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范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

教材解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本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时不需要考虑到不够减的问题,因此学习起来会相对比较轻松。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法: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学法:

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

70-20= 60-30= 80-50= 90-60=

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板书)

1.出示主题图,教学“35-2”.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看看小男孩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

(2)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呢?

请个别学生回答,师板书:35-2

(3)在小组内探讨一下“35-2=?”

(4)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用数数的方法

生2: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算法,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孩子的思维。

(5)师:为什么先用5减2,用十位上的3去减2 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思考,说理由

师: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6)老师处事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看边说。

(7)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巩固新知。

2.教学“35-20”

(1)师: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学生汇报,师板书:35-20=

(2)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3)生1:先算30减20等于10 ,再算10加5等于15.

3.比较35-2与35-2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69页上做一做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5-2= 33 35-20= 15

5-2=3 30-20=10

30=3=33 10=5=15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2)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4)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教学分析

结合数学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本堂课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 以旧引新,促进迁移。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延续,本堂课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引入新课,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和学习的迁移,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强调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他们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机会,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敢于思考,勇于发现、不断创新。

三、 加强对比,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对比、分析,沟通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归纳等活动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教学目的:

1、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 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 口算(卡片出示)

70 30 = 40 +5= 36+20= 21+50=

60 30 = 30 + 8 = 36+2 = 21+5 =

2、 指名说说3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 设疑: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方法同学们掌握的不错,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明白了。

4、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实现迁移的条件和情境,引出新知,渗透了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为探索新知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 学习新知,探究算法。

1、 学习例1。

(1) 多媒体出示例1的情境图。

师:春天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是那么的美丽,同学们,你们想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吗?那好,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2) 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座位?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 30 =?

●创设学生熟悉的乘车情境,拉近了教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3) 学生探索算法。

①师:同学们,45 30 =?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几种算法(略)

④在其中一种算法上整理归纳出一般计算方法。刚才有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层次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算法,在组织交流,展示思维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展思维,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2、 学习例2。

(1) 出示情境图。

(2) 指导看图:一共有45座,还有3个座位空着。

(3) 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4)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 3 =?

(5) 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所一说。指名交流算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算法。

●在上一层次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 比较45 30 和45 3 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 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有发现的。

(2) 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两题的异同点。

●数学的问题化,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通过讨论、交流、补充、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三、 巩固深化。

做练习,设置奖励机制。

1、 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2、 学做小司机。

3、 摘苹果。

4、 帮助小狗推木块。

5、 买足球

6、 借篮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巩固练习,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充满了生机,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巩固新知,也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四、 课堂总结。

1、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2、这堂课,你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收获可真多呀!你们肯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

●让学生参与本堂课的总结,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伴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难点:结合动手操作,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谈话:五一节那天,老师带小宝宝去买玩具。瞧,都有哪些玩具呀?它们价格分别是多少?

2、老师遇到了两个难题:

(1)老师有35元,想买一个……,还剩多少元?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算式怎么表示?35-2

(2)如果买一个……,20元够吗?还差多少元?谁会?35-20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35-2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吗?你会算吗?(同桌合作,写一写,算一算,展示反馈)

3、35-20又该怎么算呢?

4、2、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吗?你会算吗?(同桌合作,写一写,算一算,展示反馈)

5、比较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揭示课题)

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方法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对比练习做一做1

2、巩固练习T1、2

3、综合练习T3

4、提高练习

想一想: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39-10>()95-()<5564-()=84-()

四、全课: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还有什么遗憾?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5-2=3335-20=15

先算(5)减(2)得(3),先算(30)减(20)得(10)

再算(30)加(3)得(33)。再算(10)加(5)得(15)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能力:正确计算能力

德育:口算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口算:72-298-863-374-4

70-2098-8060-3070-40

2、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68=8+()

二、新授

1、实物演示:从单根小棒去2根,整捆的小棒不变,结果是34根,也就是先算6减2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

2、36-589-628-474-3035-2

3、教学36-20

先摆小棒,后口算

36-20=16

306

10

4、对比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

三、

四、达标测评

47-2063-4058-4091-70

82-3048-2077-4057-40

35-257-3046-673-30

板书设计:第五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6-20=16

306

10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 练习十二的1—3题。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10:35