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园地教案 |
范文 | 语文园地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园地教案1【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 4.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5.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介绍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6.积累日积月累中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并完成习作。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3.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5.教师进行小结。 三、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5.教师评价指导。 四、课堂小结。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课时 (展示成果完成习作) 一、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指导选材。 (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要有一定的顺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学生独立习作。 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端午节这天,我们小孩的胸前都挂着个香喷喷的挂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状的……个个香气扑鼻。端午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 点评: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读了小作者的这篇习作后,你就会知道了。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体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本单元还有哪些课文的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找出来读一读。 3.练一练: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写完整。 (1)果园里的果子真多呀! (2)秋天来了,树叶也换上了新装。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下列标牌: 税务局、档案馆、咖啡馆 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2.认读生字“税、档、咖、啡、阅、废、贸”。 3.小组读、带读、齐读、开火车读。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用生字组词。 5.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标牌又认识了不少生字。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周边事物,我们还会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对照流程图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1.出示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2.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这是什么制作过程。(蔡伦造纸的过程) 3.对照这样的流程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 4.小结:流程图其实就是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示动作的词。 5.小组讨论一次手工活动的流程图。 (1)分小组讨论,每小组讨论一种手工活动的流程图。有同种爱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组成小组。 (2)各小组交流自己组的活动流程图。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流程图,全班评议是否完善。 (4)各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小组的流程图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6.评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二)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的两段话。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 4.全班交流。 师小结:这两段话都用一个排比句围绕第一句话进行了具体描写。 5.练一练。 操场上真热闹: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四、日积月累。 1.导入: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2.课件出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读一读,说一说。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2)师补充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历史上把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合称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3.课件出示: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1)读一读,试着介绍。 (2)师补充介绍:①古人常把琴棋书画称为“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 ②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因为它们具有自强不息的特点,被人们称为“花中四君子”。 ③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4.师指导背诵。 5.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给予奖励。 语文园地教案2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教学时,可结合查字典选择字义,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让学生读一读三句话,再读一读伙伴的提示语,想想这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中解释。 (1)掉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 (3)量词,指事情、动作的次数。 (4)回族。 (5)曲折环绕。 4、读句子,选择“回”在句中的准确意思。 句1:“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2:“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3:“回”是量词,指事情的次数。 5、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项内容。 “读读认认”是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九个生字。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环节。 1、让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再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如: 灶:烧火做饭的用具,跟火有关。 铝锅:金属“铝”做的炊具。 漏勺:让食物留下,让汤或水从中漏掉的用具。 汤:跟水有关。 2、认读生字,指名说记字方法。 3、同桌互相检测识字情况。 4、识字展示。 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厨房的`用具,看看是否都能说出用具的名称,再积累积累一些新词,学习新字,制作字卡、词卡,拿到班上展示。 “读读背背”是四类成语的积累。