷也认为星星数得清的原因) 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七颗星星了吗?那是怎样的? (出示图)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动画演示:转动)北斗七星慢慢地绕着北极星转。 ②积累句子: 口头填空: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北斗七星()总是绕着()慢慢地()。 (2)找出行动,体会“用心”。 ①引读: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②认真体会,感悟“用心”: “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啊”,读到这儿,你又觉得小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 多么用心、多么刻苦的小张衡呀,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这孩子──(生接读: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板书:用心) 听出来了,我们的小张衡,真的是在用心数星星呀!怪不得他能──(生接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四、整体回归,角色朗读 1.学到这儿,你对张衡有了怎样的了解? 2.分角色朗读1-4段。 五、猜想验证,感悟“恒心” 1.放手猜想:小张衡的故事,我们快学完了,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为了数清天上的星星,张衡一共数了多少个夜晚呢? 2.资料验证。 据张衡在《灵宪》中记载:“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 几十年后,张衡终于数清了天上的星星──大概是2500颗。这个数字,与现代天文学家统计的、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数量很接近。 3.感悟“恒心”。 看到这儿,你又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人了?(板书:恒心) 4.有感情地朗读。 是的,几十年的生涯中,张衡持之以恒地做着这件事,这是一个多么有恒心的人啊。 5.课外阅读,延伸拓展。 关于张衡,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建议家中有电脑的小朋友可以上网找找张衡的故事,去考证一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