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教学设计 |
范文 | 2021小学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小学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从“海顿的故事”和“音乐家小档案”入手,能简要地说出奥地利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在听赏其作品《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和《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片段时,能初步感受到义响乐的表现力。 2、结合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听赏,能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这一重要的室内乐体裁,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并能在听赏参与活动中,记住其美妙的主题旋律。 3、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片段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能记住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通过聆听作品选段,能体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 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强弱的特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故事导入: (一)听赏《告别》交响曲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说一个故事:在几百年前的奥地利,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长期担任了一个埃斯台哈奇公爵的的宫廷乐长。有一次,公爵看上了一处遥远的湖畔山林,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每年夏天都带着家人和仆人来此长住,宫廷乐队免不了随同前进。天长日久,乐手们思乡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一天晚上,公爵和他亲朋在大厅听赏他们演奏的音乐。奏到最后,没想到那些乐师轮流轻轻吹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最后只留下了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地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善解人意的公爵领会到他们的意思,第二天便宣布:全体人员返回宫廷。这首乐曲由此而被称为《告别交响曲》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有趣的乐曲? 1、播放《告别》交响曲选段,全班同学闭眼聆听 师:你有没有听出乐曲中乐师一个个离开的情境啊?为什么? 2、请同学们交流 师:没错,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乐曲的主题。 3、哼唱主题。 4、画旋律线:在唱熟主题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5、演唱表现(学生反复演唱音乐主题,并在每遍逐渐减少演唱的人数,以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 (二)听赏《惊愕》交响曲 师:后来这位音乐家跨海到了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名流慕名而至,将音乐会当成了社交场所,热闹非凡。而且还有很多的外表高贵的贵妇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却常常打起了瞌睡来。这让乐队的乐师们都很不高兴。于是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又谱出了一首很有趣的乐曲。第一乐章轻快的第一乐章奏完时,又有贵妇人睡着了,这时,柔美的第二乐章开始了,音乐格外安详、平和,贵妇人们都昏昏欲睡了,突然,整个乐队都爆发出强烈的合奏,加上定音鼓的猛击,似惊雷响起,那些入睡的贵妇人被这一击都惊愕地跳了起来,于是这首乐曲就取名为《惊愕交响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吧! 1、聆听全曲 2、讨论音乐特点:通过乐曲的强弱对比体验音乐情绪。 3、哼唱主题 4、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非常规音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5、了解力度术语 三、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了这么有趣的两个乐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写这两首作品的作曲家是谁呢?让我们翻到书来看一看。 1、了解作曲家海顿。 师:原来这个有趣的作曲家名字叫海顿。好的,今天回家,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一下海顿的生平。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下课 小学音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音乐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时感受音乐中表现的蛤蟆和青蛙的动物形象。 2、感受音乐要素中音色、力度的变化塑造的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好玩生2:风趣生3幽默 师:节奏呢? 师总:这首一首节奏欢快而且风趣幽默的歌曲。故事的主人是? 生:癞蛤蟆和小青蛙 (二)师跟伴奏读节奏 师:癞蛤蟆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 生:癞蛤蟆错把小青蛙当成她的爸爸,小青蛙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宝宝。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癞蛤蟆爸爸和小青蛙宝宝之间的故事。讲的是池塘里的一只癞蛤蟆和一只小青蛙一个晴朗的夏夜里出来散步,由于天太黑距离太远看不清楚,癞蛤蟆就把小青蛙错认为她的娃娃,小青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爸爸。两只小动物越走越近,走到月光下一看,原来这是一场误会。 (三)生学习节奏,完整读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讲一讲这个故事。同学们在讲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要明显。请你模仿老师的声音和语气。 完整读第二遍: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如果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起来会更好。 难点节奏教唱: 师:大家觉得哪句歌词较难?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找准强拍,同时把每个字说的轻巧有弹性。 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的故事讲得非常生动。老师都被你们打动了。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歌曲听听这首歌曲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以边听边用拍手的方式给歌曲伴奏。 生:加入了对白 学习念白节奏 师:这种念白在歌曲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读一读? 再次聆听: 师:这首歌曲有唱有说,说唱结合,非常热闹。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声音好像有点不同,请同学们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听边小声跟唱歌曲。 生:癞蛤蟆爸爸的声音粗 生:小青蛙宝宝的声音细 师:癞蛤蟆爸爸声音浑厚圆润小青蛙宝宝的声音清脆明亮 学习声音对比: 师:请你跟着老师来模仿癞蛤蟆爸爸浑厚的声音和小青蛙宝宝明亮的声音。 跟琴完整学唱第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唱一句。注意唱出声音的强弱对比。 跟琴第二遍: 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对比聆听两句旋律的高低(教师画两条旋律线) 师:同学们请你听一听癞蛤蟆的声音高还是小青蛙的声音高? 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癞蛤蟆瞪着小青蛙,哎,他好像我娃娃。 师: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用说话的声音,如果同学们的声音能再轻巧一点那就更好了,我们试试好吗?听一听哪位同学能够唱出轻巧有弹性的声音。 跟伴奏唱第三遍: 师:请你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唱第四遍处理力度记号: 师:同学们想一想当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的时候他们确不确定?有点怀疑?那我们应该用什么的样的声音演唱肯定的语气还是怀疑的语气? 生:怀疑 教师对比演唱 师:老师这样唱行不行?为什么? 生:太肯定了, 师:那我们应该唱的弱一点,但是不能太弱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师:同学们注意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怀疑的声音。 两个跳到月光下把那眼睛眨一眨哎,他不是我娃娃,咦他不是我爸爸 师:癞蛤蟆和小青蛙这次看清楚了吗?看的很清楚了,这一次是怀疑还是肯定? 生:肯定 师:肯定的声音应该怎样演唱? 师演唱 师:老师这样行不行? 生:行 师: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跟伴奏完整唱第五遍: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唱的时候注意我们应该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注意歌曲中那个地方应该用怀疑的声音,哪个地方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第六遍完整聆听跟唱歌曲: 师:老师在唱的时候表现出癞蛤蟆爸爸浑厚圆润的声音,小青蛙宝宝清脆明亮的声音。同时还要注意那个地方是肯定的语气,那个地方是怀疑的语气。 分角色演唱歌曲跟原唱: 师:老师就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扮演癞蛤蟆爸爸,一组同学扮演小青蛙宝宝。 师:老师听到了一只音色浑厚,而且身体臃肿,不善于跳跃的癞蛤蟆爸爸,同时我也听到了一只音色明亮,声音清脆,善于跳跃而且有调皮的小青蛙宝宝。 拓展延伸: 师:他们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蛙能造福人类,因为它们的外皮含有对付疾病的化合物,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质,从青蛙皮提炼出的药物‘几乎是无限的’,‘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药’,它们俨然是‘随街跳着的药房’。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它全身都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珍贵药材,可治疗多种难治之症。 师:可是我们慢慢的发现癞蛤蟆的小青蛙在慢慢的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捕杀青蛙会给我们造成哪些危害? 生: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变薄,紫外线辐射量上升,将使两栖动物的卵无法孵化为幼体,而农药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两栖动物出现变异和畸形,致使物种逐渐衰落。 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动物呢? 生:坚决不能捕杀 生:减少污染 师:怎么样保护我们这些小动物吗? 生:减少捕杀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小动物,争做环保小卫士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