第一组是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第二组是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第三组是关于错误思想方法的成语,第四组是关于学习的成语。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让学生自读这些成语,边读边想成语的意思。 2、在小组内读成语,互相正音,并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分组比赛读成语。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成语。 (1)成语接龙比赛。 (2)猜成语:老师说意思让学生猜;同学互说互猜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自我保护”。教材给出四幅图,提示了故事的开头。交际的关键是先看懂图意,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该怎么办。可设计下面的情境。 情境一: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开头。 1、观察图画内容,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是什么事。 2、根据图画内容,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开头。 情境二:续编故事。 1、如果让你扮演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把故事编下去呢?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情境三:交际表演。 1、选择较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把故事编完整。编时注意: (1)小朋友如果真的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他该怎么办呢?(礼貌待人) (2)小朋友如果不认识这位叔叔,他该怎么办呢?(自我保护) 2、各小组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合作续编的故事。 3、小组互相评价,评出最佳合作奖。 情境四:感悟故事。 1、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什么?把你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1)怎样有礼貌地接待客人? (2)怎样对待陌生人?怎样自我保护? 口语交际之后,做“画画写写”的练习。内容由学生自定,目的是学生用画、写结合的形式,练习表达,提高写话的兴趣。写好之后,相互展示和交流。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设计了两方面的展示内容:一是“填字游戏”的展示;一是谜语展示。可提醒学生在课前做好有关的准备,鼓励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 (一)填字游戏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补充完整。 2、让学生自己设计填字卡片。 3、分小组合作完成填字游戏。 4、填好后横向读一读词语,再竖着读一读填好的字(新世纪我能行),说说发现了什么。 (二)谜语展示 1、展示自己收集的谜语。 2、小组互猜谜语。 3、集体猜谜语比赛。 语文园地教案3一、教学目标: 1.借助公园导览图感知识字的趣味,并准确识记“亭、咨、询”等10个生字。 2.根据春天里天空、阳光、田野、微风、柳条、草坪的特点,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围绕春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感悟。 3.感知句子的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从而明确什么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4.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掌握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 5.积累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感受中国古诗的趣味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 借助公园导览图感知识字的趣味,并准确识记“亭、咨、询”等10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积累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感受中国古诗的趣味和魅力。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公园导览图,制作字卡。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识字加油站 1.回忆交流:假日,家人带你去公园了吗?第一次去公园,怎样做到不迷路,还能看到每一处景点呢? 2.引导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公园导览图,向大家介绍: (1)这是哪个公园的导览图? (2)导览图上有哪些主要内容? 3.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导览图,请学生观察并交流:导览图上标注了哪些地方? 4.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1)小组伙伴一起认一认这些生字,认字多的伙伴当小老师,教一教认字少的伙伴。 (2)如果伙伴遇到了困难,就把这张生字卡片单独拿出来,大家一同商议记住它的好办法。 (3)如果伙伴经过努力,还有认不准的字,就告诉老师,老师在课件中,将这个字变大,变成红色。 5.汇报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识记课件中变大、变红的生字。 “剧、餐、厅”可以用生活识字法识记。教师在课件中呈现露天剧场和餐厅的图片,学生反复认读这三个字。 “咨”和“询”可以借助形声字识字法集中识记。“咨询”是向对方询问一些问题,需要张口说话,所以“咨”下面是“口”;同时,“咨询”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所以“询”是言字旁。 “管”和“塔”可以借助形近字对比法识记。“管——馆”“塔——搭”。 “亭”和“宝”可以采用字理识字法识记。“亭”的上部与“高”的上部相近,表示“亭”是很高的建筑,“亭”的下部是“丁”,表示亭子下面的柱子像钉子一样是直直的。“宝”,房子中有一块玉,表示家中有“宝”贝。 “理”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王+里=理”。 6.学生到自己准备的公园导览图中找一找这十个字,认一认,读一读。还可以认识导览图中的其他字。 二、借助图片,想象表达——字词句运用 1.自由交流:春天早已来临,春天里的天空、阳光、田野、微风、柳条、草坪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2.课件出示春天的田野图,请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事物的特点填空。 ________的天空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的田野________的微风 ________的柳条________的草坪 3.学生自由朗读这些短语,一边读一边想:春天里的这些事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拓展语言:你能利用几组短语,说一段赞美春天的话吗? 5.过渡:春天来了,种子该发芽了! 6.课件出示句子: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指名朗读句子,齐读句子。 7.读句子做游戏:老师提出不同的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朗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1)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2)种子睡在哪里? (3)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8.合作实践:自己写一个完整的句子,像老师这样提一提问题,请同伴回答。 三、观察比较,对比书写——正确书写汉字 1.课件出示“底、原、处、递”四个字,请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并分类。 2.教师总结:四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底、原”包围部分在左上部,“处、递”包围部分在左下部。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底、原、处、递”四个字的书写过程,并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包围部分的书写特点,然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中交流: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 5.学生先观察书中田字格里的四个例字,再描红,最后练写两个。 6.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重点评议包围部分的书写情况。 四、借助动画,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 1.课件播放草原风光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古诗? 2.学生交流与草原相关的古诗,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呈现《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3.学生自由诵读。 4.教师播放《古诗新唱》音频文件,引领学生唱《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5.齐声背诵古诗。 五、学习分享,拓展延伸 1.和家人一同认一认公园导览图,把自己新认识的字抄写在识字本中。 2.和家人一同查找描写草原的诗歌,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图画导入,引发阅读的兴趣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吗?(竹子) 2.语言交流: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随机画出笋芽儿图。 3.学生欣赏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笋芽儿,她还有个可爱的名字,谁知道叫什么呢?(笋芽儿) 4.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儿化音。 5.过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万物复苏的春天,走进这美丽的竹林,看看可爱的笋芽儿是怎样一步步长成健壮的竹子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阅读的乐趣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问一问同学、老师。 2.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流朗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 3.自己默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笋芽儿是怎样长大的? 4.集体汇报交流:春雨呼唤笋芽儿,笋芽儿醒了;雷公公呼唤笋芽儿,笋芽儿一个劲儿地向上钻;妈妈给笋芽儿穿上一件件衣服,笋芽儿钻出了地面,笋芽儿在大家的关怀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三、精读感悟,体验阅读的乐趣 (一)品读第1、2自然段。 1.过渡:春雨怎样唤醒了笋芽儿?谁来读读有关的自然段。 2.学生读第1、2自然段。 3.引发交流:“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雨的声音,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的声音。) 4.发挥想象:这是春雨姑娘在呼唤笋芽儿。她怎样呼唤笋芽儿?想一想,说一说。 5.指导朗读春雨姑娘的话,读出低声呼唤的语气。 6.过渡:笋芽儿醒来了吗?自己读一读第2自然段。 7.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圈出表示笋芽儿动作的词语。 8.学生模仿笋芽儿,做一做动作,表演读第2自然段。 (二)品读第3、4自然段。 1.过渡:(课件播放打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雷公公是怎样唤醒笋芽儿的? 2.学生想象雷公公呼唤笋芽儿的话。注意说话时声音要粗重。 3.对比朗读,女同学模仿春雨,男同学模仿雷公公,要读出低声呼唤和粗重嗓音的不同。 4.引发想象:笋芽儿听到了雷公公的呼唤,是怎样做的?先读一读第4自然段,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自己的动作演一演。 5.拓展表达:笋芽儿为什么会一个劲儿地向上钻?笋芽儿在向上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6.教师引读: 泥土把笋芽儿的背压弯了,但笋芽儿仍然——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石头把笋芽儿的头压痛了,但笋芽儿仍然——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树根、草根把笋芽儿缠疼了,但笋芽儿仍然——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7.自由表达:看着一个劲儿地向上钻的笋芽儿,你想说些什么? 8.教师小结:老师希望你们像笋芽儿一样,冲破种种困难,奋发向上,成为不怕困难的、勇敢的孩子。 (三)品读第5自然段。 1.过渡:妈妈看到孩子使劲儿往上钻,她会怎样说,怎样做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5自然段。 2.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妈妈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照课件朗读妈妈的话。 3.引读:每穿一件衣服,妈妈就会说一遍“别着凉”,这样一遍一遍地说就叫——(唠叨) 4.生活交流:你的妈妈平常对你唠叨什么?你从妈妈的唠叨中感受到了什么?(爱) (四)品读第6自然段。 1.过渡: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呼唤下,在妈妈的关心下,笋芽儿钻出地面了吗?她看到了怎样的世界? 2.自己读一读第6自然段,圈画出笋芽儿钻出地面后见到的事物。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出示笋芽儿见到的事物,并请学生欣赏画面,用一段通顺的话描述笋芽儿见到的美丽的世界。 4.教师在课件插图上呈现第6自然段,配乐,引导学生齐声朗读这段话。 (五)品读第7自然段。 1.模拟采访:笋芽儿,在温柔的春雨姑娘的滋润、雷公公的呼唤、妈妈的关爱、太阳公公的照耀下长大了。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2.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笋芽儿,现在你终于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你可以自豪地说——(我长大啦!) 四、实践拓展,延伸阅读 1.画一画可爱的笋芽儿,如果能画出她长大的过程就更棒了。 2.写一写你最想对笋芽儿说的话,如果能写出你对笋芽儿的喜爱之情就更精彩了。 语文园地教案4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5、能借助图画读懂故事,说出这个故事的内容。 6、帮小明想个办法,并能把想到的办法说清楚。然后评一评谁的办法好,谁说得好。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包括字宝宝捉迷藏、猴哥旅游、虎大王变魔术、蓝猫提问、小兔画画的动画,水果图和虎王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五里玩一玩,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好玩了,可以做游戏,可以去旅游观光,还可以学变魔术……怎么样,只要小朋友认真玩,还可以得到好多奖品呢(拿出水果图和虎王图),愿意去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玩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去看一看。) 二、与字宝宝捉迷藏(我会认) (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就出发) 1、与字宝宝捉迷藏 a、激趣: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这花园多美啊,小朋友喜欢在这里玩吗?字宝宝也喜欢在这里玩,我们就和它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嘘!字宝宝已经藏好了,大家快把它们找出来吧!只要大家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它就会乖乖地出来了。藏起来的字宝宝就在“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认”中,快去读一读,记一记,等一会儿比比哪一组找到的最多。 b、学生自由练读、识记。 c、小组互读。 d、玩捉迷藏游戏。(出示多媒体)游戏规则:小组派代表读出“我会认”中的字,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又派代表读字宝宝就会重新藏好,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 (设计意图:创设“捉迷藏”这样一个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动起来。) 2、送字宝宝回家。(出示课件)字宝宝哭了,想回家了。谁最能干,会送它们回自己的家? a、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发现了什么?(言字旁、口字旁、单人旁各有一个家) b、送字宝宝回家。(如果送错了,字宝宝就不会动,教师引导学生纠正) c、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d、扩展训练:字宝宝的家还很宽敞,你还想让哪些字宝宝进来呢?(拿起笔来写一写,并让学生谈谈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鼓励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多,每人得到水果图一张) (设计意图:巧妙地将游戏活动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归类认字的目的。一个“送”字,自然让孩子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因而“送”起来会特别用心。同时渗透了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最后又进行有机地拓展,实现了语文课与生活的衔接,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热情。) 三、和猴哥去旅游(我会读) 1、勇过小河 a、做过了游戏,我们现在和猴哥去旅游吧。(出示课件)来,大家一起出发,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问问聪明的小猴,它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问)猴哥答:“小朋友,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把河面上的词语读对了,我们就能过去了。” b、学生同桌练读词语,小组练读。 c、每一组选一种方式读(可以小组齐读,可以小组每人选读几个词,可以派代表读),教师适时正音。 d、(出示课件)呀,小朋友读得真棒,你看,河面上已经搭起了一块浮板了,我们可以过河啦!大家靠自己战胜了困难,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特意设置障碍,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 2、快乐旅游 猴哥带大家参观天安门广场和长城。你们谁有信心帮小猴当导游,把自己看到的介绍一下。最后和猴哥说再见。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猴当导游这一交际情境的创设,不仅把读词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而且使静态的、孤立的词语依附在一个完整的、活动的.事件中,课堂充满了人文味。) 四、看老虎大王变魔术(比比写写) 1、看老虎大王变魔术 a、(出示课件)猴哥走了,谁又来了?(虎王),同学们,这林中大王告诉我它会变魔术,你相信吗?不信,你看看。 b、虎王变魔术。它一手变出个“日”字,另一手变出“白”字。 c、小朋友,你们谁最聪明,发现虎王变出的两个字有什么秘密吗? d、课件演示两字的不同笔划(ノ变红)。 c、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形式交流:“日”,生日,日子;“白”,白云,白色,白天;白比日多一撇。 (设计意图:“魔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它能唤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引起浓厚的自主探究的兴趣。) 2、争当魔术师。 a、出示屏幕:目木开马西 (小朋友,现在让虎王看看咱们同学当当魔术师好吗?谁如果变出屏幕上的这几个字的兄弟来,我就把虎王送给你) b、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交流时多媒体演示:先出现字兄弟,再是不同笔划红起来。最后按上面师所引导的形式交流。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只“老虎”。 c、扩展训练:你还能变出这样的字兄弟吗? (设计意图:转换学生角色,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中,使他们跃跃欲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实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书写指导。 a、师范写。孩子们,看到你们这么能干,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比试比试,我们就比比写字好吗?请你们挑几个难写的字兄弟让老师试试。 b、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正确,把字写匀称。 c、部分学生书写展示,学生相互评讲。 (设计意图:教师以富有激趣性的语言进行范写难写的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书写的积极性,并解决了书写的难点。) 第二课时 一、播放音乐,激发兴趣 1、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师生同唱。 (设计意图:不仅能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而且又自然引出蓝猫的形象,为教学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蓝猫说句子(读读说说) 1、读蓝猫说的句子。 小朋友一定知道谁来了,它就是可爱的蓝猫呀,(出示课件)他的问题可多了,你看,今天带来什么问题呢? a、师范读,生跟读。 b、生练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抽读。 d、你发现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吗?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 2、学蓝猫说话 a、用“吗、呢、吧”跟蓝猫说说话。 b、同桌相互读读问问。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进行说句子比赛。 (用“吗、呢、吧”说话,两个小组比赛,小组内互相合作,同心协力,每人争取机会说话。让蓝猫作裁判,每一组说对一句,蓝猫就会奖给那一组一个果子。哪一组说得最准确,而且最多,哪一组就为冠军,。得冠军的小组每人可得到一张水果图,当然,说不好的同学如果通过帮助能说好,也会得到蓝猫的奖励的。) (设计意图:蓝猫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跟它学说话,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就更加强烈;跟它说说话,就是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课堂资源。让蓝猫当裁判,小组进行说话比赛,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合作达到了最优化,这种激励性的情境和紧张激烈的气氛,最大可能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扩大了展示面,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了思维和语言。) 三、跟小白兔比一比 1、激趣:(出示课件)小白兔正在望着天画画。师问:小白兔在画什么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想)啊呀,小白兔说先要读读它编的一首儿歌,读好了,就知道它画的是什么了。它也会很乐意把自己的画画拿出来跟大家一同欣赏啦! (设计意图:这个“卖关子”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唤醒阅读期待,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2、跟小兔比朗读。 a、听小兔范读。 b、学生自由朗读,圈出不会读的字,读不好的字和没学过的字。 c、小组中互读互查。师提示:听听同学哪个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学吗? d、指导朗读。 语文园地教案5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和“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五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了解复述课文要注意的地方。“识字加油站”让学生知道形近字的构字规律。“语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另一部分是让学生知道如何长话短说。“书写提示”教给学会一些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日积月累” 是继续夯实学生古诗文的基础,有一定量的积累,达到提高鉴赏古诗文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 如何让句子长话短说对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老师在这里应重点指导。 教学建议: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多样性,学会在不同情境中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简要复述课文要注意的地方。 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并能帮助识记、学习汉字。 3.能发现两组句子的特点,知道如何长话短说。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每组词语的规律,结合预习在本单元生字中找到形近字,试着写几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形近字,认真书写。 难点 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平时容易写错的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怎么复述课文的? 2.自由读文中的一段话。 2.画出复述课文需要注意的地方。 3.同桌互读。 4.全班齐声朗读。 5.出示文章要学生试着简要复述课文。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去生字王国看一看,和生字宝宝做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2.借助拼音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3.出示词语,请学生轮读。 4.引导学生观察后同桌交流: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 5.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6.拓展练习,巩固运用。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 (一)抄写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不要写错。平时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和同学交流。 1.自主读词语,观察发现。 (1)自由读词语,指读词语,正音。 (2)仔细观察加点的字,说说这些字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交流发现成果。 (4)学生将词语工整地抄写下来。 (二)读一读,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1.初读理解,用心体会。 读下列每组的句子,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异同。(课件出示) 2.分析比较,感悟发现。 (1)说一说你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师总结:每组的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每组的第一句分别加上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就更形象了。 3.联系阅读,拓展视野。 (1)说说你还从本单元各课中搜集了解到哪一些类似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说说你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到的类似的语句,比一比谁积累得最多。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语文园地教学的一个启示,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语文教学的课堂越来越广泛,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语文园地教案6学习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引时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发现汉字特别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读词语,自已先读几遍,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A、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和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B、引导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果园和菜园,让学生说说感受。 C、请带着美好的感觉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D、小组比赛读,单个表演读,比赛背诵读。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在一起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想不想有一次秋天的旅行呢?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做的计划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哪家是最佳旅行社,先给自已的旅行社起个名字吧! 2、挑选景区。 A、分组商议:第一步应决定到哪去,干什么? 各组把自已的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已的建议,然后大家再讨论大家到什么地方去,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B、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3、从秋游的活动安排、地点、线路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提醒旅客们做好哪些准备?下面再比一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的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学生讨论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各组讨论并提示要点。 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方式,从衣、食、住、行、知等五个方面谈谈秋游准备。 4、总结: 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它的方案我们决定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参考。 语文园地教案7教学 要求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会写话,学会按要求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4.积累古诗词。 5.阅读《最大的“书”》,学习快乐读书法。 重点 难点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词语分类,归纳同一类词语。区分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灵活运用。 3.学会写话,学会按要求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 课时 三课时。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会写话,学会按要求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出去玩,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二认字写字 bóguǎn lǎn yù yánjiū shàozhěn 博物馆 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句子) 星期天,我和妈妈出去玩,我们先来到博物馆,哇,里面的藏品真多呀!我们一件一件仔细观察,连连发出惊叹。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参观,秩序井然。我们又来到科技馆,那些机器人啦、天文望远镜啦真吸引人。哎,光参观可不行,我们还得锻炼身体呢,于是,我们就来到体育馆去锻炼身体。下午,我们又去了研究所,由于吃坏了肚子,只好去诊所打了一针。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bó guǎn lǎn yù yán jiū shào zhěn 馆 博 育 览 诊 研 究 哨 指名回答。 三字词句运用 1.下面这些字你能写对吗? 含迎留荡满整 书写提示: “含、留、荡、整”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含”上“今”下“口”,写的时候要注意;“留”写的时候不能少写笔画;“荡”上“艹”下“汤”,写的时候要看清笔画;“整”上半部分由“束”和“攵”组成,写的时候要注意各部分的写法。 “迎”:半包围结构,“辶”要把里面的部分包住。 “满”: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我们写字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观察字的结构,看看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还是半包围、全包围等,写的时候我们还要认真观察字的笔画,不能多写或少写笔画。 学生练习。 2.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三个句子,可以同桌之间互读,可以自由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加点的词语,先根据语境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借助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自己猜得是否正确。 (2)汇报交流。 提示: 喧闹:喧哗吵闹。 造句:我喜欢安静,不喜欢这喧闹声。 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造句:接到了暗示,他赶紧走向前。 泄露:透露出去。 造句:他不小心泄露了秘密。 (3)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①查字典。查字典是最直接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很快地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造句。我们可以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根据语境来判断这个词语的意思。 ③我们还可以向别人请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学会写话 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真是很奇妙,有很多现象会引起我们的好奇,让我们想问一个为什么,你的心里是不是也藏着很多“为什么”?这次写话要求大家写一写自己观察的“为什么”,还要写出问题的答案。 2.构思提示。 平时观察到的一些自然现象都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会刮风、为什么会打雷、天上的云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等。 3.写作指导。 (1)写的时候,要认真观察,除此之外,还要查找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2)写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简洁,中心要突出,把问题要交代清楚。 4.引导学生根据指导写话。 5.学生写话后,自评,互评。 6.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通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和写字,还学习了怎样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怎样写话,老师讲解了许多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1.学习管理图书角。 2.积累古诗《悯农(其一)》。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班建起了一个图书角,我们该怎样管理好这个图书角呢?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3.教师根据组长汇报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把书分类摆放,这样方便借阅。我们还要制定《图书借阅公约》《图书管理守则》等,让大家知道该怎样爱护图书,希望人人遵守。 二学习《悯农(其一)》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3.说说诗句的意思。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夺去而饿死。 4.学生读读背背。 5.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如何管理图书角,还学习了古诗《悯农(其一)》,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爱读书,多读书,同时也要爱惜书本,也希望同学们努力积累祖国的经典文化之一——古诗。 阅读《最大的“书”》。 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能说说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 2.学生交流,汇报。 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也能从中得到快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希望大家一直保持爱看书这个好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和书有关的课文。(板书:最大的“书”) 3.齐读题目。 通过读题,你们发现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加上引号的书又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呢?学完了你们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教师总结: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细读品味 1.品味“书”指的`是什么。 (1)再读课文,说一说“书”指的是什么呢? (2)从哪些句段中你知道“书”指的是岩石呢?请生读。 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 在朗读这部分的时候,要通过重读“岩石、厚厚的”这些词语,读出地质勘探队员自豪的语气。 (3)看课文插图,比较思考:岩石和我们的书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板书:一层一层厚厚) 句式练习:这不就是最大的书吗? 结合上学期的句式进行联系。 2.品读感悟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 这位地质勘探队员看到岩石除了外表厚厚的,一层一层得像一本书外,上面还有些什么记录,竟然能被称为最大的“书”呢? (1)请大家再读读5~10自然段,思考一下。 (2)生自由读书。 (3)提问交流。 理解词语“雨痕”“波痕”。 指导读出川川和叔叔的疑问、兴奋的不同语气。 树叶贝壳小鱼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已经成为了化石。) (4)拓展延伸。 上网查阅,了解什么是化石。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下面我们分角色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4.品读体会这本大书的用处。 这本书是地质勘探队员们最喜欢研究的书,你们说那些叔叔天天读这样的书,究竟有什么用啊? 三小结,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岩石这本书,我们现在能看得懂吗?不光是你们看不懂,老师也不懂,这是一本用特殊符号纪录的书,只有地质勘探队的叔叔、阿姨们才看得明白,你们猜一猜要想像他们那样看懂这样的书,我们现在需要做些什么? 语文园地六 识字:博馆览育研究哨诊 笔画:含迎留 结构:荡满整 解词:喧闹暗示泄露 写话:奇妙的大自然 语文园地教案8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上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二、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三、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四、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五、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语文园地教案9【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2、拓展积累词语,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3、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4、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要珍惜时间。 5、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 认识词语,积累名言。 【教学难点】 体验共同阅读的快乐。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学和用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读一读,找规律。(出示:) 大—小上—下南—北 男—女开—关正—反 1、这几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每一组都是反义词。)(板书:反义词) 2、认读生字 出示:“男、女、开、关、正、反”的字音、组词、识记方法。 注意读准:翘舌音“正”,前鼻音“关、反”,鼻音“男、女”。 3、你是怎么识记这些词语? 加一加:“田力”就是“男”。 找反义词:男——女开——关正——反 4、指导书写“女、开” 女:第一笔是撇点,要写得长一点,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稍斜才好看。 开: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第三笔要先竖后撇,末笔竖稍长。 5、把自己写好的字,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一评哪些字写得美,美在什么地方;哪些字,写得不够工整,问题在什么地方? 6、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大—小上—下南—北 男—女开—关正—反 ①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右面是()。 ②你去打()那间房门的时候,别忘了把窗户()上了。 ③我们班有男同学18名,()同学22名。 (答案:①北南②开关③女) 7、读儿歌,找出里面的反义词。 上对下,小对大。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高对低,粗对细。 (答案:上—下小—大前—后左—右多—少老—少来—去男—女黑—白 里—外高—低粗—细) (设计意图:本题从认读反义词,到运用,再到拓展,很好地诠释了“反义词”这一概念,提高学生对反义词认识和积累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我们认识了几组反义词,认识6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收获可不少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拓展积累词语,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2、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学和用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说一说。 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的发现。 (第一行词语表示季节,第二行词语表示景物,第三行词语表示动物。) (板书:四季景物动物)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预设: (1)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大地复苏,青草开始探出小脑袋。 (2)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池塘里有很多游动的`小鱼和美丽的莲花。 (3)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蓝天是那样的高远。 (4)我最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 3、练一练,学运用。 任选几个词语,练习说话。 预设: (1)“青蛙”春天在水里产蝌蚪,夏天到田里吃虫子,冬天就冬眠了。 (2)夏天,大地变得热闹了:树叶更茂盛了,莲花在池子里开了,青蛙在田里呱呱 4、我拓展,我积累。 我知道下面的词语和四季有关: 春天:风筝、细雨、和风、树苗、绿色的麦田、迎春花、梨花、桃花等。 夏天:西瓜、冰淇淋、游泳、短袖、短裤、背心、裙子、凉鞋等。 秋天:稻谷、高粱、棉花、秋雨、大雁南飞、苹果、菊花、落叶等。 冬天:雪地靴、圣诞树、耳罩、棉袄、棉手套、梅花、青松、寒风等。 板块三:展示台 1、展示一下你认识了哪些汉字。 (1)这些卡片上的名字我也都认识。(板书:名字卡片) (2)我认识了好多同学的姓名。(板书:认识姓名) 2、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预设: (1)我看动画片时看下边的字幕,认识了好多的字。如:光头强、熊大、熊二…… (2)我从作业本上认识了很多同学的名字,同学们也可以从作业本上认识字。 3、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认识一些字? 生1:我和我同桌每天都互相教一个课外认读的生字,现在我俩认识30多个课外生字了。 生2:我还从街道边的广告牌上认识了许多字。我还会写一个词——“商店”呢! 生3:我从学校的警示牌上认识了好多的字呢! 4、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这些姓名卡片,不会认的字问问老师或家人。 王雅张睿黄明哲 白书凡程雨楠郭宇昂 (设计意图:展示台的设计,识字方法的讨论交流,训练了学生的合作讨论的能力以及识字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了解了四季的词语及相关景物和动物,学习了课外自主识字的方法。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要珍惜时间。 2、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学和用 板块四:日积月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读一读,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前鼻音“春、晨、金、阴”。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意思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是春天,一天之中最好的时间是早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告诉我们时间十分宝贵。 3、这两则名言都是关于什么的名言? (这两则名言都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我们在积累这两则名言的同时,还可以积累更多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板书:珍惜时间的名言) 4、练一练,学运用 从上面的谚语中选择合适的一句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我喜欢睡懒觉,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要好好利用早晨的时间啊!”(答案:一日之计在于晨) (2)小蕊周末看了一天电视,妈妈说:“你要珍惜时间啊!()” (答案:一寸光阴一寸金。) 5、我积累,我拓展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珍惜时间的名言还有: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板块五: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果》 (原文略,见教材第65~66页) 1、检查和大人读书的情况 (1)指名读,纠正字音。 (2)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 2、小朋友们,读了短文,你知道《小松鼠找花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1)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鼠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落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2)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3、读了短文,你还有哪些问题? (1)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谁也没有摘走,因为花生长在土里。)(板书:花生果长在土里) (2)小松鼠怎样才能找到花生? 小松鼠可以拿铁锹把土翻起来,在土里就能找到花生。 【设计意图:阅读短文,读懂故事,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我们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名言,阅读了《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收获可不少啊!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反义词 四季植物动物 名字卡片认识姓名 珍惜时间的名言 花生果长在土里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要注意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来改进自主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交流汇报等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就是通过交流汇报识字体会等多种方式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什么课内外,校内外的鸿沟。这样做,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有利于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有利于贯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 不足之处: 一年级的孩子控制和组织能力还不强,需要老师的教学策略呈多元化状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园地教案10一、教材分析 部编本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企鹅寄冰》是一部由赵冰波写的童话。《企鹅寄冰》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阅读,按照篇幅长短重新排列。《企鹅寄冰》是一则融故事性、科学性、社会性于一体的童话。故事性主要表现为讲述了身在南极的企鹅给长在非洲的狮子寄冰导致的“美丽误会”;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故事中讲到的冰、水互为转换的条件(环境),以及地球因幅远辽阔导致的地域差异;融合的社会性教育则有朋友之间可以通过信来传递友谊。 (一)话题设计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和孩子,更是不能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阅读课中,话题的设计及其重要,它不仅是贯穿故事的线索,更是孩子深刻理解文本内涵的导航灯。 针对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探究欲望强的特点,通过让孩子猜,说,看,演等形式,设计话题,激发兴趣。 猜:看看老师手中的玩偶,你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谁吗?狮子和企鹅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说:围绕话题:为什么企鹅寄出的是冰,可是狮子大王收到的却是水呢?让孩子展开讨论。 看:让孩子看图,并借用词语,建立语言逻辑。 演:借助图画,让孩子说一说,演一演,让孩子走进角色,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 (二)环节设计 因为考虑到孩子只是二年级的孩子,所以在设计这堂课的主要环节时,还是遵循了孩子看书读书的一般规律: 1、借用手偶玩具,认识角色。 2、老师讲故事,讨论主要话题。 3、运用图画,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4、推荐冰波老师的其它作品。 (三)亮点与特色: 整堂课的设计中,有几个细节是比较鲜明的,也是亮点: 1、借用手偶玩具激发孩子的阅读期待。书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一个不会动的物品,又怎会吸引他们。借用手偶玩具正好弥补孩子的兴趣缺乏,引领孩子走进书的世界。 2、出示图画,从“图感”到“语感”的转化。读书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而言,不一定是快乐的。因为识字量的局限,形成了一个阅读断层。图画阅读正好弥补了孩子的阅读断层。通过图画阅读,帮助儿童从“图感”到“语感”的转化。借助图画,从具体的图像到抽象的思想,整合信息,进而接引对文字的深刻领会,建立语言逻辑,为培养“语感”做铺垫,对阅读的领悟就会更加深刻。 3、培养表达能力。好的图像帮助孩子理解文字的意涵,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的热情,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故事角色中,与故事中的角色合一,亲历其境地体验故事,当孩子说到狮子大王收到一袋水的时候,孩子们忍不住哈哈大笑,阅读兴趣被激发,毫不掩饰自己,情不自禁地加入班级的讨论,提高了说话能力。后来,借用图画,配上手偶玩具让孩子们讲故事。他们一边手舞足蹈,一边演示。 4、优秀读物的推荐。设置阅读课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多读书,多看书,培养弄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个环节设计既是一个承接,也是一个铺垫。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让孩子了解“美丽的误会”是因为冰、水互为转换的条件(环境),以及地球因幅远辽阔导致的地域差异。 2、借助图画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画讲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准备 故事图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借用手偶玩具讲故事:孩子们,今天陈老师收到两只动物的来信,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教师可以将手偶玩具藏在背后,激发孩子的期待。 2、你们看,就是他们俩!(教师出示手偶玩具)他们写信向我诉苦,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3、播放故事的视频,让孩子听读故事。 (二)阅读故事 1、教师借用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喜欢这个故事,有趣吗? 2、孩子自由地轻声读故事。 3、孩子们角色对话。 (1)出示部分语句,让孩子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2)同桌来角色扮演。推荐一位参加小组里 (3)孩子们试着用玩偶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阅读。 3、讨论交流:哪些部分特别有趣呢? 预设:企鹅寄出去的明明是冰,狮子大王收的却是水。 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狮子大王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请他寄一块冰来。 好多天以后,企鹅收到信,他说:“啊,狮子大王想要一块冰,太容易了,我这里可是冰天雪地啊。” 过了很多天,狮子大王收到了箱子。他打开一看,觉得好奇怪:“呀,怎么是一袋水?” 又过了很多天,企鹅收到了箱子和信。企鹅连忙把箱子打开:“这明明是冰吗?怎么说是水呢?” 4.讨论:为什么企鹅寄出的是冰,可是狮子大王收到的却是水呢? 预设:因为南极很冷,温度低所以是冰。非洲很热,所以冰化成了水。 (三)借助图画讲故事。 1、出示高年级孩子画的'《企鹅寄冰》的图画,借助图画把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1)单幅说图:让孩子来说故事 第一幅:炎热、写信 第二幅:冰天雪地、收信 第三幅:轮船、飞机 第四幅:奇怪、一袋水 第五幅:企鹅、糊涂 (设计意图:借用图画的生动有趣,词语的简单容易运用,看着一幅幅有趣的图画,听着好玩的故事,孩子兴致大增,体验阅读的满足感。) 2、同桌轻声互相说故事。 3、推荐同学说故事,并借用手偶玩具演一演。 (设计意图:加拿大认知理论学家艾伦佩沃研究发现:一旦儿童脑海中的图像和文字联系起来,就能轻易了解文字的含义,并理解整个句子。借用图画,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让孩子们投入到故事中去,与故事中的角色合一,亲历其境体验故事。) (三)推荐读物: 1、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